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创造性</p><p class="ql-block">创造性在当代绘画创作意识的重要地位其实源自现代社会人类对进步和发展的追求,所以,进步、创新、发展、打破陈规、推陈出新等等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意识,也可以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绘画领域里,当代绘画的每一个流派和个人能在绘画艺术殿堂里闪光都离不开其作品洋溢着强烈的创造性这一特点。印象画派以其色彩艳丽与光色感逼真而有别于以前的传统欧洲油画,其创造性在于户外写生所追求的视觉真实感和光色的客观性。这个创造性的绘画方向与传统油画里的图像性真实以及色彩运用的概念化形成强烈的对比。当我们想到绘画的创造性时,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无疑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用多角度观察所获得的形,分离性地迭加于画面,把平面的视觉效果置于创作的主导,从而寻找平面的图形组合美和抽象美,创造性地把真实视觉经验绘画引领到以两度空间为目的的绘画审美体系中去。绘画里追求创造性,在我看来,不是西方艺术所独有,而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时代的需要,又是时代的追求。岭南画派的出现就是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取向上所形成对外国绘画包容和借鉴的思想下所开辟关于中国当代绘画在概念与思维上的创新领域。当代中国,有成就又富于创造性的画家很多,李可染先生是其中之一。他的山水画强调真实的明暗光影,因此,画面暗处是真实的写照,与传统中国山水画对明暗的概念化处理完全不同。所以,创造性是现代绘画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长江万里图》的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创造性这个因素。在中国绘画史里,画长卷的画家很多,他们的创作特点不约而同地只把画幅画得比常规画面更宽,其目的主要是把景观描绘得更大,是一般山水画的量变。在创作《长江万里图》之前,我就长期思考如何突破传统上长卷创作方法和构思,使这个创作更具创造性。是艺术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呼唤(画幅庞大),加上自身对创造性的渴望,我通过段落的方式来组织和构思,这样既可以避免如同写作上流水账式的缺憾,又能更清晰地把握每个段落的审美主题,同时又有利于克服画面的重复,对艺术的升华作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长江万里图》的开卷与收卷部分都采用纯水墨来完成,从形式上以求首尾呼应。开卷部分的内容是很深黑的云雾,然后渐渐引出长江源头的雪山。我用深黑深灰的水墨渲染云雾,象征宇宙起源的气体,所以不画山水画的常态内容。在《长江万里图》整个创作中,我一共画了五段黑白水墨,分别是开卷的云雾与雪山、重庆夜色、黄山松林、江南水乡、和收卷的东海云雾。这五个黑白段落的应用对增加艺术创作宽度和维系统一与呼应都有正面的意义。在年复一年的创作构思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忘却每一段落的明确立意,如金沙江这段强调色调借鉴古画,采用深咖啡色加淡墨,龙虎山这段以红色为主,上海大都汇的五彩缤纷以强化现代都市的光彩与活力。</p><p class="ql-block">画出与传统有所不同的山水画长卷首先是我个人的愿望,同时又是时代的驱使和时代现实扎根于内心深处的艺术审美诉求。现代绘画的一大特点是画面两度空间观念的主角地位代替了过去传统上的画面模拟真实三度空间。所以我在创作《长江万里图》的过程中始终把绘画两度空间的审美认识置于画面构思最重要的位置。这种对传统绘画具有革新意义的创作意识必然导致画面在纯艺术意义上的形、色彩、和明暗调子的改变。在这种原则下的创作,实景已经从原来的主角转化为现代纯艺术的平面空间的附属。因此,《长江万里图》,作为山水画,其外在形态的不同内容已经融合在现代绘画艺术认识里的形、色彩、和明暗调子里,进而彰显现代绘画艺术的时代感以及新的生命力。在《长江万里图》的创作过程中,我最看重的是如何强化两度空间,使画面传递现代绘画艺术意识。草原过后有一段河滩画面,其中有很多横向的小河和天然水潭,我刻意把这些横向的多条小河与水潭保留宣纸的洁白,然后在岸上画上大小不同的树来遮挡后面横向的多条小河与水潭,使画面分割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疏密有别的白色块面,以求达成强化两度空间的视觉刺激以及揭示现代艺术意识。记得创作黄山这段画面时,我把松树作为独立的画面来构思处理。为了强调松树这一主题,我用单一的黑白来描写这段没有山,没有石的画面。很显然这样画面的三度空间感是非常薄弱的,因此,我把树枝树干之间的平面空间提升到主题性的认识,把追求平面空间的抽象美升华,进而更艺术化地表达这段画面独有的美感和生命。除了《长江万里图》的局部段落外,两度空间主角化还在编排虚的云与实的山之间透露着现代绘画艺术的平面意识。这些实景与云雾的外在形态和三度空间视觉效果只是传统绘画思维状态,对我而言,真正现代绘画意识的体现在于纯艺术化的两度空间所表现的形、色、明暗在自己艺术体系的综合调配下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下的艺术整体。通过这种理解,两度空间的形、色彩、明暗在创作构思和处理上已摆脱画面的物象形态,把画面的艺术视觉主题放在第一位,因而创作考虑的重点在于纯艺术因素的统一、对比、色彩关系、明暗的转变、形与形的统一与变化、形色调的过渡、递进、和谐、呼应,等等纯艺术语境。因此,《长江万里图》的云与传统山水画的云不同之处表现在深浅的跨度非常大,同时在色彩方面有红、蓝、紫、橙、绿,等等。所有这些,与其说是突破传统,变化多样,不如说是特定一段画面自己在艺术理解上所展现的必然现象。所以,强调两度空间的现代绘画创作意识是《长江万里图》创作的重要艺术基础和框架。</p><p class="ql-block">创造性在应用上值得提及的还有画面明暗与色彩的格局意识,具体显示在整幅《长江万里图》或者整个段落的明暗与色彩的整体设计与分布。为了达成有全局观的明暗效果,我在明暗的考虑上从传统山水画的孤立处理转变为以大面积平面分割为基础的编排。这种大面积的总体明暗意识往往在应用中摆脱单一物景的束缚,使画面侧重于现代绘画审美意识。开卷的一段画面,我采用很深的灰色调子处理,然后逐渐转入明亮,进而引出长江源头的雪山。在画乐山大佛这段时,为了显示佛像背后的光芒,我把前后两段画面画成很深的调子。此外,段落中如重庆、黄山、寒山寺等等都是在格局性明暗意识下进行创作的。在色彩的运用上,我喜欢用大面积的色面强化画面的色彩抽象化意识,同时与明暗融为一体,构建具体段落的独立性与生命力,其中具体化为色面的递进、过渡、对比、和谐、以及通过大面积用同类色彩进行气氛的营造。在上海这段画面里,我通过色彩把楼房类别化,同时在平面抽象审美思维的基础下用多样又艳丽的颜色块面组合成有机统一的,抽象与具象兼备的整体,从而突破传统山水画的概念化色彩使用方法。</p><p class="ql-block">创造性无疑是当代各领域所崇尚的要素,绘画艺术也如此。在《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中,我感受到当代人对绘画艺术理解的进步和传统长卷山水画的不足,因此我把段落意识,当代绘画的平面主体化意识,以及明暗与色彩的格局意识应用在整个创作中去,使其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更具时代感。 (在百度搜索“长江万里图现代音乐”能看到完整版本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