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十月,是我亲爱的母亲离世40周年。母亲虽已远去,但母亲慈祥的面容、善良的心性、坚毅的品格,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写下此文,以寄托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母亲姓王,讳珠珍。192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家里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此后陆陆续续又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外公、外婆能力有限,难以养活7个孩子,在母亲还小的时候,就将母亲过继给了我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一生未生过孩子,爸爸也是很小的时候被爷爷、奶奶抱养过来的。),作童养媳。母亲这么小,离开父母、离开兄弟姐妹,来到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心里的痛苦无人可以倾诉,是多么的无助。好在奶奶视为己出,当作女儿来养。</p> <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时,先在和县公安局当兵,后转业至裕溪口,再后来到武汉市工作,常年不在家,只能在春节期间回家探亲,留下5个孩子靠母亲独自抚养,历经艰辛,吃尽苦头。</p> <p class="ql-block"> 在我七岁时,那是一个冬天的上午,经过一夜下雪,地上积了厚厚的雪,突然家里接到在县城里的外公去世的消息,我就提上两只空暖瓶,冲出家门,没跑出几步路,由于路滑,摔了一跤,两个暖瓶也摔碎了,我吓得大哭,要知道当年两只暖瓶对于穷苦的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跑向妈妈,哭着告诉此事,妈妈非但没有责怪我,还问我有没有受伤。</p> <p class="ql-block"> 那时,五个孩子除了一日三餐难以应付,穿衣、穿鞋就是一大难题,老大穿旧衣服,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依次穿缝补不知多少次的破衣服,妈妈常常对我们说,家里很穷,既没钱也没布票,只能依次穿破衣服。每年临近春节,妈妈趁天晴之时,将自家的门板平放在阳光下,用面盆和上满满一盆面糊,将家里实在不能穿的破衣裳用剪刀剪成一块块,平摊一层在门板上,然后在破布上刷上一层面糊,再附上一层破布,再刷上一层面糊,以此反复N次,等太阳晒干后,揭下,妈妈再根据我们各个孩子脚的大小用纸剪成鞋面、鞋底样,放到此前晒干的布板上,用笔画上鞋面、鞋底样,再用剪刀一点一点剪下,等到晚上,我们睡下,母亲就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将层布连裰,形成鞋底,再将鞋面与鞋底一针一针缝合上。母亲的手常常被针刺破,她强忍着,把活做完,唯独不见她为自己做双新鞋。</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18岁下放在公社南边的四联知青农场,农场只种水稻和棉花,不种其它农村产品,所以知青们生活很苦。有一次,我和上海下放的一对知青来到我家,妈妈热情地接待这对知青,可家里实在拿不出像样的食物招待他们,只能把家里剩余不多的地瓜干煮了,给这对知青吃,这对知青边吃边说好吃,可他们不知道,这地瓜干是我们家的午餐菜。母亲一直面带微笑看着他们,说他们从上海来到这里,远离父母,干着粗累的农活,真不容易。母亲自己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还关心他人。</p> <p class="ql-block"> 令我终生难忘的是一次母亲牙痛的很厉害,我那时大概十来岁,我陪母亲到街上一家私人开的小诊所,医生看了看,说母亲有一颗牙齿坏死,必须拔除,不拔有诸多害处,妈妈见状只好同意拔除。医生也不知要做血常规检查,能不能拔,稀里糊涂就将牙拔了,结果,血流不止,医生换了很多次棉球也不能止住血,医生这时才害怕,点燃酒精灯,将医用夹子柄放在火焰上加热,然后用加热后的夹子柄对着流血处烙上,妈妈痛得浑身发抖,几乎晕厥。多年后我才知道母亲由于身体过于孱弱,血小板很低,伤口不易愈合,而所谓医生只是一个土郎中,由于他的无能,使母亲遭了一次大罪。</p> <p class="ql-block"> 落日一点红如豆,已把相思写满天。我深深地怀念母亲。母亲虽然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很早离开父母,一生历经磨难,可她从没流露过失望,她以慈母的秉性抚育我们5个孩子成长;她以善良的眼光看待他人;她以顽强的意志不向困难低头,这就是一个纯朴的中国妇女,这就是我亲爱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妈妈,您永远活在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