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门市蒋惠欢名教师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为推进工作室学员能够准确把握新教材,进一步提升学员对新教材的研读能力和实践应用水平,2024年9月30日,江门市蒋惠欢名教师工作室受邀参加江门小学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及台山市东晖小学教育集团共同举办的以《“跨”学科之桥 “研”融合之道》为主题的送教下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江门市蒋惠欢名师工作室学员、台山市东晖小学孙碧香老师的一堂生动展示课中拉开序幕。孙老师以“粤教沪外教版”小学英语新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Unit 1 Lesson 2《What’s your name?》为蓝本,以How to make friends为主题,巧妙融入《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作为导入,渗透中华礼仪文化意识。</p> <p class="ql-block"> 在问题和任务链中启发学生思考交朋友的礼仪、方法以及互动交流方式,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制作姓名卡片,水到渠成地给学生搭建交朋友的语言架构,让学生习得交际语言与礼仪;并在实践应用后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们勇敢地走向嘉宾席,漂亮地完成了“Make friends”大任务。</p> <p class="ql-block"> 最快有礼貌地完成交友任务的同学当选“礼仪之星”,不仅引导学生轻松达成学习目标,更实现了跨学科的融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 课后,孙碧香老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反思,她认为三年级课堂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本节课结合了新课标中的单元整体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理念,通过项目式学习实现了教学目标,并有机融合了多学科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自台山市各校的评课代表纷纷登台,共同探讨本节课的亮点和可研讨之处,认为孙老师巧妙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礼”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礼仪教学,有效打破了学科壁垒,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生活问题,学会了发现与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p> <p class="ql-block"> 接着,工作室主持人蒋惠欢与台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雷炳权老师分别对孙碧香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精准点评与指导。蒋老师高度评价了本节课突出的学生主体地位与信息技术的多维度应用,她认为这节课秉承了“真实情景,真实过程”的理念,通过问题情景、信息化情景和交流情景让学生输入知识,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生的参与度与学习热情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有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育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蒋老师通过“六个多”总结了我们英语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多学习,多感悟,多创新,多实践,多善思,多改进。努力做到“三好”:奠好基,教好书,学好习。</p> <p class="ql-block"> 雷炳权老师则分享了自己对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独到见解。他强调,跨学科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与探究,发现问题、建构知识、内化应用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生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促进了语言与知识的融合,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高潮部分,江门市教育研究院的陈晓琼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讲座《“跨”学科之桥,“研”融合之道》。陈老师指出,小中高学段的课程设计应注重“一体化”与“结构化”,强调以主题为引领、基于课程整合的“大综合”教学模式。她提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来习得知识与技能,实现价值的浸润,并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台山市东晖小学的郑保华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对大家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探究与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老师们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跨学科能力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研讨活动,促进了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共同探讨新教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也激发了大家的教研热情,在未来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发挥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江门小英教育事业注入新鲜活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甘惠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侯诗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核:张群友、曾丽华、蒋惠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