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

春暖花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朋友提起到南泥湾去旅游时,让我不禁想起了郭兰英唱得那首歌曲:“花篮的花儿香,听我唱一唱,来到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到处是牛羊…如今南泥湾不一般…”。歌曲耳熟能详,增添了几许向往,想去看看上世纪四十年代为保卫中央、保卫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南大门,八路军359旅奉命垦荒开展大生产,解决经济封锁为迎来胜利曙光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圣地——南泥湾。追寻历史足迹,探寻奋斗历程,补足精神之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9月24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早8时许,相约朋友驱车沿着G20青银高速——G6521榆蓝高速——沿壶路 一路向西,经过4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东南45公里的南泥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炮兵学校是在毛泽东、朱德等等亲自关怀下创办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炮兵学校,被誉为“人民炮兵的摇篮”。郭若化奉命于1944年11月开始筹备,1945年3月15日正式开学,1945年9月延安炮兵学校奉命奔赴东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化军事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炮兵学校是人民军队炮兵教育训练发展的开端,在延安短短的6个月内,培养了大批炮兵军事人才,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炮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炮兵学校旧址</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抢弹加工间</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维修间</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各种坦克高射炮</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延安炮兵学校中,昔日军官学习和加工枪弹忙碌的场景已不复存在。青石路在绿色中延伸,一片绿茵场映入眼帘,满眼的绿中蕴藏着新中国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左边是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后面是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和南泥湾毛泽东旧居,右面是南泥湾开发区规划馆,中间矗立着手握锄头的大生产标志性建筑,前面是千亩稻田。这里是历史遗迹和现代规划的完美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毛泽东旧居</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3年10月,毛泽东、任弼时、彭德怀等在南泥湾进行了为期5天的视察,5孔土窑洞就是他们休息工作的地方。视察期间接见了八路军359旅团以上干部,听取了关于干部布防、生产和训练情况汇报,作出了重要指示。一桌一椅一床,就在这么简陋的土窑洞里胸怀天下,酝酿着生产自救的伟大战略,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世界无人能比。</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垦区政府旧址</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垦区政府成立于1944年5月,当时直属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负责协调农垦工作,解决军民纠纷,领导移民生产,是百姓的依靠,也是南泥湾大生产发展的坚实后盾。</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消极抗日,调动几十万大军对陕甘宁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危机关头,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奉命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王震率旅开荒种地、放线织布、养猪种菜,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41年初到1944年10月期间,在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实行了以农业为主、工业、手工业、畜牧业、运输业和商业全面发展。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生产自救、共度难关,屯田军垦、保障供给。大生产运动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纪念馆中二层建筑,成列着当时大生产运动的壮观景象。有锄头镰刀挥舞的汗水,有弯腰插秧的丰收期盼,有肩挑稻谷的劳动喜悦、有纺织忙碌的欢乐场景和大生产运动使用的工具。一帧帧,一幅幅,把大生产运动的场景展示的淋漓尽致。真是军民大团结,共创丰收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泥湾开发区规划馆位于南泥湾红色文化小镇核心区,系大生产纪念馆的配套项目。包含多功能演艺厅、规划展厅等,用于文化活动,是南泥湾的城市会客厅、展示新窗口、政商新平台、交流新基地,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千亩稻田</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亩稻田不仅是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更是南泥湾地区生态治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成果。是农业生产的典范,也是红色旅游和教育的基地。如今,千亩稻田与周边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陕北的“好江南”风光。站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感受着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内涵,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党徽广场</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党徽广场上的党徽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人们在此休闲散步,经受着红色文化的熏陶,体味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激发着坚守初心和使命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延安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红高粱</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途的红高粱,远远望去,一片火红的海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不胜收,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标志性建筑</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泥湾的标志性建筑,稻穗横跨公路,呈现着艰苦奋斗、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多元文化元素,创意很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壶口瀑布</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的黄河上,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瀑布上游的黄河水面宽度为300米,在不到500米长度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不是旅游旺季,但人潮涌动,客运车辆川流不息。沿着河面上 的浮桥一路前行,来到黄河滩上,眼前壮丽景象让人惊叹,壶口处犹如万马奔腾,巨浪翻涌,一倾而下,气势磅礴,水雾腾空而起,高达数百米,随风飘飞,漫天浮游,落在河滩,落在游人的身上。游人尽情享受水雾带来的清凉,如此奇观,不虚此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日游,虽身体疲惫,但意犹未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