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的一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围绕着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的经历,向我们缓缓展示了一个小人物悲喜交集的人生。小说中,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闯过了命运中的重重关隘,作品为我们生动刻画了一个农村小人物的顽强,也展现男人该有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纵观许三观的一生,他总共卖过12次血。第一次卖血,许三观是出于好奇,跟随阿方、根龙一起去的,用卖血的钱娶了媳妇儿许玉兰。</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卖血,许三观是为了给他儿子一乐闯下的祸赔罪,为了赎回被铁匠拿走的财产而选择卖血的。</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卖血,是在许三观出轨林芬芳之后,他自觉对女方有亏欠,因此决定卖血来给林芬芳买补品。</p><p class="ql-block">第四次卖血,发生在人民公社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时代背景下,许三观为了让家人下馆子吃顿好的,而选择去卖血。</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卖血,是发生在知青下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儿子一乐下乡插队,为了儿子在乡下过得好些,许三观卖血,将钱交给一乐,让他逢年过节给队长送点东西,以便能让儿子早点回城。</p> <p class="ql-block">第六次卖血,距离第五次不久,许三观是为了请二乐插队那地方的生产队队长吃饭,然而在这次卖血中,带领他走上卖血道路的根龙因卖血而死,阿方也因为卖血落下了残疾。许三观开始害怕卖血这件事了。 </p> <p class="ql-block">第七到十一次卖血,是为了给得了肝炎的一乐治病,作为父亲,许三观规划好了路线,一路卖血到上海,他渴望可以这样给儿子筹到医疗费用,他在短短1个月左右竟然卖了5次血,戏剧性的是,前两次卖血挣得的钱却在第三次卖血时因晕倒,而全部支付了出去。</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次卖血,新来的血头嫌弃他年纪太大,嘲笑他的血只能给木匠去当油漆。许三观之前数次卖血都是生活所迫或者为他人而卖,只有这最后一次为自己而卖,却被人拒绝了。</p> <p class="ql-block">卖血早已被许三观看作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是生活得以延续的有力武器。卖血不仅早已融入他的生活,更是他对自己身体状况、存在价值以及应对经济困难能力的一种肯定。之前的他,是家里的支柱,这个家是靠他卖血撑起来的,他靠自己的血帮家里人一次次渡过难关,最后,他卖血被拒,许三观久久不能释怀,内心感到崩溃,他难受的,并非是血头对他的嘲弄,而是他意识到,他已经失去了价值。</p> <p class="ql-block">余华的书多数都是悲剧结局,在许三观前往上海的途中,我一度以为许三观会因为频繁卖血而死,没想到却收获了一个完满的结局。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我们同样很难想象为了活命,人究竟可以爆发出多大的能量,做出多大的牺牲。那些身处穷困乡下的人们,他们的行为是最能体现人性的。即便生活如此困苦,我们依然能从书中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人性的温热。</p> <p class="ql-block">《许三观卖血记》让我们看到,中国父母骨子里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是多么令人动容啊。一乐原本是许三观最喜爱的儿子,当他发现一乐其实可能是何小勇的儿子时,他的内心挣扎可想而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生活在一乐并非自己亲生儿子的阴影之中。余华刻画了许三观痛彻心扉的矛盾。一方面,在这一段没有接纳一乐的日子里,许三观变得十分易怒、狂躁,甚至会家暴许玉兰。一乐离家出走时,他一开始都不愿意去寻找。另一方面,一乐又是家里最懂事、最乖巧的孩子。一乐问许三观,“爹,如果我是你的亲生儿子,你就会带我去吃面条,是不是?”,许三观直接回答:“如果你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最喜欢的就是你”。许三观是个口硬心软的人,在他“卖血探儿”的旅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种高贵的品格。一乐在知青点,把许三观卖血得来的钱收了起来,许三观继续交代说:“这钱不要乱花,要节省着用。觉得人累了,不想吃东西了,就花这钱去买些好吃的,补补身体。还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两盒烟,买一瓶酒,去送给你们的生产队长,到时候就能让你们早些日子抽调回城。知道吗?这钱不要乱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p> <p class="ql-block">而书中最令我感动的片段,是何小勇惨遭横祸,许玉兰乞求一乐去给何小勇叫魂,一乐却不为所动之时。此时,是许三观不计前嫌地让一乐前去救人。他说:“一乐,你跟着你妈走吧。一乐,听我的话,去把何小勇飞走的魂喊回来。一乐,你快走。”而一乐在屋顶上哭着说,自己的父亲只有许三观一个,而许三观在房下安慰一乐,并告诉他,他就是自己的亲儿子那一幕,我相信足以让读者看得涕泗横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中许三观和许玉兰的爱情故事也值得一看,他们在一起的过程非常草率,许三观只用了八毛三分钱请许玉兰吃零食,并许诺许玉兰的父亲,孩子将来可以跟女方姓,就将这位深恋何小勇的油条西施娶了过来。婚后的生活虽然闹剧不断,却也算是平淡温馨。直到“文革”的到来,才让这对夫妻找回了相濡以沫之情。当许玉兰遭人诬陷,接受批斗的时候,只有许三观日复一日地送饭给她,许三观甚至不顾可能遭受的责罚,偷偷将肉藏在饭底下,他还在许玉兰吃饭的时候,为她站岗放哨。</p> <p class="ql-block">这本书中有父子情深、有夫妻情深、也有普通老百姓的淳朴民风。许三观代表那个年代众多为了生计而卖血的人,他展示了一个男人的坚韧和担当。时代带给了那个年代的人深刻的苦难,但他们也向我们展示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爆发力,也愿我们在生活中,能有如此的坚韧与永不言败的勇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