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台

平面镜

<p class="ql-block">原计划直接回南京的返程途中,午餐时间车停河南周口市鹿邑县,加餐打卡老子修道成仙的“升仙台”暨国保“老君台”。</p> <p class="ql-block">明道宫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明道宫景区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与老子诞生地太清宫东西相望,是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学家派创始人老子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地方,唐名紫极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海内外最大的老子思想弘扬宣传基地。主要有众妙之门牌坊、迎禧殿、玄元殿、老君台、文昌阁、藏经阁等建筑构成。</p> <p class="ql-block">明道宫</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朝,称紫极官,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取弘扬光大老子天下下大道之意改称明道宫。明道宫系唐宋皇帝拜谒老子的驻跸之地,也是纪念老子讲学的标志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迎禧殿</p><p class="ql-block">迎禧殿,依规制唐宋皇帝在太清宫祭拜老子后,不应住在太清官,而应“驻跸明道官”,迎禧殿含有皇帝驾幸,喜气盈门之意,宋真宗曾在迎禧殿召集。实武百官商议朝政,决策犬事。现为一配殿。</p> <p class="ql-block">宋真宗典老子故里</p><p class="ql-block">宋真宗(968—1022)即赵恒。宋真宗即崇道,又信佛,曾任用大臣丁谓(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宰相),在全国各地广建宫观佛寺,社会矛盾日益突出</p><p class="ql-block">北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唐王朝之后又一个尊崇老子、信奉道教的王朝;宋真宗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崇道皇帝。他曾说:道教思想源于“自然”,乃清静之宗。用于理政,可以和谐稳定;用于强身,可青春永驻;用于治国,可天下升平;百姓用之,可美满幸福。并信誓旦旦地向臣民承诺:在位之年,将“尊‘五千’遗训,安亿兆之民”。所谓“五千遗训”,即指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莅鹿朝老的八位帝王:</span>汉桓帝、魏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梁太祖、宋真宗、宋徽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卦台</p><p class="ql-block">八卦台,以青石为基,汉白玉为栏;简洁有致,淳朴典雅。围栏上的图案。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 “时使用的法器。台体顶面嵌有太极八卦图形。</p> <p class="ql-block">玄元殿</p><p class="ql-block">玄元殿,明道宫建筑群里最大的建筑,继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老子生地太清宫为祖庭后,唐高宗李治又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元殿”由是得名。</p> <p class="ql-block">享殿</p><p class="ql-block">享殿是是古时向老子行祭拜礼的地方,此殿早在唐、宋时期已有之,后屡废屡修。是道士们举行道场法会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升仙台</p><p class="ql-block">升仙台又名老君台、拜仙台。世传老子修道成仙,骑青牛飞升处,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火灾害,后历代修茸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33层台阶与道教“33阶上青天”之说吻合,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犹龙遗迹碑</p><p class="ql-block">孔子称老子为“犹龙”。又因老君台系老子讲学处,故称“犹龙遗迹”。此碑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09年)三月所刻立。</p> <p class="ql-block">孔子问礼处牌</p><p class="ql-block">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该碑首刻二龙戏珠,边饰图案,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09年)进士鹿邑知事王梦蛟书丹并刻立。碑文为楷书阴刻“孔子问礼处”。原立于万教之祖牌坊西侧,后移于此。"</p> <p class="ql-block">让侵华日军畏惧的老君台</p><p class="ql-block">在大殿东山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的树权上,都留有枪炮弹痕,这些弹痕,是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上午,日本帝国主义留下的侵华罪证。其事情的经过是: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上午9点多钟,大队日军从毫州西进。走到离城十里的营子寨,就集中火力向城内制高点炮击。其中大殿东山墙、殿东柏树树权、东偏殿后墙,共中炮弹13发,机枪弹无数,其中有两发炮弹穿透山墙,一发卡到了大殿内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到了老君神龛上。但是,所有炮弹一发未爆。在当时大殿后边还有两间小殿,是老君炼丹房,房内存了满满一屋子黑色炸药,台上还有一尊同治五年的铁炮。如有一发炮弹爆炸,引起火药爆炸,其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日寇的同类炮弹在县城的其它地方很有威力,如东南城角的奎星楼、南城门的城楼,都遭到彻底损坏,唯有老君台岿然不动,不为所伤。全城百姓都认为是老君显灵。就连日寇进城后,也对太上老君匍匐朝拜。</p> <p class="ql-block">炮弹</p><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对老君台进行炮击,共打13发炮弹,无一发爆炸。见此情景,日军炮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炮击。这些炮弹是当年日军炮击老君台的哑弹。</p> <p class="ql-block">走下升仙台,</p> <p class="ql-block">升仙台东边有口圣泉井</p><p class="ql-block">圣泉井,是春秋时期老子率众弟子所挖。当年,老子在这里一边聚坛讲学,一边修身炼丹。无论是吃用还是炼丹,均用该井之水。后来老子仙蜕升天,这口老井非但不枯不干,反而日渐旺盛,聚而成泉。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随赐名曰:“圣泉井”。</p> <p class="ql-block">和平碑</p><p class="ql-block">和平碑该碑立于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华日军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当年日军向老君台打13发炮弹均没有爆炸。为向鹿邑人民表示忏悔,祝愿全人类和平,特立此碑。</p> <p class="ql-block">老子与老君台</p><p class="ql-block">老君台,又名升仙台,系为纪念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而修建,始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台高8.84米,是一座以古代青砖构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又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该殿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东西偏殿各一间。台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古时,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据历史记载,先后有八位</p><p class="ql-block">皇帝驾临驻跸,祭祀朝祖。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也都曾来此观瞻游览,并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p> <p class="ql-block">东路为“雅苑”</p><p class="ql-block">雅苑,是自古以来经常举行书法、美术画作品或其他艺术门类展览交流的地方,风雅、文雅,故有此称。</p> <p class="ql-block">雅苑尽头是“皇祭殿”</p><p class="ql-block">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为“始祖。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宇如帝者居”。乾封元年,即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率文武百官,外国使臣;武则天皇后统领六宫及内外命妇,亲临鹿邑,“幸老君庙”,祭祀其先祖老子。李治此行,还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这里以蜡像的形式展示,就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祭拜老子场景。</p> <p class="ql-block">西路为“鹿邑县博物馆”(今天周一闭馆)</p> <p class="ql-block">鹿邑县博物馆简介</p><p class="ql-block">鹿邑县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是我县唯一的一座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鹿邑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p><p class="ql-block">鹿邑县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鹿邑县博物馆基本历史陈列展《老子故里出士文物精品展》。从鹿邑史前的地域文化开始,沿着鹿邑发展的轨迹,向人们展示出鹿邑鲜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丰饶的历史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1998年“太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当年被评为“十大考古发现”提名奖。2008年起对外免费开放至今。</p> <p class="ql-block">一个半小时游览及午餐</p> <p class="ql-block">白家羊肉汤原汁原味,好吃不贵值得品尝。</p> <p class="ql-block">意外加餐国保“老君台”,让驱车赶路的疲劳烟消云散,这精神食量让十一日连续赶场的紧张,得以缓解,更为十一天的超值研学游锦上添花。还没回家已期待再出发,这样的研学游多多益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