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烧烤 ——儿时趣事之十

光明磊落

文/李光民          图片/网络 儿时的秋季,我与小伙伴们去赭山上割牛草,经常在山上烧豆子、烧棒子(玉米)、烤地瓜。烧豆子、烧棒子(玉米)操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而烤地瓜就比较复杂了。 <p class="ql-block">  秋天的山上还没有多少干柴,烤地瓜首先要解决所需干柴的问题。如果决定要烤地瓜,每次都是刚出村我就安排分工,有负责从生产队的场院里偷豆秸等干柴的,有负责到红土沟的北堰上弄大块干土坷垃的,有负责到地瓜地里扒地瓜的,一般由我负责直接先行到达准备扎老窝的地方挖烤地瓜灶。</p><p class="ql-block"> 挖烤地瓜灶,首先要选择一块平整的地面,观察一下当时的风向(烤地瓜的灶要顺着风向,以便烧火时顺风火旺,而且不会让烟呛到人)。用割草的镰刀在地面上画出烤地瓜灶的宽度和长度,一般是宽约30公分左右,长约60多公分左右。然后把土挖出来,形成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再用背上山的大块干土坷垃块碹成横跨池子两边的数道拱形桥窑,把地瓜摆放到土坷垃之间的空隙处,开始点火烧窑。缕缕炊烟在空旷的山野袅袅升腾、弥漫,与天穹的云彩遥相接应,构成一幅天然绝美的云烟图画。待把地瓜烧到半熟时,停止烧火。先把半熟的地瓜从窑上拿下来,丢进地灶的热灰里,再迅速用石头块把碹在窑上的热土坷垃砸碎覆盖在地瓜上,最后把挖灶的潮湿细土埋在砸碎的热土坷垃上面。这样,地灶中最下面是热灰,热灰上面是已经烧成半熟的地瓜,地瓜上面是被烧地滚烫被砸碎了的干土,最上面是潮湿的土,形成了一个冒着热气的椭圆形土包。</p> 然后,我们就开始去割草。等到中间休息时,大家围拢过来,扒开浮土,烤地瓜的香味扑鼻而来。拿起烫手的地瓜揭掉黑皮,里边黄澄澄的瓜瓤就像蜜糖一样香甜诱人。伙伴们哪里顾得上热和烫,一个个吃得大快朵颐,享受着野炊美味。仿佛是在品尝着人间最美味的珍馐佳肴,一个个乐得手舞足蹈,那种劳有所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阵风卷残云,我们一个个都吃得嘴巴黑乎乎、肚子圆鼓鼓。然后跑到石窝坑边,一边洗脸,一边捧起水来咕咚咕咚地喝个够。带着无限满足的快感与惬意,再继续去割青草。 <p class="ql-block">  就是这野外烧烤,我们还有一次差点遇险。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周日上午,北风凌冽,天灰蒙蒙的,我与五个小伙伴一起上山搂柴火,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我发现第四生产队刚刚运走地瓜种的地瓜窨子(储存地瓜种的窖,立式井筒子约有4米深,再从底部一侧横向挖凿长约10米、高越1.5米的洞)敞着口,就招呼小伙伴们一起下去避风取暖。下到窨子底,钻进深深的洞里,真的非常暖和,大家感到无比高兴。这时建东子突然发现铺在洞底的沙子中还有落下的地瓜种,我们就一起扒沙找地瓜。还别说,真的找出了不少,每人摸起一块,在衣服上擦了一下就开始“咔嚓、咔嚓”地啃起来。这时,我突发奇想,提议说:“咱们在这里面把地瓜烧熟了吃多好啊!”伙伴们异口同声地热烈响应。</p><p class="ql-block"> 我立即做出分工,有上去弄干柴的,有上去弄干土坷垃的,有在这里挖烧地瓜灶的。伙伴们都很给力,不一会材料到齐,迅速碹好窑,开始点火烧窑。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地洞里生火,烟冒不出去,不一会儿整个洞就烟雾弥漫了,呛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全都不停地流泪,不停地咳嗽。我一看不妙,立即灭火,让大家赶快向外爬。可是窨子立井已经被浓烟封锁。而井筒每次又只能上一个人。我想催促快点上,可是一张嘴就被烟呛得要死,恶心地想吐。当我流着眼泪、忍着干呕最后一个爬到地面时,发现爬上来的小伙伴们都是被呛得眼睛红肿,不停地咳嗽,春志子已经出现了恶心、呕吐。</p><p class="ql-block"> 尽管这样,等我们搂完柴火,又回到地瓜窨子,看到下面的烟雾已经基本消散,便下去把地瓜拿上来,分成五份,每人一份带回了家。</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遇险,我非常后怕。回家后把这事说给娘听,娘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警告说:“这太危险了,真会呛死人的!以后可千万不能再干这样莽撞的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