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的荣光 西葡摩之2024记行11

之月镜像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离开卡斯卡伊斯,我们继续沿着大西洋海岸,急切地向着葡萄牙共和国的首都里斯本‌的方向行进,在与里斯本仅12公里的海岸驻足。这里是不能不停下来的地方:大航海纪念碑就在这里。神思以往之地就在眼前,心情还是有些激动。</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世界的发展史,只有通过步履去丈量,才能有立体的印象。大航海纪念碑,又名“发现者纪念碑”,它气势不凡屹立在海边广场,早已成为葡萄牙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据载:该纪念碑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1394~1460逝世500周年而建,其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只。</p> &nbsp; &nbsp; &nbsp; 碑前的地上刻有一幅世界地图,上面刻有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亨利王子的名望是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 &nbsp; &nbsp; &nbsp; &nbsp;从纪念碑的侧面看,建筑结构接近顶部的中间有一个十字形状的雕塑,那是一把长剑。 &nbsp; &nbsp; &nbsp; 碑上亨利及其水手们的雕像尤其引人注目,船头站立者即为亨利,其后为其助手加玛,两旁是一些随同出发的航海家,以及葡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 &nbsp; &nbsp; &nbsp; &nbsp;在纪念碑的正面雕刻着一段碑文:献给亨利和发现海上之路的英雄们。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船上塑有三十余位航海精英的雕像,他们各具情态、栩栩如生,航海的艰辛与磨难尽显其间。</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我们知道达伽马,他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绕好望角到印度路线航海;我们还知道大名鼎鼎的麦哲伦,他是葡萄牙环球航行的航海家,虽然他本人并没有看到自己的船队胜利返航的那一天,他在一场与某地土著的冲突中意外离世;我们更知道哥伦布,1492年他从里斯本贝连塔起航远征,引起一次地理学的革命,并由此改变了世界……</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然而,这个向风而立的纪念碑最高荣誉,却是给了葡萄牙的王子阿方索·恩里克,因为他才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人,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持续性地鼓励航海事业的杰出领袖。王子在世的时间为1394年3月4日-1460年11月13日,这大大先于上面那些闻名世界史的英雄。</p> &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中知道了哥伦布的赫赫大名,是他,塑造了现代世界最初的格局,我们对这个勇敢的美洲发现者充满敬意。然而,哥伦布的真实历史却要复杂得多,也更有争议。地理探险、财富寻觅而引发的文化冲突、殖民征服、伦理争议等,又无一不是大地之殇。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大航海时代的背后,英雄主义的名下,往往充满了杀戮与血腥。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开,随后几百年内,各国征服者纷至沓上新知大陆,不仅是掠夺,还带去了病菌与枪炮,导致原住民人口锐减,世界形势因此发生重大改变。历史,往往需要重新审视。</p> &nbsp; &nbsp; &nbsp; &nbsp;远处是21世纪世界上最长的吊桥,它有一个奇怪的名字:4月25号大桥。它建于1966年,曾是欧洲第一长桥,是为了纪念葡萄牙人民在1974年4月25日“丁香革命”中推翻了军政府,故名之。先有桥,后有革命,再改了名。这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与相望相守。 &nbsp; &nbsp; &nbsp; 在桥上可以俯瞰整个里斯本和静静流过的特茹河,红色为主调的桥很简洁,甚至很雅致,景色蔚为壮观。 &nbsp; &nbsp; &nbsp; &nbsp;我在海边吹吹风,伸伸臂,弯弯腰,抬抬眼……向历史致敬,致敬那些当年航海的人们在这出发,前往未知的世界。最炫的蓝,最勇敢的人类,一切光辉,甚是经典。 &nbsp; &nbsp; &nbsp; &nbsp;大航海纪念碑不远处,就是耸立在内陆河边著名的贝伦塔。它,为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加玛的航行而建立的,它向人们讲述着那段奠定了现代世界基础的大航海时代故事。贝伦塔与我们背后不远处的哲罗姆派修道院一起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实,它主要是一座五层防御工事,用来防御位于贝伦区的港口,以及附近的圣哲罗姆派修道院。 &nbsp; &nbsp; &nbsp; &nbsp; 航海家瓦斯科·达·加玛的历史定位:开辟西欧直达印度海路的葡萄牙航海家,早期殖民主义者,他开辟的航路,促进了欧、亚商业关系的发展。 &nbsp; &nbsp; &nbsp; &nbsp;其实,大航海时代的每一条航线背后都是大量的船员牺牲、殖民地人的牺牲……大航海时代充满了原始的残暴与血腥。达·伽马的一生既是航海家的一生,也是早期殖民者掠夺的一生。他开创了新航线,也开辟了欧洲进行殖民掠夺扩张的新时代。 &nbsp; &nbsp; &nbsp; 如今,人们在贝伦塔之下享受着岁月静好,而历史又怎能忘记。 &nbsp; &nbsp; &nbsp; &nbsp;初春的小花,散发着迷人的香味,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如此幸运。 &nbsp; &nbsp; &nbsp; &nbsp;这就是圣哲罗姆派修道院,就是它,和贝伦塔一同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葡萄牙7大奇迹之一。 &nbsp; &nbsp; &nbsp; &nbsp;遴选依据标准:哲罗姆派修道院和贝伦塔楼是15至16世纪文明和文化的独一无二的见证。它们反映了葡萄牙人民的力量、知识和勇气,那时他们巩固了他们自己的地位,并主宰了洲际之间的贸易路线。它是葡萄牙艺术颠峰时期的最好例证。 &nbsp; &nbsp; &nbsp; &nbsp;修道院原本是献给圣女贝特勒赫姆的,后来又将它当做为了葡萄牙王室阿维斯·贝亚家族的皇家墓地,再后来又慢慢演变为供将要离开的海员们作祈祷之用的教堂。如今,修道院已成为一座考古博物馆,部分对外开发。 &nbsp; &nbsp; &nbsp; &nbsp; 夕阳西下,我们信步往里斯本市内走去。正如有人说的:里斯本的光线呈现一种有质感的亮度、一种奶油般的光泽,既耀眼又丝滑。我们此时正沐浴着这样柔和的光。 &nbsp; &nbsp; &nbsp; &nbsp;西濒大西洋的里斯本,是典型的海洋城市。正是其地理位置的特殊,造就了里斯本日光的特殊质感。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自由大道上有一条通往山顶行驶的有轨电车,又叫做比卡升降机,据说1892年6月28日开始运行,2002年被列为葡萄牙国家古迹。这辆黄色的有轨电车至今仍然在运行,许多乘客在这里正在等待上车,我们也打算尝试 一次。</p> &nbsp; &nbsp; &nbsp; 传统的葡式碎石路,它们由拳头大小的石灰石和玄武岩石块铺砌而成,路面大体为白色,黑色石头用于在白色的路面上绘出图案,有马赛克一样的感觉。 &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在车内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城市,街道两旁鲜艳的涂鸦非常醒目。 生动而丰富的街头艺术令人目不暇接。 &nbsp; &nbsp; &nbsp; &nbsp;据说里斯本的街头艺术曾经疯狂失控,城市的各个街道的墙壁上都是杂乱的涂鸦,甚至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家的货车也被喷上了涂鸦……哈哈。 &nbsp; &nbsp; &nbsp; &nbsp;政府禁而不绝,退而求其次,对民众加以引导,鼓励并出资艺术家的创作,于是街头变得越来越生动有趣,并具有了更多的文化艺术含量。当然,最精彩的涂鸦我们局限于车中,可能并没有看到。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在这里下车,不长的距离,满足了我们的好奇之心。 &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于夜色中漫步街头,不,完全是匆匆一过。 &nbsp; &nbsp; &nbsp; &nbsp; 夜晚,才是城市的本色。 &nbsp; &nbsp; &nbsp; &nbsp;人们传颂着,在里斯本没有人发愁,他们从不担心明天有没有工作,享受当下,才是他们的生活态度。 &nbsp; &nbsp; &nbsp; &nbsp;里斯本是蛋挞的发源地,据说世界上最早的蛋挞店便隐藏在街头巷尾里。遗憾此行无法前去逐一品尝。 &nbsp; &nbsp; &nbsp; &nbsp;羡慕时间充分者,一边品咖啡,一边在此体验历史更迭过后留下的岁月痕迹。在里斯本,你的身边、你的脚下就是旧日遗产之一。 &nbsp; &nbsp; &nbsp; 与其他城市相比,里斯本的光彩正是来自地面,这一点与众不同。人们一边漫步,一边购物,一边恋爱。 &nbsp; &nbsp; &nbsp; &nbsp;导游也说,在这里可以不卷,不卷,不卷。 &nbsp; &nbsp; &nbsp; &nbsp;我感叹着,左顾右盼中,漫不经意间,世界就从身边走过,时间就从风中消逝。 &nbsp; &nbsp; &nbsp; 圣胡斯塔升降机是里斯本市内唯一的一台垂直升降机,早听说是欣赏里斯本街景的绝佳场所,好想上去吹吹风哦。 &nbsp; &nbsp; &nbsp; &nbsp; 升降机设计者可是埃菲尔铁塔设计者的学生呢! &nbsp; &nbsp; &nbsp; &nbsp;夜色中,我们来到了佩德罗四世广场,这是里斯本市区最核心的广场。在昏晕的灯光下,我把镜头对准了那位足以令人惊掉下巴的,传奇的、高高在上的佩德罗四世。 &nbsp; &nbsp; &nbsp; 这位特别的葡萄牙国王佩德罗四世,曾经神勇地兼任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这个故事实在太过曲折与惊心动魄。此处仅用极简语言描述: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其祖母玛丽亚一世女王及王室成员被迫流亡巴西,定都里约热内卢。流亡期间,原本只是殖民地的巴西被按照王国建设,也有了相应的政府机构。后来葡议会招回其父王,立其子佩德罗为太子,摄政。 &nbsp; &nbsp; &nbsp; &nbsp; 这个外来者佩德罗太子后来顺应巴西民众的呼声,自立为“巴西永久的保护者”,拔剑宣誓“不独立,毋宁死!”,正式宣布巴西独立。当天他创作了《独立颂》,这首歌成为了巴西的第一首国歌。葡萄牙国王,即佩德罗父亲去世,佩德罗必须回国继承,但葡萄牙人觉得你既然当了巴西皇帝,就别当葡萄牙国王了。无奈, 这位佩德罗国王在1826年将王位传于他的长女,年仅7岁的玛丽亚。巴西国佩德罗一世,顺理成章又成为了葡萄牙佩德罗四世。太复杂了,太复杂了,足足一本史诗级别的长篇小说。 &nbsp; &nbsp; &nbsp; 路过里斯本光复广场,这里也叫斗士广场。光复广场为纪念1640年葡萄牙在经过西班牙60年统治后重新独立而建,广场中央的方尖碑竖立于1886年。光复纪念碑一面是自由女神像,一面是自由男神像。 &nbsp; &nbsp; &nbsp; &nbsp;接下来的行程,我们将前往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边境城市,埃武拉。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