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过去的一些记忆“碎片”会渐渐清晰起来。对一些家庭的文化“传承”,由于有了长考的时间,也会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脉络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地处黄河尾闾,在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前,流经利津境内的山东第一大河,大清河航运无可替代。当年,“铁门关”地处大清河的入海口,内接大运河,外接诸海,有“北海之枢纽,山东之咽喉”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黄河夺大清河入渤海后,由于黄河水流量更大,河运就更加的繁忙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利津域内盛产食盐,境内的永阜盐场为山东“八大”盐场之首。“铁门关”成为自渤海上岸的海产品,及利津域内各大盐场的盐业产品,沿黄河用船运输上通下达的主要渠道,称作内接运河,外接诸海的“海陆通衢”之地。</p><p class="ql-block"> “铁门关”控河面海,属鲁北沿海海防重镇,南宋时期,大金国在此设置“丰国镇”,明朝在此设“千户所”,以资防御。</p><p class="ql-block"> 丰国镇鱼盐丰饶,在那交通不便,运力弱小的年月,因有大清河这一黄金水道,一度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周围商贾云集,发展成了当时的商贸重镇。那时,自内陆运河向外运输物资,是自大清河乘帆船顺流而下,出“铁门关”至渤海,一路向西,绕行沧州——京津地区——葫芦岛,到达东北三省。再有一路向东,绕行山东半岛,直至黄海——东海,甚至直达南海上岸。</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家乡的区位所在。</p> <p class="ql-block"> 说到家乡,又想到了发小庆弟的五“姑老娘”。</p><p class="ql-block"> 1916年,庆弟的五“姑老娘”(庆弟母亲的姑姑)徐氏,就.出生在丰国镇一“书香门第”之家。</p><p class="ql-block"> 徐家在明清时期就是当地大户,到了五“姑老娘”这代已是民国前后了。五“姑老娘”这辈兄弟姐妹八人,哥哥两人,姐妹六人,其家中设有私塾,徐氏兄弟姐妹都在自家私塾中接受良好的传统(启蒙)教育。</p><p class="ql-block"> 那时,正值“国父”孙中山的“博爱”精神大力传播时期,丰国镇由于地处“海陆通渠”之地,各地的仁人志士云集,特别是教育界的“私塾”教育,更是担负起了传播这一传统理念的重任。在五“姑老娘”的兄弟姐妹的心灵中,就深深种下了“博爱”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这种儒家讲求的大爱精神,也深刻地影响了徐氏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和徐氏在“私塾”一起学习的,还有和徐氏一起长大的堂哥徐炳轩,表哥陈占武。正值风华正茂的徐氏这一代人,在民国抗战时期,一腔热血只为报效国家,徐炳轩和陈占武等一众青年人就报考了军事学校。</p><p class="ql-block"> 最终,徐氏的堂哥徐炳轩,表哥陈占武考取了黄埔军校(洛阳分校),走上了抗日救亡的军旅生涯。而徐氏因是女儿身,长大后则嫁进了早年的大盐商户——季氏家族。过上了相夫教子且相对富裕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徐氏婚后,生下了一女儿。由于其丈夫是大盐商之后,也是受过良好的教育。身为热血青年,抗日报国,忠孝不能两全,其丈夫也就离家,去找徐炳轩从军了。那时,徐炳轩己是国军的上尉连长。</p><p class="ql-block"> 丈夫从军时,徐氏23岁,其女儿还不到三周岁。在那封建礼教还算丰厚的年月,季家因是大户,儿子成家就得分户过日子。因丈夫不在家,徐氏自己带女儿过生活就比较难了。好在徐氏兄弟姐妹众多,徐老太爷就将五女儿接回徐家来居住,期望等到五女儿的丈夫回来就好了。谁也想不到,五女儿的丈夫一去就没有了音信,徐炳轩也不知道去了哪里。</p><p class="ql-block"> 直到解放后,徐氏的表哥陈战武1955年回家来探亲,问他徐炳轩和徐氏的丈夫怎么没回来时才知道,虽然他哥俩一起考到黄埔军校第一分校(洛阳),但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专业也不一样(炳轩学的步科,战武学的炮科),在校时还常常见面,由于战事紧,没等毕业拿到毕业证(毕业证是上了战场后发到手的)就上了战场,也不知炳轩分去那儿了。后来战武所在的炮兵起义,归顺解放军,建国后又入朝作战,回国后休假才得以来家看看。故而也一直没有炳轩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这就等于徐氏自23岁就带着女儿在娘家守着季家这一脉了。</p> <p class="ql-block"> 然而,徐氏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千方百计坚持把季家她这一脉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这也就是封建传统礼教在她那代人身上的丰厚底蕴,加之民国时期、和建国后新思想、新文化的融合,铸就了徐氏的坚韧性情,也可称之谓“大爱”精神。</p><p class="ql-block"> 由于徐氏富有“大爱”精神,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都千方百计救济来黄河尾闾求生存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当年,来“利津洼”求生活的这些人多是逃荒来的,有的拖家带口;有的几家搭伙;还有的是个人或一群流浪来的。他(她)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有喂养不活孩子们,一路送儿送女才走到这里的,那真叫一个生活艰辛。</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徐氏以其伟大的“博爱”情怀,救济着人们。还收养了三个孤儿,都给徐氏叫娘(后来有两个孩子被其家族寻回),一个就改姓了季,继承了她这一脉季家的香火。</p><p class="ql-block"> 由于徐氏生活的丰国镇为老解放区,这时已改为丰国区,也称垦区。建国后,济南军区马场就坐落在黄河尾闾的入海口附近。同时,随着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不断完备,垦区集体农场也建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军马场是济南军区的后勤保障部门,工作人员除军人外,大部分都是军人家属及来自各地的垦荒人,其中就有好多干部子弟,有男的也有女的,更是不乏充满活力的青年男女。年轻人的世界总是丰富多彩的,在男女之事上也就有了未婚先孕,甚或生育之事。</p><p class="ql-block"> 徐氏在当地是文化人,还略懂医术,就成为了年轻人的“知心妈妈”,女孩们的隐秘之事总爱和“知心妈妈”交流。1963年,有一李姓女青年未婚先孕,因身体原因只好生下了男婴,又不敢声张,更不敢和其家人说。徐氏就将男婴认作了孙子,落户到儿子名下,解决了李氏女青年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 徐氏的大爱精神得到了回报。虽然丈夫早年离家,杳无音讯,但她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生活,使得她这支季式一脉开技散叶,人丁兴旺,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女性的伟大情怀,也赢得了周围人们的爱戴。她哺育的子女们都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p><p class="ql-block"> 徐氏的一生,深刻诠释了作为一个母亲的伟大母爱,也可称之为“大爱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