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8日,参加了,《2024 保定 太行步道 清西陵松林古道徒步大会》,徒步行走了2.7万步,顺势免费浏览的清西陵的主要四个皇帝陵.,也获取了四个皇帝的御笔【福】 <p class="ql-block">借用我队友,影子,的视频,从空中目睹场景?</p> 前言 <br>对皇陵的浏览,看似不是看山头风水,就是看外观基本雷同的建筑。近几年的徒步和旅游,见过了汉帝墓,秦皇陵,唐王陵,明王陵,清皇陵,大大小小数十处了,有人会问,看个过往的阴间陵寝墓地有何兴趣?<br>那我会回问,那过往的陵墓至今留它何用?为何还维护和保护?<br>这是历史过往留痕,是研究历史的实物,是学习历史的动机。证实 中国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就有众多的陵墓所保留的文物得以追溯和例证,尤其是一个朝代首领的墓地陵园所处的方位,环境,规模,建筑方式等,提供了主要的历史借鉴。<br>前期,对 北京 明十三陵的徒步,近期对 沈阳 的 帝王陵,福陵,昭 陵,再到 北京 附近 河北 的清东陵,清西陵,每到一处的“探访”都是对近代明清两个朝代的回顾,一段历史的回味<br><br>附个人历史浏览游记记录<br>2019年2月,去了 河南 的芒 砀山 汉梁孝王陵(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刘恒之子),梁共王陵(梁孝王之子),有游记《芒 砀山 上读汉史》<br>2019年3月中旬,跟随户外队徒步明十三陵,有游记《走完52里十三陵,重温276年明代史》<br>2019年4月清明,浏览 北京 故宫,有游记《逆流穿越紫禁城》<br>2021年4月11日(周日),我参团 天津 的户外队,参加了《 2021清东陵踏青祈福第三届徒步大会》,有游记《徒步清东陵,用脚步丈量历史》。<br>2023年11月,一人去 西安 和 咸阳 ,有游记《 西安 昔日皇宫和周边的帝王陵(秦,汉,唐)》<br>2024年5月 我独自一人来到 沈阳 故宫,又对清福陵,清昭陵浏览,有游记《从 沈阳 故宫,清福陵、昭陵看前清历史》<br>清简史,清皇陵<br>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一 蒙古 诸部,将 新疆 和 西藏 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乾隆年间, 中国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br>全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 喀什 湖, 西北 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 南沙群岛 。<br>清朝细分可分成两部分,以清军进京入关为界限,<br>清朝(1616年 -----1644年—1911年),是 中国 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初称后金。 从努尔哈赤建国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br><br>皇宫进京前在 沈阳 故宫,记录有两位皇帝,他们死后都葬于 沈阳 ,进京后在 北京 故宫(紫禁城),记录有十位皇帝,他们死后都葬于 北京 周边的 河北 省,但分成了东西两处。<br>东陵在 遵化 ,西陵在 易县 。两者之间,整整三百公里。<br>顺治、康熙、乾隆、 咸丰 、同治在清东陵;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在清西陵,末代皇帝死后多年也转移到清西陵旁边,不能称为皇陵寝的墓地,再也没有先祖们的规模和配享了。<br>另外,几位历史知名“后宫”,“孝庄“”在东陵昭西陵,“”慈禧“慈安”在东陵定东陵;“甄嬛”在西陵泰东陵。 帝王名 ----在位时间---驾崩时间--寿辰--(陵名)<br><br>1、努尔哈赤 (大 金) 11-1626-68 ( 沈阳 福陵)<br>2、皇太极 (金--清) 17-1643--51 ( 沈阳 昭陵)<br>清朝入关后十位皇帝<br>清西陵 清东陵<br>1、顺治18-1661-24(东孝陵)<br>2、 康熙61-1722-68(东景陵)<br>3、雍正13-1735-58(西泰陵)<br>4、乾隆60-1799-89(东裕陵)<br>5、嘉庆25-1820-61(西昌陵)<br>6、道光30-1850-68(西慕陵)<br>7、 咸丰 11-1861-30(东定陵)<br>8、 同治13-1875-19(东惠陵)<br>9、光绪34-1908-37(西崇陵)<br>10、宣统3-1967-61(西,华 龙陵 园溥仪墓)<br><br><br>但按照封建王朝的概念,子承父业,继承皇位<br>同治、光绪、宣统他们依次属于清朝最后的三位皇帝,这三人虽同属皇族,但他们的关系却跟父子完全不同<br>慈禧是道光帝的儿媳妇, 咸丰 帝的老婆(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光绪帝的姨妈也是婶娘,宣统帝的曾祖母。<br>而慈禧一直摄政大清,是清朝的实际主人,直到1908年慈禧才终于死去,而清朝后来的三位皇帝们基本都是慈禧的傀儡,听话的留,不听话的便杀。<br>同治,光绪包括宣统都没有儿子继承<br>第九位的光绪可不是同治帝的儿子,他跟同治属于兄弟(既是堂兄弟还是表兄弟),<br>第十位宣统帝溥仪又并非光绪的儿子,是光绪的侄子(同治的孙子)<br><br>简单综述;<br>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大汗,<br>皇太极才是清朝的开国之君。<br>而真正第一个入关的皇帝,又是顺治皇帝。<br>清朝出现了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举行了两次声势浩大的登基典礼,此人就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福临,即顺治帝。<br><br>北京 故宫始建于明初年代,1406年,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主政期间,<br>沈阳 故宫始建成明末年代,1625年,努尔哈赤主政期间<br>1629年,始建清福陵(1座帝陵)<br>1643年,始建清昭陵(1座帝陵)<br>1661年,始建清东陵(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园寝、1座公主园寝)。<br>1730年,始建清西陵(4座帝陵,3座后陵,还有其他园寝等14座)<br>清朝12帝中,前三帝和最后一位是骨灰坛,后4--9位帝是葬入棺椁<br>清代皇陵都是皇帝本人(自给自)或嗣皇帝为先皇建造的(儿给父),只有昌陵是嘉庆皇帝的父亲乾隆为他督造的,(父给儿)<br>康熙帝首开清代建皇后陵之制,用黄色琉璃瓦,<br>后又跟着建立皇帝的妃园寝,必须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用绿色或灰色琉璃瓦。<br>清朝12座皇陵中,有5座被盗了。清东陵的康熙的清景陵、乾隆的清裕陵、 咸丰 的清定陵、同治的清惠陵,清西陵的光绪的清崇陵被盗。<br>末代皇帝没有安葬在皇陵内,但后期靠近了皇陵<br><br><br><br>火化,原是满族的旧有习俗。关外的盛京三陵及妃园寝、陪葬墓等,墓主人都是火化的,入葬的都是骨灰坛。清朝皇家高层人士中首先废除了火化,推行葬入棺椁,实行土葬,景陵是关内皇陵中第一个废止火化,实行土葬的陵寝,以后各陵均沿此制。<br><br>康熙确定了“子随父葬”的皇帝安葬制度之后,雍正皇帝死后应该葬在顺治和康熙皇帝附近,,原计划陵墓选定清东陵的九凤 朝阳 山,等到开工建设时,发现这个地方的沙土不美,清东陵附近已经没有风水吉地。官员们只能继续走访,这一继续选地方,一选就寻到了距离清东陵有近五百里地远的 河北 易县 永宁 山。而雍正偏偏打破了自己父亲留下的定制乾隆一直是超喜欢自己的爷爷康熙,于心不忍让爷爷孤单,于是乎他颁布“昭穆相建”的谕旨,将自己陵墓选在康熙所在清东陵,同时为自己的继承人嘉庆皇帝在清西陵选定了一块墓地(昌陵),让自己儿子百年之后去陪自己的老子(陪爷爷)。清朝皇帝陵墓遂有了东西两处,<br><br><br><br><br>清朝皇陵也是延续以前帝王陵的模式,其建筑规制大致相同,主要包括;<br>其主要建筑从南到北依次是石牌坊、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及华表<br>石像生:位于陵寝入口处,用以象征皇帝的威严和功绩。<br>大碑楼:用于安放皇帝的碑石,记录皇帝的生 平和 功绩。<br>大小石桥:连接陵寝的主要建筑。(1.3.5.7孔)<br>龙凤门:象征皇帝的龙凤之姿。<br>小碑亭:用于安放皇后和妃嫔的碑石。<br>神厨库:用于放置祭祀用品的地方。<br>东西朝房:位于陵寝两侧的房屋,用于朝拜和祭祀。<br>隆恩门:陵寝的正门,象征皇帝的权威。<br>东西配殿:位于隆恩门两侧的建筑,用于放置祭祀用品和进行祭祀活动。<br>隆恩殿: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主要建筑。<br>琉璃门:象征皇帝的琉璃瓦所建的门。<br>二柱门:位于隆恩殿后面的建筑,用于分隔前后朝。<br>石五供:用于供奉祭祀用品的建筑。<br>方城 :位于陵寝中心,象征皇帝的权力。<br>宝城:用于安放地宫的地方。<br>明楼:位于宝城上方的建筑,用于安放皇帝的牌位。<br>宝顶:位于地宫上方的建筑,象征皇帝的头顶。<br>地宫:用于安放皇帝遗体的地方。<br>地理位置不同,盛衰时期不同,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和不同,<br>石像生的文臣、武士均为满族服饰和发式。所有牌匾、碑文均为满、汉或满、蒙、汉文字合璧。 附;清东陵简介<br>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开建,到1908年,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br>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南北长12.5公里,陆续建成单体建筑580座,有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br>这里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div>清东陵徒步路线。客服中心起步,沿着主神道,10公里后顺路浏览了顺治的孝陵,乾隆的裕陵,以及慈禧慈安陵,个人又徒步到 咸丰 的定陵,由于活动时间关系,我独自一人坐了一个私人摩托车(主动付费了),浏览了康熙的景陵,没有机会去同治的惠陵了(应该前期中途脱队先去惠陵),孝陵停车场结束行程</div> 清西陵<div>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完工于1915年,其间185年,<br>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皇帝陵四座、皇后陵三座、妃园寝、王爷陵两座、公主陵一座、阿哥园寝一座。<br>这里葬着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br>清西陵的徒步路线有多条,精华线是从崇陵沿着公里走到慕陵13km,还有以泰陵为中心到昌陵的9km环形线路<br></div> 1、雍正帝的泰陵及泰东陵 <br>泰陵:(中心区)清朝入关后第3位,雍正皇帝的陵寝,<br>雍正八年(1730年)开建,乾隆元年(1736)完成,1747年完善,泰陵是清西陵的首陵,内葬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风水格局最为完整。后期有其子乾隆帝的完善,使得规模宏大,大气磅礴,建筑规制完备。<br><br>以一条2500米长的神道为中轴,由南向北错落有序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等单体建筑74座。 泰东陵,位于雍正帝的泰陵 东北 约1.5公里处的东正峪。是乾隆皇帝母孝圣宪皇后(只生一子)的陵寝。泰东陵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乾隆二年(1737)在东正峪正式营建泰东陵,约于乾隆八年(1743)建成。因此陵位于泰陵之东,就称泰东陵。是清朝第一座皇后陵(前面的都是与皇上合葬一起的),避免了皇陵为其后故去的皇后再打开陵墓。规格类似皇陵,<br><br> 2、嘉庆帝的昌陵及昌西陵 昌陵一直对外没开放,只开放了昌西陵 <br><div>昌陵:(中心区偏西)清朝入关第5位,嘉庆皇帝的陵寝,在按照其父乾隆为他选好的陵址,于即位当年(1796年)开 始兴 建,到嘉庆八年(1803年)完工。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br><br>嘉庆皇帝在位25年,卒于嘉庆25年(1820年)。终年61岁。任内诛杀权臣和珅,黜奢崇俭。清代皇陵都是皇帝本人或嗣皇帝为先皇建造的,只有昌陵是嘉庆皇帝的父亲乾隆为他督造的,是父亲给儿子造陵。这里葬着嘉 庆和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div> 昌西陵的景观,酷似和黄帝陵类似。是清仁宗孝和睿皇后的陵寝。 清道 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卒,享年74岁。 清道 光三十年(1850年),即次年正月,清宣宗卒。清文宗为孝和睿皇后上谥,祔太庙。清 咸丰 三年(1853年),葬于清西陵昌陵之西,称为昌西陵。清 咸丰 、同治朝累加谥,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昌西陵占地面积25.5亩,耗银448000余两,是当下清西陵中唯一对外开放的皇后陵。昌西陵的建筑规制极为简约,以前的皇后陵均建 方城 、明楼,而昌西陵则全部被裁撤。这里只有宝城宝顶。<div><br></div> 昌西陵建有回音壁与回音石,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回音壁的回声效应,<br>我和驴友分处100外的半圆形回音壁两侧,身体贴近墙体,对 方正 常说话,100这么远的距离根本听不见,而在这里,我听见了墙的回声,就跟在你前面2米处说话般,清晰,清脆,好像人就在你旁边,真是见证奇迹了,原先我试过 北京 天坛的回音壁,没有这么的明显效果。 中间的回音石头,其实就是那个中心位置,站在这里喊,四周都能听见回音,酷似扩音器<br>清代陵制,无论是皇帝陵,还是皇后陵,乃至妃园寝,后围墙均做成弧形,即半圈形,称之为罗圈墙。昌西陵的罗圈墙表面上看,并没有新奇之处。可是当人在罗圈墙内侧的一端贴墙说话,远在76米的另一端则可清晰听到从那端传来的话声,这是靠声音的不断折射传过来的。这表明昌西陵的罗圈墙的弧度与其他陵寝的罗圈墙的弧度是不一样的。另外,如果站在宝顶前正中神道的中心石上说话或跺一下脚,就会听到比原发的声音大数倍的问声,犹如空谷传响,大厅回音一样。因为这种奇异现象与 北京 天坛皇穹宇的回音壁、圜丘坛的回音石是一样的,所以也将昌西陵的罗圈墙称为回音壁,将宝顶前神道的中心石(以站在北数第七块石上回声最大)称为回音石。 中国 古建筑中迄今发现的回音壁只有两处,即 北京 天坛回音壁和昌西陵回音壁 3、道光帝的慕陵 <br>慕陵:(清西陵的西南角)清入宫后的第6位,道光皇帝的陵寝。<br>道光十二年(1832年)到道光十六年(1836年),道光帝修建了慕陵。俭朴中透着别样的雅致。俭朴雅致,道光皇帝一生却为自己建过三次陵寝,花费的银两不计其数,第一次要建在他妻子的安葬之地王佐村,新辟皇陵区,但皇宫大臣不许。第二次修在东陵的陵寝被爆出渗水,换,第三次迁到西陵<br>慕陵中还随葬着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三位皇后。其中孝全成皇后是 咸丰 皇帝的生母。 清西陵中的规制比较特殊,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因此成为了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没有 方城 和明楼。但宝城宝顶上面加黄色琉璃瓦了。 清慕陵的隆恩殿,这里是供奉道光皇帝和皇后神牌和祭祀的地方。慕陵的隆恩殿与前面的五座清帝陵隆恩殿不同,它的规模很小。<br><br>之前皇帝的隆恩殿是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可是到了慕陵,隆恩殿改成了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而且带了回廊。东西配殿也由传统的面阔五间改为面阔三间。表面上看,这样的改动非常符合道光皇帝的节俭的性格,那么事实是这样吗?进入隆恩殿里边,在暖阁内设有神龛,供奉着墓主人的神牌。看到隆恩殿里边会觉得道光皇殿确实非常节俭,就连大殿的木头也不刷红漆,也没有彩绘,这能省下不少钱,但实际上,慕陵的整座隆恩殿可都是金丝楠木的建的。由于木材 光泽 非常强,色泽如金丝,晶莹璀璨,因此被称为“金丝楠木”。 慕陵还是清代帝陵中唯一在月台设日晷和石幢的帝陵,以及首座没有圣德神功碑楼的帝陵,其隆恩殿是唯一一座天花板、门窗、雀替雕有龙头的大殿,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慕陵作为清西陵中独特存在的特色 4、光绪帝的崇陵 <br>崇陵:(位于清西陵的 东北 角)第9位,一生被慈禧控制的“傀儡皇帝”----光绪皇帝的陵寝,<br>清崇陵于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br>1938年,崇陵地宫被盗。是清西陵中唯一开放了地宫的陵寝。 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便被慈禧太后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了历史上那个著名的无枷之囚,直至先于慈禧太后一天去世,他死后仅用了50天,崇陵便宣告竣工,大清“最低配”的工程落成。不幸的是,光绪死后仅仅30年,崇陵就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猖獗的盗墓贼还在匆忙中将光绪的尸骨拉下来半截,耷拉在棺椁之外,静静腐烂成一堆枯骨。或许,那见证了一个先于尸体而腐烂的帝国。<br>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于1871年,5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逝世,慈禧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 中南 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享年三十八岁。有人推测,慈禧惧怕自己死后,光绪皇帝会重掌朝权,因此在自己死去之前先将光绪毒死。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1938年,崇陵地宫被盗,他们用斧头把光绪帝梓宫正面砍开一个直径约3尺的圆洞,把光绪帝的尸体拖到棺外,再盗走棺内的随葬品。隆裕太后的梓宫是从上面打开了盖子,盗走随葬物。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br>地宫走道上有曾经被盗的入口,盗洞遗址,在墓道的开始后处不远,应该是从地下挖洞进入的,理应下部的建筑结构防盗最简单吧 在慈禧的阴影之下,凄惨幽闭的光绪于1908年先于慈禧前一天驾崩,在位34年,享年38岁。2008年公布光绪死因,为砒霜中毒。<br>光绪生前没有建陵,宣统皇帝登基后才在西陵为其建造崇陵。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由民国政府出资继续赶修崇陵工程, 崇陵是一项跨朝代的陵寝工程,是时代更迭的产物。 5、溥仪墓 宣统帝的寝陵本应为献陵,也是在清西陵处,守着其祖父道光帝,民国后终止,<br>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专员爱新觉罗·溥仪先生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逝世后,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党 和政 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br>陵园名人有,溥仪,抗美援朝将领范天恩,国学大师季慕林,剧作家梁左,指挥家李德伦,等等<br>华龙皇家陵园位于 河北 省 易县 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 龙陵 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1992年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