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峨眉山二日游

zhouzhou

<h5>2024年9月11日早上从峨眉山下的民宿出发去峨眉山景区,昨夜虽然电闪雷鸣大雨,然而清晨时分,阳光竟然从窗帘缝隙洒进屋内,迎接雨后天晴的一天。这一天要登上峨眉山金顶,夜宿金顶大酒店,所以需要将所有行李都打包带好,各人只背2天1夜的生活必需品和换洗衣服上山,其余的放在车里。我们是自驾出行,一车5人,开车到报国寺停车场被告知车辆不能过夜,于是把车停在附近的民宿,徒步2公里左右到黄湾游客中心乘坐景区观光车到雷洞坪,其实直接把车停在黄湾游客中心停车场更方便。经过两个小时左右到雷洞坪,此时已经时中午,雾很大,一片白忙忙,能见度很低,大家先吃午饭,然后步行到接引殿。</h5> <h5>雷洞坪到接引殿这1.5公里左右的步道是较缓的石阶路,右边多是商铺,沿途偶尔也可以左边观景,只是此时雾还是很大,随着人流前行,也不算辛苦。</h5> <h5>到了接引殿的时候,有位游客大爷古道热肠,给同行的安安和道姑介绍上下山的小窍门,说了一会,道姑没听进去怎么爬山,倒是径自一人请了香去接引殿拜佛。剩余4人在殿外等待和讨论如何上山。我假意怂恿: “你们体力好的,可以步行上山,我反正是坐索道上去汇合。”“咦?可以考虑哎。正好可当作为后面的行程拉练了。”小杰不知死活的想试试。“要不…真试试?”安安差点也上了套。“我乘索道哦!”我的夫人语气坚定。过了几秒,安安反应过来,小杰身上那重达20公斤的背包和斜挎包,不会在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挂到她背上吧。想想上一次雨崩之旅,他的两位好同学分别帮他背包提包的沉重经历,安安果断的改变了注意:“我们还是乘索道上行吧,明天如果感觉好的话,再走下山。”于是大家坐索道上金顶。此时天色迷茫、白雾漫漫,从索道玻璃窗向外望去,什么景色也看不清,暗暗庆幸没有决定傻傻的拉练爬上山。花了5分钟的时间就到了金顶。<br></h5> <h5>出了索道,发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金顶区域居然出现蓝天白云,大家欢呼雀跃。</h5> <h5>索道上出口到金顶还有1公里左右距离,大家兴致勃勃的上行。</h5> <h5>我们今晚住的酒店其实就在去金顶的路上,大家急于上金顶,没有注意到路边酒店的存在,还是拖着行李上金顶。</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蓝天白云下,四面十方普贤菩萨金像出现在眼前。</span></p> <h5>朝拜大道两旁是两排白象,左侧白象背上是如意,寓意吉祥如意。右侧白象背上是法轮,代表生死轮回。这一刻,内心是震撼而宁静的。</h5> <h5>华藏寺,全称永明华藏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金顶主峰,海拔高度3077米。金殿是华藏寺的其中一殿,所处位置最高,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俗称金顶。</h5> <h5>华藏寺其历史沿革缘起普贤显相的“蒲公追鹿”和奉汉明帝旨建之传,创建于公元1世纪。 历经多次修葺,最近一次为2021年10月,峨眉山华藏寺宝顶观音殿落成开放。 华藏寺现包括金殿、大雄宝殿,总建筑面积为1614平方米。金殿274平方米,大雄宝殿1340平方米。金殿采用金瓦,大雄宝殿采用铜瓦,梁栓、门窗、斗拱等均为铜铸,称为铜殿。</h5> <h5>十方普贤菩萨圣像为铜质,通高48米,占地1256平方米,总体重约600吨。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h5> <h5>华藏寺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寺院。为峨眉山最早寺院之一,是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h5> <h5>山上云雾缭绕,菩萨圣像身后风云变化。</h5> <h5>华藏寺开建于公元1世纪,时称普光殿。唐宋之际更名光相寺。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时称“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石湖居士范成大,在其《峨眉山行纪》中写道:“光相寺亦板屋无人居,中有普贤小殿”。因山高风厉,霜雪剥蚀,以瓦覆盖,须一年一换。</h5> <h5>大雄宝殿殿门正中是黑底金字的“大雄宝殿”匾额,两侧有“愿王圣地”、“灵山一会”、“银色世界”、“梵宇重光”等匾,是1990年开光时隆莲、宽霖、真禅等赠。</h5> <h5>华藏寺最高层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门两侧有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题写的对联。</h5> <h5>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h5> <h5>在宾馆午休后,傍晚到金顶看落日、晚霞和云海。</h5> <h5>我们的运气很好,看见了落日晚霞,飞云之下,佛光乍现,山顶的风和佛像的慈悲,寺庙香烛的独特气息,将我们封印在那一刻的宁静之中,这个深秋的略微有些冷的黄昏,可能在我有限生命的无数个瞬间中,最接近永恒。</h5> <h5>晚餐是峨眉山金顶的斋饭自助餐,68元/位,菜品丰富,味道可口。</h5> <h5>9月12日清晨,由于夜里又下了大雨,早上六点起床看见山顶大雾茫茫,虽然觉得今天的日出无望,但是还是随着人流早早到了山顶等候日出。</h5> <h5>等待是值得的,突然之间云开雾散,天边开始露出点霞光,欢呼声响切金顶。</h5> <h5>虽然没有看到完整的日出,稍许遗憾,但是凡事顺其自然,也是遇到了不错的天气,亲眼观赏到了金顶早上的霞光和云海。</h5> <h5>早餐后继续到金顶欣赏云海。</h5> <h5>在金顶玩到10点退房下山</h5> <h5>大家尝试从金顶步行下山,这为下山后的脚痛埋下隐患,其实金顶到接引殿这1个半小时的下坡山道,很多地方十分陡峭,对膝盖伤害大,最好还是坐索道下山。</h5> <h5>天门石,两石对立,如刀中劈,也仅两扇石门封锁道路。</h5> <h5>步行下山的好处是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呼吸着新鲜空气,观赏着路边的花花草草和树木,还可以偶遇可爱的小松鼠。</h5> <h5>峨眉山太子坪位于七里坡上,海拔2858米,初创于明代,称万行庵。祀明神宗太子牌位。清顺治十年(1653年)行僧闻达正式建寺,置太子楼,塑造神像。游人以钱置之,中者生男。故俗称太子坪。现残存木结构一幢,为清代顺治时遗物。</h5> <h5>下山途中一些地段大雾,石阶坡度大。</h5> <h5>回到接引殿</h5> <h5>从雷洞坪坐了1个多小时的观光车到了万年寺停车场,此时已经下午1点多了,大家已经很饿了,由于天热和山路行驶有点晕车症状,多人感觉身体不舒服,于是在停车场旁的饭店午餐休息。</h5> <h5>考虑体力有限,大家午餐后乘坐索道到万年寺。</h5> <h5>万年寺是要10元门票的,所以寺内人不多。一进门,左手边就是请香处,因为被提醒过不要背包拜佛,游客就将背包寄存在请香处,朝里面走去上香了。</h5> <h5>峨眉山万年寺,四川峨嵋山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401)创建时名普贤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称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万年寺为峨嵋山八大寺庙之一,全国重点寺院之一,有无梁砖殿、巍峨宝殿、白水池等景点。</h5> <h5>万年寺的寺院布局精美,整座寺院坐西朝东。大雄宝殿及两厢为后部,前后呼应,三点相连,承上启下。巍峨宝殿和大雄宝殿并厢房组成四合院,四面回廊,宽敞舒适。全寺除砖殿为砖石穹隆顶外,其余均为木结构,穿逗式梁架,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座5级平台,前后高差近5米。</h5> <h5>无梁砖殿:原名万年寺·无梁砖殿,无梁殿,因其全部为砖结构,才被称作无梁砖殿。它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是万历皇帝为母亲祝寿所建。全殿高17.12米,面阔15.79米,进深16.06米。上呈半圆形中空穹窿顶,下为方形底座,形似蒙古包,象征天圆地方。殿壁、殿顶,甚至门楣额枋、斗拱、窗棂皆为砖砌。该殿重檐雕甍,环匝绣棂琐窗,门阴刻有全蜀山川形势、云栈剑阁以及水陆途程。</h5> <h5>大雄宝殿</h5> <h5>在万年寺1个时候后我们继续步行下山去五显岗停车场。</h5> <h5>大峨楼遗址‌原为一座寺庙,名为大峨寺。大峨寺始建于明初,万历年间称福寿庵,清初重建后名大峨庵。康熙中期,峨边参将李桢捐资扩建,变为寺庙,乾隆之际又进行扩建,形成数重殿宇,气势恢弘。大峨寺的名称来源于唐代著名道学家吕岩题写的“大峨”二字,成为寺名依据‌。</h5> <h5>白龙洞,亦称白龙寺,明嘉靖年间别传禅师创建,寺后原有上下白龙二洞,相传为白娘子修真之所,寺因此而得名。过去寺右白岩石上曾刻有“白龙洞”三字,但现在上洞口早被淹没,下洞口也已自然封闭。</h5> <h5>白龙洞外这一片林子叫“古德林”,是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别传禅师率领众徒所种,有松、柏、杉、楠。种树时口念《法华经》,一字一礼拜,按字计株,共植树69,777株。数十年功夫绿树成林,浓荫蔽日,细雨不透。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取名“古德林”。可惜历代遭受破坏,尚存的10余棵古楠,高达二、三十米。树龄已在400年以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清凉世界。1984年当地驻军和峨眉山管理局职工、佛协僧尼一起,在古德林里重新种植了两万多株楠、柏、松、杉,将来也会成为新的“古德林”。</h5> <h5>清音阁,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唐朝时名牛心寺,唐僖宗时,江陵慧通禅师将其改为卧云寺;明朝时期,广济禅师取晋代诗人左思《招隐诗》中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的“清音”二字,改寺名“清音阁”。</h5> <h5>在清音阁深夜听“清音”,是最好的黄金时段,早在1200多年前就大有人在了:唐代初年的高僧继业三藏,从印度研经归来,常信在大峨寺后的呼应庵中。夜听清音,已成了他多的癖好,每每必至,往返六十多里,风雨无阻;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在一个月明星衡的秋夜,他喜孜孜的倾听着“清音”返回庵中。在黑、白二水汇流处,高兴地拾得一枚奇石,竟如人面,眉清目秀,活生生的呼之个人成分出,以为至宝,供奉前,见石之处,后名“宝现溪”。而今,虽然人面宝石不见了,但“宝现溪”这个地名是无法磨灭的,还泛起人们听清音的兴头。</h5> <h5>在清音阁,可看到山光水色,闻到花草芬芳,听到流泉清音,触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使游者获得峨眉风光总体的审美感受;古今游人多称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h5> <h5>清音平湖是位于峨眉山宝现溪上的一个湖泊,面积约3万平方米。</h5> <h5>该湖四周被青翠的山峦和参天古木所环绕。</h5> <h5>清音平湖不仅是自然美景的代表,也是文化传说的承载地,相传是《白蛇传》中白蛇和青蛇斗法的地点,因此也被称作斗龙坝。湖泊所在的清音阁区域,以其清凉的气候条件,成为夏秋季节理想的避暑休闲度假地。</h5> <h5>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清音平湖依旧保持着温和的气候和翠绿的景色。</h5> <h5>这里山水相连,声色俱美,此湖系绿色生态湖,水质纯净,清澈透底。四周青嶂翠峦环抱,古木参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深深浅浅,点点滴滴,真不知是树映绿了湖,还是湖染绿了树。</h5> <h5>置身于其间,只听绿树浓荫处,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h5> <h5>出了清音平湖景点就到了五显岗停车场。</h5> <h5>从五显岗乘坐景交车到报国寺客运中心后步行20多分钟到报国寺景区。</h5> <h5>报国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麓的凤凰坪,为峨眉山八大重点寺庙之一,山中第一大寺。 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一说1620年 ),原名会宗堂,取儒释道三教会宗之意。</h5> <h5>报国寺占地40000平方米,坐西向东,前有凤凰堡,后倚凤凰坪,左濒凤凰湖,右挽来风亭。清迁于此,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以《释氏要览》 “四恩斯报”中“报国主恩”之意,御题“报国寺”匾额而易名。</h5> <h5>1983年,报国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h5> <h5>由于山下天气炎热,加上大家经过了下山长途步行,很是疲惫,匆匆逛了一会报国寺就离开去附近的民宿取车回民宿休息。</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