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图/文/王鹏</p><p class="ql-block"> 2024/9/30</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7日回到故里托克托县与我两位儿时玩伴、中小学同学、挚友相聚。而我的儿时玩伴则带我寻迹曾经生活、学习、玩耍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由于县城旧址地势偏低,每到汛期常常受到大黑河决堤的威胁,因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县城整体东迁,儿时住和学习过的地方已面目全非,没有玩伴的指引我无论如何都认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托克托县位于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地处黄河“几”字湾的右上角,是黄河“几”字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南街小学旧址,现在是某单位仓库。在这里我渡过了六年的学习时光。之所以称为南街小学是因为其位于南街,当时县城有南街、前街和北街三条街,总共有南街、前街和北街三所小学。</p><p class="ql-block"> 我从三年级起就当班长,一直到小学毕业,那些教过课的老师还都记忆犹新。我还当过校垒球队队长,参加三校联赛获得过第一名。此时站在门口,思绪万千,童年的欢声笑语似乎还在耳畔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的玩伴说这里就是我们家的位置,我们俩家是前后院紧挨着。那个年代大多是土坯房,泥土路,车马一过尘土飞扬。南街小学位于南街北端,我们家位于南端,然而距离不超过一公里。</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故土难忘,梦中的青砖黛瓦,藏着我最深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县政府把这里规划为旅游开发区,我们两家院子就成为了南湖公园的陆地部分,绿化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 这是托克托中学旧址。托克托中学成立于1954年,1958年设高中部,生源来自本县及临近的和林县和清水河县,这是当时县里唯一的中学,也是托克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唯一设高中部的中学。</p><p class="ql-block"> 1964年,我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托克托中学,并担任班主席,另设学习、体育、劳动、生活班长。在这里完整上了两年课,就赶上66年文化大革命,68年下乡。</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学多了,托克托中学更名为托克托一中,并只设高中部。不论是托克托中学还是更名后的托克托一中,其教学质量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上榜内蒙古自治区文理科高考状元。</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新校址的托克托一中。</p> <p class="ql-block"> 之后,玩伴又带我去了小时候去过的土城,后经考古发现这是东胜卫城遗址。土城的变化不大,历经沧桑基本保持原貌。只不过县政府开始规划旅游区,土城内的农户全部被迁出。</p> <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县东胜卫故城南城门和南城墙,至今雄姿依旧、巍然屹立。高大厚重的古城墙和城门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二月,明军夺取东胜州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改州置卫。东胜州城历经4个朝代,延续时间476年。</p> <p class="ql-block"> 东胜卫城,最初是利用了辽金时期东胜州城的旧址作为城址,使用后不久即重新扩建,增加了更大的外城垣,并且将唐代的东受降城和辽代的东胜州城旧址一并包围进来,形成了明代东胜卫城最后的形制。</p> <p class="ql-block"> 东胜卫故城,呈长方形,东西宽1930米,南北长2410米,围城周长8.6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四墙正中开设城门。古城内建有官署、兵营、民居等各种建筑。</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城墙保存完好,至今雄姿依旧、巍然屹立。看到的窑洞以前是有农民居住,现全部清空。</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为夯土版筑,高9至12米,基宽14米,顶宽6.5米。城外北、东、南三面有宽约20米的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城内现状。</p><p class="ql-block"> 古城废圮后,地表建筑遭到破坏,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内的建筑早已无存。</p> <p class="ql-block"> 北城门及瓮城。</p><p class="ql-block"> 瓮城是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城门严重损毁,但其轮廓依然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瓮城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城池的军事防御能力。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确保城门不失。瓮城内的箭楼、门闸等防御设施也为守军提供了有利的攻击和防守条件。</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托克托县利用古城东胜卫,大力挖掘历史文化,整治周边环境,沿南城墙修建了北疆文化长廊、东胜文化广场以及云中郡文化主题公园。</p> <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北疆文化长廊。</p> <p class="ql-block"> 君子津是黄河上游与中游分界处的一个古渡口。北魏时期管理渡口的津长拾金不昧的故事非常感人,皇帝听闻后说真君子也,“君子津”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县乌兰牧骑根据历史记载在这里排练和演出话剧“君子津”。</p> <p class="ql-block"> 据历代史书记载,自秦、汉以来直到清末,黄河都是从托克托县旧城边流过,旧城是由古君子津演变而来的,当时这里只是一片适宜渡河的河滩地。</p> <p class="ql-block"> 君子津这个承载了千年传说的古渡口,它早已不再是一个地名,而是正直无私、淳朴善良、诚信仁爱的黄河人民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东胜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 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土默特部阿拉坦汗授命其义子恰台吉驻牧东胜卫。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恰台吉被封为百户。因恰台吉亦名脱脱、妥妥,托克托之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东胜卫故城濒临奔流不息的黄河,又在平原和丘陵的接壤处,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对于扼守黄河水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p> <p class="ql-block"> 云中郡主题文化公园。</p> <p class="ql-block"> 云中城建于二千多年前纷乱的战国时期,是蒙古高原历史上所记载的第一座城市,是当时赵国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06年,赵国的赵武灵王在阴山下修筑长城,并设立了云中郡,郡治在云中城,故址位于托克托县的古城乡。</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统—六国后,自立为始皇帝,正式建立了秦朝,推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置了三十六郡,云中郡就是其中的一郡。</p> <p class="ql-block"> 秦朝的云中郡,统领阴山以南,辖境大约包括今天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p> <p class="ql-block"> 胡服骑射。</p> <p class="ql-block"> 云中城自建立后,断续沿袭使用了约有九百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此晷于1897年出土于内蒙古托克托县。这是汉代日晷中唯一完整的实例,实物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如今托克托县新城区已今非昔比,街道宽敞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街道两侧高楼林立。</p><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县过去是一个农业县,工业不发达。现如今工业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已形成了电力、冶金、现代化工、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大唐电力托克托电厂。</p><p class="ql-block"> 文化旅游产业也逐渐兴起。建设了多个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不仅提升了县域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中,依然能捕捉到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痕迹,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对故里的情感更加深厚,它不仅是我成长的摇篮,更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与骄傲。我深知,无论世界多么宽广,这片故土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