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宜昌金融人,每每踏进猇亭这片曾经工作过的热土,潜意识里总会飘出三峡全通这四个字,我深深知道,三峡全通,既曾是宜昌经济转向的一个风标,也是埋在宜昌人心底最深的痛。</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日-2日,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有限公司(三峡全通)在淘宝网阿里拍卖平台,对三峡全通公司名下的所有土地、房屋、设备及车辆等进行首次拍卖并成功,成交标的16.3亿,标志着这个曾经立志打造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涂镀板生产研发基地正式落幕。</p><p class="ql-block"> 时间回溯:2011年1月7日,三峡全通公司梁董事长在发布于《湖北日报》一篇口述稿件中这样描述:“2009年2月28日,全通项目奠基。那天飘着雨,很冷。参加奠基仪式的省政府工作人员给我打伞,郭书记脱下自己的外套让我穿上,他们待我就像兄弟一样。”“郭书记”就是当年的宜昌市委书记。6月9日,时任武汉大学的党委书记在《湖北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将三峡全通的上马速度称为“全通现象”,并鼓励学习。</p> <p class="ql-block"> 2008年12月13日,梁董事长来到宜昌考察,18日与宜昌市签署了意向性合作协议。之后,梁董事长获取猇亭经济开发区5000亩土地使用权,从意向协议到正式奠基,仅仅用了50天时间。这个当时号称200亿的项目,梁董事长实际上没有拿一分钱,仅以唐山恒通的两件商标以13.42亿的天价当作注册资本,截至2010年5月18日,三峡全通实际股东累计出资的货币只有5亿元。</p><p class="ql-block"> 2011年8月三峡全通即已出现生产线全线停产的危机,2012年9月,三峡全通正式全面停建停产。2012年10月29日网易财经报道标题:“宜昌最大招商项目濒临破产,3000员工无限期放假”,文中写道:“10月25日,冷雨,长江岸边宜昌市亭区经济开发区。一眼望不过际的‘巨无霸’厂房整齐排列,占地超过4800亩,然而却是人烟稀少,冷冷清清。被尘土覆盖的生产线静静地排列在空旷的车间,没有开工的迹象……‘买好了南下的车票,晚上走,再见!’留下这行字后,胡非(化名)退出了其已注册了两年的公司内部交流群……”</p> <p class="ql-block"> 三峡全通,从奠基时“700亿产值”的豪言壮语到出现停产危机历时30个月,到全面停建停产历时43个月。三峡全通的落幕,给宜昌带来了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影响,2013年11月27日,宜昌市委郭书记涉嫌严重违法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同时牵涉2名厅级干部;三峡建行、三峡工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70亿贷款套牢;2名宜昌市国有银行负责人牵连调离,数名支行行长或涉刑或开除或撤职。</p><p class="ql-block"> 三峡全通停产之后,有人开始深挖梁董事长经商履历,在网易财经的报道中有这样一个小标题:“三峡全通投资人发迹于唐山,曾导演‘中冶恒通巨亏’”,报道披露,梁董事长实际控制的唐山恒通2002年组建、2005年陷入困境。2007年,在梁董事长的成功游说下,中冶集团重组唐山恒通,变身为中冶恒通,梁董事长个人占股1%、其实际控制的唐山恒通占股32%,遗憾的是,中冶恒通未能起死回生,亏损越来越大。2010年8月,梁董事长个人及唐山恒通成功‘脱壳’,全资退出。</p> <p class="ql-block"> 网易财经的报道令人深思: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三峡全通的幕后,清晰地呈现出传统官商体系的脉络。就商而言,无论是三峡全通还是唐山恒通的结局,毫无意外地暴露了梁董事长企业家文化的贪婪本质。</p><p class="ql-block"> 《素书》的原典首句写道: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在现代文化思潮体系下,很多人看到道、德、仁、义、礼会哑然失笑,尤其是将这五个字与铜臭钱味、与资本万恶嫁接,更会嗤之以鼻。倘若冷静地剖析,就会发现这位梁董事长的从商之路,道不明、德不正、仁不善、义不信、礼不诚,满满的贪婪,挟裹着欺诈,肢解道、德、仁、义、礼的内涵,更无从谈起五者一体。</p> <p class="ql-block"> 企业,是企业文化的结晶,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的缩影,道、德、仁、义、礼是企业家文化的魂,无关朝代更替、无关时代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经》是万经之首,汲取万经精华浓缩的道、德、仁、义、礼,必然遵循《易经》的根本原则:变是唯一的不变。</p><p class="ql-block"> 《素书》就是兼收并百家之长的结晶。《素书》之道,侧重道家之道,道法自然之道,自然和人事发展的变化规律,宇宙世界运行和社会进步的准则,名为“规律”“准则”,重心却在“变化”“前进”。《素书》之德,侧重儒家之德,展示人的操守、德行,重心却暗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标准。《素书》之仁,侧重佛教之仁,爱、慈同行,非单纯儒家之推己及人之仁,更重要的是需要体现众生平等性之仁,把我放在众生平等位置,亦如《大智度论》所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大悲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一个企业家在其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切慈、悲、喜、乐、苦,理应与员工平等体验。《素书》之义,并非对立功利,而是选择性地融合功利,既有公义也有私义,舍弃了儒家过度压抑功利意识的义,重视道家自我之利,融合墨家功利的合理性、法家功利的人本性,也就是说,《素书》的义,是常人之义、百姓之义,而非圣人之义,圣人之义过于高远,也非真(仙)人之义,真(仙)人之义过于自私。《素书》之礼,侧重儒家之礼,重心在于待人处事的礼仪和礼节,也融合了道家率性自然……</p> <p class="ql-block"> 《素书》关联的企业家文化之魂,核心不在于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字单纯的字面意蕴,关键点在于五者一体,是一个相互融合且又相互制约的整体,这个整体的支撑点就是因时因势之不同而权变使用的结果,这个结果反馈出来的原像就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身,它与《易经》之易相通。</p><p class="ql-block"> 依托《素书》的五者一体总体框架,分析梁董事长的道、德、仁、义、礼。“道不明”,既有他经商办企业的目标不纯,他考虑的不是遵循经商的规律和标准即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是短期目的圈钱,他也有与其目标相随的道法、道术不纯,即通过官商搭桥以达目的。“德不正”,他千辛万苦地游说中冶集团入驻唐山恒通,却又弃中冶不顾,恶意脱钩套现。“仁不善”,三峡全通巅峰时刻有4000多名员工,从2011年8月开始,就已大面积停发工资,在网易财经刊发报道时,已拖欠员工工资四个月;“义不信”,三峡全通在“大跃进”的征程中,得到了中信信托、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10多家银行的全力支持,最终梁董事长却因其极为自私的贪欲,背刺这些银行,把70亿贷款变成了死账。“礼不诚”,无论是梁董事长在中层干部面前的率性、自信与洒脱,还是他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人情世故,抑或他在高官面前的讳莫如深,一切礼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戴着诚面具,坦然地去资本套现……</p> <p class="ql-block"> 以梁董事长为镜,如果把《素书》当作建构企业经营管理骨架的钥匙,那么《素书》的原典首句,便是一个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家文化的魂。一个企业家的文化精髓所在,应该是遵循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律和标准,与时俱进、求变创新、率性自然,以诚、信、众生平等的职业操守、道法、道术,摆正义与功利的关系,谋求利己与利他的平衡,既抵达个人功利的合理属性,又兼顾他人功利的合理本性,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道、德、仁、义、礼真正的五者一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