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作家通讯(第97期)

雨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读书养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乾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热爱文学,喜欢读书的种子在东北这方肥沃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生活经历。觉得这样说,抑或这样想,似乎过于格式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5年初,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母亲李晶华虽然不识字,但尊重文化,崇尚读书,认准上学。平时,不让我们做家务活,怕耽误写作业,善良勤劳的母亲常说,好好学习,别像老妈似的当睁眼瞎,大字不识一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父亲白国勤,1928年生于辽宁凤城,东北解放前在读“国高”,即将毕业之际,报名参军入伍,成为四野的一名解放军战士,曾参加塔山阻击战,南下海南岛,两次赴朝作战(工兵送炸药)。1951年,由部队选送到长沙高级工兵学校学习,主修桥梁工程专业,而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由苏联专家任教官。毕业后,返回原所在部队服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58年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父亲积极响应,听从军委指挥,又随部队十万转业官兵来到黑龙江的边陲,以满腔爱国主义情怀挺进荒无人烟的处女地,屯垦戍边,开发北大荒,即后来闻名于世“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北大荒。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开发北大荒,就是十万转业官兵挑战生命极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在这儿,一所新建的学校上小学,幸运之神为我打开一扇读书之门,由班主任董老师引导我们四十名小学生走进去。朗朗读书声,让我看到了北大荒之外的新世界。记得,一本儿童读物上的故事,告诉小朋友们爱护植物,千万不能掰树枝,不要伤害啄木鸟,青蛙吃蚊子,大雁是候鸟。读着读着,忘记了全身被北大荒蚊虫叮咬而鼓起的红疙瘩,红疙瘩化脓溃烂所引发的疼痛。儿时的记忆,读书、扎针、蚊虫、湿地、烂泥道,一望无际的麦田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3年,父亲再次服从党组织的安排,从黑龙江省七星农场调干,支援林区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全家跟随父亲工作调转,搬迁到小兴安岭伊春市新青林业局(区)。我转学,来到新青林业局永红小学就读三年级。与此,也把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带到永红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永红校留下的深刻记忆,一生难以忘怀,即永红校有一个藏书量较多的图书馆,我有幸成为一名学生图书管理员,负责平时课后及寒暑假图书借阅。因此,开启了大量的阅读工程。除了在教室聚精会神听课之外,所有的业余时间全心全意用于看书,手不离书,一本又一本。从儿童读物简易版本升级到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科普故事等。从此,找到一把走进中国社会,解读生活的金钥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日升月落,寒来暑往。忽然有一天,永红校停课了,说是闹革命,批判封资修。于是,永红校图书馆一夜之间变了模样,无论什么书籍,都被当成破烂、毒草、废纸,一股脑丢弃。对此,我觉得可惜,就冒险从丢弃的图书堆里,挑选收集了九大花筐(60斤装),悄悄搬回家中,储藏在仓房,足有几百本(挑页码厚的书拿),大多是世界文学名著。既然学校停课,我就待在家里看这些所谓封资修的图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记得,读一本《地质队员之歌》的纪实小说,用了三天三夜,被书中描写的地质队员找矿、采矿、探矿,走遍祖国山山水水的地质队生活所打动,暗下决心,长大后,就当一名地质队员。春找矿石,夏闻花香,秋登高山,冬踩白雪。在念初一之前,我把那个时期的国内外名著几乎读遍。那时,自己年龄小,对于西方文化和名著写作的背景,以及作家简介不甚了解,加之查阅资料较难,信息闭塞,只是一般性的阅读,看看书中人物的描写,了解一下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基本是看热闹,读故事,学历史。其中,读(俄)果戈里著的《死灵魂》,六等文官乞乞科夫买卖死灵魂的故事儿,就困惑多年,不懂为什么要写六等文官乞乞科夫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讨价还价,买到一批死灵魂,这是为啥呢?也没整明白他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未注销户口的农奴?乃至多年以后重读,才知晓这就是为了骗取大笔押金,揣进个人腰包,归自己所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1年,我继续升学念书,就读九年一贯制的高中(新青中学)。新青中学的大部分教师,来自下放到农村和林区基层改造的臭老九。他们大学毕业,知识渊博,教学认真。我的高中班主任程国甡老师,是首都师范大学高材生,在课堂上给我们学生讲解如何阅读,怎样下笔写作,分析语文教材,受益匪浅。由此,我喜欢以语文为代表的文科,而以数学为代表的理科却束之高阁,不会运算,讨厌物理,避开化学。但能熟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文中的故事情节历历在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大量阅读,基本在小学三年至高中毕业。这期间,凡是国内外出版的文学类图书,基本快速阅读一遍,打开眼界,也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从中找出丰富的间接经验,获得很多课外知识,如《红与黑》《茶花女》《悲惨世界》《羊脂球》《绞刑架下的报告》《少年维特的烦恼》,还有《鲁迅全集》《祝酒歌》《林海雪原》《平原枪声》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2年,我高中毕业,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上山下乡,来到小兴安岭伊春市新青林业局桦林林场当知青。虽然当知青的生活很艰苦,但我仍然没有放弃业余时间读书的好习惯,尤其当林场广播员和代课教师期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教学工作(代课教师)的需要,必须以书为伴,除了继续看文学名著,还得阅读《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列宁选集》《共产党宣言》等。为什么要读这类政治性极强的经典,因为喜欢,能看到生活的美好和事物的本质,增强唯物主义的思辨能力,提高思想素质。在我当知青的第三年,考取了伊春师范学校(政治教育专业)。从此,我追求文学之梦嘎然停止,不得不放弃文学,选修政治学。这样,我在学习的路上,掀起新一轮的阅读,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如社会学,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教育学等,这是主动自觉的,也是发自内心的,无功力性的。但在我的心里仍然文学至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6年,我从伊春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新林业局(区)红卫学校,当上梦寐以求的中学教师。在这儿,我除了正常授课(政治课)之外,深入教学一线,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如何讲好政治课。与此,为了活跃严肃、刻板、深奥,理论性极强的政治课氛围,还得阅读文学名著,及其辅助读物,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和《教学通讯》等媒体,撰写新闻报道,知识摘要,小品文等,以此练笔耕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80年,我的工作从伊春市新青林业局(区)红卫校调入抚顺市一所地方高校任教,抚顺市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搬家时,只是托运好几大箱子书籍)。在新的工作单位,我如鱼得水,不仅进行常规的教学活动,而且开启了进修、教研、阅读,互相交织的学习模式。这对我后来的文学写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04年初,由于工作需要,经学院党委研究把我从马列主义教研室调到《辽宁高职学报》编辑部工作,同时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样,我的工作性质有所改变,既当教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当高校学报理论版编辑。每天与文字打交道,职业性审核学术论文不计其数。不过,这类文章与文学无关,让我心灵很不安生,如同落入一张严谨、沉默、孤独之网。与此,每年不间断地进修、培训,职业性的听课与讲座场次,可以忽略不计,仅高校主讲的教授名师多达数百人。不过,这类听课与讲座内容与文学无关。让我感到职业生涯有所欠缺。有时,我一度在想,如果自己当一名文学期刊的编辑该有多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时光流逝,日月如梭。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坚持每天写日记,外出学习开会写总结,教学之外写学术论文,也阅读文学版期刊,如《小说月报》《十月》《芒种》《地理知识》《武汉大学学报》等,也自费订购图书馆过刊,家中已然成为私人图书馆。终于有一天,在《抚顺晚报》举办的“纪念抚顺知青上山下乡三十周年”,编辑出版的《知青岁月》一书,收录我写的《知青记忆》,这是第一次发表的文学稿件,让我非常兴奋,更加激励我对写作的追求,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后来,我在《抚顺晚报》副刊发表一篇《网络情缘》,这是第一次文学作品见报,让我异常激动,增强了我对写作的文化自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后几年,我一个人背起行囊顺着黄河逆流而上,徒步河西走廊,将一路见闻,地理地貌,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如实记录下来,写出一篇几万字的游记,即《一路向西散记》,发表在《抚顺文艺》,这是第一次见刊。尽管是抚顺文联主办的内刊,也足以让我心花怒放好多天。可见文学的魅力比山高,比水长,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作者表达情感、思想和经验的重要途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学是一座艺术高原,加入抚顺作协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心愿。在作家刘玉娟的介绍下,如愿以偿,成为抚顺作协的一名会员,如同找到了我心里渴望拥有的娘家小院,精神家园。作家高海涛说,“《纽约时报》有一句话,说一个美国人,就是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的人。那么,一个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想法呢?一个中国人就是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的人。至少在语言上,我们需要一个自己的小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自从走进团结奋进和温暖如春的娘家小院,如鱼得水,快乐写作,并在市作协主席团提出的“抱团取暖,以笔为犁”影响下,如饥似渴地补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讲座。不仅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学报的学术论文编辑实践中,受益匪浅,学到写作技巧,基本知识的要点。在深入生活的文学采风,在深入基层的项目调研,写作水平也逐渐提高,日积月累,一本25万字的散文集,即《浑河左岸的往事》由沈阳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承载着我对文学的情怀,在作家园地辛勤劳作的态度,用汗水浇灌的一朵鲜亮小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又过几年,我的两篇散文,即《五花山下的酒香》《心祭》收录于《新青林区开发建设六十年》纪念册;《我与沈阳工学院学报》一文,被收入《沈阳工学院成立十周年校庆》纪念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花开几落又是一年芳草绿。时光停留在2017年夏,我从教学工作岗位上正式退休,眷恋地走出高校校园,也离开了20多年的高校学报编辑部,与教书育人的大课堂和编辑部的灯光渐行渐远,可以全力以赴跨进抚顺作协的娘家小院,写诗练笔听讲座,使劲儿地热爱文学,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践行一名作家的责任与义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清晨,站在浑河岸边,看旭日东升的美丽。黄昏,站在高尔山之巅,看落日晚霞染红天际的炫彩。夜晚,站在新华桥头仰望星空,寻找那颗文学之星。让我尽情地欢歌笑语,笔耕不辍地写作吧!写祖国的强盛繁荣,写高山大海的壮美,写科技革命所带来的5G通讯技术普及,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记得,我曾在《走丢拉倒》的杂文中写道:如果能够让时光倒流,我会祈祷老天爷再给我一次职业生涯的选择,当一名专业作家(或职业写手),即读书、学习、写作、采风、田野调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有人说,文学是一种宗教,那我的精神信仰便是文学,让文学红线把我的灵魂与信仰紧密相系,内化为一股强劲的张力,诵读自然之美,胸中有梦想,笔下有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永远在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退休了,可以自己掌控时间,经常一个人走访抚顺的一些老地方,老建筑,老工业遗址,尤其抚顺四大矿旧址,如海新街,古城子,关口路,栗子沟,水楼子,千台山(宾馆遗址),抚顺电铁(搭连段,刘山段)等。每走访一处,我会用文字记录全程,用手机随拍留住全景,撰写一篇游记抑或心得,如走访胜利矿旧址,写一篇《重游胜利矿旧址》。走访老虎台矿,写一篇《探访老虎台矿选煤厂》。走访抚顺电铁(撘连段),写一篇《行走的随想》,走访西山水楼子旧址,写一篇《探秘水楼子游记》。走访前甸镇门进村,写一篇《随拍门进村后记》等,已有30余万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我参观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竖井时,一边仰望,一边写道,“抚顺矿务局龙凤矿竖井,截止2024年已经90岁了,依然威风凛凛,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抚顺人民的矿山情怀,你是重工业体系的血液,向国家和人民输送光和热,抚顺人民不会忘记你,曾经为国家富强无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为这些带有温度与力量的文字发表,有很多读者留言发问,你是矿区退休的矿工吗?也因为热爱文学,充实了我的退休生活,为我打开了一片崭新天地,使我的灵魂自由飞翔,昂首阔步行走在精神家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与此同时,通过深入基层调研,走访社区住户,阅读抚顺地方史(矿志),促使我倍加热爱抚顺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我的第二故乡。加油,我要为抚顺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城乡建设,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写于抚顺家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9月23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白翠兰(乾兰),女,1955年出生,辽宁凤城人。原为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辽宁高职学报》注册编辑,《沈阳工学院学报》高校学报编辑。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部分文学作品散见于期刊报纸,并著有《浑河左岸的往事》散文集,由沈阳出版社正式出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