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位于北京先农坛公园内,公园步道两边古柏参天,路树成荫,十分幽静。</p><p class="ql-block">先农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名叫山川坛,祭祀先农太岁等自然之神。明朝嘉靖年间建太岁殿,用来专门祭祀太岁,就是八大行星的木星,因为木星绕太阳一周正好是12年,跟我国的十二生肖正好对应,因此成为古人崇拜的偶像,万历年间正式改为先农坛。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就有先农坛,它与天坛隔着中轴线东西对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进入公园首先看到的是太岁殿建筑群,由拜殿和太岁殿组成。</p> <p class="ql-block"><br></p> 拜殿正门 焚帛炉是祭祀时焚烧祝帛祭品的炉子 <p class="ql-block">进入拜殿,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正上方的盘龙藻井。中间的盘龙是用一整块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精湛,是难得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明清北京隆福寺毗卢殿明间藻井 </p><p class="ql-block">明景泰三年(1452年)</p><p class="ql-block">北京隆福寺藻井,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进行了大修。明代宗朱祁钰敕建,是明清两代的皇家香火寺院。寺内的主要建筑为万善正觉殿、毗卢殿、两座大殿内均有精美的藻井,1976年拆除大殿,构件存于西黄寺。198年移至先农坛保存。2011年经修复后展出。其最大特色在于井芯,为珍贵的金雕而成的盘龙明镜,形象威严、体态生动。</p><p class="ql-block"><br></p> 殿内两边展览了许多传统的经典古建筑模型和一些古代建筑规制的图片介绍。 <p class="ql-block">佛宫寺释迦塔</p><p class="ql-block">辽(947-1125年)</p><p class="ql-block">山西朔州应县</p><p class="ql-block">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塔高67.31米。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实为九层,是辽代楼阁式木塔建筑的实例,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大殿</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山西五台县佛光新村</p><p class="ql-block">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是唐代木构殿宇的典范之作。唐代木架结构中,尤其是斗棋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设计与施工水平大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营造法式》-﹣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课本" </p><p class="ql-block">颁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的营造政书《营造法式(作者将作监李诫),详细记载了北宋后期官方核定的大木作、小木作、石作、彩画等各类建筑制度和功限、料例、图样。从书中可知,唐宋时期的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统一于"以材为祖"的材份制度之下,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便捷性。《营造法式》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学说的宝典。</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 </p><p class="ql-block">(模型,1:250)河北正定县</p><p class="ql-block">北宋(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明代景德街牌楼斗拱明(1308--1644年)</p> <p class="ql-block">半掩门妇人形象石雕(复制品) </p><p class="ql-block">金(1115--1234年)</p><p class="ql-block">为宋代墓葬石雕,宋代,墓内雕刻出现反映惠主人生活场景形象,如宴饮或妇人半掩门等,这一做法还波及到金代统治地区,妇人半掩门形象成为考古学金代惠育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唐代屋檐特点:屋檐平缓,出檐深远,斗拱硕大。</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大殿</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山西五台县城西南李家庄</p><p class="ql-block">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大殿</p><p class="ql-block">唐(618-907年)</p><p class="ql-block">山西五台县佛光新村)</p><p class="ql-block">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是康代木构殿宇的典范之作。唐代木架结构中,尤其是斗性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设计与施工水平大大提高。</p> 穿过拜殿来到后面的太岁。<div>大殿门前应该是要搞庆祝建国75周年活动,所以进行了一些布置。</div> <p class="ql-block">天宫藻井也叫星空藻井,最早是在北京隆福寺的万善正觉殿。1976年地震后移至先农坛保存。藻井色彩鲜艳,做工精美,四周方形中间圆形,一共有三层,上面排满了亭台楼阁,琼楼玉宇,每层都有云纹雕刻相隔,周围绘有仙人、仙女等人物四角有四个大力士天神守护着。藻井正中间是古代星宿图,深蓝色星空里镶嵌着金色的星位图,这是600多年前的星空,据说根据这个星位图倒推回去正好是我国的唐朝时期。真可谓是巧夺天工,旷世孤品。</p> 藻井四角的四个大力士 太岁殿两侧是一些中国古建筑构建和一些图片介绍 <p class="ql-block">琉璃雕龙穿花脊饰</p><p class="ql-block">明(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仿太和殿上琉璃构建</p> <p class="ql-block">角科斗拱◇模型◇1:1) </p><p class="ql-block">清(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北京先农坛太岁殿</p><p class="ql-block">角科斗拱是安装在的角柱上的斗拱,在建筑的转角处,斗拱的两个外立面完全一致。这种斗拱在斜角45度线的方位上安装斜翘、斜昂、由昂等构件,这些斜向的构建与屋檐转角处的角梁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整复杂的转角结构。太岁殿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室内高度15.97米。太岁殿外檐有平身科斗棋96攒,柱头斗拱18攒,角科斗拱4攒,建筑雄伟宏大,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梁、穗等主要构件组合而成,各个桅伴之间维点以榫卯相连接,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p><p class="ql-block">拾梁式是在石础上立柱,在立柱上架梁,再在梁上架数层叠架的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屋面重量通过椽、糠、梁、柱传到地面。抬梁式建筑主要用于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p> <p class="ql-block">北京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次间藻井</p><p class="ql-block">明(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br></p> 金砖 <p class="ql-block">秦咸阳宫一号宫殿想象复原 </p><p class="ql-block">(模型)</p><p class="ql-block">秦(前221-﹣前206年)</p><p class="ql-block">透址位于陕西咸阳</p><p class="ql-block">咸阳宫是秦朝奢华宫殿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汉代陶楼 </p><p class="ql-block">汉(前206--220年)</p><p class="ql-block">此为慕葬出土明器,这表明木构架建筑的渐趋成熟和多层木楼阁技术的发展,使夯土修筑的高台建筑日趋衰落,并成为南北朝木塔建筑的发端。</p> <p class="ql-block">冥器陶庭院 复制品</p><p class="ql-block">东汉(25--220年)</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p><p class="ql-block">即河北赵县安济桥,由隋代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上最早出现的敞肩大跨度石拱桥。</p> 走出太岁殿建筑群后来到先农坛公园里的观耕台,是明清两代皇帝亲耕的地方。观耕台前面有一小块农田,一共是一亩三分,也是俗话“一亩三分地”的由来。每年清明节后皇帝会在这里亲自扶犁耕地三趟,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p class="ql-block">先农坛神仓建筑群是先农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园大门对面。始建于嘉靖十年,主要功能是储存皇帝亲耕收获的谷物,为祭祀活动提供谷物祭品,承载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包括神仓、碾房和仓房。其中神仓圆廪被称为“天下第一仓”为先农坛独有。</p> 结尾: 中国古代建筑,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而放异彩于世界之东方。这一由中华民族所创造和发展的"空间造型艺术和建构技术",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奇的土木结构、卓越的科技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材,令华夏营造处处闪烁温润的哲学精神、严谨的想和灿烂的人性光辉。<br><br>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辉煌的发展历程,欣赏着她典雅精致的造型和独具一格的技艺时,我们能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五千年的生命脉动,进而引发我们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思考。<div><br></div><div><br></div><div> 2024.9.26</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