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节家庭聚餐时,毛教授又签名赠书了。之所以说“又”,是因为退休经年的毛教授早已著作等身,搞不清楚这是他的第多少本专著了。新近广东高教出版社推出的这本专著《国学经典中的心理学札记》,是他多年前给研究生开设“文化心理学文献选读”课,自己研读国学经典读书札记的汇编,洋洋洒洒45万字。</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毛教授在讲授西方文化心理学理论时,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读一些国学经典,以弥补文化心理学教学中重西轻中、厚今薄古的不足。他于是带领研究生每个假期自学一篇指定的国学经典,而后在新学期举办读书会,师生一起交流研学体会,领悟古人蕴藏在国学经典中的人生智慧和哲学伦理。</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几十年过去了,应出版社之请,毛教授把多年学海泛舟的读书笔记整理汇编成书,其意义和价值不可小觑,这在于它不仅仅是构建中国本土心理学体系的重要实践,更难得的是他赋予了古代圣贤的精神遗产——那些书写在古籍里的思想和方法以新的生命力,让它们有机会为当代中国人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维持心理平衡发挥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作为曾经的中学语文教师,我可能受鲁迅的影响比较多一点,对传统文化尤其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多持批判的态度。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痛斥中国传统文化的虚伪和残忍——“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写着两个字就是吃人!”对于儒家奉为圭臬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些东西,我以为乃历代封建王朝维护专制统治需要,麻痹人民培养盲目服从听话顺民的精神鸦片之类。</p><p class="ql-block">其实,在追求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思想的现代化可能是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全盘西化不妥,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当然也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或许应该是“扬弃”。何谓扬弃?查词典可知:扬弃,是指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合理的因素,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是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剔除糟粕。</p><p class="ql-block">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教授的专著古意新解,古为今用,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从浩如烟海的古籍里淘沙取金,发掘出来诸多的精华——古人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和智慧,正是构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宝贵资源。毛教授还说,鼓励他写作本书的一个重要缘由是父亲的一封家书。</p><p class="ql-block">父亲八十岁时在写给儿女的一封信里说,年幼时在私塾里读《四书》,有些章句至今还能背诵,对他的思想言行有相当影响。还说退休后重读《四书》,觉得其中关于修身齐家等人伦道德的论述好亲切好感人,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反腐倡廉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希望他的儿孙在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挤时间读点《四书》,并用来指导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p><p class="ql-block">父亲几十年前的这封家书及其叮嘱于我而言有些渺茫,却成为了毛教授修身治学的动力和鞭策。毛教授四十余年教书育人之余笔耕不辍,见贤思齐,向往与古圣贤同心同理的光明如赤子之初心不灭,让为兄我引为骄傲亦钦佩敬畏有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