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昭君

程奎

<p class="ql-block">几年前读诗人王铁军的诗《访昭君墓《》时,就一直有个想法,什么时候也能到昭君墓看看,这次去内蒙呼和浩特实现了这一愿望。看着被美化了的汉白玉昭君塑像,我这个半吊子诗人当然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了一首《祭昭君》的现代诗,可仍觉言犹未尽,于是就又有了下面这首七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性昭君</p><p class="ql-block">深宫清冷十余秋,</p><p class="ql-block">空羡鸳鸯恩爱羞。</p><p class="ql-block">闻道单于求汉女,</p><p class="ql-block">遂请元帝许风流。</p><p class="ql-block">唯期真正女儿身,</p><p class="ql-block">却幸荒蛮鱼水俦。</p><p class="ql-block">后世乱评功社稷,</p><p class="ql-block">人生最美共白头。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对昭君出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因昭君出塞,匈奴和汉家的边境冲突平息了50余年,中原边境百姓因此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安宁。许多文人从自己的解度出发,解读昭君出塞的行为,认为她是迫不得己,一百个不情愿。史载,她是主动请出的。她在宫中已经生活了很长时间,却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青春年华在守活寡。就像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的那样“有不得见者凡32年。”</p> <p class="ql-block">孔子讲食色性也,这是扼杀人的本性,该是何等的残酷。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有男欢女爱的强烈渴望,动物在发情期,对异性的追求是不顾一切的,是拼命的。人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有一些男人铤而走险,一些女人顾不得什么名节冲破藩篱。</p> <p class="ql-block">与其在汉宫守活寡,还不如到大漠去寻找一个能体贴自己的男人,王安石曾经这样评价昭君“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诗意无南北。在大漠,昭君得到了匈奴男人的真爱,她终于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还生了几个孩子。在匈奴人眼中,这位有知识,善解人意,能歌善舞的女人就是个宝。王安石是真正读懂昭君的人,他说“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在汉宫,她永远是个宫女;在大漠,她成了"皇后"。她主动出塞是她一生最为明智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