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5)鹅湖书院

天至人

<p class="ql-block">  我欲行万里路,去看天下风景,品异域人文,吸天地之精华,探万物之奥妙,逍遥于山水之间,极乐于风情之外。</p><p class="ql-block"> 计划开车从河南出发,首先往大别山,登最高峰白马尖,然后往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安徽齐云山、再往道教祖庭之称的江西龙虎山、往南游福建武夷山、走武夷山一号景观大道,到福建江西交界处桐木关,上武夷山最高峰黄岗山后进入江西上饶,参观江南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往道教第三十三福地的江西上饶灵山,到湖北上武当山、游宜昌三峡大坝,从宜昌乘游轮沿长江三峡到重庆,往四川爬青城山,沿蜀道,到剑门关,游秦岭,经西安到潼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到大别山</p><p class="ql-block"> 大别山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坐落于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380千米,南北宽约175千米,大别山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以大别山脉为中心的鄂豫皖地区20余县。</p> <p class="ql-block">  登顶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p><p class="ql-block"> 白马尖,为大别山主峰,海拔1777米,因山峰形似白马,一峰独秀,群山俯首,且常年白云缭绕,故称白马尖,其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和岳西县交界。</p> <p class="ql-block">  然后游齐云山</p><p class="ql-block">  齐云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p> <p class="ql-block">  登齐云山最高峰上赏月亭登。</p><p class="ql-block">  齐云山最高峰的海拔只有585米,但在其周边一带的山峦中,相对高度是很高的。赏月亭就建在最高峰峰顶之上,六角飞檐双层结构。登上赏月亭,可手揽青天明月,尽望云卷云舒。</p> <p class="ql-block">  再往龙虎山游览。</p><p class="ql-block">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上清镇。</p><p class="ql-block">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p> <p class="ql-block">  沿泸溪河顺河而下。</p><p class="ql-block">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p><p class="ql-block"> 据景区介绍,第六十三代天师去了台湾,第六十四代、六十五代改成协会会长了。在正一观参观时,我问观中道士,如今天师在哪里,道士说在天师府。</p> <p class="ql-block">  到武夷山</p><p class="ql-block">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的交界处,形成了北部长江下游支流与南部福建省闽江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是中国东南部最高山脉,被称为“华东屋脊”;拥有110多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该遗产由四个保护区组成: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九曲溪生态保护区、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即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区)和古汉城遗址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黄岗山游览</p><p class="ql-block">  黄岗山是武夷山脉最高峰,是整个华东六省一市地区的最高山峰,其最高峰海拔2160.8米,为大陆东南第一峰,号称“华东屋脊”、“武夷支柱”。山顶有江西省和福建省的界碑,福建省于1990年所立的“武夷第一峰”的石碑,而后江西省于1997年立的''黄冈山''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我开始万里行,到第九天,游到了上饶的鹅湖学院。</p> <p class="ql-block">  第九天下午,我在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办往黄岗山通行证时,办公室有一小伙说目前不能去黄岗山登顶,但可去鹅湖学院啊,鹅湖书院也是铅山的好景点,距这很近。我一想,连日的自然景观很美,来一次人文景观也不错,于是又开车前往鹅湖书院~江南四大书院之一参观。书院不大,约两小时就参观完,书院旁有一步行道,我走了一段,风景一般,于是返回停车场。游完鹅湖书院,我用高德地图查了一下附近景点,发现上饶灵山距此很近,才一小时行程,且记忆中该景区还有一个雄霸天下的景点也不错区,于是决定明天游上饶灵山。</p> <p class="ql-block">  鹅湖书院</p><p class="ql-block"> 鹅湖书院位于上饶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为古代江南四大书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鹅湖书院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后更名为“鹅湖书院”。</p> <p class="ql-block">‌ 中国四大书院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p> <p class="ql-block">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p><p class="ql-block"> 门联:</p><p class="ql-block"> 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p><p class="ql-block"> 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p><p class="ql-block"> 门联:</p><p class="ql-block"> 惟楚有材</p><p class="ql-block"> 于斯为盛</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p><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北3千米峻极峰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宋景祐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嵩阳书院为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其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p><p class="ql-block"> 门联:</p><p class="ql-block">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p><p class="ql-block">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p> <p class="ql-block">‌ 江南四大书院分别是‌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华林书院和‌鹅湖书院。‌‌</p> <p class="ql-block">  鹅湖书院的大门,不在正中,而在左面。</p><p class="ql-block"> 书院建筑群占地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主要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鹅湖书院自建立以来。几度废兴,建筑规模也几经变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后的基本布局为:院墙前临照塘,墙内左义门、右义门。建筑共六进:一、头门;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栏石拱桥,泮池两各有一碑亭;四、仪门,三楹,两翼有庑廓;五、会元堂,五楹;六、御书楼。东西两廓各有读书号房20幢。</p> <p class="ql-block">  踏进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门,门簪上一块匾书“敦化育才”表明了书院的办学宗旨。头门后是一块古老的楼门式牌坊,四柱三开间,正面书“斯文宗主”,背面为“继往开来”。</p> <p class="ql-block">  状元桥</p><p class="ql-block"> 进大门不远,就有一座桥,号称状元桥,喻意过了桥就状元及第了。</p> <p class="ql-block">  斯文宗主</p> <p class="ql-block">  石牌坊</p><p class="ql-block"> 石牌坊矗立于泮池与头门之间,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正面额匾:斯文宗主,背额匾:继往开来。文革后期,枇林批孔批朱熹时,一些人已经将绳索挂上了牌楼,却一时拽拉不动。正打算另行设法,欲毁之而后快。当时此处的校长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并居然劝阻住了,石牌坊幸免留存。</p> <p class="ql-block">  鹅湖之会</p><p class="ql-block">  宋淳熙二年(1175)五月,吕祖谦与朱熹编成《近思录》,结束福建之行而归浙时,朱熹亲自送行。五月底,抵信州铅山鹅湖寺。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依约来到鹅湖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p> <p class="ql-block">  御书楼</p><p class="ql-block"> 御书楼居书院南端最高处,扩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九开间,用木质版壁分隔为三间,明间有楼,重檐歇山顶,次间一层,硬山,出五山屏风墙。靠山面为穿斗式构架,中跨用叠梁式构架,门十根木质圆形满堂柱,前后有廊。前良廊两侧,数步之外,各有门出内院、去东、西院士子号舍。后廊沿中部“半月池”一口。最南端土台花坛,高约五尺,从半月池两旁拾级可上。</p><p class="ql-block"> 明间正门上方悬“穷理居敬”匾,前侧楹联:“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p> <p class="ql-block">  穷理居敬</p><p class="ql-block"> 章岩月朗中天镜</p><p class="ql-block"> 石井波分太极泉</p> <p class="ql-block">  南宋理学繁荣的时代背景</p><p class="ql-block"> 书院内还有几间藏书室,内有一些文献,详细介绍了南宋理学的繁荣状态,阅之一二小时,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出鹅湖学院,远看鹅湖学院,在一片稻田之后,那就是鹅湖学院,想当年,这种乡下论道,确实很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  走进鹅湖书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化繁荣、思想碰撞的年代。书院在江南很有名气,虽排不上中国四大书院,但也足以留芳百世。</p><p class="ql-block"> 游完鹅湖学院,看附近上饶灵山景区距此不远,决定前往,上饶灵山景点,这个道家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有雄霸天下之景观,精彩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