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谏与纳谏——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年轮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辑的《古文观止》中的史学名篇。它讲的是齐国宰相邹忌以自己身边琐事作警喻,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接纳臣民意见和修明政治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品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既看到了邹忌进谏与齐王纳谏的和谐统一,又体悟到进谏与纳谏的复杂关系。一条好的意见或建议往往能引出好的结果。但是,如何把意见或建议说得当权者心悦诚服,并且心甘情愿地去身体力行,却很需要智慧和一点儿语言艺术。 本篇生动表现了邹忌进谏的高超艺术,给我们今天在职场奋斗的人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邹忌从日常生活中择取蕴含哲理的琐事,设喻作比,以小见大,讽劝齐王纳谏;说的是家常小事,落脚点却在国之大事,听起来浅显易懂,细想却意味深长。他的妻、妾、客人在各自微妙心态的驱使下说出的不实之论,正凝缩着朝廷中阿谀逢迎的病态现象。邹忌通过这种切身感受, 分析朝政的弊端,既具启发性,又具说服力,从而巧妙地说服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这种推己及人的类比方法,既彰显尊重,谦卑有礼,又亲切委婉,具体生动,比简单直白和空讲大</span>道理,更易于让人明白和接受。</p> <p class="ql-block">  本文描绘人物维妙维肖,呼之欲出,通过细节描写和行动对话,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语言凝炼,行文如水,鲜活生动,朴实无华。不仅是进谏之宝典,而且是长智之美文。这种风格对唐宋散文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今天读来仍觉妙趣横生,很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是进谏要贴心忠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进谏者一定要客观认识时局,准确把握大势,理性分析形势,形成真知酌见,并且善于以小喻大,真诚恳切地去进言,而绝不能心怀叵测,打自己的小九九或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是纳谏要有自知之明。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刚愎自用,高傲自负,没有自知之明,就不愿纳谏。头脑清醒,做人理智,才能善于倾听,为我所用。人都爱听好话,齐王同样如此。而邹忌正是抓住这一心理,启而谏之。</span></p> <p class="ql-block">  三是纳谏要广开言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因此,只有广开言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听到真言、诤言和良言,才能达到纳谏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是纳谏要闻过则改。进谏贵在纳谏,纳谏贵在纠错。如果听之任之,闻过不改,那就失去了纳谏的意义,进谏也就成了废话。古往今来,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漠视人民的呼声,那么就会引起群众的不满,轻则造成社会动荡,重则人亡政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凡是领导者,一定要广纳贤才,善于纳谏。正确的决策,来之于人民,来之于集思广益,来之于科学正确的决策。我们的党是靠民主起家的,必将在充分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摄于中国工美壶展</p><p class="ql-block">音乐:古琴禅修</p><p class="ql-block"> 2024.9.30于静心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