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记(十)

坐看云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郎木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常说,最美的风景,不一定是要到达的终点(围起来的景点),而是在路上。我们这几天来,在这纯净的藏域高原上一路走过来,那山、那湖、那河,都勾勒着令人心醉的一幅幅画卷;那光、那云、那风,都演绎着超凡脱俗的一场场盛宴。玛尼堆兀立、五彩经幡飘扬,风马纸上的图案艳丽神秘,寺院的金顶闪着光……。真真的美,是无需任何修饰的,接受大自然的馈赠吧,徜徉在这广阔纯粹的风景里,有着虔诚信仰的圣地上,来洗净我们的眼眸,清空我们的心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外旅行的每一天,重要的还包括天气,如果天气一直好,这样不仅出行方便,而且有了蓝天白云这样的大背景,同样的景色,要好看一万倍。感恩天地,感恩万物,我们的出行,蓝天白云就一直在陪伴着,幸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7月19日,下午1点多,告别花湖,向郎木寺出发,继续沿213国道向西北行进。伴随公里右侧不远处,有施工队伍在架桥、堆土、开挖隧道,这个是正在建设的西成(西宁——成都)高铁线路。现在的基建狂魔,估计不久就有高铁开通,祖国在强大起来,各个地方的建设方新末艾,变化也是日新月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路上,目之所及还是绿草地,波状起伏的高原草甸,如同舞台上抖出来的绿波浪,一浪接着一浪,覆盖了整个大地。牧民白色或黑色的帐篷星星点点,而牦牛群及羊群则一大片一大片散在草原上,悠闲散漫的觅食。偶尔,还会窜出一条藏獒来,威风凛凛,凝视路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从古至今顺应自然而沿袭传承下来的,习惯于游牧的草原民族,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需要转场,由一片草地到另一片草地去。有时畜群也要走到公路上来,它们摇着尾巴,不慌不忙,悠哉悠哉走在我们车前,一副当仁不让的模样,这时汽车就被挡住去路,或者停下来等待,即司机师傅所说的,在这里常常发生堵羊或堵牛。如果遇到善解人意的牧人,会将它们的牲畜赶到一边,让出一条路来,而碰到稍微冷漠点的,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只能由着他们的性子,任凭车子堵成一条长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本来就是属于它们的领地,我们是侵入者啊。牛羊自然不知道需要让出道路,它们只是在属于它们的天地里,按它们的节奏生活着,急什么呢,又不用996,忙着挤公交赶火车,要的就是这么随性、自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日儿郎山隧道起,公路进入了山地,沿一条小河走不远,213并入了248国道,小河也汇入另一条稍宽的河流,这个河流正是我们曾从扎尕那出来,溯源而上的白龙江。日儿郎山是一个地理分界线,作为分水岭,白龙江从郎木寺发源,向东南奔腾汇入嘉陵江,最终汇入了长江,白龙江峡谷属于长江水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花湖到郎木寺35公里路,我们在路上就堵了几次羊,走了1个多小时到达郎木寺。镇子上街道两侧,商铺、民宿、饭店挨挨挤挤,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少的车辆还停在路边,使本不宽敞的道路,更显拥挤,人们只能左右腾挪缓慢通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郎木寺是个地名,处甘南碌曲县与四川若尔盖县交界。这里四面群山环绕,白龙江从镇子中间流过,形成一个河谷地带,白龙江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北岸则是甘肃碌曲县。民居大都建在谷底,几座寺庙则建在高处的山坡上。白龙江隔开的只是两地的行政区划,两岸这片地方,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等方方面面,却并没有因此而分割或不同。这里全称为“德合仓朗木”,汉语意为老虎洞仙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白龙江北岸,甘肃境内的寺庙,称德合仓郎木赛赤寺,简称赛赤寺,建于1748年,寺院依山而建,朝拜参观者要一路上坡而行,在仰望的视角里,殿宇层叠错落,金碧辉煌,背靠青山。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白体镶金的高塔,黄色帷布环绕,装饰各种吉祥纹样图饰,最高处熠熠生辉的金顶,透出恢弘气势,庄重高贵。赛赤寺内建筑有金瓦店、宗喀吧大殿、弥勒殿等。寺庙与周遭自然环境相益生辉,是安多地区仅次于塔尔寺、拉卜楞寺的的一座重要寺院,这里有安多地区唯一开放,游客可以参观的天葬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白龙江南岸,四川若尔盖县境内的是德合仓郎木格尔底寺,简称格尔底寺。建于1413年,寺院内供奉着圆寂于1775年的五世格尔登活佛肉身。四川郎木寺,素雅低调,格尔底寺以肉身活佛殿最为有名,但活佛殿并不经常开放。寺院建筑所在的地势较为平坦。对比甘肃赛赤寺具有的宏大庄严气氛,这里给人留下的印象则是平和宜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条溪流将一座古镇隔开分属两省,而两所寺院都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这里人称“小瑞士”,在高原纯净的阳光下,天那么蓝,云那么白,山峦起伏连绵。高山,林木,溪流,映衬着寺院辉煌的金顶、红色或白色的围墙。院落中的桑烟袅袅升腾,一群高山兀鹫在天空中来回盘旋自由滑翔。这里融合了宗教与自然风光,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赛赤寺西北方向的山坡上,有个巨大的晾佛台,台边有一个指路牌,顺箭头方向,往山顶上去就是天葬台。那个山顶天葬台我没有去(我也不准备过去),这里是属于有虔诚信仰的信徒们该去的地方,虽然开放可以参观,但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文化,这里是他们在尘间世俗最后生命中肉体的归宿地,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让灵魂从这里升天。世间万物来自于自然,他们自身在尘间俗世也不留下什么,干干净净而去,还于自然,我们最好还是不去打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旅人的我,感叹的是,这里风光宛若仙境,人神和谐共处,峡谷内有属于世间凡尘的人间烟火,也有修心祈愿的佛界圣域,最高处山顶上,还有让肉体还于自然,灵魂脱俗之处。这些都不由得让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本真和人生的归宿。人生的信仰与世俗生活的碰撞,肉体与灵魂的对话。我们从那里来,又到那里去?我是谁?这些个是关于哲学的话题了,太深奥,我等凡人行走红尘间,可能用一生,也难于理解求得答案。可确定的是,所有的拥有,终将失去,不如放下一些追逐,淡看流年烟火,细品静好人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旅行,让我们从一个地方来到另一个地方,自已本来的生活,大概率不会因此而发生太多改变,唯一有可能变化的,只有自己的内心。所谓见天地,见众生,最后到见自己。“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成熟的不光是岁月,还有人生。浮华如梦,转瞬便是虚无,只留一份真情给这烟火人间。一程山,一程水,看到的是风景,也是自己的内心,一方净土,几分禅意,我始终相信只有纯净的心灵才能照进阳光。</b></p> <p class="ql-block"> 谢谢阅读!谢谢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