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图是女儿百日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2年的中秋节是国庆节十月一日,记得那年的天气是秋高气爽,不像今年这高温还持续到现在,今天是29度仍穿着单衣。</p><p class="ql-block"> 那年女儿正要降临人间,预产期是九月十号左右,天气逐渐凉爽下来,可是到了九月二十号还是没有一点即将分娩的迹象,于是去医院妇产科看下,当时铁路医院妇产科主任范大夫听下胎音正常,考虑到时间问题还是住院观察吧。</p><p class="ql-block"> 每天按时来查房听胎音,住了几天还是没有动静,范大夫是徐州市的妇产科专家,工作认真待人亲切,长的很富态招人喜欢。又一天她听胎音后觉得不是太好,于是请来了徐州市二院妇产科主任陈大康,他可是徐州市妇产科一把手了,询问后听胎音做出决定:子宫剥膜,就走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下午做好一切消毒措施,是范主任亲自做,也不能打麻药,想起那时真是痛的彻骨铭心啊,就这样一分一秒的在等待中煎熬,可是过去一天了还是没动静,看来女儿是不想出世啊!</p><p class="ql-block"> 后主任又听胎音说是比以前微弱,当即做出决定打催产素,且询问家人是手术分娩还是这样等待,自幼身体弱不想手术啊,等待吧,第二针催产素又打上了,就这样折腾了好几天,在27日的上午终于有了阵痛。</p> <p class="ql-block"> 在单位信号检修所上班时,俞炜老师不仅亲手教会了我修继电器和绘图,在生活上对我帮助也不小,告诉我生孩子应必备哪些物品,生产过程中注意力要转移减轻痛苦,备些巧克力吃了有能量这点我没做到。关键时刻来临了,阵痛半天后越来越厉害了,痛的使劲抓住病床的床帮或掐自己的大腿,这方法用上了,后来看大腿上青一块紫一块的。</p><p class="ql-block"> 我也算幸运的了,有最好的专业大夫在眼前,生产临近时下午都下班了,可巧是好朋友高玲大夫值晚班,护士是我同学宋敏,傍晚还给我端稀饭喝,她们告诉我应该怎样配合等等,让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些,最后一小时实在没有力气了,又给我用上了氧气,觉得好些了,经过了痛苦的几小时,女儿终于露头了但就是不出来,最后实施了切口,在晚上十点钟左右女儿终于哇哇哭着落地了,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称重六斤七两。她的哭声是那么响亮,后来放在婴儿室编号是502,几天内护士总说这个502哭的声音最大一听就是她。 </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女儿上一年级了,早上去上学。</p> <p class="ql-block"> 转眼40多年过去了,两位妇产科专家也早已离开了人世,女儿也成家有了自己的女儿,今年开学上三年级了,女儿工作很努力也很繁忙,现已是单位主力军,副高职称,看着她们健康的成长,忙碌的工作我们也非常的高兴。</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就南来北往的穿梭在北京和徐州之间,我们也都是奔七的老人了,生活就是这样吧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有生有长有灭,有甘有苦有甜,让我们珍惜当前的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培养好下一代的下一代,希望和美好同在!</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7日写于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