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运城(二)【第九十四】时间9月23日至9月25日

刘俊英

<p class="ql-block">  9月23日吃了早饭,我们前往河津市黄河大梯子崖,到了目的地已10点多了。换票、买票后,我们开始登龙梯。</p><p class="ql-block"> 雕塑的名字是"拓",即开拓者。开拓者右手举锤,左手持凿,正在开山拓石,仿佛重现了北魏时期古人开凿天梯时的场景。从景区入口拾级而上,总有一个角度会看到,雕塑人物、大山和天空完美契合,天人合一,古人用双手雕刻大山的气势跃然眼前。</p><p class="ql-block">"拓"者雕塑,蕴含了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的正是时候,赶上演出,鼓声阵阵,鼓舞了大家登石梯的士气。</p> <p class="ql-block">  黄河西来自昆仑,</p><p class="ql-block"> 罅隙一线锁金鳞;</p><p class="ql-block"> 挟来十万八千鲤,</p><p class="ql-block"> 躍过此门方为龙。</p><p class="ql-block"> 刘春声《观黄河龙门石门》</p><p class="ql-block"> 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为晋陕大峡谷龙门段,通常被称之为"黄河龙门大峡谷",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同时这里也是「禹凿龙门」和「鱼跃龙门」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水泛滥成灾,舜启用鲧的儿子大禹继承父业治理水患,大禹决定采用疏浚的方法治理洪水,历时四年,终于在龙门山凿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成功将洪水疏导,同时居住在黄河上游的鲤鱼们却被冲出了豁口,骤然跌出了十多丈深的大瀑布,鲤鱼们因此无法溯流而上,返回故乡,便与大禹夫妇理论,大禹的妻子说:"能跃上此豁口者,马上化为飞龙,腾云上天……"。</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每逢暮春季节桃汛之时,就有无数的金色鲤鱼循着黄河逆流而上,聚在外形酷似两扇大石门的豁口之下奋力跳跃,偶有一跃而过者,便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之后化龙飞升之处就被大禹命名为"龙门"。</p> <p class="ql-block">梯子崖365个石台阶呈“之”字形从山底盘旋至山顶组成,全程共168米,垂直高差约99米,是古时人工开凿于崖外侧的古栈道。</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北魏时期古栈道梯子崖曾作为军事用途通往山顶的屯兵之所——倚梯城。太和二十一年夏,魏孝文帝曾西巡至此,立碑纪念。</p><p class="ql-block">由此拾阶而上,北望石门奇观,南眺龙门飞鲤,一步一重天,一弯一精致,晋陕大峡谷龙门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观音庙对联释义 </p><p class="ql-block">"慈航普渡"为慈航大士普渡众生的意思。慈航大士,又称慈航普渡圆通自在天尊、慈航仙姑真人,佛教尊为观世音菩萨,因法力无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而被佛、道同尊。</p><p class="ql-block">上联"云梯万丈天台近",讲的是石梯万丈直入云端,已接近天台;</p><p class="ql-block">下联"雪浪千层紫竹通",通常的说法是,黄河的雪浪翻滚,船工们喊着震天的号子,手执紫竹做成的竹篙,破浪而行,然而也有另外一种美好传说是这样讲的:慈航大士在点化帮助大禹见到天帝,收服蛟龙后,心中不忍民众连年治水,精疲力尽,便折得紫竹一枝,暗中使用法力帮助民众疏通河道。</p> <p class="ql-block">慈航普渡</p><p class="ql-block">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王朝,这是一个喜欢在石头上雕刻的民族。</p><p class="ql-block">梯子崖亦属于北魏时期的石刻杰作。同一时期的龙门石窟(洛阳)和云冈石窟(大同)重在体现民族的宗教文化,而工程宏大且艰巨的梯子崖则更加具备军事意义和实用性,在形式上也表现出了北方民族的粗犷。</p><p class="ql-block">北魏孝文帝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推动鲜卑族汉化,给华夏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出生于河东本地的隋朝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王通曾这样评价魏孝文帝:"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为乎?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p><p class="ql-block">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正在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朝代﹣﹣唐朝。</p> <p class="ql-block">  这座巍峨的大山,山势雄伟,形态独特,从远处望去整座山峰形似一只巨大的神龟,缓缓伸出了头,气势磅礴,宛如一只巨鳌,守护在黄河岸边,这座亭子傲然矗立在鳌头之上(寓意着独占鳌头),就像巨张之冠,俯瞰着下方的鱼跃龙门之地。仿佛承载着千年以来对金榜题名,功成名就的美好期许,因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座事子得名为:"状元亭"或"鳌冠亭"</p><p class="ql-block">「月蟾石外形酷似蟾蜍。</p><p class="ql-block"> 相传、黄河石门处原是一座青石大山相连、高达千切,大禹治水到此处时、得用刀斧世开河通。工程浩大,艰巨异常,大禹率众夜以继日,奋斗不息,然而月有明隔圆缺,每当夜黑时,施工就会极不便利,但是大禹的精神感动了上苍,仙女锦嫩妙手一挥,便在山西与陕西两岸的青石山上各放了一只蟾蜍,蟾蛤夜放月光,使得黑夜如同白昼一般,照亮了晋肤两岸,加快了施工速度。</p><p class="ql-block"> 亭子与周围的山河景致相得益彰,亭身古朴典雅,飞檐斗拱,尽显建筑之美。站在亭中远眺,龙门大峡谷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仿佛能听到那跃过龙门的鱼儿化龙的欢腾之声,激励着无数求学之士奋发向上,石门齿通后,两岸石壁陡峭如削,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泛滥的黄河水得以疏导,两岸百姓从此不再遭受水患危害,然而功不可没的两只蟾蜍却永久地化作了石身,分别伫立在东西两侧的青石山上,彼此对望,为了纪念,人们将它们取名为"月编石"。</p><p class="ql-block"> 两块月编石一块现存于此处,另一块现存于黄河西岸的青石山上。 </p> <p class="ql-block">  "禹开石"是梯子崖上半山腰一块巨大的岩石,高约5米有余,中间有一条巨型缝隙,可容一人上下攀登。</p><p class="ql-block">相传大禹前往治水地查探水情时,途中巨石阻断,无法前行,只见他将手置于巨石一小裂缝中用力一撬,霎时地崩山裂,一条巨缝惊现,随后众人由巨缝攀爬而下,抵达治水地。从此过往民众亦从中上下通行,后为纪念大禹,便将此石被命名为"禹开石"。</p> <p class="ql-block">大家气喘吁吁,稍作休息,以利再战,胜利在望了。</p> <p class="ql-block">此处名为龙门之巅.天上龙门观景台,是为了纪念魏孝文帝而建造的。1500多年前,魏孝文帝在西巡倚梯城时,曾登临此高地,俯瞰龙门峡谷,使其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观景台位于天梯之上,龙门之巅,气势磅礴,高耸入云,其下方是著名的黄河晋陕大峡谷龙门段,汉白玉石雕刻而成的"一跃过龙门"门楼与天下黄河最窄处﹣﹣黄河龙门,既可遥相呼应,亦能合而为一。</p><p class="ql-block">登顶天上龙门,一跃而过,可谓是:"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元代.施君美《幽闺记》上龙门观景台,是为了纪念魏孝文帝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为之,东北两面据岭临谷,西南两面俯眺黄河,悬崖绝壁百余尺,其西南角即龙门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碑今现在。</p><p class="ql-block">"东汉.《三秦记》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遂化为龙。</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男孩,他说每年都来这里跃一次龙门。一路上给我们拍照,手上长满了老茧,看着就让人心疼,在这里帮助大家攀登,义务为我们做向导,愿他一生平安顺利!</p> <p class="ql-block">黄河大梯子崖,形势险要,风景独特,北望群山,南眺龙门,云抚耳鬓,河涌脚底。俯瞰石门,山束水烈,仰至天台,挥袖飘逸。</p><p class="ql-block">至于胜日寻芳,阳春踏青。三五成群,攀登而上,一步一阶,步步高升,历征全程,岁安福降。感山水之灵气,叹自然之造化,千年古迹,再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2日,中国高空扁带第一人﹣﹣施海林先生在距离黄河河面186米的高空,通过长569米、宽2厘米的扁带上成功完成"跨黄河·跃龙门"极限挑战!体现了极限运动员勇往直前,全力以赴的信念,这种精神,正是鱼跃龙门逆流而上、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过了那座拱桥,就是陕西韩城了。</p> <p class="ql-block">在飞云渡处留念,然后我们坐电梯下山。此时已是下午2点零4分了</p> <p class="ql-block">后面背景名爱心山,请管理员给大家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万荣县后土祠</p><p class="ql-block"> 慈恩亭状似天坛,因北京天坛源于后土祠。郊祀天地是最重要的皇家礼仪。汉武帝时以长安为中心,甘泉(今淳化县)祭天,汾阴(今万荣县)祀地,开大郊祀之先河。宋真宗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史称"东封西祀"。自汉至宋,有8位皇帝24次来后土祠郊祀大地之神。明成祖时,在北京建天地坛,郊祀天地的皇家礼仪方迁至北京。后新建地坛,天地坛改称天坛。亭前楹联:慈晖弥天地,恩德润子孙。</p> <p class="ql-block">  后土祠源于先祖对大地的感恩和崇拜,是古中国的土地崇拜。1996年,万荣后土祠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后土祠被评定为全国4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 4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后土。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建后土祠,后土祭祀成为皇家三大祭祀之一。自汉武帝至宋真宗,有8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汉武帝刘彻一生六次祭祀后土,并创作了《秋风辞》。宋时后土祠,占地900余亩,代表了中国祭祀建筑的最高等级,被誉为"海内祠庙之冠"。宋真宗御制御书《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现存祠中。明成祖时建天地坛,郊祀天地的皇家礼仪迁至北京。</p> <p class="ql-block">  天为父,地为母。后土祠供奉着三位娘娘,分别是: 厚土娘娘,施药娘娘和送子娘娘。我虔诚的祈祷娘娘们保佑天下苍生平安顺利。</p> <p class="ql-block">秋风辞 刘彻</p><p class="ql-block">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p> <p class="ql-block">  秋风楼,始建年代连专家都不知道,位于后土祠正殿后,是山西三大名楼之一,因汉武帝的秋风辞而得此名。秋风楼所在的后土祠,在明代以前一直是皇家祭祀之地,汉武帝一生曾经有六次到此祭祀过。现存建筑为清代木构建筑,高32.6米,两侧下方共有28根吊柱,据说是根据汉武帝的云台28将,楼身适度,结构精巧,斗拱密布,凭河而立,巍峨壮观。下部则是高大的台基,东西贯通,登上塔楼可远眺,以观黄河,感怀古今。</p> <p class="ql-block">后土祠建造都是木质结构,雕刻精美,彰显出劳动人民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光看这儿的楹联,就能深深感受到河东文化的厚重,让我心生敬仰。</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后土祠,第三站是万荣县闫景村李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200年历史。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作坊、马房等。步入李家大院,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微式建筑错落有致,欧式风格造型挺秀,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堪称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李家三代十位当家人百年行善,给千秋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晋善晋美,尽在李家!</p> <p class="ql-block">  从建房的字面就看出来,李家以善为荣,实际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建房子时,找的人工必须要家庭困难的,本来3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可硬是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完工,为的是让工匠在他们家多吃几个月的饭。好人好报,工匠们被感动了,建造的房子精益求精,精美绝伦,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  去过山西乔家、曹家、皇城相府等大院,大院照壁都是雕刻“福、寿”两个字,只有李家照壁上雕刻的是一百个“善”字,家训以善为主。</p> <p class="ql-block">慈善世家 十二面影壁因四面八方12个砖雕图案组成而得名。寓意为四季平安,八方来财,一年12个月风调雨顺,月月吉祥。此影壁造型独特,中国罕见。雕刻手法细腻,文化气息浓郁,其建造级别体现宅院主人的身份、地位和志向追求。</p> <p class="ql-block">家世善慈 以善为德</p><p class="ql-block"> 自明堂下院凭崖而建,九眼带插廊式砖券(音 xuan )窑洞。其中四眼窑洞上方各题两个字,分别是"一心、二难、三思、四知"。</p><p class="ql-block"> 一心:李道行和麦氏回国后,曾住在一心窑洞窑洞门额上"一心"二字为李道行亲笔题写。意思是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掌柜伙计经商一条心,李家生意才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二难:李道行曾担任阎景村村长。曾住在二难窑洞。窑洞门额上"二难"二字为李道行亲笔题写。意思是"儿在金榜题名时,双亲还在未老时"这是两件很难同时完成的事。</p><p class="ql-block"> "三思:"即做事反复思量,再三权衡。</p><p class="ql-block"> "四知":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语出《后汉书.杨震传》,今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写于窑洞上方既有教育下人与后</p><p class="ql-block">人的作用,也是院主人自省、自察的警示,亦指知微、知彰、知柔、知刚。</p> <p class="ql-block">房顶上漂亮的琉璃瓦当今无可复制,墙壁上“福寿”两个字是主人自己亲自书写的,世上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两百多年前李家房子就有阳台,木纹雕花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哥特式"门楼是李家第十五代"道"字辈李道行的宅院门楼,外形高、直、尖,线条轻快,造形挺秀,体现了十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又兼有中国传统民俗吉祥砖雕图案,砖雕对联和匾额,中西合璧,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大门上的匾额为"修德为善",意思是修养道德,广做善事。大门两侧对联为:三省台前设棋枰欢留朋友,一经楼上藏书籍遗训子孙。意思是:三省台前摆设棋盘是为了留朋友来欢聚;一经楼上藏书籍是为了把做人的学问留给子孙。</p> <p class="ql-block">  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此一字影壁由须弥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中间长两边短,形成一主ニ从格局。影壁东西两侧图案分别为鹿鹤同春、松鹤延年,中间是麒麟八祥图案,上方斗拱为镂空雕工艺。</p><p class="ql-block"> 影壁是为了使气流绕影壁而行,聚气而不散,在建筑入口处又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晴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9月24日,第一站去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亦称宰相村),这个村庄是裴氏宗祠的所在地,以其历史上出产了59位宰相和59位大将军而闻名,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名村。‌</p> <p class="ql-block">  崔家后人崔柔之,是《西厢记》的作者,一般认为,张生即元稹本人,崔莺莺的人物原型即是崔柔之本人。</p> <p class="ql-block">下午驱车去夏县拜见司马光祠。</p><p class="ql-block">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遇夫、晚号遇叟,宋陕州夏县沫水乡高侯里(山西省夏县小晁村)人,世称漆水先生,北宋宰相,杰出的历史学家。幼时以"司马光砸缸救人"令世人称颂,晚年以编写《资治通鉴》而名垂千古。</p><p class="ql-block">司马光钢像总高6.8米,象征司马光享年68岁。其中铜像高度4.9米,象征司马光一生从政49年;底座高度1.9米,象征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呕心沥血19年。用优质青铜铸造,于二00一年九月九日立。</p> <p class="ql-block">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看;不如积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p><p class="ql-block">-﹣摘自司马光《家范》</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运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霸伯簋(gui读三声)</p><p class="ql-block">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p><p class="ql-block">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017,出土了两件霸伯簋和一件霸伯山簋,其铭文记载井叔来霸国“盐”,并嘉奖霸伯。霸国是文献失载的西周封国,从其簋文铭“盐”,来看,霸国与晋南地区的盐业关系密切。</p> <p class="ql-block">广仁王庙 正殿(这是模型),我们去了广仁王庙,因我不懂建筑,没看出来它的珍贵之处,所以没拍照片。经过讲解员的解说,才知道其建筑结构,是我国唐朝遗留至今的三个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 怨不得在广仁王庙参观时,有学建筑的学子们,对着斗拱模型不断的拍照呢!</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关公这个塑像</p> <p class="ql-block">运城市50年代的建筑,还是仿前苏联的建造模式,现在正在修建中,着实让我惊艳了一回。</p> <p class="ql-block">9月25日,是我们旅游的最后一天,去吉县壶口观黄河瀑布。</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万里,把魂魄却留到了山西,世界上唯一的金色瀑布,天下黄河一壶收。在这里,几百米宽的洪流骤然收缩为50米左右,再跌落下几十米峡谷,声势震撼,世界上再找不出一条瀑布和它一样,在跌落之前就形成群龙戏浪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段解说词: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位于临汾市吉县城西南46千米壶口镇黄河上,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宽约30-50米,落差30余米。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水敛成束,飞流直下,倾入深槽,形成巨大瀑布,惊涛拍岸,激起百丈水柱,气势磅礴,惊心动魄。壶口因居北方,四季景色各异,看瀑布最佳时间是夏天及金秋,雨量充沛,千沟万壑之水汇聚一起,呼啸怒吼,气贯长空,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老天爷也似乎照顾我们,在运城各县市游览了六天,都没下雨。回到太原就下了一整天中雨,感恩苍天有灵!</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我感受到了河东文化底蕴渊源深厚,李家的善,裴姓(裴氏出了59位宰相,59位将军)的重教,关公的忠义,尧舜禹都出自此地,山西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名胜古迹众多,不愧是五千年历史看山西。</p> <p class="ql-block">下午司机师傅小乔把我们送到临汾西站,在候车室我们等了3个多小时,火车7点准时开动,一个多小时,我们回到太原南站,奴成送我俩到家,结束了六天愉快的旅行。</p><p class="ql-block">我编了一个顺口溜</p><p class="ql-block">六个老友游河东,一路快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感受文化和美景,期待下回再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