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闲” 与“闲不住”</p><p class="ql-block"> 我今年70岁,55岁时退休,退休即为“闲人”。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闲人”:1)没有事情可做的人;2)与事儿无关的人,如“闲人免进”。按此条文,我只能老实休闲,很多地方也不能去。但人的习性使然,有句话叫“闲不住”。而“闲不住”,就会做出许多闲里闲外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其实,正因为退休了,我闲下来,才有机会周游列国,去了俄罗斯、北朝鲜、澳大利亚、越南、泰国,也有机会看了国内的许多“风景点”……而且根据自已业务特长,去广西钦州做了房地产公司财务总监,又先后做过国内几家上司公司财务总监。至到2020年才退下来修闲。这期间我又参加了延边老干部大学合唱团、模特队,参加过多次各种演出、走秀表演。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采,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细想一下,能休闲也是一种待遇,一种资格,是国家对曾经做过点事儿的人的一种回报。能够安享休闲,我们应该感恩党,感谢人民。</p><p class="ql-block"> 而从读点“闲书”的角度来看,所谓“闲书”,是指只供消遣的书,也是说与正业无关的书。(《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这分类只用“闲”与“正”是分不清的。读啥书都是涉猎一种知识,一种生活,一个领域,都可其修远兮,求索不止。</p><p class="ql-block"> 我感谢休闲,庆幸自己没有错过休闲,而在休闲期间做了在职忙乎时想做而难于做到的事儿,如:学会了在电脑上打字,在手机上“发短信”上“微信”在网上建“博客”,还在休闲期间写了一本长达二十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爱的永恒》在美篇和诗韵依依多个平台连载发表,书也在美篇文学社出版。发表不到一年,平台读者二十六万之多。近日又出版一本书。另外,近几年闲下来的时间,经朋友推荐参加了有专家学者组成的大江文学社平台,现在改名百荟文学社,每月都要投一篇稿件,自参加平台至今己经投稿四五十篇。并还在其他平台发表过很多作品。因为我明白了:“闲”不是“懒”,还要“勤”,做一些愿意做,能做的事儿;“闲”不是“停”,还要“跟”,跟上时代,跟上社会……,我高兴,我欣慰,我真的悟出了“闲”的涵义!</p><p class="ql-block"> 它有褒有贬,无褒无贬,褒贬相杂,有表明时空的,有表示状态的,有表达心境的,有抒情的,有感叹的……,不一而足,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一个字上的体现,仅一个“闲”字就在《新华汉语词典》里占了一页篇幅。</p><p class="ql-block"> 一位有上将军衔的战友,退休來延吉,闲聊时他说,退休后就成了“闲人”,要坚持多学习,少议论,要“大事多关注,小事不计较,闲事不去管,事事平安”。这个“不管闲事,既是经验也是智慧,更是一条处事原则。古人也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p><p class="ql-block"> 人生赋予我们的是短暂的生命历程,时代赋予我们的是当下的时间。遇良木则栖,遇良人则从,恰逢好的时代需奋发向前。</p><p class="ql-block"> 做闲人,读闲书、唠闲磕,去细读鲁迅先生的“三闲集”会给予我们“闲”与“闲不住”深刻的启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