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江灵皈寺

古宝堂王长安

<h1> <b>  中江灵皈寺位于县政府区位,始建于隋代开皇年,共有三个名称,初名福会寺。根据唐初“四杰诗人”之一王勃的《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记载;“福会寺者,隋开皇中(公元581一600年)之所建。”如今已经1400多年历史。是谁建造的呢?根据史料明万历四川的《名胜志》记载;“城东宁国寺,在废伍城县侧,隋大夫赵才、司功牟德建。”</b></h1><h1><b> “司功”是什么?司功就是负责修建的行政长官,这个行政长官就是牟德,他就是灵皈寺是总设计师。也就是说,老县城从玄武观那边迁移到东河与西河之间新建后,灵皈寺是新县城的第一座古刹。</b></h1><h1><b> 隋代大业(605年一616年)期间,县令柳边又重建了一殿,彭氏造菩提文殊菩萨一座。唐总章元年(668年)唐高宗称帝时,再更造了八座菩提塑像。到了宋代,将“福会寺”改为“宁国寺”。几百年后的清代道光六年(1827年),县令孔昭焜将“宁国寺”再改为“灵皈寺”。千百年来,灵皈寺在不断改建维修和增加庙内设施,使灵皈寺规模浩大,名声大振,成为中国三大著名佛教古刹(灵隐寺、宝光寺、灵皈寺)之一,甚至灵皈寺高大而精美的塑像胜过宝光寺!12米高的庙内造像在全国都非常少有!</b></h1><h1><b> 因灵皈寺的建筑规模浩大,六座大殿及左右配殿错落有致,成了精美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100亩左右。灵皈寺之东,以东河老城墙为界;南从现在县委至广播局和文庙为界;西靠洋洋百货至小东街工商局为界。北以原来的大会场及黑窝子为界。原来的大会场一片,在僧人的食堂和住宿。公园广场及花园饭店一带是灵皈寺的种粮栽菜之地。其二 ,灵皈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所有古建筑采用梁架穿斗及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钉子,彰显了中江工匠聪明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术。其三 ,大殿的塑像高大,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特别是天王殿的神像三丈有余,这是全国庙宇菩萨最高之一。其四 ,庙内壁画绝妙入神,神兽及各类仙人画得活灵活现,据说是隋唐大画家顾恺之和吴道子之手。其五, 神秘的“灵皈响壁”被古代文人神话,吸引了著名的初唐杰出的诗人王勃、卢照邻,杜甫等文人墨客到中江观光旅游,留下了美好的历史诗篇。</b></h1><h1><b>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 下面介绍灵皈寺的主体建筑和庙内概况。</b></h1><h1><b> 灵皈寺是按照我国古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风格建筑的。中轴线的主体建筑依次有山门(金刚殿)、天王大殿、七佛大殿、毗卢殿、藏经殿、观音殿组成。大殿左右修建有配殿(也称侧殿),共计五个院落。</b></h1><h1><b> 灵皈寺的山门又叫金刚殿,应该在公园街薛家大院的位置,把金刚殿当成山门是中国佛教寺庙中的一种建筑形式,山门与灵皈寺四周围墙连为一体,筒瓦红墙,这是寺庙固有的颜色。金刚殿是供奉金刚菩萨的殿堂,什么叫金刚?金刚是守护佛法的2位天神,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持金刚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金刚置于山门左右,左为“密执金刚”,右称“那罗延金刚” 。金刚殿在中国佛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山门应该在公园街薛家大院的位置,因民国1927年军阀混战期间,军阀田颂尧驻军灵皈寺后,将金刚殿和天王殿拆除,改建“群乐园”了。民国中期被几家大户占用。</b></h1><h1><b> 从金刚殿进去,是一个院落(院坝),院落里栽有万年青的古柏,象征着佛法永存。从院落进去就是灵皈寺的天王大殿。天王殿共计五个开间,殿里有四根二人合抱的黑漆大木柱。在古建筑的寺庙大殿内,都有四根、六根、八根不等的抱柱,这是根据大殿面积的大小而定。笔直坚硬的抱柱是整座大殿沉重屋面的核心构件,大柱上方是复杂的穿斗梁架构件和木楼天花板(藻井)。</b></h1><h1><b> 所谓天王殿,就是镇守庙宇保护释迦摩尼和各位主神安全的护法大神。殿里塑有镇守山门的“灵官”护法大神,灵官身着金甲战袍,手握钢鞭,面目威武狰狞,看到有些害怕。</b></h1><h1><b>灵官两边是“哼哈二将”护神塑像。哼哈二将是佛教中的两位护法神将,分别是密迹金刚和那罗延天。‌‌哼哈二将的形象威武凶猛,通常相向而立,左侧的力士怒颜张嘴,为发出“哈”声的“哈将”,右侧的力士则忿颜闭唇,为发出“哼”声的“哼将”。这两个门神的主要区别在于开口和闭口之间。</b></h1><h1><b> 哼哈二将是佛教中的两位护门神将,分别是密迹金刚和那罗延天。‌‌哼哈二将的形象威武凶猛,通常相向而立,左侧的力士怒颜张嘴,为发出“哈”声的“哈将”,右侧的力士则忿颜闭唇,为发出“哼”声的“哼将”。这两个门神的主要区别在于开口和闭口之间。</b></h1><h1><b> 天王殿的主神就“四大金刚”,是佛教的护法天王,天王殿也因此而得名。四大天王分别叫: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他们的神像通常分列在第一重殿两侧,因此又称天王殿。 天王殿外面,栽有10多棵千年古柏,挺拔高耸, 枝叶繁茂, 翠绿欲滴。</b></h1> <h1> <b> 从天王殿进去,是灵皈寺第二个院落,穿过院落就是“七佛大殿”。所谓七佛大殿,就是这座大殿供奉了七座菩萨。依次是;、伽叶佛、拘楼佛、尸弃佛、毗(pi)婆佛、毗舍婆佛、拘那舍佛、释迦弥勒佛。七座佛像均为贴金站像,每尊佛像高一丈六尺,是依据佛经所谓"丈六金身"塑造的,每座佛像后面还塑有雕刻精美的贴金扇,不知用力多少黄金,使整座大殿金碧辉煌。<br> 七佛殿神龛背面是韦驮菩萨的站像。七佛殿后面,塑有金鸡、灵鹫、青狮、白象等仙禽瑞兽,栩栩如生。七佛殿在全国很少地方建造,整个四川只有峨眉山的报国寺和中江修建有七佛殿,所以非常稀有和珍贵。<br> 从七佛殿进去,是灵皈寺第三座院落,院落里又有数十棵四季常青的千年古柏,衬托着千年古刹的悠久历史。院落两边是配殿,配殿里塑着高一丈多的数十尊姿态各异的菩萨。<br> 穿过第四个院落,从石台阶上去,就是灵皈寺的主殿一一“毗卢大殿”。毗卢大殿长约30余米,共计七个开间,大殿的雕刻隔扇门就有14扇。毗卢大殿属于歇山式样建筑,非常雄伟,屋檐四角高翘,四周翘角处吊有风铃,每到夜深,晚风吹动风铃,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铜铃声。檐下的斗拱是古建筑特有的构建之一,它有两个作用;其一,加强抗震的作用,由数十个榫卯结构的木枋组成,有弹簧的功能。其二,是沉重屋檐檩子的作用。各时代的古建筑有不同的斗拱组合,从斗拱的式样可以知道古建筑的建造时间。<br>  殿内的四根二人合抱的木柱非常精美,每根木柱上金钾缠龙,金光闪闪,龙身约三丈长,血盆大口,张牙舞爪,气势威武,使整座大殿肃穆庄严。大殿后排木柱处塑有三尊大佛,为“三身”释迦弥勒佛。”,“三身”指三种佛身。又叫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中尊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指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指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右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特指释迦的生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应身)。这三尊大佛是灵皈寺里最大的坐佛造像,跌脚打坐在两米高的莲花神(如来、卢舍那佛、大日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有头光和身光,菩萨(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没有身光只有头光,罗汉与弟子则没有背光。<br></b></h1><h1><b> “背光和头光”的其意表示佛光普射四方,佛不分阶级,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毗卢大殿”的各种古代工艺都在这里表现,史料记载;“川中各县之佛像雕塑艺术,无出其有。</b>”</h1><div><br></div> <h1> <b> 毗卢大殿后面有一走道,塑造有弥勒佛坐像,肚大如鼓,笑口常开。在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是从佛受记(预言),将来为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置成为未来佛的菩萨。<br>  进入宽大的巷子,巷道两边高墙上,是灵皈寺最神奇的地方;这里塑有一尊高12米,手持莲台的接引佛站像。接引佛是干什么的?接引佛是指诚信信佛者,死后不会下地狱,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清净大海众菩萨会接引十方念佛众生。释迦牟尼佛曾多次宣讲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推荐人们到只有欢乐、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去生活。</b><div><b> <font color="#ed2308">灵皈寺最神奇的地方</font><br> 接引佛后面的墙壁上,是灵皈寺最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神奇的“灵皈响壁”和相传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响壁画”。先介绍灵皈寺的著名笔画画的什么?为什么壁画会发出声音的?<br> 这幅壁画高2米,宽1米。这是一幅“宫廷演奏画”,画面上画有宫廷古建筑,大殿里烟云缭绕,数十个演奏人穿戴不一,姿势不同,各自拿着不同的乐器,有吹直箫,敲锣击鼓的、吹直萧横笛的、摊琵琶的、抚琴的.....舞女彩衣斑斓,广袖翩翩起舞,达官贵人,相貌各一,神态不同。个个画得栩栩如生。相传这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杰作。<br> 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专门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br> <font color="#ed2308">在幅壁画为什么会有声音呢?</font>每当吹风天,墙壁里会发出琴声,琴声根据风的大小,风大琴声大,风小琴声小。无风的时候,有人双手一拍,墙壁也会发出琴声。雷雨交加时,琴声会传遍整座庙宇。古人感到非常神奇,中江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很多诗人留下很多关于灵皈寺响壁的诗篇。清代康熙年间,某县令质疑墙壁里有怪物,拆开墙壁一个洞,在墙壁的夹层里寻找怪物,只发现墨斗一个,铜丝一堆而已,再修复墙壁。因翻动了铜丝,从此,灵皈寺的墙壁就不再有声音了。1951年,灵皈寺遭破坏,在壁画的墙壁夹层里发现了这堆铜丝,才弄清楚原来灵皈寺的壁画的声音,是因墙壁里挂的铜丝,被风吹响发出的琴声。<br> 院落后面是灵皈寺的“藏经楼”。藏经楼属于重檐歇山宫廷式样,双重房顶的古建筑设计复杂,式样雄伟壮丽,特别是屋面四角高翘和多层斗拱及精美的雕刻撑拱,显示出中国古建筑的精华。顾名思义,“藏经楼”是存放传承佛教精神最珍贵的经书和搞佛教活动道具的地方。</b></div></h1> <h1> <b> “藏经楼”后面是灵皈寺的“观音殿”。观音殿正中塑有一尊“千手观音”观音坐像,高六米左右。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千手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br> 千手观音是大慈悲的象征,她能够默默的保佑您度过各种难关、消除各种病痛,当您运气旺时,能使您更加辉煌,当运气低落时,能够消除各种障碍,化解各种灾难,使您顺利度过关口,达到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br> 千手观音为观音部果德之尊。“千”为无量及圆满之义,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无量广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圆满无碍。根据《陀罗尼经》云:千手千眼观世音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众生之机,相应五部五种法,而满足一切愿求<br><font color="#ed2308">  </font></b><b><br></b><b><font color="#ed2308"> 二 你知道千年的灵皈寺是怎样被毁灭的吗?<br></font></b><b> 儒、释、道三家宗教文化在中国已经几千年历史,这些宗教活动都在庙宇里搞,所以,中国几千年不够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都会积极保护这些古庙的 。</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但是 短短百年时间,从民国开始,提倡“反对封建专制,发展新文化运动”后。儒释道就成了“封建迷信”打击之内。</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在军阀混战期间,政府作出“寺庙归国有”后,军阀头目相互争夺地盘,占山为王,各自为政。各地军阀头目就成了“土皇帝”!</b><br></h1><h1><b> 1918年2月,军阀熊克武驻军驻扎中江,寺庙成了军营地。1923年2月,另一军阀田颂尧的部队攻进县城,抢夺团丁枪支弹药和老百姓财产,旅长叫曾南夫,部驻扎在灵皈寺,旅长成了中江的土皇帝。 </b></h1><h1><b> 1927年,中江县城北街一个姓曾子英的,家里很有钱,他父亲在南洋工作,他也在南洋大学毕业,先后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工作。1927年冬,回老家工作,他身穿西装,头戴礼帽,佩戴领带来到县城,引来众多好奇的人围观!因为他是中江县第一个穿西装的人!很快与日本留学回国的何XX相识,因都是出过国的新时代人物,并成了好友。民国政府正缺少这样的人才,很快被分配到城市建设局工作。他向李景骅县长提出利用灵皈寺的地盘新建中江公园的事,打菩萨拆庙宇建公园的主张就是他建议的。任何他不回中江工作,不向县长建议拆灵皈寺新建公园,中江这座隋唐古刹不会被拆,曾子英才是第一个毁灵皈寺的罪人。</b></h1> <h1> <b>  <font color="#ed2308">(一 )灵皈寺的山门和天王殿是怎样毁灭的?</font></b><div><b> 因此 1928年2月,李县长向军阀驻军旅长曾南夫申请;为了发展中江“新文化运动”,中江没有大众集会宣传的地方,政府准备新建一座公园和讲演台,能否拆除灵皈寺山门和天王殿。拆除庙宇的材料用于新建公园和万花楼,修建群乐园。旅长曾南夫表示支持。<br> 事后,县长召集市政建设局的邓英三和曾子英负责公园的总体规划,由警署局长何利生和典狱长戢锳塔负责拉赞助,解决新建公园资金的问题。所以,拆毁灵皈寺山门及天王殿、罗汉殿的第一次时间在1928年。<br> 1930年,中江第一次反映黑白无声电影《火烧红莲寺》,这是驻扎在灵皈寺的国民党部队拿来的片子。当时老百姓对电影非常陌生,所以非常好奇,反映地点就在灵皈寺拆除的天王殿坝子里,取名为“群乐园”’由部队主持吉全塔和负责反映,他准备在中江新建一座电影院,因资金不足。 所以只有在成都租用电影设备和影片,后来在灵皈寺后面的观音殿搭两根木柱放映。此后,先后在城隍庙、福音堂等地放映了十多年。解放后,1951年,解放军在公园放映了几场。1954年成立了省电影公司,巡回在中江放映。后来,1956年中江成立了电影队,将灵皈寺和尚的吃住地方“大会场”和靠东的和尚住宿房租用,因庙产属于国有了。<br> <font color="#ed2308"> (二) 办图书馆再毁了灵皈寺观音殿的菩萨。</font><br> 根据中江籍的一个台湾老兵《回忆录》记载; 1932年,民国县政府为了发展新文化,买了1000册《万有书库》,《万有书库》一套4000册,内容包罗万象,与现在的《十万个为什么》差不多。因政府经费困难,所以只购了1000册,加上一起的700册,共计1700册新书。</b></div><div><b> 公安局何局长很年轻,据说在日本留过学,为了做点成绩,擅自决定将灵皈寺最后的观音殿用于开设图书馆。于是派人将灵皈寺的古围墙开扇简易木门,想让公园参观的人方便入庙学习新文化。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他在千年古刹灵皈寺围墙开门,已经破坏了文物古迹引起老百姓不满。</b></div><div><b> 接着,他不加思考,又擅自把灵皈寺大殿的菩萨搬到其他大殿里存放,因菩萨是黄泥塑的,稍稍一搬动,菩萨就散了架。年轻的局长干脆把这座大殿散架的菩萨全部搬出灵皈寺,堆放在新建的假山旁边。再发生哄抢菩萨身上黄金的事件!</b></div><div><b> 此事被老百姓看见了!那可不得了!,因为,那时候老百姓都信仰封建迷信。惹怒了全城的老百姓。</b></div><div><b> 开始,只几十人到县政府反映,要求图书馆迁出灵皈寺,修复围墙,将图书馆迁文庙大成殿的东庑......李县长哪里敢同意老百姓要求。 几天后,到政府请愿的由几千人,增加到几万人,县城周边的农民还在纷纷进县城请愿,如果不尽快处理,中江县将发生老百姓暴动事件。<br> 李县长慌了手脚,急忙叫手下关闭县城四方城门,然后张贴“拆除灵皈寺内图书馆,将图书馆迁在文庙”的通知,叫警察尽快关闭县城城门,防止城外农民进城,然后疏散数万公园闹事的老百姓。从此,中江公园发生的风波才慢慢平息。<br><font color="#ed2308">(三)公园里“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新建时间。</font></b></div><div><b> 1935年10月,占用灵皈寺土地新建的公园广场和“讲演台”,因工程大,经费紧,加上正是抗日战争期间,讲演台建成后,县城成立“童子军”,全县中学生在广场检阅童子军。童子军穿着统一的服装,腰间别一把盒子刀,军号声洋鼓声震耳欲聋。1941年10月,公园里新建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抗战纪念碑靠南,有一座“八阵图”石刻花台,这八个石刻花台的材料,就是曾子英叫拆除罗汉殿的雕刻石条修建的。<br><font color="#ed2308">(四) 公园的“假山”的来历</font>。</b></div><div><b> 灵皈寺圆寂的和尚就埋在灵皈寺围墙外的菜地附近,因新建公园“荷花池”,挖出的泥土只有堆在和尚墓上面,人造了两座大土堆,栽上柏树和花草,所以称“假山”。<br><font color="#ed2308">(五),灵皈寺完全消失时间</font></b></div><div><b> 从民国战乱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数十年,被政府部门财政局、文化局占用,一千多年的灵皈寺因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1977年被县政府列为“危险建筑”。1985年全部拆除,修建了县政府、财政局、文化局和电影院及党政领导宿舍。从此,中江的个“国宝级”隋代鼓刹就完全消失。</b></div><div><b> 始建1400多年的灵皈寺和自己书白做文物古迹,为什么会在短短100年不到就消失?值得大家深思!更值得决策者的深思!!<br><br></b><h1> <b> 2024年10月稿</b></h1></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