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之情,莫如手足”。<div> —诗经· 小雅·常棣</div><div>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苏轼(字子瞻)出生于四川眉山,宋仁宗宝元二年二月二十日(1039年3月18日)弟弟苏辙(字子由)出生,兄弟二人早年读书于眉山太极院和寿昌书院,“我生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两兄弟从小就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伴在父亲苏洵身边,由此可见兄弟情深。</div><div> 嘉祐元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人进京应试。嘉祐二年,苏轼、苏辙参加吏部考试,皆中第,一时之间苏家三父子名声大振,轰动京师! </div><div> 嘉祐六年,苏轼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辙任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是兄弟两人的第一次分别, 苏轼很是不舍, 在郑州西马之外赋诗一首送给弟弟,其中“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道出了长大出仕之后明知兄弟会分开,却依旧不舍的心情,希望弟弟能够铭记和自己的约定,要一起灯下讨论学问,雨夜听萧瑟。从此开始启了兄弟二人官场上的贬贬升升,二人的兄弟情体现在来往书信和词赋上,也给中国文学史留下灿烂的一笔。</div><div><div> </div></div>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这里指明媚的月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非指爱情),熙宁九年,中秋月夜,皓月当空,苏轼在超然台上,无比思念已经阔别七年的弟弟苏辙。举杯望月,对月思人,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名篇、中秋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有小序,其序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以此来表达对弟弟苏辙的无限思念,这首词是他们兄弟俩“史上最深兄弟情”的最好诠释。<div> 元祐六年,苏轼知颍州,后到扬州,在此期间,因为想念弟弟, 有一首《满江红·怀子由作》,<br> “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br> 苏辙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中秋节时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div><div>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div><div> 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分别的时间,显示出苏辙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怨艾和无奈,用明月不胜愁来形容词人对兄弟相思的深切。<br></div>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一零五六年)五月 ,苏轼、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一同前往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在寺庙中借宿,并一起在墙壁上乘兴题诗。五年后经此庙,物是人非,便写下励志的诗 《和子由渑池怀古》:<div>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br></div><div>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div><div>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一零七九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以为死罪不免。绝望之余,提笔给弟弟苏辙写下了两首诀别诗《狱中寄子由二首》:<br></div>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div>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div><div> 苏辙于嘉祐二年(1057年)写诗《怀渑池寄子瞻兄》:</div>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br> ……<br><div>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div><div> 这是他与兄长苏轼分别后的寄托之作。表达了他对兄长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苏辙与苏轼在郑原野上分别的情景,他们相互挽留,共同担心前路的艰难。</div><div> 熙宁十年,苏辙该任著作郎,随南京留守上任,此时的苏轼准备知徐州,两兄弟终于在澶濮详见, 哥俩终于又像童年一样过了一段形影不离的日子。<br> 苏辙作《逍遥堂会宿》两首,抒发和哥哥苏轼相遇,后又要离别的矛盾情感。作诗之前还回忆了一下自己和哥哥从童年到长大后的经历,他表示自己从小跟着哥哥读书,没有一天是分开的,后来走上仕途,游走于四方,读到“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时,和哥哥相相约闲居守望,这也是于第一次分离时哥哥嘱咐他不能忘记的约定。<br> 苏辙写了和哥哥苏轼在雨中共宿,却因逍遥堂外雨打树叶的簌簌之声想到了两兄弟的境遇,引发了“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的无限感慨。<br><div><br></div><div><br></div></div> 苏轼、苏辙兄弟经历了五朝皇帝宋英宗、宋仁宗、神宗、宋哲宗、宋徽宗。<br> 苏轼一生被贬三次。苏辙一生被贬四次,<div> 苏辙因为乌台诗案要杀头,苏辙上书宋神宗,表示愿意还上所有官职来赎哥哥的过错。</div><div> 熙宁六年,苏辙被文彦博征辟为学官,熙宁七年,苏轼杭州通判任期满,为了能够和弟弟离得近些,他北上为密州知州,熙宁八年,苏辙改授齐州掌书记。<br> </div> 兄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苏轼也发出了“吾从天下士,莫如于子欢”,“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的感慨,认为自己交了很多朋友,但都没有和弟弟苏辙待在一起让他快乐,也是知己贤友。<div> 苏辙也曾说:“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div><div> 苏辙不止一次叮嘱哥哥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少喝酒;苏轼却依旧很烂漫,知道弟弟在地方仕途并不顺畅,便不只一次告诉弟弟,不高兴大不了不干了,来找我,咱们找地儿安家,然后一起听雨。<br> 很多人认为三苏之中苏轼最出名,才华更胜,这一点苏轼却不同意,他不止一次表示自己不及弟弟苏辙。面对声名确实在三苏之中最盛的苏轼,苏辙为哥哥骄傲且自豪,但也没有因此对学问望而却步,兄长是他的榜样,他也成长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div> 尽管苏轼比苏辙要大两岁,但从两人的行事作风来看,苏辙反倒照顾兄长更多一些,他会劝解他不能逞一时嘴快,也会帮他纾解心情。在朝庭中,苏辙官居副宰相,高于苏轼礼部尚书,但苏轼豁达酒脱的性格,文学成就高,铸就了豪放派词人第一的位置。<br></div><div> 《 宋史》在评论这两人的兄弟之情时还是比较客观的,“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div><div> </div></div> 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常州去世,卒年六十五岁。听闻兄长过世的苏辙悲痛不已。苏轼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死前没有见弟弟苏辙一面“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写道: “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在为兄长苏轼的祭文中,苏辙动情地写道,“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这和苏轼在乌台诗案中的那句“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一样令人动容!<br> 政和二年 十月三日(1112年10月25日)苏辙去世,终年七十四岁,同苏轼葬于郏县小峨眉山<br> 四川眉山三苏坟中的苏洵墓是真冢,苏轼、苏辙墓是衣冠冢。河南郏县三苏坟中的苏洵墓是衣冠冢,苏轼、苏辙墓是真冢。 <br> 苏轼苏辙兄弟死后没有魂归故里,却安葬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这不仅让人嘘唏,真真正正做到了“复此对床眠”,“夜雨地下听萧瑟”的意境。 2024年9月30日于办公室<div>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文章并致谢<br></div>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