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季秋初三,岁在甲辰。十一长假,恰有余闲。绿皮火车,南下稷山。</p> <p class="ql-block"> 稷山县,古称高凉邑,为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稷山东连新绛县,西临河津市,南靠稷王山和闻喜县、万荣县接壤,北依吕梁山与乡宁县相连。</p><p class="ql-block"> 稷山境内北为吕梁山尾脉,南有稷王山,地貌为中间低、两边高鞍形状态。矿产资源主要有白云岩、石灰石、石英石、石英砂等,天然矿泉水、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p> <p class="ql-block"> 稷山春秋称“稷”,属晋。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p><p class="ql-block">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于今城关东南15千米置高凉县、郡,隶东雍州。</p><p class="ql-block"> 西魏大统中年于今县境置南汾州,郡徙治今河津市境。废帝三年(554年)南汾州改勋州,北周升总管府。武成初年废勋州,绛州治徙此。建德六年(577年)州、县治徙今城关西南6千米吴城村。</p><p class="ql-block"> 隋开皇三年(583年)绛州治徙今新绛县境,十八年(600年)高凉县改稷山县,徙治今城关,属绛郡。唐先后属绛州、绛郡、河中府。五代属绛州。</p><p class="ql-block"> 宋属绛州绛郡。金兴定初年属晋安府。元、明、清仍属绛州。</p><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年废州,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p><p class="ql-block"> 1949年属晋南区新绛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p><p class="ql-block"> 1954年,运城、临汾两地区合并为晋南专署,县随。</p><p class="ql-block"> 1958年,稷山、河津两县和万荣县大部,以及乡宁县部分合并为稷山县,属晋南专署。</p><p class="ql-block"> 1959年,原万荣县划归稷山地盘分出。</p><p class="ql-block"> 1961年,河津县析出;西坡、尉庄两公社复归乡宁,稷山县境恢复原貌。</p><p class="ql-block"> 1970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专署,后改为行政公署,县属运城行政公署。</p><p class="ql-block"> 2003年,运城地区撤地建市,稷山属运城市。</p> <p class="ql-block"> 稷山县位于山西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距太原市410千米,距运城市85千米。东靠新绛县,西临河津市,南以稷王山和闻喜县、万荣县接壤,北靠吕梁山与乡宁县相连。辖区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25公里,面积686.4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吕梁南麓,山势陡峻,主要山峰有文仲子洞、玉皇顶、马头山等,海拔均在1300米 以上,其中以玉皇顶为最高,海拔1618米;南部稷王山海拔1279米,峨嵋台地横贯南部翟店、太阳等乡镇,海拔在500米上下,是临汾盆地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汾河是稷山县主要河流,自东向西流经35个自然村,境内长25公里,水宽20至80米,水深0.5至1.5米。</p> <p class="ql-block"> 稷山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高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稷山县,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稷山县拥有稷山大佛、稷山稷王庙、青龙寺等著名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稷山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青龙寺壁画可与永乐宫壁画相媲美;兴化寺壁画系“现存佛寺壁画中最好一种”,已在北京故宫太和殿西庑展出多年;在马村建成的“古墓研究中心”是完整的金代古墓群;“玉壁城”为既有文献可参又有确切遗址存在的著名古战场。</p> 大佛寺 <p class="ql-block"> 佛阁寺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又名“清凉院”,因寺内有一巨佛,俗称“大佛寺”。该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p><p class="ql-block"> 原寺规模较大,拾级而上,坡道两旁殿宇棋布有序,塑像极多。因战乱大部分建筑遭毁,仅存正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p><p class="ql-block"> 正殿系楼阁式建筑,殿内有一尊高20余米,宽6.7米,保存完好的释迦牟尼佛像。佛身穿之阁之上下,攀木梯登至顶层,可瞻仰佛之整体。</p> 稷王庙 <p class="ql-block"> 后稷,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周朝王族的始祖,母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死后葬西南黑水之间,都广之野。</p><p class="ql-block"> 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经被尧举为“农师”,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被舜封为后稷,封地在古邰城(今陕西咸阳武功县西南)。后稷也曾助夏禹治水。 </p> 生平事迹 <p class="ql-block"> 后稷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春秋称“稷”,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属晋,汉为河东郡闻喜县地,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凉县,遂于隋开皇十八年改高凉县为稷山县。他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名弃。</p><p class="ql-block"> 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所以他叫“弃”。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p><p class="ql-block"> 后稷,其母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p><p class="ql-block"> 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好耕农,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民皆效法。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p><p class="ql-block"> 尔后稷播时百谷,别姓姬氏。”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p> 主要成就 <p class="ql-block"> 《诗经·大雅·生民》说弃为儿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听说,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p><p class="ql-block"> 《诗经·大雅·生民》接着叙说怎样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豆器里,尊祖配天,香喷喷的熟食,很快连上帝也高兴享受。这段话的内容反映尧舜时的农作物结构,从种到收的技术,直到祭祀祖先上帝为止。联系上面从后稷的母亲生下后稷开始,这一章完整地把周族的农业起源、农业结构和操作技术内容,以歌颂的诗句,非常简洁而又生动地描述出来。是一份极其可贵的农业史文献。</p> 轶事典故 <p class="ql-block"> 后稷和夏禹是中国上古文献中最先出现的两个传说人物。</p><p class="ql-block"> 据《诗经·鲁颂·閟宫》的说法,后稷之“奄有下土,”是“缵禹之绪”,即“禹治洪水既平,后稷乃始播百谷。”意指后稷是继承禹治理洪水造成的灾难以后,接下来领导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 在甲骨文中的“司”字,是人张开大口,指发号施令的人。“司”是人在右旁,也可放在左旁,便是“后”字,所以“司”和“后”最初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以后词义增加,才分为两个字)。后稷也好,司稷也好,都是指领导农业生产的领袖人物,这个人的名字称稷。</p><p class="ql-block"> “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那时人们对于古代原没有悠久的推测。…他们只是把本族形成时的人作为始祖。而并没有更远的各族共同公认的始祖。”至于更早的炎帝、黄帝、尧、舜、神农和伏羲等古史传说人物,则至春秋特别是战国以后的古籍中才出现。</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民间流传的后稷,《诗·大雅·生民》有这样的介绍:“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其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讦,厥其声载路。…”</p><p class="ql-block"> 《诗经》这段话较难理解,《史记·周本纪》有很通晓的阐述:“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通嫄)。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帝收养长之,因名曰弃。”</p><p class="ql-block"> 与《史记》类似的记述,在《列女传》卷一、《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论衡·吉验篇》、《路史·余论四》等中皆有之,不俱引。</p><p class="ql-block"> 至今在山西闻喜一带仍保留着与《评理经》中这一段关于后稷的记载相类似的故事,并添加了一些无关的内容,如姜原是坐着骡子出走的,那是个大雪天,所以容易有脚印。……姜原产子后,天刮起了三天三夜的大风,姜原死在大风之下的土堆里,即是姜娘娘的坟(以后为庙),大风带来的大量黄土,堆积成一座山,离闻喜县姜娘娘庙不远,就叫稷山。稷王高高地在山上,可姜娘娘只好躺在他的脚下。</p><p class="ql-block"> 后稷这个传说反映了母系氏族时期儿子知母不知父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当然不限于姜嫄一例,中国的姓氏起源,都类似。</p><p class="ql-block"> 《白虎通·姓名篇》说:“禹姓姒氏,祖以薏生;殷姓子(好)氏,祖以玄鸟子生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迹生也。”这可说是母系氏族残余的最好证明。后稷的母亲姓姜,是以羊为图腾的氏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婚姻已发展到禁止族内婚的阶段,姜氏的女子必须与另一个图腾氏族的男子婚配,才是合法的。</p><p class="ql-block"> 《晋书·苻健载记》:“苻健,字建业。洪第三子也。初,母羌梦大罴而孕之。”羌和姜在甲骨文中是同一个字,都是羊图腾。羌氏梦大罴(黄熊)而孕苻健和姜氏履熊迹而孕后稷是相似的,说明羌人这种信仰到晋时依然如故。西北高原的诸部落,多以动物为图腾,传说黄帝率六兽(熊、貔、罴、貅、貙、虎)之师讨伐炎帝,指以熊图腾为首的黄帝,率领其他五个图腾首领一起讨伐炎帝。</p><p class="ql-block"> 周人姓姬,黄帝也姓姬,《国语·周语》说“黄帝以姬水(漆水)成,炎帝以姜水成。”黄帝是姬姓之祖。《史记·五帝本纪》说“故黄帝为有熊氏。”由此可见,姜嫄履大人之迹而生子,即踩熊迹而生子。姬字在甲骨文中即熊的脚印。</p><p class="ql-block"> 周人对于自己的熊图腾不称熊,而称“大人”,是因避讳之故。一切氏族人对于他们崇拜的图腾都有种种忌讳,其影响所及,直至有史以后,依然如故,譬如对帝王、祖宗、父母亲都不可直称。民间还有许多风俗,也充满了忌讳,可谓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加拿大Ottawa印第安人的熊族,也不称自己为熊,而称“大脚”,这与《诗经》之称“大人”不媒而合,反映了避讳是一种共性风俗。在语音方面,孙作云指出,姬字从迹字从“亦”,二者为双声,也可证明姬之得姓本乎足迹,在字音上亦可通。</p><p class="ql-block"> 《诗经·大雅·生民》又说“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艺之荏菽,荏菽斾斾,禾役遂遂,麻麦蒙蒙,瓜瓞唪唪。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褏,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麇维芑。恒之维秬秠、是获是亩。恒之麋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诞我祀如可。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蒸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具香始升,上帝居歆。……”这段话的开头是说后稷还是小孩时,就知道自食其力,知道怎样除草,怎样种植大豆、大麻、大小麦、甜瓜等作物,而且所种的作物都是籽实饱满、硕大的好品种。接着叙说怎样收获、脱粒、加工成熟食品,把它们放在祭祀用的豆器里,尊祖配天,香喷喷的熟食,很快连上帝也高兴享受了。</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的内容反映了西周时的农作物结构,从种到收的技术,直到祭祀祖先上帝为止。联系上面从后稷的母亲生下后稷开始,这一章完整地把周族的农业起源、农业结构和操作技术内容,以歌颂的诗句,非常简洁而又生动地描述出来。是一份极其可贵的农业史文献。</p> 史集记载 <p class="ql-block">《史记·周本纪》:</p><p class="ql-block">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p><p class="ql-block">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p><p class="ql-block"> 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p><p class="ql-block">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p><p class="ql-block"> 后稷居邰,太王(也称古公亶父)作周。丹开雀录,火降乌流。三分既有,八百不谋。苍兕誓众,白鱼入舟。太师抱乐,箕子拘囚。成康之日,政简刑措。南巡不还,西服莫附。共和之後,王室多故。檿弧兴谣,龙漦作蠹。穨带荏祸,实倾周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经·大雅·生民》</p><p class="ql-block">《列女传·卷一》</p><p class="ql-block">《吴越春秋·吴太伯传》</p><p class="ql-block">《论衡·吉验篇》</p><p class="ql-block">《路史·余论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p><p class="ql-block"> 《国语·鲁语上》载“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p><p class="ql-block"> 《国语·鲁语上》的记载,“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韦昭注言,“柱为后稷,自夏以上祀之”。《礼记·祭法》则载“夏之衰也”。</p><p class="ql-block">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弃亦为稷,</p><p class="ql-block"> 《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自商以来祀之。”《史记·殷本纪》引《尚书·汤诰》篇统称大禹、皋陶、后稷为“三公”,评价他们“久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p><p class="ql-block"> 《尚书·吕刑》并列伯夷、大禹、后稷为“三后”,评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p> 人物争议 <p class="ql-block"> 陈子展先生说:“后稷之母姜嫄可能为有邰氏部落之女酋长。传说中之后稷与其相先后之‘圣人’感天而生,此适表明后人不知社会之史之发展者,曲解或神幻化由上古野合杂交或血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之一种婚姻现象也。”</p><p class="ql-block"> 那么,由上古野合杂交或血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之一种婚姻现象为何呢?这就是普那路亚婚。晁福林先生说:“种种迹象表明,修己、简狄、姜嫄的时代正当普那路亚婚盛行的时期。”所谓普那路亚婚,即外婚制,它是群婚的高级发展阶段。在这种婚制下,有婚姻关系的人群分为两个集团:一个集团的一群姐妹,是另一集团的一群兄弟的共同配偶;反过来说,另一集团的一群兄弟,是一个集团的一群姐妹的共同配偶。严格地说,古书上所谓“知母不知父”正是这种婚俗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姜嫄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古史传说的尧舜禹时期。当时盛行普那路亚婚,人们一般“知母不知父”,因而后稷无父被弃说也就难以成立了。</p><p class="ql-block"> 至于图腾考验说,出于后稷是古之神圣王的缘故,对后稷的诞生加了一道神圣的光环,因而也不足取。最合理的解释是:后稷生时,姜嫄“惊其胎生如卵”,因这种现象非常罕见,古人以为不祥,所以才导致后稷被抛弃。这由后世的例子也可说明。</p><p class="ql-block"> 刘成国《徐州地理志》云徐偃王之异,言:“徐君宫人妊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孤独母有犬,名曰鹄仓,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任智,袭君徐国。”这里所谓“徐君宫人妊而生卵”的“卵”,即带胞生;徐偃王出生时之所以被抛弃,主要是因为徐君宫人“妊而生卵,以为不祥”的缘故。又《魏书·高句丽传》曰:“高句丽者,出自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弃之与犬,犬不食;弃之于路,牛马避之;后弃之野,众鸟以毛茹之。夫余王割剖之,不能破,遂还其母。其母以物裹之,置于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及其长也,字之曰朱蒙。”河伯女生下朱蒙是一个大如五升的卵(即带胞生),古人以为不祥,所以才导致朱蒙被夫余王抛弃。</p><p class="ql-block"> 以上举的都是古代的例子。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胎生如卵”(即带胞生)的现象呢?我们认为,世间万物,无奇不有。“胎生如卵”的现象虽然罕见,但偶尔还是可以找到的。据何光岳先生介绍,其侄子出生时即全身包裹于胞衣中。范三畏先生也指出:“人确实偶有带胞生的,迷信的人们有时却以为是妖异,从而抛弃的也不是没有。”</p><p class="ql-block"> 他举例说:“笔者有一亲戚的孩子也是全身包在胞衣中产下来的,幸亏未被抛弃,今已大学毕业而当医生了。”</p><p class="ql-block"> 他进一步指出:“现实中带胞生的孩子确实常常被以为怪异,不敢哺养的并不罕见。看来,若如此理解后稷诞生后被弃,倒也合乎初民的心理。”</p><p class="ql-block"> 以今推古,姜嫄生后稷时的“先生如达”即“胎生如卵”(带胞生),因这种现象非常罕见,古人以为不祥,所以才导致后稷被抛弃。</p> 稷王庙 <p class="ql-block"> 稷王庙原称后稷祠,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稷王庙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公布山西稷山稷王庙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稷王庙是一处专祀谷神后稷的庙宇。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0080平方米,南北长112米,东西宽99米。平面布局自前向后有:山门、献殿、后稷楼、泮池、八卦亭、姜嫄殿等,两侧配有钟、鼓楼。</p> 法王庙 <p class="ql-block"> 法王庙位于稷山县西二公里之南阳村西隅,该庙坐西向东,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现存殿宇十八间,舞台一座和一个清代补建的三间门楼。艺术和科学价值以舞台为最,据庙内碑文记载,建于明成化七年(1472年),系重檐十字歇山顶,上覆琉璃彩瓦,长14.5米,宽14.3米,梁架结构繁杂奇巧,斗拱装饰古朴俏丽,是一座有元代遗风的明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离稷山县城不远的南阳村,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鲜为人知,这便是南阳法王庙。让我们一起走进南阳法王庙,追溯它的沧桑历史,探寻它的建成过程。</p> <p class="ql-block"> 在运城市稷山县不远的南阳村,沿着主巷道行走约500米,便有一座古庙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古庙的门是老旧的木门。山门上的匾额写着“玄天上帝法王之庙”,脊梁上题记“时大清同治九年岁次庚午月建”。山门两侧立柱上有一对联,“御剑倚长天乾坤朗朗,玄瀛泽大地社稷皇皇”,很有气势。</p><p class="ql-block"> 据说,左右壁间应该最早供奉有战神像。墙上有壁画,现在仅存南侧素墨绘有一只下山虎,带着咆哮而来的威风。</p> <p class="ql-block"> 推开山门,只见一座飞檐翘角的古戏台迎面扑来,令人震撼。比起之前见到的古建,南阳法王庙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古戏台,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载体,历经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每一处磨损、每一道裂痕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戏台背面墙壁中间,绘有“青龙出云”图,左右分别绘有八仙图。这些图原本是彩绘,蒙尘久了难免色彩稍暗,但人物姿态各异,衣袂飘逸,异常灵动。</p> <p class="ql-block"> “戏台南北两壁原本也绘有八仙图,只是壁画已失。”南阳法王庙文保员姚帅喜指着外墙璧上一根凸起的木柱说,“村里老人口口相传,这根木柱是千年枸杞根。”</p> 乐楼观藻井 <p class="ql-block"> 南阳法王庙的整座戏台坐东面西,建在高台之上,结构十分方正,四周设有围廊,十字歇山顶,覆有漂亮的琉璃彩瓦,斗拱精美,出檐较大,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南阳法王庙的戏台又称舞亭、乐楼,正中的横额上书“曲和阳春”,对联“鼎彝俎豆祈稔岁,笙管丝弦唱升平”。</p> <p class="ql-block"> 这处戏台始建年代不详,据庙中石碑记载,其重修于明成化七年,后又经过数次修葺,但是从形制来看,有明显的元代特征,是一座颇有元代遗风的明代建筑珍品。 </p><p class="ql-block"> 走上戏台,台内并无外露的立柱,四角处承重的立柱也都被砌在了墙内,这样的设计让场地变得更加宽阔。</p><p class="ql-block"> 舞台上部,梁架相连,角梁、上昂、斗拱层层构建,形成精美的八卦藻井。藻井建构十分壮观和罕见,看上去繁杂巧妙,却又不失古朴精美。此处藻井规模之大,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木构件结构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古人的智慧让人钦佩,那时没有电脑,没有尺子,难以想象他们是怎么纯靠大脑记下,然后进行整体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舞台顶梁有题字记“时乾隆六年六月初一日吉时换梁重修……祈保合村吉祥”。从维修年月可以看出,戏台年代久远。</p> <p class="ql-block"> 戏台对面就是正殿,仔细看就能发现,戏台与正殿不在一条中轴,而且戏台的规模和正殿形制不搭。</p> <p class="ql-block"> 以年代推断,正殿应该是在戏台之后修的,是村民一点点捐钱建成的。”姚帅喜说,庙宇在2017年进行了修缮,只是重铺了一些砖瓦,整体结构并没有动。单从建筑来看,这座南阳法王庙保存完好,建筑精美。</p> <p class="ql-block"> 南阳法王庙的正殿面宽五间,单檐悬山顶,前有抱厦。从远处看,正殿与两侧的朵殿几乎连在了一起,气势非凡。</p><p class="ql-block"> 正殿内供奉法王。法王的称号,是佛教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南阳法王庙供奉的法王在庙门额既已明确,即“玄天上帝”,就是北方庙宇常见的“玄帝”“玄武”“真武”,总之意为降妖除魔,带给人间太平。正殿有对联曰:玄天赐圣水滋荫黎庶,上帝降魔法镇慑邪妖,也正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 正殿前立有一通古碑,碑阳为明成化十一年的《法王庙创建舞庭记》,碑阴为庙貌图,额题“重修法王庙记”,左右下角为助缘人姓名。</p><p class="ql-block"> 《法王庙创修舞庭记》撰写者为本县儒学生马宗海,他在文中写道:“南阳为邑之巨里,人多乐善尚义。”“善士李文远早岁于本庙朝夕躬奉香火,尝会里中长者议,欲于正殿前建舞庭一座,金曰:‘宜。’……而本村周瑾,亦好善者,躬诣北山之巅,求取美石,付之能匠,磨礴成碣。”从其中“兴工于成化辛卯之仲春,落成于成化乙未之季夏”,可看出戏台修了四年之久,可谓慢工出细活了。</p><p class="ql-block"> 正殿外有后土殿、十帅殿、九耀殿、七星殿,以及南北配殿。整个南阳法王庙现貌与石碑庙貌图所示几乎一致。</p><p class="ql-block"> 庙貌图无纪年,碑首正中刻“重修法王庙记”,两边各绘飞龙一条。图上三殿前有回廊一排,共十一间,左朵殿题“九耀”,右朵殿题“七星”。廊前正中为香亭,香亭左右有配殿,一为“十帅”,一为“后土”。再前为戏台,上题“乐楼”。乐楼前为山门三间,最前为一牌楼。</p> <p class="ql-block"> 南阳法王庙对研究明代前期北方地区戏曲活动情况有着重要价值,像这类图、文、物三者并存的古戏台实属罕见,堪称戏曲文物之瑰宝。</p><p class="ql-block"> 南阳法王庙,有着一种内敛大气之美,它躲避了世间纷扰,静静地矗立在乡间,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展现着自己独有的魅力,让人一眼千年,见之难忘。</p> 青龙寺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在稷山县西4千米的马村。寺始建于唐龙朔二年(662年),元、明、清历代均曾修葺或重建。现存建筑是元、明时代的遗存,有前、后两院,殿宇计8座。殿中有元至正、至元和明永乐题记,全殿壁画的完成已在明初,技法纯熟,线条刚劲。后大殿中辟画有释迦佛及眷属、弥勒佛和胁侍菩萨等,其中多数画面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所补绘重描,仅有少数画面为元代原作。 稷山青龙寺元代壁画,内容属水陆画范畴,以描写各界神众为主。</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位于稷山县城西五公里稷峰镇马村西隅。它北依高崖,南邻汾水,四周枣林环绕,树木葱茏,景色宜人。因高崖蜿蜒数里,好似一条游龙,而寺院正好坐落在龙头之上,因此而得名。据《稷山县志》及现存碑载,青龙寺创建于唐龙朔二年(662年),工部尚书王政奉敕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寺院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东西长93米,南北宽74米,占地面积6858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腰殿(立佛殿)、大雄宝殿及两侧配殿和耳殿。寺内现存建筑腰殿、大雄宝殿、耳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代架构。现腰殿、大雄宝殿内保存有元代佛、道、儒三教水陆壁画180余平方米,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2001年6月25日,稷山马村青龙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壁画主要分布于大殿和腰殿,大殿也称大雄宝殿,腰殿也称立佛殿。大殿和腰殿均绘有水陆道场画。水陆道场画是我国古代举行水陆法会时,殿堂上悬挂的宗教画或佛寺、石窑中的壁画和雕塑,统称为水陆画,水陆道场是南朝梁武帝所创立,是为超度水陆上的一切鬼魂,普度众生。</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大殿的壁画,主要画于大雄宝殿东西两壁。</p><p class="ql-block"> 东壁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左右两旁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上侧画有飞天(释迦牟尼的护法之一),下侧画有阿難、迦葉两位弟子和十大金刚护法。</p> <p class="ql-block"> 西壁正中为弥勒佛,弥勒佛左右两旁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及地藏菩萨,地藏王南侧画有剃度图。</p> <p class="ql-block"> 立佛殿的壁画是青龙寺壁画的精华部分,是以佛、道、儒三教组成的水陆道场画,主旨宣扬六道轮回,因果报应,超度亡魂,冥求是福等。</p> <p class="ql-block"> 立佛殿西壁上部画有竖三世佛,正中为现世佛释迦牟尼,两旁分别为过去世的古佛燃灯佛以及未来世界的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 在三世佛的下部,画有礼佛图,礼佛图中绘画出了各种头戴冠冕的帝王、太子、诸王、文武天臣以及王后、女官、命妇、侍女等像。</p> <p class="ql-block"> 礼佛图下部画有左右护法善神众,鬼子母众,普天列耀星众,五方五帝神众,五通仙人等众。</p> <p class="ql-block"> 在立佛殿南壁殿门两侧上部,画有十大明王像。</p> <p class="ql-block"> 在北壁西侧绘有佛教中的九横死众生象以及阿难和焰口。</p><p class="ql-block"> 据佛经上讲,众生只要静敬念阿弥陀佛就可解脱生老病死等苦难,就可免除九种非正常死亡。</p><p class="ql-block"> 焰口,又名面然鬼王,焰口是佛教传说中的一种饿鬼的名称,以身形焦枯、口内燃火、咽细如针、肚大如鼓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青龙寺壁画里面,除了三国演义的内容,还保存有我们所熟悉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西游记故事壁画。</p><p class="ql-block"> “西天取经图” ,这幅壁画长8米,宽0.6米,绘有玄奘、沙僧、孙悟空三个人物,师徒三人正行走在东归途中。</p><p class="ql-block"> 走在最前方的是玄奘,沙僧紧随其后,孙悟空手牵白马驮经书相伴随行。</p><p class="ql-block"> 孙悟空猴形人身,穿着短衣,扎着腿裤,头戴紧箍。</p><p class="ql-block"> 白马的莲形鞍鞘上驮着经卷,昂首奋蹄。</p><p class="ql-block"> 这幅壁画颜色主要有白色、黄色和石青色等,其中马背经书所放射出的光芒色彩最为丰富,也最鲜艳。</p> 揽胜园 稷山四宝 <p class="ql-block"> 稷山“四宝”的基础是“教民稼穑”。从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学者们达成了共识: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后稷——姬弃,在稷山汾河岸畔、稷王山麓树艺五谷、教民稼穑。</p><p class="ql-block"> 何为五谷?指麻、黍、稷、麦、菽。但稷山人称“六谷”,那另一个便是稷山板枣。</p><p class="ql-block"> 红枣产地众多,以新疆为最,口感较好,营养丰富;其余还有宁夏、甘肃、陕西、山东、河北、浙江、湖南等地,那稷山凭啥能将板枣与五谷并列?</p><p class="ql-block"> 先来说说为啥稷山红枣叫板枣?因其形状呈板长圆形而得名,就是长得与别的红枣不同,色红艳而有光,肉厚核小,味道甜香,久贮不涸,以“枣大核小,枣小无核”著称。其实,稷山自古盛产红枣,以板枣最为有名,栽培历史久已,为历代皇廷贡品,被列为中国十大名枣之首。</p><p class="ql-block"> 由于稷山独特的水土、气候缘故,逐渐形成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色新品种——板枣。</p><p class="ql-block"> 《诗经》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想吃板枣,还是要去稷山国家板枣公园。稷山全县板枣栽植面积15万亩,其中核心区域就在板枣公园。在5.5万亩枣林中,分布有百年以上树龄枣树5万余株。另外,还保存着千年左右树龄的古稀枣树1.7万余株,是全国唯一的“万株千年”板枣古稀树群。这里是中国最古老、最名贵的板枣园区,也是我省唯一的国家林木(花卉)专类公园。</p><p class="ql-block"> 置身唐枣园,仿佛游走在历史长廊,千年古枣树连片成林,摇曳多姿。在枣林小道上穿行,一树一景,步移景变,赏心悦目。成熟的板枣,硕果满枝,犹如点点繁星、串串玛瑙,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进入采摘区,急不可耐,尝上一颗,酸甜适口,核小拉丝,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远处锣鼓声声悦耳,是贡枣园中的情景表演,再现古代枣农汲水浇园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园中有一古井,名“甘棠井”,历时600年,仍可浇灌枣园。“甘棠”一词,是在颂扬离去的地方官爱民德政。甘棠,即棠梨。明代万历年间,稷山知县刘三锡在此破皇禁凿水井,解除枣园旱状。崇祯年间,为纪念此事,知县薛一印为甘棠井建亭立碑,写诗赞板枣:江南桔绿日,塞北枣红天。色岂经霜老,味从戴露鲜。既嗟驰荔苦,还得赐樱偏。处处赤珠满,催租了半年。</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年间,稷王庙重建完工,知县李景椿提议,每年农历四月十七为上庙祭祀日,板枣和“五谷”(麻、黍、稷、麦、菽)一起向后稷和姜嫄敬献。从此,板枣得到官方承认,抬上神位,并列“六谷”。</p><p class="ql-block"> 稷山板枣色如绛紫、皮薄肉厚、甘甜爽口、味醇香郁。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有12种其他红枣不具有的独特物质和20种高于其他红枣的物质。</p><p class="ql-block"> 一代代枣农创造出特色明显的板枣生产系统,包括培育、种植、采摘、晾晒、储藏等生产技艺,特别是板枣树+林下作物的复合经营模式,也即枣麦间作。2017年7月,稷山板枣生产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制作稷山“四宝”,离不开优质的小麦。</p><p class="ql-block"> 稷山恰好是重要的产麦区,为稷山麻花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面粉、毛棉籽油和白芝麻,加上代代相传的好手艺,经过培养酵块、掺水和面、按比接面、分割面块、反复揉面、匀揪面节、面节擦油、卧缸存放、分板打畦、搓条上劲、扭股成行、入锅油炸……足足18道工序,才能吃到“咸香爽脆、好吃不腻,色泽金黄、形如蟠龙”的稷山麻花。</p><p class="ql-block"> 稷山饼子,俗称“火烧”。区别于甩饼、炊饼、煎饼、葱花饼、烙饼等,其要经过数十遍的发、揉、和、搓、擀、烤等工序,用铁鏊子烤到半熟,再置于炉壁中烤成焦黄。这时,“酥软筋道、麦香十足、外焦里嫩、层次分明”的稷山饼子就新鲜出炉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稷山饼子已成为闻名全国的名吃,稷山人走南闯北,将稷山饼铺开遍全国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但要吃正宗的,还是要到稷山。</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稷山,还藏着华北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科技含量国内领先的全国知名蛋鸡产业基地。这么说吧,稷山全县蛋鸡存栏量连续15年居山西首位,日产量可满足北京中心城区人均一个。</p><p class="ql-block"> 在稷山,随处可见一道美食——瓤菜。瓤,是晋南常见的烹饪手法之一,瓤菜的做法简而言之,就是把鸡蛋黄摊成皮,裹上用鸡蛋清搅拌的猪肉和鸡肉的馅料,上笼蒸熟,再切成片,或做成汤菜,黄白相间,红绿点缀,煞是好看;或直接上盘,蘸上各种口味的佐料,即可上桌开吃。</p><p class="ql-block"> 这瓤菜虽然不在“四宝”之列,知名度也远比不上麻花、饼子,但对当地人而言,瓤菜可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民谚有“无瓤菜不成席”“情愿误了买卖,也要吃碗瓤菜”。爱吃,反映出当地物产之丰饶,人文之厚重,生活之富足。</p><p class="ql-block"> 到稷山才知道,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就在稷山。</p><p class="ql-block"> 当年尧王派羲和兄弟,分别驻扎东西南北四方,观察星象变化、鸟兽羽毛更换及昼夜长短等物候现象,羲和观天制历,最早确定了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对中国古代历法和农耕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到稷山,走走停停,观赏品读,或怦然心动,或若有所思,所获颇丰,所思甚多。走累了,不妨坐下来,吃碗瓤菜,品根麻花,要个油酥饼子,再咥碗羊肉泡馍……那滋味美太太!</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声明:视频文语或部分采自搜狗及抖音,学习之用,不胜感激。文中多数图片均为自拍原创,少数源于网端。如有不妥,联系删减,特此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