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三日游(下)

长空飞十五

<p class="ql-block"> ----接姑苏三日游(上)</p><p class="ql-block"> 《苏州网紅景点》</p><p class="ql-block"> △东方之门. 从诚品大厦步行至月光码头,免费乘坐水上巴士,行驶在宽阔的金鸡湖上,10分钟后到达湖对面的望湖阁码头,即到了东方之门。</p> <p class="ql-block">  月光码头</p> <p class="ql-block">  东方之门作为苏州的地标建筑之一,其建筑造型使“门”这一抽象含义得到了强化。东方之门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达46万平方米;是世界用钢量最大的建筑,用钢量达13.8万吨,每平方米用钢300公斤;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无边泳池;有世界上最高的东方园林;世界上最深的位于地下30米的酒窖。</p> <p class="ql-block">  苏州国际金融中心 位于苏州工业园国际金融中心CBD核心区域。 目前是江苏第一高楼,中国第10高楼。据说天气好时,在其楼顶可看到上海陆家咀三件套。该楼高450米,总建筑39万平方米,耗资170亿元,历经10年打造而成。这座建筑被网友称为“大口红”</p> <p class="ql-block">  △李公堤. 从东方之门乘地铁来到中国特色商业街、全国夜间经济示范街--李公堤,夜幕下在金鸡湖步行栈道上眺望湖对岸美丽的夜景,凉风习习,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平江路.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平江历史街区位于姑苏古城东部,北接拙政园,南近网師园,全长1606米,占地116公顷,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平江原为苏州府之名,元代至正27年(1367年)朱元璋攻克平江之后改设为苏州府,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平江路</p> <p class="ql-block">  平江图是苏州城800年前的城市地图。宋朝时苏州被称为平江,意为平定江南之意,是目前为止现存的最老、最完整的城市碑刻地图。</p> <p class="ql-block">  此状元博物馆位于平江路上。从隋朝开科取士一直到明清,全国共产生文武状元近700名,其中苏州有51名,以清朝为例 ,全国共114名状元,苏州一府占26名。</p> <p class="ql-block"> 水是城市的灵魂,桥是城市的记忆。平江路上有多座古桥。夜幕降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上空迴响着苏州评弹的袅袅音韵,从桥上走下仿佛跨越世纪的年轮。</p><p class="ql-block"> 平江河是苏州城内“三横四直”水系中的第四直河,平江路东侧是苏州古代仓储中心,漕运集散地。平江河路并行、河街相邻,是水城苏州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以下为从平江路入口依序经过的数座古桥:</p> <p class="ql-block">  思婆桥,原名师婆桥,因唐代桥西有一座叫资福寺的尼姑庵而得名,苏州话里,“师婆”与“思婆”同音,讹传改名。桥上有用武康石做成的桥台排柱和雕有灵芝宝莲的长系石,均为宋代遗物,证明思婆桥至今已有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寿安桥在宋《平江图》中被称为寺后桥,因为其位置在资福寺之后而得名。清初改称资福桥,同治时改名为寿安桥,沿用至今。桥面由六条石梁并列而成,东西桥台排柱由武康石组成,刻有“癸亥”、“拾两”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  雪糕桥是一座廊桥,宋《平江图》上已有。古籍“二十四孝”中,张姓孝子家贫断粮,无奈抟雪为糕以奉母亲,传为佳话,故取名雪糕桥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胜利桥位于大儒巷东端,横跨平江河。宋《平江图》中名积庆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名为胜利桥。原系石拱桥,保护整治工程时考虑行舫方便,孔高增加三踏级,做成花岗石平板桥。</p> <p class="ql-block">  青石桥旧称众善桥、苏锦桥、苏军桥,是一座单跨石梁桥,东接卫道观前,西连南石子街,宋《平江图》上已有记载。1960年改为平板桥,1980、1991年2次重修,2005年12月恢复成拱桥。</p> <p class="ql-block">  众安桥与小新桥为江南地区特有的双桥结构,横桥为众安桥,竖桥为小新桥。小新桥又名新桥,宋《平江图》上称张家桥。这座桥虽然在1960和1984年重修,但仍保留古桥构件,即使桥名中带有一个“新” 字,却依然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朱马交桥旧名朱马茭桥,“茭”为“干草”的意思。桥名由来与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的马队将领有关,当时这里是马队的运草通道和干草场,后为纪念这位朱姓将军,取名朱马茭桥。</p> <p class="ql-block">  胡厢使桥是街区内唯一的一座拱式单孔古石桥,也是苏州古城仅存的七座古石拱桥之一。因东边巷子里曾住着宋代的一名“胡姓厢使官”而得名。虽经整修,但桥构件原封未动,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桥。</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平江路是苏州城内唯一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原有历史风貌的古街,他南起干将路,北接拙政园,经过800多年的历史变迁、风雨沧桑,这里至今保持着“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旗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之风貌。2009年,平江路入选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在这条路上,有众多的古跡与名人轶事。</p> <p class="ql-block"> 在平江路的悬桥巷27号桂荫堂,是苏州历史上的名人清末著名外交家洪钧的故居,八国联军侵华时,洪钧的小妾赛金花救下了北京数十万老百姓,被称为九天护国娘娘。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刘半农曾说:中国有二宝,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可恨,一个可怜;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说的是慈禧,一个就是赛金花。</p> <p class="ql-block">  洪钧故居</p> <p class="ql-block"> 洪钧(1839-1893),清末外交家。字陶士,号文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同治年间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后出任湖北学政,主持陕西、山东乡试,并视学江西1881年任内阁学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1889年至1892年任清廷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回国后,晋升兵部左待郎,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后洪钧在官场失意,使其心生退意。在上疏中,他以赡养老母为由得到朝廷批准,回乡省亲。</p><p class="ql-block"> 次年洪母去世,这年洪钧50岁,在丧期违旧制迎娶了在花船上卖艺不卖身的14岁的傅彩云(即后来的赛金花。她本姓赵,为不辱家门而自取此姓)为妾。一时间被人传为男状元娶“女状元”(彩云在业界堪称状元)</p> <p class="ql-block">  赛金花</p> <p class="ql-block"> 在胡厢史巷内还曾住过影评人唐纳,唐曾为其妻兰苹三次殉情。</p> <p class="ql-block">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在此巷中长大。</p> <p class="ql-block">  △葑门横街. </p><p class="ql-block"> 葑门横街位于葑门塘北岸,西起徐公桥,东至敌楼口与石炮头相接,长约690米,因其东西走向呈“横”字,故称横街。</p><p class="ql-block"> 想吃最地道的姑苏风味,一定要来葑门横街,这条老苏州最爱的老街充滿了随时令变化的丰富物产。</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横街至石炮头两侧都是生产“水八仙”等经济作物的农田。横街商业从明清时期兴起,多为自产自销性质,街上绝大部分建筑仍保留清末民初枕河人家的风格,前街后河,河街并行。现为苏州最具市井气息的一条老街。</p> <p class="ql-block">  手剝新鲜鸡头米</p> <p class="ql-block">  △竹辉路. 我们下榻的宾馆是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奢华精品酒店品牌金普顿竹辉酒店,是在1990年开业的老竹辉饭店原址上重建的,位于苏州市竹辉路168号,临近网師园、沧浪亭、拙政园、苏州博物馆等人气景点,置身酒店如栖身旧时园林。</p> <p class="ql-block">竹辉八景</p> <p class="ql-block">雅集</p><p class="ql-block">•享一段浮生</p><p class="ql-block">雅集为文人雅士吟咏诗文、把酒畅谈的场所,清雅闲适的雅院和姑苏水岸繁华在这里汇聚,通过对新时代苏州吳侬软语的全新演绎打造“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生活空间,映射苏州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半庭</p><p class="ql-block">.品一餐美食</p><p class="ql-block">《通雅》云:埠头,水濒也。以作为码头雏形的“埠头”空间演绎千年南园河与酒店的相互依偎,在保护河岸原生文化的同时,在此既可望粉墙黛瓦岁月静好,又可品暮烟疏雨灯火阑珊,感受独特的金普顿竹辉休闲文化。</p> <p class="ql-block">竹辉</p><p class="ql-block">.看一片竹影</p><p class="ql-block">“绿竹带斜晖,猗猗有余态。微风到帘栊,舞影人绘”。将摇曳的竹影抽象成动人的水墨并以灯光艺才方式与建筑融合,链接“竹辉”的过去和未来,夕陈下时,竹影波光交相辉映,浪漫而灵动。</p> <p class="ql-block">亭湖</p><p class="ql-block">.逛一处园林</p><p class="ql-block">建筑如同船肪停靠在滴翠韵碧的绿波之畔,纳竹辉湖收四时烂漫,取"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山"之意境,湖中心通过对老竹辉饭店西池中假山材料的再利用,以及四角亭复建,保留了苏州人对竹辉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樟庭</p><p class="ql-block">.观一株香樟</p><p class="ql-block">为百年香樟而设的迎宾庭院空间寓意“天圆地方”。酒店公区以苏州级别最高的王府大宅为原型,三进天井院式布局,高墙宽院巧意入微。入口落客区的抱厦门头充分展示苏州传统厅堂木作的构架之美。</p> <p class="ql-block">戏韵</p><p class="ql-block">.赏一首昆曲</p><p class="ql-block">纯木结构的双面戏台,保留江南传统古戏台的架构形式,戏台舞台上方的纯木结构藻井等充分体现了苏州传统建筑精巧的工艺之美,传承和再现苏州戏曲文化并传达文化即生活的全新理念。</p> <p class="ql-block">朗轩</p><p class="ql-block">•泡一壶香茗</p><p class="ql-block">位于酒店礼仪轴线与商业主轴线的交汇处,以花篮厅为主要结构形式,轻盈简洁,轩举高敞,空间畅豁,古今交叠。古典建筑文化与时代风尚在这里碰撞,历史文化的全新演绎体现新旧融合的独特张力。</p> <p class="ql-block">行馆</p><p class="ql-block">.读一本历史</p><p class="ql-block">典型两进苏式合院,“行馆”为古时官员出行在外的临时居所,设置于本项目轴线的入口,取其“招待宾客、高雅居所”之意。行馆融合建筑文化与都市生活,承载苏城记忆并再现文化印记。</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大堂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院内百年香樟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酒店正门</p> <p class="ql-block">  在房间晒台即可远眺东方之门</p> <p class="ql-block">  与酒店为我们服务的管家留下联系方式</p> <p class="ql-block"> 《苏州美食》</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地旅游,品尝当地美食和特色小吃是必需的。</p> <p class="ql-block">  ~同德兴的枫镇大肉面</p> <p class="ql-block"> 枫镇大肉面起源于苏州枫桥镇,当地人称之为“白汤大面”,后传入城中,备受赞赏,为夏日清隽美食面点,被誉为“最难做、最精致、最鲜美”的一碗苏式面。</p><p class="ql-block"> 由白焖肉改良而成的大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肉鲜无比。大肉趁冷切片,用碗内面和汤将其焐热,由肉汁、鳝骨汤、大肉卤和酒酿露“拼”成的面汤,清而不寡,酒酿的清香让人味口大开。夏日来苏州旅游一定要寻一家老面馆,点上一碗枫镇大肉面尝尝鲜,这可是只有夏季才能吃上的面哦!</p> <p class="ql-block">  配有黑鱼片、木耳、鳝丝的面</p> <p class="ql-block">  ~鑫震源的生煎、馄饨</p> <p class="ql-block">  ~朱新年的苏州汤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南雅厨(黑珍珠级)的响油鳝丝、青鱼、荷塘月色小炒等。</p> <p class="ql-block"> 响油鳝丝,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入夏后的黄鳝营养你值最高,肉质肥美,尤为好吃。响油鳝丝是苏帮菜中的夏令名菜,新鲜的黄鳝现划、现炒、现吃,吃之前浇上一壶沸油,一阵“滋啦”声响,香飘四溢,那浓润鲜美爽滑的口感让人百吃不腻。</p> <p class="ql-block">  ~日昇兴、近水楼的糕团</p> <p class="ql-block">  ~永丰食集的麻糬冰粉</p> <p class="ql-block">  酒店早餐</p> <p class="ql-block"> 这次姑苏游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江南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城市建筑,深厚的人文底蕴,绝美的园林景观,数千年来坚守不变的古苏风貌……,令人留连忘返。三天的姑苏游让我们品味出苏州为何被称作人间天堂?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眷恋,让人喜爱、肯定会再来的城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