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到了中秋和秋分时节,今年江南地区气温依然较高,昼夜没有大的温差,桂花不能吐蕊,然而有种植物,入秋以来一直在江南地区的林下、荫坡及溪沟边娇艳绽放,那就是石蒜,又称彼岸花、龙爪花及蔓殊沙华。秋分季节花开更为茂盛,花色有红、黄、白等,单株丛生孤挺。石蒜虽花大艳丽,但全株含有毒生物碱等神经毒素,大家要注意不能摄入。<br><div><br></div> 日本人将以春分日、秋分日为中间日的各7天期间(春分周、秋分周),称为“彼岸”,通常也在此期间做佛事、扫墓、祭奠等等。而此期间盛开最艳丽的这种石蒜花,就被日本人称为“彼岸花”。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吃了这种有毒植物后, 就只有“彼岸”=“来世(死亡)”。日语“彼岸”一词还有许多其它意义,如“另一个世界(死亡)”,具有不祥的含义。<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 佛经典籍《法华经》里,梵文“Manjushage”是神界的一种天花,是“深红色的花”,意思是“在天堂里绽放的花朵”和“使观者的心灵变得灵活”。音译过来就是“蔓殊沙华”,它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被称为“红花”或“天花”。</p> <p class="ql-block"> 因常见的红色石蒜花形状像张开的蜘蛛腿,故其英文名"Red Spide lily",即“红蜘蛛百合”;我国古人视其如龙爪一样,又叫它“龙爪花”;又因黄色的石蒜花茎形如精美宫灯,唐朝起,人们也称为“金灯花”。</p> 石蒜、彼岸花、蔓殊沙华,红蜘蛛百合,等等,此花有许多不同的名称而为人所知,别名甚至超过一千种。虽然不是所有的名字都能给人好印象,也有不少名称意味着它还是一种受到很多人喜欢的花。传说也好,神话也罢,抑或宗教意义,都是人们用来为人类服务而创立的,服从于统治者或者大众的利益。<div><br></div> <p class="ql-block"> 红色的蔓殊沙华、彼岸花花语:“悲伤的回忆”、“放弃”、“独立”和“激情”,通常与纪念亡人和告别有关。白色的石蒜、彼岸花花语:“期待着再次见面的那一天”、“你是我唯一想到的人”、“我独自想你”,据说是源于花只在长茎上开花,花落后才出现叶子的样子,表达了与纯洁形象重叠的一心一意的感觉。黄色的石蒜花语:“回忆”、“深切的同情”、“快乐”、“能量”,与其它颜色的花语不同,有积极、明亮的意义。</p> 秋分时节,蔓殊沙华便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它们的花朵如同燃烧的火焰,每一片花瓣都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思念与希望的故事。这些花朵没有叶片的陪伴,独自屹立在秋风中,展现出极致的孤独与美丽。<div><br></div> 曼殊沙华为佛教四华之一,传说只在无量劫时绽放,其花香能唤醒沉沦的生灵,引导亡魂归于安息。其花虽美,却寓意深刻,象征着众生对生死轮回的无奈与期盼。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曼殊沙华以其独特的姿态,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花开千年,落千年,花叶永不相见。这种悲壮的美丽,正是对生命无常的最佳诠释。它不仅象征极乐世界,同时也被视为引领亡魂走向彼岸的灯光。正因为如此,曼殊沙华在佛教艺术中经常出现,无论是壁画、雕塑,还是唐卡,人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br><br> 曼殊沙华不仅是佛教的重要象征,也是东方文化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用它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及对生命的感悟。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凤求凰》中写道:“有一艳姬兮,游戏于曼殊沙华之丛。”以曼殊沙华的美丽和悲凉,表达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日本的《源氏物语》中,多次提到曼殊沙华,用其独特的意象表达人物复杂的情感和命运的无常。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使得蔓殊沙华更具普遍性和深刻性。<br><div><br></div> 其根茎在泥土中,长期吸取大地的精华,而花苞在破土而出的瞬间绽放,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种力量,正如佛教所言:“刹那即永恒。”这种力量让人震撼,或许生命就像这花朵一样,经历磨难才能绽放最美的光彩。<br><div><br></div> 蔓殊沙华作为一种佛教和文化的象征,不仅传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也提供了无尽的审美享受和心灵慰藉。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它依旧以其不变的美丽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人们心中的一道永恒之光。<div><br></div> 这几天苏城金桂已经开始飘香,明日是国庆佳节,也将开启七天长假,大家可以闻着桂香去欣赏公园里,树荫林下艳丽盛开的石蒜•彼岸花•蔓殊沙华•红蜘蛛百合。<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