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一一谨以此文纪念母亲百岁寿辰

周世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们敬爱的母亲、奶奶、太太100岁冥寿!我们全家在宝应宁国寺,为我的母亲举办了隆重的百岁纪念活动,缅怀母亲艰难而光辉的人生,回忆母亲丰富而多彩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许蓉女士生于1925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因病于2009年农历八月十一日逝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 母亲祖籍浙江海宁,出生在南京市,在镇江、无锡等江南水乡生活十多年,度过了青少年时光。1944年前后因躲避战乱来到宝应的沿河。1956年参加地方卫生部门举办的接生员培训班,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先后在沿河医院、望直港医院、氾水医院的基层卫生室工作。母亲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满腔热情,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62年,母亲服从组织决定,下放农村。1969年农村兴办合作医疗,母亲被聘用到当时的合兴村卫生室工作。那时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很差,生孩子基本都在家中,只要有人喊,不管寒冬酷暑,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母亲随叫随到,迎接了一个又一个小生命来到人间,从没有发生过意外,在方圆几十里的乡里享有盛誉。母亲不仅妇产科技术精湛,还学会了祖传的中药业务。她以自己的勤奋、医德,努力为病人服务,深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人口多,兄弟姊妹7个,母亲下放后,仅靠父亲的一点收入,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庭负担格外沉重。我姐姐世兰小学五年级便停学,随父亲到射阳医院学习中药,我在上小学时也停学一年。1962年国家动员下放,单位精简人员,母亲从望直医院下放回龙河老家,姐姐也从射阳医院迁回。原本就经济困难,一家9口,仅靠我父亲一人的工资收入,生活上就完全处于贫困状态了。那时,我们吃了上顿愁下顿,把仅有的大米碾成米粉,熬成稀糊糊当主食。常常用烂山芋、米糠粉、胡萝卜充饥,甚至树皮也吃过。但是孩子们一个个在长大,大哥世凯考入南京药学院,慕东考入鲁垛农业高中,我考入氾水初中,两个妹妹世玲、启宁上龙河小学,负担沉重,生活艰难。当时父亲的工资由30.50元调到38元,母亲在家替人接生、种牛痘等有一些零散收入。那会儿父亲的工资收入分配是:南京上大学的哥哥每月5一6元,氾水、鲁垛上学的每人3元,家中15元,单位每月扣杂费、互助金1.50元左右,父亲自己只剩不足10元。每日中餐,吃菜汤一碗五分钱,每月伙食费7元左右,余下为零用钱。医院领导体谅我家困难,也曾让我母亲去医院做临时工,如打防疫针、挂号收费,到卫生所做炊事员等,都是短期工作。我母亲在射阳鞭炮社还做过外工推捻子,寒天替缝纫店勾棉衣,每年得几十元,能回家过个好年。我在初中毕业后回生产队参加劳动,因为年龄小,身体单薄,主要是和妇女们一起劳动,如摘棉花、布粪、除草等,有时参加挑河、到河西湖荡割草等,得一些工分。我还经常和母亲一起去射阳父亲那里。每次都是半夜起来,天麻麻亮,要走20多里路去胡庄的轮船码头乘射阳班轮船。过村庄常遇到狗叫,过河堤荒田怕遇到鬼,有时在房前屋后遇到人(实际上是树上挂的东西或什么影子),怀疑是小偷,只好自说自话,“我们只管自己走路,不管他事”,实际上是打招呼,怕惹到人家的“好事”。一路上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到天亮时赶到胡庄上船。我也曾和慕东两人拉一条小船去望直港运山芋回家吃(烂了的山芋是很苦的),和姐姐去氾水买红的胡萝卜(有一股药腥味),和邻居许大爷拉大船去射阳装父亲买的柴草,回家打柴连子卖或者做烧草。有一次装柴草,船行至陶林那儿的一个河口,没有桥没办法拉纤过河,我和慕东只好上船过河口,正遇上大风,前进几步就后退,还被刮到了河中央,差点就翻了船。三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过了河。有一次是和姐姐去装柴草,不知是遇上了下雨还是掉下了河,浑身湿透,又冷又饿,回到家立即换了衣服,母亲给我们熬生姜茶喝祛寒气。那一段时期的困难和艰难,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母<span style="font-size:18px;">亲的呵护下,我们度过了艰苦的时光,我们渐渐成长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母亲非常关心我的工作,抓住机会就找人帮忙。一次,射阳湖公社领导在医院配中药,见我父亲工作很忙,便问:“不会找个人帮你忙吗?”父亲说:“谈了多次,也没有人来。”领导说:“我们想办法。”当时我母亲在场,便立即说:“我家有个男孩,初中毕业,在家无事,而且又晓得中药,以前还常来这里帮忙,能不能来?”领导答复说:“你打个报告,说明情况,要你们院领导签个意见,送到公社研究。”(当时“文化大革命”,卫生科人事权下放公社。)报告11月份就批下来了,我于1969年11月份报到,到射阳医院随父亲当中药学徒,每月生活补助15元。从此,我走上了工作岗位。面对来之不易的工作,我非常珍惜,在射阳医院的三年时间里,父亲对我要求很严,言传身教,放手让我干事,我不怕苦,不怕累,不嫌烦,不嫌脏,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冬日严寒,为了洗泡中药,常常冻得两手发麻、红肿,以至于满手冻疮;炎炎夏日,顶着40多度高温,一个匾子一个匾子地翻转晒药,顾不得汗流浃背,满脸通红。炙炒药材,碾制药丸,更是加班加点,起早贪黑,经常腰酸背痛。父亲还要我义务帮食堂挑水,帮别人打扫卫生,为医院写标语出专栏,等等。我有时还和医生护士学习打针、抜牙,到农村诊所帮助盘点药材,下乡搞计划生育宣传等。几年中,我受到了全面的训练,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特别是耳濡目染了父亲和其他医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热情服务,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关心帮助的思想品格、工作作风、为人处世态度,深受教育。这些为我日后的工作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没有辜负父亲母亲对我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个意志坚强的人,无论是困难的六十年代,还是后来的艰苦岁月,都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她严格教育子女,要求我们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个干事奉献的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看到我们一点点进步,她非常高兴,经常给予鼓励,及时提出要求,明确新的目标,直到年老了,在我们心目中,仍是那样的慈祥。如今,儿女们各自有了幸福的家庭和生活,孙子孙女都一个个成才,北京、上海、南京,活跃着这一代人的身影。重孙重孙女已上中学、大学,个个聪明可爱,现有三个重孙(重外孙)已经结婚。看到这些,母亲一定会含笑九泉,充满着自豪,满脸阳光。</p><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读书看报,知识面广,思想开明,与时俱进,文学、电影,甚至现代名星、时尚名词,都可以侃侃而谈。当年五月初,母亲已85岁高龄,我把母亲带到扬州,游览了瘦西湖、个园、何园、东关街等景点,观赏了运河夜景,参观了双博馆,跑遍了扬州的主要街道,品尝了扬州的诸多美食。我们还带母亲一起去丹阳姑奶奶家探望,到镇江金山寺游玩。回家后,母亲逢人便谈自己的感受,晚年的幸福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2009年母亲去世,我们一家人非常悲痛,我们永远不忘母亲的教诲,不忘母亲的恩情,不忘母亲的期望,化悲痛为力量,一家人亲情如往,和谐依旧,奋进向上,积极进取。</p><p class="ql-block"> 母亲已经走了15年,她平平淡淡地度过了一生,安安静静地离开了我们,母亲留给子女的做人的品格、严谨的作风、慈厚的胸怀,必将教育和鼓励我们后代更好地前进,一代胜似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p><p class="ql-block"> 母亲,安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4日于宝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母亲100冥寿,在宁国寺举行颂经仪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照片回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次回家乡家人们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