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竣工。这座庙宇是乾隆为了乾隆三十六年母亲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而建,乾隆在庙中立御制碑《普陀宗乘之庙碑》纪念。这座庙宇是仿照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因而又俗称“小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1年3月4日,普陀宗乘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这是航拍,以山门中心为中轴线的小布达拉宫全景。</p><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布局分三个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其他建筑,大小共60余处,被包围在雉堞衔连、依着山势起伏而环寺一周的高大围墙之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陀宗乘之庙山门南向,是一座清式与藏式结合的建筑,藏式三券门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竖着三座石,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龙纹边石碑,记述普陀宗乘之庙乃为庆祝圣母皇太后八旬万寿而建,庙制仿西藏而非仿南海普陀寺,文后附乾隆帝《吾闻瞻部洲,古德有道场》御笔;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是乾隆帝御笔三文。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碑亭后是五塔门,五塔门为一座藏式白台,门额为乾隆帝题“广圆妙觉。台上置红、绿、黄、白黑五色佛塔,对应藏传佛教的火、地、水、风、空五大元素,同时代表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璀璃牌坊为三间四柱七楼式形制。正面镌刻乾隆帝御题"普门应现",意为观音菩萨显现普度众生之门。背面题为"莲界庄严",意为观音菩萨居住的道场威严神圣。据载:"凡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准入,其余官职许在琉璃牌坊瞻仰,不得入内"。此处牌坊还起到分界的作用,将寺庙南北部汉藏两种风格的建筑分割开来,堪称汉藏合璧的佛教寺庙经典。</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正面下方是高达十八米的大白台,而上方高达二十五米的大红台耸立着,将红色与白色交相辉映。红台内四周还有三层群楼,中央是金瓦顶的"万法归一"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红台上看到的这座红佛塔就是该庙北端中心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墙正中自下而上有琉璃佛龛六个,均饰以黄紫相间的琉璃慢帐,内置琉璃佛像。</p> <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的中央鱼鳞型鎏金瓦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来到承德,进入小布达拉宫,发现大殿顶鱼鳞铜瓦上有鎏金,想把鎏金刮走。在刮了一部分鎏金后,是上苍开眼,惩罚日本人的罪恶行径,好几个日本人从大红台屋顶摔落下来,粉身碎骨。从此后,日本人再也不敢觊觎屋顶的鎏金了。这就是现在我们看的,有的鱼鳞铜瓦上覆盖鎏金,有的没有鎏金划痕累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如乾隆皇帝所寄予的期望,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其他信仰,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共同的精神寄托。这就是人类文化交流的力量,让不同的群体相互了解、尊重和包容,从而共同创造出多元而繁荣的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