古都明珠,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

潜影(拒聊)

<p class="ql-block">  2024.9.4日,我和女儿一家送外孙女去西安翻译学院上学,挤出时间顺便去了趟陕西历史博物馆。本来想是9月7号去,可惜没有预约到,约上9月8号上午 10点半入馆参观,我们提前到达,为了能详细了解历史,请了一名资深的讲解员,讲得很好,大概在馆内待了2个半小时的时间,听得很投入,也很过瘾。</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的西北侧,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作为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它筹建于1983年,于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这座博物馆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2008年正式开放,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出面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p><p class="ql-block"> 陕博一共有七个展厅,一二三是免费参观的,四展厅是大唐遗宝馆,需要30块门票,同时送一二三展厅。五展厅估计是唐代壁画展览,门票300,貌似需要预约。六七展厅未开放。</p><p class="ql-block"> 9月8号我们预约的是上午10点半,请了一个讲解员,每人40元,我们跟谁讲解员进入大厅,先从第二展馆讲起,现在我们跟着讲解员依次参观。</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距今115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单元《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跟随讲解员从第二展室开始参观。</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单元《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从第二展馆开始看起</p><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主要分为两个单元,按照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顺序分别是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p><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大汉雄风》</p><p class="ql-block"> 这个单元展示的都是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的文物藏品。定都长安的西汉王朝开创了中国社会的第一个盛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作为丝路起点的长安城日渐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和著名的国际大都会,中国因此第一次以一个强盛国家的姿态从长安走向世界。</p><p class="ql-block"> 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大量汉代文物,多方面再现了当时发达繁荣的社会经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雄浑博大的文化艺术以及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下边是这个展厅主要文物介绍:</p> <p class="ql-block">  皇后玉玺:西汉时期(公元202年-公元8年)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狼家沟村。玉玺印面为正方形,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上雕一只匍匐状的螭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p><p class="ql-block"> 从这件“皇后之玺”的质地、钮式和文字来看,应该是属于西汉的物品。又因它的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有一千米,由此推测它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竹节铜熏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铜炉系博山炉形式。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通体鎏金鋈银,精雕细镂,是一件至为罕见的艺术精品。炉口外侧和圈足外侧刻有铭文,记其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应是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p><p class="ql-block"> 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三十五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刻铭文三十二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从炉盖外侧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用器。从同时出土的"阳信家"刻铭的铜器分析,加之历史文献的记载,得知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将其赏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p> <p class="ql-block">铜镜</p> <p class="ql-block">金币</p> <p class="ql-block">三足灯</p><p class="ql-block">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三足铜灯现在人们也称他为环保灯,因为过去他烧的是动物油脂,烟大,做成这个造型,油烟顺着管道飘到下满的灯肚里,灯肚里面装满清水,于是烟雾融于水中,起到净化作用。所以现在也称为它是最早的环保灯。</p> <p class="ql-block">陶俑</p> <p class="ql-block">金怪兽(战国)</p><p class="ql-block"> 1957年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长11,高11.5厘米,160克。</p><p class="ql-block"> 怪兽为鹰嘴兽身。大耳环眼,头生双角。每角分四叉,叉端各浮雕有立耳环眼鹰嘴怪兽。怪兽弯颈低头作角抵状。尾卷成环形,亦作怪兽头像。身驱及四肢上部满饰凸云纹,颈及胸部以细线条刻划成鬃毛。怪兽之角、尾、托座系分铸焊接而成。</p><p class="ql-block"> 圆雕、透雕、浮雕兼施。鹰喙兽身,头生双角如鹿,偶蹄,立于四瓣花形托座上。托座正中凸起呈覆斗形,周边花瓣上各有三个小圆孔。怪兽眼珠凸出,大耳竖立上双角内弯,作倒八字形向侧后展开。角分四叉,叉端各有一个怪兽头象,也为立耳环眼鸟喙,脖颈屈曲虬结,前后相连构成兽角的主干。怪兽前肢挺直前倾,后肢跨前,弯颈低头作角斗状。细腰,体内中空,尾卷成环形,亦作怪兽头象。通身及四肢上部饰凸云纹,颈脑部饰鬃纹,双角及钩喙饰凸楞纹。角、尾和托座系另铸焊接。造型奇特,雕工考究,反映了当时匈奴族金工匠师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 这件黄金制成的奇怪动物,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因此,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竟隐藏了十七只小鸟,体现出工匠们的睿智巧思和精湛做工。根据金怪兽底盘上的小孔,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蚕</p><p class="ql-block"> 1984年,陕西石泉县谭家湾农民谭福全在河水中淘金时,意外发现了一条金光灿灿的金属“蚕”,经当时陕西省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专家对其材质、形制、工艺分析,断定这件鎏金铜蚕为汉代文物。</p><p class="ql-block"> 鎏金铜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全身首尾共计9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都很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鎏金铜蚕的出土,将陕西石泉县这一养蚕圣地的养蚕历史推前到了汉代。</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典籍中,很早就有关于金蚕的记载,比如晋代陆翙的《邺中记》就曾提到,永嘉末年,在春秋霸主齐桓公墓中发现“金蚕数十箔,珠襦、玉匣……不可胜数”……史传笔记中所提到的“金蚕”究竟长什么样子,一直到这只汉代鎏金铜蚕的出土,才算有了实物佐证。鎏金铜蚕的出土,将陕西石泉县养蚕的历史推前到汉代。西汉丝织品不仅畅销国内,还途经西亚行销中亚和欧洲。</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在讲到古丝路的开拓时提到了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件馆藏珍宝——鎏金铜蚕。</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图</p><p class="ql-block"> 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陕西汉中城固县人,西汉时期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 张骞在出使西域之前,任郎官,地位低下,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所谓时势造英雄,张骞之所以能成为后世所敬仰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也是有赖于他生活的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 汉初,汉高祖刘邦主动出击匈奴,结果被匈奴冒顿单于率军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七天七夜之久,最后依靠陈平奇计才解围而归。</p><p class="ql-block"> 之后,汉朝不敢再与匈奴公开对抗,而是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即汉朝把宗室之女封为公主远嫁给匈奴单于,并且每年还馈赠匈奴大量财物,以换取边境的安定。</p><p class="ql-block"> 即使如此,在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的冒顿单于曾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宣称自己”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及其旁二十六国。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p><p class="ql-block"> 这封信对西汉朝野上下震动极大,毕竟,当时汉帝国的东方、南方都是那时尚不能征服的海洋,如果不想被匈奴这样扼制,那就必须和匈奴争夺西域。在这种形势下,最终引发了张骞”凿空“(司马迁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西域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于是,汉武帝由此萌生出一个对付匈奴的大胆设想,这就是派遣一个使团,前往大月氏人那里,与他们取得联系,商量共同对付匈奴。如果能联合大月氏,从西边打击匈奴,汉军从东边出击,这样就可以断其右,并绝起后,使匈奴陷入绝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计划。</p><p class="ql-block"> 汉武帝也深知,此使团西行途中肯定艰辛万分,危险重重,使团首领必须有着超群的胆略和过人的智慧。为找到最佳人选,汉武帝下诏公开征募使者。</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张骞,正是血性男儿,他不愿顶着小小的郎官终此一生,他期待为国效力,干出一番事业,于是,前往报名应征。天遂人愿,张骞在上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朝第一位以官方身份出使西域的使团首领。</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26年的夏天,两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带着一名匈奴女子,步履蹒跚地向长安城走来,他们狼狈的样子,一路上引来不少注视的目光,当他们快到城墙下时,眼角不由流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此时,刘彻还蒙在鼓里,他并不知道城下这感人的一幕,突然有人来报:张骞回来了,张骞真的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刘彻听后又惊又喜,张骞已经出使西域十三年,一直杳无音信,没想到他还活着,真的是从天而降的大喜讯,刘彻随即召见张骞。</p><p class="ql-block"> 当刘彻见到张骞的那一刻,不禁留下了钦佩的泪水,这个历经艰辛走出国门的第一人终于完成了他的使命,万里跋涉九死一生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他的名字也被光荣的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 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整个世界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就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1100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双脚,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在张骞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启程。汉武帝开通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征讨匈奴,开拓大汉疆域。但战争结束了,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首都长安。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 张骞被封为博望侯是因为他出使西域有功。公元前138年,他奉圣旨出使西域,从西方带回陶器大豆大蒜石榴西葫芦等。他出使西域九九八十一难有功,文到天官武到侯,他就被封了侯”。 </p> <p class="ql-block">第五单元---《融合冲突》</p><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各少数民族在北方角逐、迁徙、冲突、融合。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在交流和互补中共同进步、丝绸之路依然繁荣、佛教东渐全都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霍去病简介:</p><p class="ql-block">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p><p class="ql-block">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p> <p class="ql-block">  这组雕塑以马踏匈奴为核心,是要纪念霍去病夺取祁连山、封狼居胥的伟大功绩。整座雕塑高1.9米,并重点突出了马匹腹部和遭压制的匈奴溃兵。由于花岗岩材质坚硬易碎,也由于汉雕刻风格的朴素幼稚,导致这尊雕塑无法像秦兵马俑一般栩栩如生。但还是努力的复原了战马身体细节,以浑厚有力的线条,勾勒出尖厚双耳、圆瞪的眼球、张大的鼻孔,以及略弓的后退之势。基本比例不失合理,并别出心裁的以匈奴人充当底座,增加了整个作品自身稳定感。</p><p class="ql-block"> 在这尊雕塑中,军马面容安详、微微颔首,整体线条十分流畅。马匹平缓的背部线条波澜不惊,体现了战马的沉着冷静。相比之下,匈奴人神情惊慌、面目狰狞,还手持弓箭在做垂死挣扎。一动一静的对比,体现了雕刻师所倾注的力量感。虽然马背上没有任何雕塑,但是能驾驭如此有力量的战马的主人,必然是更加威武,这一做法,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进入这个展厅,迎面最大的石雕展品叫做马踏匈奴</p>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div>&nbsp; &nbsp; &nbsp; 独孤信多面印被誉为古代印章之最,于1981年在陕西旬阳出土。其材质为煤精石,整体呈现不规则的多面体形状,共有8棱26个面,18个正方形印面、8个三角形印面,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镌刻有印文,按照功用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作为臣子对皇帝上疏所用: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一类是签发公文所用: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一类是作为私人印章所用: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一类是公文分类标记所用:耶敕、令、密等。一印多用,功能类别竟然有14种之多,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古代印章中绝无仅有。</div><div>&nbsp; &nbsp; &nbsp;</div> &nbsp; &nbsp; &nbsp;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他出生于鲜卑族,自幼习武,英勇无畏。他在葛荣帐下为将,后投奔尔朱荣,参与镇压元颢叛乱,收复洛阳后被授为员外散骑侍郎。他在与东魏的交战中屡建战功,累迁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他在西魏时期进攻荆州,攻占了三荆地区,被拜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荆州刺史等职,成为八柱国之一。<div>&nbsp; &nbsp;&nbsp;独孤信容貌仪表俊美,善于骑马射箭。初为葛荣部下,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随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阳郡公。西魏建立后,独孤信任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用以招抚被东魏所占据的荆州的百姓。之后大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都督张齐民、刺史辛纂,于是平定三荆。不久,东魏又派高敖曹、侯景等率军突至。独孤信认为敌众我寡,率部逃到南梁,在南梁居住了三年。大统三年(537年)才回到长安。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有损国威,便上 书请求治罪,得到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衔,使持节、仪同三司和浮阳郡公的官爵照旧。</div><div>&nbsp; &nbsp; &nbsp;</div> 独孤信之子女<br>&nbsp; &nbsp; &nbsp;独孤信除了独一无二的多面体印传世外,还有一个很知名的名号,就是被誉为“史上最牛岳父”,他的三个女儿成为三朝皇后(其中一位系追封),堪与三个儿子(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都当了皇帝的“史上最牛父亲”唐穆宗相媲美。<br>&nbsp; &nbsp; &nbsp;独孤信子女不少。据《北史·独孤信附子罗传》记载:“初,( 独孤) 信入关后,复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 善、穆、藏、顺、陀、整; 崔氏生隋献皇后。”不过与父亲的白手起家相比,几个儿子更多的是依靠父亲的荫蔽,与荣俱荣、与损俱损。独孤信得势时,其子封侯拜将,如第三子独孤穆,以父功封文侯县侯,邑一千户。第四子独孤藏,以父功封义宁县侯,邑一千户。第五子独孤顺,以父功封项城县伯。第六子独孤陁,以父功封建忠县伯。独孤信自杀后,几个儿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史书记载,独孤信获罪后,其子独孤善“以父负舋,久废于家” 。另外一子独孤陁“坐父徙蜀郡。余年,宇文护被诛,始归长安。”<br>&nbsp; &nbsp; &nbsp; &nbsp;说完独孤信的儿子,再说他的女儿。他的几个女儿可了不得,直接影响了历史进程。<br>&nbsp; &nbsp; &nbsp; 独孤信的长女是独孤家族中第一位皇后,即北周明敬皇后。据《北史》记载:“明敬皇后独孤氏,太保、卫公信之长女也。帝之在藩,纳为夫人。二年正月,立为王后。<br>  四月,崩,葬昭陵。武成初,追崇为皇后。明帝崩,与后合葬焉。”她起初许配给西魏权臣宇文泰长子宇文毓。北周建立后,第一位皇帝为宇文泰第三子孝闵帝宇文觉,宇文觉年幼,权力实际掌握在他的堂兄宇文泰侄子宇文护手中。孝闵帝虽然年幼,但不甘当傀儡,与宇文护抗争,在位数月就被宇文护所弑。宇文护后来立宇文毓为帝,即北周明帝。明帝即位后立独孤氏为后,不幸这位皇后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明帝在位仅仅两年后也被宇文护所毒杀。好在继位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效法勾践、隐忍不发,在与宇文护周旋十二年后将其除掉。灭宇文护后,武帝为独孤信(武帝兄长孝闵帝的岳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明敬皇后生前育有皇子,即后来的北周宣帝宇文赟。<br>&nbsp; &nbsp; &nbsp; &nbsp;独孤信的第四女嫁给了李昞,这是谁呢?他的儿子比他有名,是唐高祖李渊。这位独孤元贞皇后是死后追封。《旧唐书•高祖纪》记载:“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隋)文帝独孤皇后,即高祖从母也”。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唐高祖李渊的从母(姨母),李渊与隋炀帝杨广是亲姨表兄弟,李渊比杨广大三岁。<br>&nbsp; &nbsp; &nbsp; &nbsp;独孤信的第七女独孤伽罗是独孤氏中第三位皇后。这位皇后可是位传奇女性。据《隋书•文献独孤皇后传》记载:独孤信见隋高祖杨坚“有奇表,故以后嫁之”。隋朝建立后,杨坚下诏追赠自己已故岳父为太师、上柱国、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谥曰恭。这位独孤伽罗在嫁给杨坚的时候,立下一个誓约,“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不允许杨坚再娶其他女子,不得与他女生子。这一誓约在杨坚称帝之前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在杨坚称帝后稍稍有所放松,如杨坚在平定南方陈朝后将陈宣帝之女、陈后主之妹纳入后宫,史称“宣华夫人”。即使这样,在历代帝王中,杨坚的妃嫔是比较少的。独孤皇后不让别的女人给杨坚生子,自己也很争气,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因五子均一母所生,隋文帝后宫中没有出现后宫嫔妃各自扶持所生之子明争暗斗的情形。独孤皇后所生长女为周宣帝皇后,生北周最后一帝周静帝。隋朝政权就是时年40岁的杨坚从他时年8岁的亲生外孙(周静帝)手中夺过来的。<div>&nbsp; &nbsp; &nbsp;独孤皇后足智多谋,是隋文帝杨坚的贤内助。《隋书》本传记载,周宣帝(杨坚女婿)驾崩后,杨坚“居禁中,总百揆”,独孤皇后派人对他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鼓励自己丈夫从自己外孙手中夺权,坚定了杨坚的信心。隋朝建立后,独孤后与杨坚一起参与治理,史书记载“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开此后武则天与唐高宗并称“二圣”的先河。<br>&nbsp; &nbsp; &nbsp; 《北史•独孤信传》说:“周、隋及皇家(唐)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独孤信家族以军功起家,历仕北魏、西魏、北周三代,封侯拜将,一时荣盛无比,加之三代外戚更是风光无限。但是其家族起身行伍,无根基深厚的家族背景予以支撑,没有完成从军功勋贵到文化世家的转变,难以在波谲云诡的政坛中始终保持高门不堕,而是如昙花一现般,仅仅是一两代之后就衰落了。在封建社会,一个家族如果要长久地保持家族的政治权位,就必须通过家学的途径提高家族的文化积累,利用学术等文事活动来赢得家族政治权力的持续传承。否则,就算是拥有三代外戚的家族,也终究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br></div> &nbsp; &nbsp; &nbsp;这个小小的铜罐子放置于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的旁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呢<br>&nbsp; &nbsp; &nbsp;这件文物名为错金封泥筩( tǒng),为铜铸,是十六国时期前凉的遗物。器体整体呈圆形竹筒状,下有三马蹄状短足,器外壁饰金错龙虎纹 。<div>&nbsp; &nbsp; &nbsp; 器物底部有金错铭文四十七字,包含了器名、制造地点、制造时间、政府部门、监工官员、错金匠以及铸造匠的名字。</div><div>&nbsp;那么封泥筩是干什么的呢?<br>&nbsp; &nbsp; &nbsp;封泥筩顾名思义,是用来装封泥的。古代为了防止简牍或信件被私拆,便用印章封泥封箴文书。使用的时候先把写好文书的竹简、木牍用绳子捆扎起来,打个环结,再在绳结上封上封泥并加盖印章。</div> <p class="ql-block">错金封泥筩( tǒng)</p> <p class="ql-block">壁画</p> 三彩骆驼载乐俑为唐朝的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div>造型新颖浪漫。驼背部架一平台,铺方格纹长毯,上有乐舞俑8个,7男乐俑1女舞俑。乐俑环坐平台四周,分别执笛、箜篌、琵琶、笙、箫、拍板、排箫7种乐器,在全神贯注地演奏,女舞俑婷婷玉立于7个乐俑中间,轻拂长袖,边歌边舞。这组乐舞俑是典型的盛唐时期的作品,舞乐者均穿着汉族衣冠,使用的却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表现的是流行于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即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釉色鲜明亮丽,协调自然, 堪称唐三彩中的极品。<br></div><div>&nbsp;&nbsp;该件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都有点心惊肉跳,而该七个人却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型,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自信,骆驼在走,她却站在乐队中间婉转歌唱。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活,骆驼显得沉稳有加,踏着乐步徐徐行进。[1]唐三彩骆驼载乐俑虽经地下埋葬一千三百多年,出土时仍光彩夺目。它是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div>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馆之宝之一的青釉提梁倒注瓷壶,高18.3厘米,腹径14.3CM。这件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的倒灌壶,壶身呈圆形,盖、梁、身连为一体。象征性的壶盖为柿蒂形,提梁是一只伏卧着、圆眼短嘴的凤凰。壶嘴为一张口侧卧的母狮,一只幼狮正在腹下吮吸乳汁,非常生动,活泼可爱。壶身一周饰有凸雕的缠枝牡丹花,下饰一周仰莲瓣,纹饰简洁明快。壶底部中心有五瓣梅花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为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所以底部虽有孔而不会漏。这是利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反映了工匠艺人的睿智巧思。<div>&nbsp;&nbsp;</div>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有一件唐代鸳鸯莲瓣纹刻花金碗,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内出土,共出两件,代表了盛唐时期我国北方金银器制作的高度成就。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这是唐代金银器中仅见的最堂皇的金碗。金碗多为皇帝所使用,由此可知鸳鸯莲瓣纹金碗的珍贵。<div>共出土两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一件在碗内壁墨书“九两半”,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盛唐气象馆中展出,另一件内书“九两三”,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馆中展出。<br><br>&nbsp; &nbsp; &nbsp;两只碗造型、花纹均一致。照片里的是在盛唐气象馆中的那件“九两半”,敞口,弧腹,圜底,圈足外侈。纯金质,“捶揲”成型,纹饰为錾刻而成。器形饱满庄重,纹饰美轮美奂,工艺精细入微。陕博展品介绍中说道:“这是迄今发现唐代金银器中最富丽华美的作品”<br></div>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br><br>陕历博唯有两件文物是从不出境展出的,其中一件就是这个。银壶上的马为舞马,它是一种经过专门训练,表演马舞的马。安史之乱以后,“舞马”技艺逐渐失传,仅以文字形式流传于世。此壶被发现后,成为唯一能证明唐玄宗生日宴会上舞马衔杯祝寿的实物资料。<div>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br></div><div>《旧唐书》中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多年,喜爱音乐和设宴聚会。盛宴从白天持续到黑夜。三十匹“蹀马”,也就是会跳舞的骏马,披金戴银,为唐玄宗献舞,表演到高潮,领头的舞马跳到高榻之上盘旋如飞,后膝跪地用嘴衔起酒杯递到唐玄宗面前。<br></div><div>“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描绘的正是这件鎏金银壶上骏马的姿态。于是,这银壶有了确切的名字:“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br></div><div>马的后腿弯曲蹲坐,前腿直立,马尾高扬,口中衔一酒杯,脖子上系有彩带,飘洒于身后,向主人行礼,是为舞马。马的形状是在壶壁上捶打出来,所以如浮雕般凸起,富有立体感。利用金属延展性,捶打出器形和纹饰的捶揲技法,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可以制作青铜器和玉器上装饰的金箔。到了春秋战国之时,已能制作精美的银盘。<br></div> <p class="ql-block">鹦鹉纹提梁银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银罐上錾刻的鹦鹉振翅欲飞,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型,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p><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西安市何家村唐窖藏出土,现原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银罐外观大口短头,罐腹圆鼓,喇叭形圈足,可活动提梁插入焊接在罐肩部的两个葫芦形附耳内,底部为圈足,足与罐体的连接处加焊一圈圆箍,罐体为纯银锤击成型,花纹平錾,鱼子纹地,纹饰鎏金。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周边环绕折枝花,组成两组均衡式圆形图案鹦鹉展翅于花丛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装饰在提梁罐两面,其余空白处以单株折枝点缀。银罐上錾刻的鹦鹉振翅欲飞,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型,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纹提梁银罐,唐代,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重1789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梁银罐在1970年何家村出土时罐内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着一张极薄的金箔,其上立十二只精致纤细的赤金走龙,水中散落着十余颗颜色各异的宝石,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璀璨夺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梁银罐为纯银所制,纹饰全部鎏金,罐体与纹饰色泽形成反差,产生了一种明显的主体效果,正是唐代冶银技术水平的体现。金银器的造型及装饰题材作为一种直观形象,不仅起着美化器皿的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这件银罐大口、短颈、腹鼓而圆,喇叭形圈足,罐肩之上有两个葫芦形附耳,提梁插入并焊接在附耳之内,整个造型给人厚重饱满的美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以胖为美和崇尚力量、健康美的时代风尚;银罐的装饰题材以鹦鹉为主体。鹦鹉因美丽能言,成为唐代王公贵族喜爱的宠物。</p><p class="ql-block">该罐为纯银所制,纹饰鎏金。大口、短颈、腹鼓而圆,喇叭形圈足,罐的肩部有两个葫芦型附耳,提梁插入并焊接在附耳之内。银罐的装饰题材以鹦鹉为主体,四周以折技花环绕,形成两组圆形图案,装饰在提梁罐两面,其余空白处以单株折枝点缀。盖心为宝相团花一朵,盖面周围装饰葡萄、石榴、忍冬、卷草等纹饰,提梁上饰有菱形图案,这件富丽堂皇、圆浑饱满的银罐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最精美的一件。</p> &nbsp; &nbsp;这组赤金走龙是唐朝的文物,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一家农户的地窖里被发现。被发现时,它们站立着一只盛有液体的精美银罐中的一片漂浮金箔上。<br><br>&nbsp; &nbsp; &nbsp;因为有银罐的保护,1000多年的光阴并没有在这些小金龙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它们体量小巧,通高2.1—2.8厘米,长4.1—4.3厘米,做工异常精致生动。它们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折曲于脑后,圆眼深目,两唇张开,颌腮部位饰长鬃纹样,颈弯二曲,身上鼓,尾下拖,末端上卷,除脊背和尾脊有长鬃纹样外,满身皆饰深凹的网点纹,为饰片状鳞纹,通体雕满片片翘动的鳞片,大小均在毫米之间似用钎尖插点而成,长尾卷舒,作各种姿态的行走状,这也是将它们命名为“走龙”的原因。且每条行走的小金龙,神态和姿势又各有差异,有的一往无前,有的稍作停顿,刻画得极其精准,让人感叹唐代工匠出神入化的手工技艺。<br><br>&nbsp; &nbsp; &nbsp;在人们的印象中,龙都是雄壮威猛的,威严与尊贵并存,那么这些小巧可爱、还会“走路”的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很有可能是唐代道教“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br><br>&nbsp; &nbsp; &nbsp;投龙祭祀活动来源于道教的天、地、水三官信仰。古代帝王惯用“沉埋”形式祭祀山川。在唐代逐步形成了沉埋金龙玉简的固定礼仪,将写有愿望的文字玉简、玉璧、金龙、金钮等一起用五彩缤纷的丝线捆扎起来投入名山大川中,作为升度之信,以奏告“三元”。<br><br>&nbsp; &nbsp; &nbsp; 在唐代,龙还不完全是皇家专用图案和皇家标志,因此,唐代工匠在塑造刻画龙时,主要是从艺术角度去表现,即怎样把龙表现得美,表现得劲健有力、气宇轩昂,而不是强调龙的威严、狰狞。这也是唐代龙纹与后世龙纹的重要区别。金龙形体虽小,但形神具备,生动有趣,体现出唐代工匠在制作小件工艺品方面的技艺纯熟,是唐代金银器中的罕见物品。据专家考证,赤金走龙应为工匠用金条先掐编出身体,然后插上尾巴和角,最后用錾子錾出鱼鳞纹的装饰。<br><br>&nbsp; &nbsp; &nbsp; 这些金龙的主人又是谁呢?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未被确定,赤金走龙出土的地点,大致为古长安城的兴化坊一带,这是当时王公贵族和达官显要居住的地区。龙通常是皇家专属纹饰,因此赤金走龙的拥有者有可能是一位唐代皇亲,而与文物出土地点及时间最吻合的,就是邠bīn王府的主人邠王李守礼(武则天之孙)。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赤金走龙的主人应该是生活在唐德宗时期(公元780-805)一位官位显赫的租庸使刘震。宋代《太平广记》曾记载,公元783年,长安城爆发了著名的泾原兵变,为了躲避乱军的劫掠,刘震曾将一批奇珍私下埋入兴化坊附近的地窖中,这条线索恰好与文物出土的地点吻合 。 <p class="ql-block">这组赤金走龙就是在鹦鹉纹提梁银罐中发现的。</p> 镶金兽首玛瑙杯:<div>&nbsp; &nbsp; 是陕历博不能出境展出的珍贵文物之一。杯形呈角状兽首兽似牛,却生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装饰奇特。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从选材、设计到工艺,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div>这件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 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及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br>  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br>  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我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br></div></div>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盛唐气象》介绍:《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p><p class="ql-block">&nbsp; &nbsp;</p> <p class="ql-block">唐代帝王世袭表</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p> 由于时间关系,第三展厅,大致看了一下,没拍图片,这里就不介绍了。<div>&nbsp; &nbsp;随后讲解员带我们去珍宝馆转了一圈,因为外孙女要报到搬行李,赶紧回学校,别处没能去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