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老兵

<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致敬英雄</p><p class="ql-block">缅怀的日子,你,要记住!</p> <p class="ql-block">沿着鲜花的长街走向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拥抱吧 ,亲爱的战友,喜泪在飞</p><p class="ql-block">挥动鲜艳的国旗,映出山河美</p><p class="ql-block">检阅吧 ,光荣的岁月,英雄列队,</p><p class="ql-block">怀抱幸福的阳光,走向天安门,</p><p class="ql-block">放歌吧, 亲爱的朋友,欢声如雷</p><p class="ql-block">绽放满天的礼花,看梦想腾飞,</p><p class="ql-block">欢乐吧, 青春的年代,今朝更美,</p><p class="ql-block">我走过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p><p class="ql-block">我的最爱是你生日之美,为你祝福。为你贺岁,我的母亲 ,祖国万岁。怀抱幸福的阳光,走向天安门,放歌吧 ,亲爱的朋友,欢声如雷,绽放满天的礼花,看梦想腾飞,欢乐吧, 青春的年代,今朝更美,我的家有许多兄弟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我的最爱是你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为你祝福 ,为你贺岁,我的母亲,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祖国万岁,</p><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 祖国万岁。</p> <p class="ql-block">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有英雄而不敬仰尊重英雄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民族。敬畏历史,崇尚英雄,是每个国家对待本国文明最基本的价值底线。</p><p class="ql-block">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榜样随处可见,英雄随时可学。</p><p class="ql-block">一个名字,一尊丰碑;一串名字,一条脊梁!他们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铭记这些英雄的先躯,激励民族的壮志;缅怀这些志士先贤,光大民族的魂魄!一个个鲜明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昭示着华夏儿女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革命理想和建设祖国的热情,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先辈的精神遗产历久弥新。时代的演变,并不消解英雄人物的价值,他们不仅是传奇故事,更应成为主流价值观的阐释。是英雄先烈的无畏付出和舍身殉难,才使我们能够在明媚的阳光下安享平安幸福的生活;而崇尚英雄则是守卫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守望民族的希望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当时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同志担任主任,著名建筑家梁思成任副主任,秘书长为薛子正。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动工兴建。</p><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纪念碑历时5年半建成,碑心石采自青岛浮山,毛主席起草、周总理书写碑文,梁思成、林徽因倾心设计……</p><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难得的精品,气壮山河的时代巨浪,都凝聚在史诗般的建筑里,其中所蕴含的创作精神,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继承发扬。</p><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纪念碑总高37.94米,分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台座分两层,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均有台阶。下层座为海棠形,上层座呈方形。台座上是大小两层须弥座,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组成的八个花环。</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书写的那8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的人民纪念碑上的碑文,就是鎏金雕刻的,全部碑文大概用了132两黄金,碑文上每一个鎏金大字都饱含着国人对人民英雄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倾注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大量心血。</p><p class="ql-block">碑文</p><p class="ql-block">“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浮雕:1839年6月3日销毁鸦片烟</p><p class="ql-block">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的事件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浮雕: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发起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战争,农民忍受不了清军的腐败无能,自发组织人员在金田起义。金田起义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p> <p class="ql-block">浮雕:五四运动是指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p> <p class="ql-block">浮雕: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浮雕: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因起义地点在武昌,简称为“武昌起义”。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后期腐败的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p> <p class="ql-block">浮雕:八一南昌起义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p> <p class="ql-block">浮雕:抗日敌后游击战,实际上,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江桥抗战,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因此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浮雕:渡江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1949年6月2日结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解放战争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胜利渡长江两侧的“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饰浮雕。</p> <p class="ql-block">从2008年10月1日开始,每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伟大悠久的历史,由一代代民族英雄儿女热血谱就。近现代以来,英雄故事尤为慷慨,民族史诗何其壮烈!</p><p class="ql-block">他们或艰难求索,或奋斗奉献,或以身许国……奏响人生壮歌的最大信念和精神意志,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 <p class="ql-block">北洋海军忠魂碑在威海城区东部,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北山冈上。1988年,威海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清代北洋海军成军一百周年(1888~1988年)而建,故名。1989年5月落成。碑呈六棱形,高30米。碑身两侧凿有浮雕。碑座由石岛红花岗石砌成,碑身由莱州白色大理石贴面。由仇志海等人设计。戚其章撰文。碑文简述了北洋海军成军及中日甲午战争始末。碑矗立于松林之中,远望仿佛一柄巨剑刺向蓝天,象征着中华民族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勇气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图为北洋海军忠魂碑碑文</p><p class="ql-block">威海古为滨海渔村,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设威海卫,始成海防重镇。清朝末年创建海军,威海港为驻泊之所。公元一八八年北洋海军成军,威海与旅顺同为海军重地,管钥渤海,拱卫京津。日本明治政府,谋侵中华,司机寻衅。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日舰袭击北洋海军于丰岛,挑起战端。九月十七日,中日舰队战于黄海。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统率主力,身当前敌,誓死搏战。致远舰管带副将邓世昌为掩护旗舰定远,争先猛进,虽舰受重伤,弹药将尽,仍开足轮机猛撞敌舰吉野,不幸舰身倾覆,二百多名官兵壮烈牺牲。邓世昌落水后义不独生,拒救自沉。经远舰管带副将林永升奋力督战,鼓轮追击受伤日舰时中弹身亡。定远舰管带右翼总兵刘步蟾陷入重围,勇搏强敌,鏖战自午至暮,重创日舰松岛等多艘,迫敌遁逃。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日,日军从荣成县龙须岛划子窝登陆,三十日,攻战威海南帮炮台。丁汝昌率舰怒发排炮,击毙敌陆军少将大寺安纯。至二月二日,日军占领卫城及城北帮炮台。威海陆地既沦敌手,刘公岛孤悬,然将士英勇拼战,先后击退日军八次进攻。十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毁,以免资敌,并毅然自杀与舰共亡。丁汝昌义正词严斥敌诱降,然陆援绝望,势单力孤,乃于十一日午夜仰药,延至次日晨而逝。署镇远舰管带护理左翼总兵杨用霖、护军统领张文宣亦自杀殉国。十七日,日军进占刘公岛,北洋舰队覆灭。全军将士身历丰岛、黄海、威海三役,牺牲近千名。时值北洋海军成军百年,追忆痛史,缅怀先烈,忠魂永垂青史,英气流芳百世。兹记其颠末,以为他日之殷鉴。</p><p class="ql-block">威海市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一九八八年十月</p> <p class="ql-block">许继慎将军塑像。</p><p class="ql-block">1931年,年仅30岁的许继慎含冤遇害。临终时,他写下“鼓轮破巨浪,风送夕阳归。明晨云雾散,昂首看朝晖。国事艰难日,英雄奋起时。光阴如逝水,觉醒不宜迟”的诗句。2009年9月许继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988年公布的中国33位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原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许继慎位列其中。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两次东征中,许继慎等一批黄埔学生军党员基层指挥员,率部奋力作战,为击溃反动军阀的主力部队,扭转战局,立下了战功。</p> <p class="ql-block">蔡申熙(1906—1932),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湖南醴陵人。1932年7月,正值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时,蔡申熙被调任第25军军长,率部在英山、麻埠地区与各路进犯敌军展开激战,予敌以重大杀伤。10月9日,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他腹部中弹,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89年,经中央军委确定,蔡申熙被冠以“军事家”,并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p> <p class="ql-block">刘桂五(1902.7.4—1938.4.22),抗日民族英雄。热河省朝阳县(今辽宁朝阳)人,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2军6师师长。他曾受张学良召见,委任参与“西安事变抗日民族英雄,”捉蒋行动。1938年,刘桂五跟随马占山在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红油杆子村与日军奋勇血战。4月22日,刘桂五不幸阵亡,并被日军切下首级。刘桂五阵亡后,陕西各界在西安举行了追悼大会。刘桂五的灵柩被运抵西安时,数万人涌出城外,敬迎忠骸,1938年6月1日刘桂五的追悼大会在西安革命公园召开,朱德、彭德怀以及蒋介石都敬献了挽联。</p><p class="ql-block">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贵军由西而东,我军由南而北,正期会合进攻,遽报沉星丧战友;亡国虽生何乐,殉国虽死犹荣,伫看最后胜利,待收失地奠忠魂。</p><p class="ql-block">蒋介石的挽联是:绝塞扫犯夷,百万雄师奋越石;大风思猛士,九边毅魂拟睢阳。</p><p class="ql-block">196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刘桂五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刘桂五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刘桂伍将军殉国处。</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益阳市南县德昌公园正中的段德昌将军全身铜像。</p><p class="ql-block"> 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有33名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著名高级将领为军事家。在这33位军事家中,有这样一位先辈。他才华横溢、文武双全,与贺龙、周逸群一起创建了湘鄂西苏区;他是彭德怀元帅的入党介绍人和革命引路人;他对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最后因“肃反”被错杀。1952年8月,毛泽东亲自为他签发了共和国第一号“烈士证”。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军长——段德昌。</p> <p class="ql-block">刘伯坚烈士雕像,镌刻着他的诗词:“带镣行”</p><p class="ql-block">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p><p class="ql-block">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p><p class="ql-block">刘伯坚铜像两侧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对联是其生前之语,而那首《带镣行》是刘伯坚就义前所写,体现出共产党人对革命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献身精神。</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主碑是用镀汰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它有着几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黄公略,湖南湘乡人,著名红军将领、平江起义领导者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9月15日,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军长的黄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六渡坳指挥部队转移时遭敌机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3岁。党和红军将其秘密安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公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黄公略将军曾在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同年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第三军军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战役中屡建战功。曾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领袖齐名被称为:朱毛彭黄。</p> <p class="ql-block">向黄公略将军致敬!</p> <p class="ql-block">邓培故居内邓培雕像及豪言壮语:“你们听着,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你们用尽所有酷刑,我都不怕。我宁死也不投降,这就是我最后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曾中生,(1900-1935),湖南兴宁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冬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科科长、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武装工农部部长。1930年9月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在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的危急时刻,他指挥反“围剿”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31年2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和军委主席,挫败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他率部参加第四次反“围剿”,在七里坪战斗中负伤。1932年参加创建川陕苏区的斗争。在此期间,他虽处境艰难,仍致力于加强部队军事训练,注重军事理论研究,系统地总结红四方面军反“围剿”作战经验。1935年8月牺牲。</p><p class="ql-block">曾中生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鲜花簇拥着董振堂半身雕像和毛泽东的手书大字“坚决革命的同志”。</p><p class="ql-block">董振堂,1895年12月21日生于新河县西李家庄。少年时代,他目睹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民众苦难,立志从戎,救国救民。1921年考入当时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接受了德国、日本先进的军事教育,毕业后在冯玉祥部屡立战功,在短短五年内从排长逐级晋升为中将师长。后西北军改编为26路军属孙连仲,董振堂任旅长。1931年3月被蒋介石调往江西“剿共”。同年12月14日,因不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在共产党的影响和指引下,他同赵博生一起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参加了红军,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红五军团军团长。他率部参加了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屡立战功,威名大振。荣获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当选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长征时期,他率领的红五军团担任全军的后卫,多次完成了阻击国民党军队的任务,保障了中央红军北上,红五军团因战功显赫被誉为“铁后卫”。</p><p class="ql-block">1935年,董振堂出席了会理会议,同年6月,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红五军团和红九军团由朱德、刘伯承带领编入左路军。长征结束后,第5、9、30军组成西路军进军甘肃,时任中央军委委员,红五军军长的董振堂与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第三十军政委李先念在甘肃走廊与敌马步芳部展开殊死搏斗。1937年1月20日,董振堂及全军战士在敌六倍兵力的围攻下,与敌淤血奋战8天7夜,终因寡不敌众在高台壮烈牺牲,时年42岁。董振堂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p><p class="ql-block">2009年,董振堂被评为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北沙人民抗日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沙人民抗日纪念碑(阜宁)位于阜宁县北沙镇。1938年6月2日凌晨,日军70多人企图占据北沙镇,邻近各乡的自卫队打败了日军。第二天,500多个日军来犯;6月4日晨,3000多名百姓自带武器自发参战,连当地有名的土匪头子裴锡礼也率手下人马参战,保卫家园,击毙日军多人,日军败逃。在这次战斗中,北沙民众击毙日本鬼子34人。</p> <p class="ql-block">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1995年9月3日在贵阳北郊的海天园揭幕。全碑高23米,基座高2.8米,主体以一支竖立的步枪为基本型,步枪的基部变型转折形成“犁”的形状,上面安放着汉白玉雕刻的和平鸽。在红色大理石砌筑的碑体上,镌刻着秦天真题写“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的大字。浮雕墙一角,面对侵略者的暴行,贵州军民的愤慨犹如火山爆发,爱国主义激情使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为了不做亡国奴,各族人民奋不顾身投入到抗战行列。纪念碑两侧的雕塑墙碑铭(左右幅)经15年征集了1474名英烈姓名及相关信息,镌刻于石碑上,供后人永久瞻仰纪念。在中国军民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有近80万贵州籍官兵开赴全国各个战区杀敌救国,遍及中国抗战各战役。</p> <p class="ql-block">刘志丹,1903年出生,1936年在战斗中牺牲,历史贡献成绩优异,1996年被确定为卓越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为英雄模范之一。</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纪念刘志丹同志。</p> <p class="ql-block">图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先烈纪念碑建于1932年,它是陵园的主体建筑,碑高19.2米,占地面积2298平方米,是一座仿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圆柱体纪功碑。纪念碑底座镌刻“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李济深题”,下端款署“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十日京沪卫戍长官陈铭枢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会同立石”。纪功碑上有一个立体方形的花岗石底座,其上有一座威武雄伟的铜铸十九路军战士塑像,肩托步枪,背系一顶铜鼓帽,像高3.15米,塑像前正面台阶卧伏两对铜狮,还有八个铜铸宝鼎依次排列在拱卫纪念碑的石栏基上(铜像、铜狮、铜鼎1938年在广州沦陷时被日军掠去,1991年由广州雕塑院尹积昌教授根据照片记载复制)。铜像、铜狮、铜鼎暗喻“一•二八”淞沪抗日。纪功碑后建有罗马式半圆柱回廊,由12对古罗马式的陶立克石柱环绕,在回廊的两边为门亭,左亭墙有1933年3月林森撰文并手书的《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碑文,右亭墙有1933年10月胡汉民撰文并手书的《十九路军公墓纪念碑》碑文。</p> <p class="ql-block">位于陵园西边,战士墓北侧,由浮雕墙和浮雕墙广场组成,占地面积为1250平方米。于1998年元月砌成。浮雕墙高4.6米,长46米,以艺术形式再现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的历史。主要反映的战斗场面有:闸北巷战---争夺战---敢死队---大刀队---阵地战---支援前线。浮雕墙背景具体体现上海市区及郊区,红墙阴刻人物表现为各界民众的支援。浮雕墙突出了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二位抗战风云人物的形象。他的残缺象征破碎的祖国山河,整体红墙寓意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二者结合强化了浮雕的整体艺术效果,所体现的不仅是中国抗战历史上的重要一面,更体现其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永恒纪念。</p> <p class="ql-block">彭雪枫(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彭雪枫,在河南省镇平县、夏邑县,安徽省宿州市、蒙城县等地均建了彭雪枫纪念馆,或以雪枫命名的公园或学校。2009年,彭雪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p class="ql-block">彭雪枫被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为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纪念碑高12米,宽12米,寓意“双十二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促成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纪念碑上部由三片高大的竖向风帆组成,象征着八路军当年东渡黄河的三个主力师,(115师、120师和129师)下部由八个船型基座组成,寓意为坚不可摧的八路军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基座托起的横碑刻有萧克将军题写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14个大字,横碑中部安放着一顶八角“红军军帽”,寓意八路军由红军改编。碑体下为曲面党徽,将三个主碑紧密联系在一起,寓意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由党统一领导是取得胜利的保证,同时,中央军委发布改编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自8月22日起,改编后的八路军由咸阳三原等地出发,经韩城芝川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万荣县境内,投入到抗日民族战争。</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挺进东北渡海出发地纪念碑。</p><p class="ql-block">这座纪念碑建立于2010年5月,以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中荣立功勋的英雄们。纪念碑高19.45米,主体雕塑长11.6米、高15米,人物造型部分采用铸铜材料,上部船帆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底座部分采用花岗岩材料。两面不锈钢风帆如钢刀般高高耸立,充分表现了八路军将士劈风斩浪、一往无前的高昂战斗气势。蓬莱北沟栾家口港作为挺进东北的主要渡口,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9月,4万多名八路军乘30多艘汽船、140多艘帆船,由位于北沟栾家口港等处出发渡海,在环境条件恶劣、没有任何通讯设备的情况下,军民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两个月的时间挺进东北,为开辟东北根据地赢得了时间,为赢得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战略转移的先例。</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清贫》手稿</p><p class="ql-block">方志敏在狱中所写的《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不朽名篇,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成为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p><p class="ql-block">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署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p><p class="ql-block">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写于囚室——方志敏《清贫》</p> <p class="ql-block">图为方志敏烈士及其狱中手稿《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部分)。</p><p class="ql-block">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p> <p class="ql-block">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图为英烈广场,由英名墙、永生火炬雕塑和鄂豫皖苏区鼎盛时期形势图组成。英名墙镌刻着鄂豫皖3省26县万名先烈英名,永生火炬雕塑象征烈士在烈火中永生。</p> <p class="ql-block">“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大字,笔力遒劲,结构严谨,整个牌坊雕刻精细,气势雄伟壮观。无名烈士纪念园内,有呈弧扇形分布的25048个墓碑。25048个墓碑呀,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看到这些墓碑,仿佛看到了随着嘹亮冲锋号的吹响,红军指战员端起枪向敌人发起冲锋的情景,只见他们用手里的刺刀与敌人进行拼杀,尽管身负重伤倒下了、即使牺牲了,也还是向着冲锋的方向。25048个墓碑呀,下面是25048个鲜活的生命,至少是来自25048个家庭,每个生命都维系着许多亲人呀,不少红军官兵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的革命精神是多么的崇高,他们气壮山河的革命气节感天动地!</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坐落在阜宁县芦蒲乡芦蒲村。纪念塔建造于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新四军第三师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将军的率领下,击破了数万日伪军的层层包围,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大扫荡,盐阜大地上洒满了烈士的鲜血。为昭彰先烈,激励后人,盐阜区行政公署决定建造纪念塔,以资永久祭祀。</p><p class="ql-block">1943年6月15日,纪念塔开工。9月10日,纪念塔竣工,当年9月25日,举行了纪念塔落成典礼暨追悼大会。黄克诚师长、张爱萍副师长、盐阜区党政军负责同志、各界人士代表、新四军指战员及当地群众万余人参加了大会,黄克诚师长宣读了祭文,与会全体人员肃穆恭听,沉痛悼念烈士。1947年9月15日,国民党军五十一师一三三旅窜进芦蒲,兽性大发,先是烧毁了陵园内管理人员住的三间茅屋,掘墓开棺毁尸三十具,接着又抓来六、七个群众,强令毁塔。群众于心不忍,推说挖不动,敌人毒打群众后,在废黄河大堆上架起迫击炮,轰毁了纪念塔。1959年清明节,时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克诚将军特派夫人、前中共阜宁县委书记唐棣华,偕当年在盐阜区战斗过的老同志,从北京专程来芦蒲祭扫烈士墓。当年7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拨专款按原样修复,国家主席刘少奇亲笔写了“浩气长存”四字刻在塔的正面,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领导同志的题词,分别刻在塔的两侧和背面。</p><p class="ql-block"> 陈毅军长的题词是: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p><p class="ql-block"> 黄克诚师长的题词是:为国为民 奋不顾身 精神不死 浩气长存</p><p class="ql-block"> 张爱萍副师长的题词是:为民为国 转战南北 杀敌致果 虽死犹荣 </p><p class="ql-block">壮志未成 后继有人 建塔立碑 永表忠烈</p><p class="ql-block">塔顶有铁铸新四军战士像一尊,手持钢枪,凝视远方,显得威武英俊,为鲁艺华中分院老战士芦芒创作。塔下建有三层台阶,最上层四周立有大型铜质炮弹十二枚。塔座两侧耸立着十块八尺高、三尺宽的大理石碑,上刻战争年代牺牲的新四军战士和地方干部群众一千八百九十位烈士英名,其中包括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七旅参谋长刘治国、独立团政委裴励等团以上干部四十多名。塔后有烈士墓六十二座,其中团以上干部烈士墓九座。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司令员谢祥军和二纵四师师长殷绍礼两烈士也安葬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位于碑林园内北侧,主碑呈四面体,高9.7米。“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的碑名,分别由李真将军、张志坚将军题写。</p> <p class="ql-block">图为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p><p class="ql-block">为纪念1936年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而建,1936年2月21日,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千余名爱国官兵,在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的领导下,由云继先、朱实夫等率领,毅然脱离蒙政会,举行武装暴动,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先进的蒙古民族抗日武装队伍。</p><p class="ql-block">1989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女儿山上修建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同年10月,纪念碑建成。碑高25.8米,由碑体和抗日武装暴动骑兵群雕组成,碑体上部两面用蒙汉文竖刻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亲笔题写的“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下面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纪念碑用大理石构筑的方行塔基上是粗线条的抗日战士浮雕“群英图”,战马上是一名战士高举战刀,飒爽英姿,碑的主体是直立的长方体柱,两面是分别用蒙汉文字书写的“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李林,福建漳州人。幼年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李林率部深入绥南晋北与日伪军战斗,骁勇善战、屡建战功、威名大振,受到敌友我三方强烈关注。八路军一二〇师师长贺龙称赞其为“我们的女英雄”。</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26日,在第九次反“围剿”战斗中,为掩护机关团体突围,带着三个月的身孕,率骑兵排勇猛冲杀。在我方队伍成功突围后,自己弹尽援绝宁死不屈,壮烈殉国,卒年24岁。</p><p class="ql-block">李林是抗战以来山西第一个女游击队长,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唯一的华侨抗日女英雄。她文武双全,能军善政,情重晋绥,与平鲁人民结下鱼水之情。</p> <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十五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无名烈士纪念碑:盐城是革命老区,抗战爆发后,新四军东进北上部队和八路军南下部队在白驹狮子口会师,开辟了以盐城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刘少奇和陈毅奉命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盐城成为华中敌后抗日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七十载过去了,那些不寻常的往事,依然定格在人们记忆深处;那些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一直为人们口口相传。在盐城这方红色热土上,曾回荡着嘹亮的新四军军歌,遍布着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将领的足迹……</p><p class="ql-block">穿越历史的烟云,重温那段铁血抗战历程,一张张旧影,串成了这座城市抗战中浴火重生的历史轨迹,那融进盐城文化血脉的铁军精神已成为盐阜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一个不能忘记的人——卢作孚</p><p class="ql-block">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曾作出巨大贡献。毛泽东称赞他是“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界人士之一”。</p><p class="ql-block">他成功指挥了被誉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工业命脉</p><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后,卢作孚立即向全公司发出号召:“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民生公司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他一生都不愿做官,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敢挑重担,出任交通部常务次长和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负责战时最艰巨的水陆交通运输和粮食供应任务。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几乎包括了全中国的航空、兵器及轻重工业的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而可供运输的仅民生公司20余艘轮船和几艘其他公司的轮船。按其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更大的问题是,还有40天长江枯水期就要到了,而且日本飞机不断飞来轰炸,日军又在节节逼近,形势十分危急,人心极度混乱。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民生公司在长江枯水期实行的“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各轮船多装快运、分秒必争,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从而保存了中国工业命脉,为抗战胜利和大后方建设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卢作孚这一壮举,被誉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在整个抗战中,民生公司付出了惨重代价:有16艘轮船被炸毁,117名员工英勇牺牲。爱国将领冯玉祥称赞民生公司为“救国公司”。</p> <p class="ql-block">该园主体雕塑长15米、高9米、厚3米,采用数字和铁锚组成,外形取船和长城之形。浮雕表现了当时的历史场面,红色花岗岩浅浮雕再现当时装卸工日夜搬运上船,纤夫拉船抢过险滩等恢宏的历史场面,主题雕塑正面以“1938.10.11”这组特殊数字,突出了“宜昌大撤退”的时间内涵。雕塑的左右两侧记录了为宜昌大撤退而牺牲的民生公司的职员姓名和沉没的船只名称。外形取船和长城之形。</p> <p class="ql-block">主体雕塑的侧面是“宜昌大撤退中牺牲船工英名录”。</p> <p class="ql-block">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退台湾之前,多次派人游说卢作孚出任高官,都被他婉拒了。他对当时的政治形势看得很清楚。正如他1950年1月在香港给好友晏阳初的密信中所说:“台湾绝非可凭藉以与大陆作战之基地,最后结束似只有时间问题……如美国欲得全中国人之好感,最好设法结束台湾残余无望之争。”当时,民生公司有21艘轮船被迫滞留香港和海外,国民党海军严密封锁台湾海峡,轮船要返回大陆,随时有被拦截扣留的危险。在卢作孚周密巧妙指挥下,除了1艘轮船被截留、2艘轮船因太陈旧进行拆卖以外,其余轮船都安全返回大陆,参加新中国的建设。</p><p class="ql-block">卢作孚本人也在党的安排下,由香港来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的亲切接见和宴请。回到重庆后,又受到邓小平的热情接待,并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p> <p class="ql-block">1946年民生公司在加拿大订购的虎门号轮船。新中国成立后,在卢作孚的指挥下,民生公司滞留在港的17艘船舶驶回大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评价卢作孚是中国实业界不能忘记的四个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张之洞、范旭东、张謇。</p> <p class="ql-block">1984年,柳林县人民为纪念贺昌烈士的丰功伟绩,在革命先驱贺昌的故乡建造了一座贺昌烈士纪念馆,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纪念碑题了字“贺昌烈士纪念碑”,纪念碑背面镌刻着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的题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贺昌同志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革命先驱阮啸仙—“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沙起义纪念园中长达三十多米描述黎族人民寻找党组织“寻找救星”浮雕长廊。</p> <p class="ql-block">纪念白沙起义墙面上部分领导人题词:宋任穷,习仲勋、陆定一、肖克题词。</p> <p class="ql-block">“歃血结盟纪念园”里的歃血结盟五人雕塑像。</p><p class="ql-block">园区塑像由马白山、符英华、吉有理、王高定、王文聪等5个人物塑像组成,《歃血结盟 永跟党走》纪念雕塑是由海南省著名雕塑家陈学博创作。他通过深入的历史考证和调研,生动刻画了马白山等两位党代表和3位黎族代表,手捧着鸡血酒宣誓结盟的庄严情景。底座高1.5米,塑像高5.6米,总高共7.1米,寓意56个民族永远跟党走。栩栩如生的形象再现了琼崖革命中黎族、汉族人民的勠力同心,永跟党走。</p> <p class="ql-block">海南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p><p class="ql-block">在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与“红旗不倒”大型群雕隔路相对应的是一个巨大的红旗状的碑体,色调跟“红旗不倒”雕塑一样,是粉红色,上半部是三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基座是长方体,高大约两米多,长约十米,前面是红色大理石幕墙,上面的通栏标题是“海南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右边竖写“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左边竖写的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中间的大墙上,以万宁市人民政府的名义于2019年10月1日刻上密密麻麻的万宁市在各个时期牺牲的烈士1861人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这其中在1937年7月6日以前牺牲的烈士762名;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年9月2日牺牲的烈士606名;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牺牲的烈士380名;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113名。</p><p class="ql-block">在解放海南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有四千多人(含琼崖纵队)。为了海南人民的解放,他们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冲锋陷阵,英勇地献出了他们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生命!</p> <p class="ql-block">红旗不倒雕塑:该雕塑由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家陈学博用新会红花岗岩创作而成,高6.6米,长10米,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六连岭军民团结一致,为革命奉献的历史场景与宝贵精神。</p><p class="ql-block">整座雕塑人物高低错落,上实下虚,像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岭。据介绍,左边的一组人物表现了红军和老百姓亲切握手,体现了六连岭军民一家亲的情景。中间的一组人物突出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指战员及妇女干部的坚定形象,以此表现六连岭在琼崖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军将士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右边一组人物为负伤的解放军战士,一位搀扶着另一位,眼神聚焦前方,体现了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该组雕塑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物肢体语言、服饰和表情,深化主题;通过特定的材料,强化了雕塑的红色主题。</p> <p class="ql-block">雕塑背面是红旗不倒碑文:</p><p class="ql-block"> 六连逶迤,耸立南天引苍茫;万州胜景,琼崖吉邑屏障。二十三载,红旗不倒,威震南疆铄辉煌;根据地里,党旗引领岁月峥嵘记沧桑。英雄儿女,信念坚定,争取解放迎曙光;万州军民,血肉长城,栉风沐雨凯歌唱。多少先烈,勇于献身,战死沙场赴刑场;多少英雄心系人民,慷慨大义爱无疆。弧岛奋战,艰苦卓绝,六连秀色遍戎装;铸就丰碑,岁月如歌,大道正气荡回肠。红色遗址,巍然铿锵,历久弥新斗志昂。六连六连革命,光辉经典、照耀未来征程长。千秋往事英雄归去,精神不朽放光芒;继往开来,初心不忘人民幸福富强。立此雕像,六连精神常铭记,昭示后人,红旗引路永飘扬。</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万宁市委员会 </p><p class="ql-block">万宁市人民政府 </p><p class="ql-block">二零一九年三月十一日立</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混凝土、大理石、花岗石精工砌成,呈方形塔状,高14米,碑基宽2.66米,双层基座,四周栏杆分内外两层。碑正面刻着红底金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1957年初,朱德在海南视察工作时,被六连岭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所深深打动,而即兴赋诗所作。</p><p class="ql-block">六连岭烈士纪念碑背面是朱德题词:“六连岭上现彩云,竖起红旗革命军,二十余年游击战,海南人民树功勋。”</p> <p class="ql-block">碑 文:</p><p class="ql-block">长期坚持六连岭斗争而牺牲的同志们:你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同国内外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为解放海南岛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中共万宁市委员会万宁市人民政府一九六一年建立 二零一三年重立</p> <p class="ql-block">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碑,纪念碑高23米,象征着海南23年(1927-1950)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纪念碑上方的群像象征冯白驹、王国兴等历史人物。</p><p class="ql-block">碑 文:</p><p class="ql-block">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海南岛五指山区,其范围包括当时白沙、保亭、乐东三县的大部分地区(今白沙县、保亭县、乐东县、五指山市、琼中县部分),方圆1万平方公里。抗日战争后期,中共琼崖特委曾在白沙地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琼崖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后,为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扩大革命根据地的指示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中共琼崖特委决定开辟以白沙、保亭、乐东为中心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作为琼岛斗争的巩固后方和战略基地。</p><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冯白驹率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进驻白沙县红毛乡,着手进行根据地创建工作。4月,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纵队司令部组建前进支队,清除白沙境内的国民党守军残敌,巩固了白沙根据地,并准备向保亭、乐东两县进军五指山根据地初步建立。中共中央军委为此专门发来贺电:“琼崖根据地在五指山初步建立是一大胜利。”5月,为了加强对地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白保乐边区行政委员会,王兴国为主任委员。至1948年上半年,保亭乐东相继全境解放,白(沙)、保(亭)、乐(东)解放区连成一片,五指山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1948年3月至1950年4月,中共琼崖区委,琼崖临时民主(人民)政府和琼崖纵队司令部领导机关驻白沙县毛贵乡(今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琼崖解放战争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它使琼崖党和军队有了一个位于处全岛中心、便于指挥全琼、进可攻退可守的牢固后方基地,对保证琼崖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和琼崖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取得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中共五指山市委员会 </p><p class="ql-block">五指山市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正前方是一座大型圆锥体的无名烈士的集体陵墓,原建在白沙门战斗遗址,1983年迁至现址。陵墓前面竖立一座石碑,正面镌刻朱德同志1957年1月27日的题词“渡海英雄永垂不朽”,左右两边刻有在渡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第四十三军烈士名字。</p> <p class="ql-block">大型圆锥体的烈士墓后有李振亚、王白伦、黄魂、王业熹、符明经、刘秋菊革命烈士之墓。</p> <p class="ql-block">后面建有一座宏伟的革命烈士名录墙,墙上镌刻着海南革命战争中牺牲的18861名琼崖烈士名字。</p> <p class="ql-block">中山舰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武汉市石门峰的中国抗战空军英烈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昆明•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p> <p class="ql-block">向英雄赵一曼致敬。</p><p class="ql-block">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936年8月2日), 女,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丰碑是无语的长歌,回荡在三山五岳的胸膛,发出中华民族最有力度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丰碑是无语的长歌,回荡在三山五岳的胸膛,发出中华民族最有力度的音符。</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是丰碑如林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如林丰碑的支撑。</p><p class="ql-block">革命先辈可歌可泣事迹,必将传颂千古!</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是丰碑如林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如林丰碑的支撑。</p> <p class="ql-block">革命先辈可歌可泣事迹,必将传颂千古!</p> <p class="ql-block">祭英烈忆忠魂</p><p class="ql-block">“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平是战争的结果,没有永远的和平,也没有永远的战争!</p><p class="ql-block">战争已过去,但永远应该记住的是他们,共和国的卫士们!</p><p class="ql-block">为国家利益、为领土完整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我们永远怀念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