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关公神像从山西故里迎归琼台福地关帝庙24周年

海南薛武鹰

<p class="ql-block">  只有保护中华文脉,传承华夏文明,才能做到文化自信。在我们中国传统节日里,是数千年中华文明演进中形成的特定时间标识,是保障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绵延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殊文化载体,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的人心得以凝聚,所激发出来的热情与智慧,将融汇成无比强大的能量,足以使国人去创造一切能够创造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关公”来琼台记</p><p class="ql-block"> 琼台福地关帝庙破败己近一百年多,香火断绝。1999年琼山市委市政府决定重修琼台福地遗址。经过一年多精心施工,关帝殿得於建成开光,但新建的庙宇毕竟是缺少灵气。因此,负責主管重修琼台福地遗址工程的琼山市政协主席高日焙,决定亲自去山西关公故里祭奉关羽,并迎请一尊关公的神像,作为琼台福地关帝殿的镇殿之宝。公元2000年9月13日(农历八月十六日),高主席一行五人前往山西省。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八日),他们来到运城市全国最大的关公庙。当年农历六月廿四日是关公诞辰一千八百四十周年纪念日,运城市举行大规模的祭典活动,同时请五台山法师开光一批关公神像,还附有开光证书,他们就请了其中的一尊神像。之后,他们分别于9月15日、18日、20日,在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常平关公故宅家庙、河南省洛阳市关林、湖北省当阳市关陵顶礼膜拜,并在这四个地方的庙里,取其香灰少许连同神像一起,于9月24日(农历八月廿七日)亥时,这尊神像被隆重迎归琼台福地关帝殿安放祭奉。千百年来上至皇帝下至草民人人敬仰“关帝爷”,终于又来到了福地琼台。</p><p class="ql-block"> 从些以后,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成为纪念关公神像迎归琼台福地关帝庙的祭祀活动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琼台福地纪念馆内侧墙壁上,刻写着一个大大的“福”字。从楼台上往下看,“福”字在阳光的洗礼下焕发着金光,它把採吸到的上天日月星辰之精华、下纳大地五岳山川之灵气,憓送给前来祈福的人们。似寓意着在它庇佑下,生活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戊戌年里的人们,越来越幸福安康。因此,民间有一种说法:凡是来到琼台福地的人,都能体会到那种“有福同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关公神像迎归时的奇异</p><p class="ql-block"> 高主席在迎奉关公神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二次奇遇2000年9月17日傍晚,高日焙主席一行从运城来到洛阳市,刚进住旅馆,他随手打开电视机,视屏上就出现《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中刘备得知关公被杀害的消息而放声大哭的情景。电视台那么多,怎么就按到这个台,电视剧那么长,怎么就遇上这一段,时间那么多,怎么就定上这么一刻,这么如此巧合,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这是一奇。第二天,天气晴朗,阳光明睸,他们吃过早餐,来到洛阳关林。在关朗,阳光明睸,他们吃过早餐,来到洛阳关林。在关公大墓旁,有一个戏班准备在那里演唱。据班主介绍,有《刘备哭灵》这一出戏。于是他们就在树阴下等候,一直等到下午二时才开演。悲壮的《刘备哭灵》演完后,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下起雨来。干燥的北方,大好的晴天,怎么会这样,似乎是感动了上苍,流下的是刘备的眼泪,这是二奇。人们可能会遐想,冥冥之中,关公英灵尚存,不时在彰显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琼台福地石牌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琼台福地在关帝巷之内,巷口有一座造型精美的牌坊,由四根石柱支撑着的石碑坊,匾正背面都刻着“琼台福地”四个大字。琼台福地石牌坊重建工作从1998年12月初开始,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于1999年4月8日完工,琼台福地石牌坊重新耸立在文庄路关帝巷口。原石牌坊建于明代永乐元年(1403),是时任职河南卫指挥同知的杨义,调任海南卫指挥使后创建的。传说原“琼台福地”四个大字,是明代永乐皇帝朱棣所题。原石牌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和原全琼山县的石碑坊的命运一样,遭到人为的破坏。据笔者了解,原琼山县的石牌坊,是全国县级最多的县之一。根据清末史书统计,全琼山县境内在石牌坊有339座,其中:功名坊191座,贞节坊126座,名胜坊22座;在府城有功名坊75座(包括海口所),贞节坊18座,名胜坊20座(注:就在府城城墙内的石牌坊将近一百座。)所以说,琼山府城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该石牌坊在2023年9月8日,在琼台福地升级改造时已拆除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琼台福地”石牌坊,是在2023年9月份扩建琼台福地广场时建立,其“琼台福地”为篆体字写阴刻。</p> <p class="ql-block">  琼台阁前关公的站像。</p>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六日)下午三时,关公神像迎归祭祀活动开始后,道士宣读祭文。</p> <p class="ql-block">  关帝殿堂的神台上,摆着供品,信民自我净身。</p> <p class="ql-block">  琼台福地圣母祠。</p> <p class="ql-block">  琼台福地观音堂。</p> <p class="ql-block">  拜天地供品。</p> <p>  来自海府各界人士在琼台福地敬香祭奉。</p> <p class="ql-block">  此碑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雷琼兵备道张介棋为首的海南州府、知县等各级官员,筹资重修关帝庙时立的石碑。这个古石碑在“文革”时,被群众放倒洗衣服,才逃过一劫。一九九九年重修琼台福地遗址时,重新立起加以保护。</p> <p class="ql-block">  此碑是光绪丙戍十二年(1886)孟冬月,重修关帝庙时立的,也是最后一次有文字记载重修的碑文。到了1.999年原琼山市政府重修琼台福地遗址时,己有将近120年了。为了传承历史民俗文化,琼山市政府决定重新修复琼台福地遗址,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得以了解海南历史文化的精髓——琼台福地。</p> <p class="ql-block">  琼台福地福地轩内的木雕诗词和赋。</p> <p class="ql-block">  琼台福地纪念馆內的碑林。</p> <p class="ql-block">  这是琼台福地纪念馆内,古代对国家以作出重大贡献的琼山十位名人的诗词石碑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