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上的美篇

逆风而上

寻访昔日营房有感 <p class="ql-block"> 尹和平</p> <p class="ql-block">  阔别40年的第二故乡——福州,我来了!</p><p class="ql-block"> 原炮兵32536部队政治处宣传股,是我历练及成长的摇篮。当年,我就是在这栋办公大楼里玩“文字游戏”,并从这里走出回到家乡从事新闻工作。此时此刻,我站在这曾经令我魂牵梦绕的“猫头山”下、办公楼前,物是人非,感慨万千,心中涌出无限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我在部队服役的第一站——原炮兵32536部队66分队,是一个被誉为“硬骨头六连式”的连队。这个坐落在福州市北峰山脚下的一线连队,曾经的营房和炮场(训练场)如今早已不复存在,已被整体推平并建成了数栋高楼,成为一个居住小区。站在已经易主的六连“地盘”上,回忆当年战友们生龙活虎的训练场面及军营生活的逸闻趣事,思绪万千,由衷感叹:梦回军营多少次,那知军营已变样。物非人也非,五味杂陈中。</p><p class="ql-block"> 福州寻访,故地重游,是我40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次我们借着到厦门参加7213师旅老战友聚会的机会,特意在返程时来到福州老部队驻地“八一水库”打卡,回忆在部队从事新闻工作时,在军内外发表的稿件,多数都是在这山清水秀之“宝地”边散步边构思而成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遇上高兴的好事,必来“八一水库”转转;碰上郁闷的烦心事,同样也会到“八一水库”边走走。总之,“八一水库”就是我释放压力,过滤心情,放飞梦想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服役的炮兵32536部队团部,坐落在福州市新店猫头山下、八一水库旁。当年,这座威严且美观的军营充满着勃勃生机和朝气!这里,曾经驻守着一批批高炮部队的官兵,留下了解放军指战员生龙活虎的忙碌身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猫头山下的原炮兵第647团团部大门已改变了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用花岗岩石块砌筑的团部办公大楼依然屹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昔日的团部大礼堂已经翻修改造旧貌不存</span></p> <p class="ql-block">  往事如风,今非昔比。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裁军的战略部署,原炮兵32536部队因整编不复存在,团部营房被其他部队接管。后来,接管的部队也换防异地,目前这些营房处于闲置废弃状态。如今,虽然在现场还能依稀看出曾经军旅的印记,但团部营区大门紧锁,我们费尽周折才找到看守民工开门。</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院,只见院内杂草丛生乱长,一派荒凉景象。军人服务社、团首长住房(山坡上几座平房)、机关食堂(大、小灶)、理发店及公厕等都被拆除了,礼堂也被改建了。个别营房前面被民工搭建了简易窝棚堆放杂物,多数营房外墙陈旧斑驳,留下的是无情岁月的痕迹。倒是用石块砌筑的团机关办公大楼和干部宿舍楼依然坚固如初。大院内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格外博人眼球,它见证了我们老部队辉煌的沧桑岁月!</p><p class="ql-block"> 有的营房因被疯长的杂草及树木挡路(或遮住),无法从正面进入拍照,无奈只好从后面免强移步拍摄照片,所以拍摄的照片并不完整。所幸的是,我拍到的这些虽不完整的团部原貌,已能了结我一直心心念念,从梦回军营到重回“军营”的夙愿!如果下次再来此地,也许这里将是另外一番“风景”了。当我缓步离开团部大院时,心情是那么的依依不舍,我再次环顾四周,顿时,一股苍凉且心酸涌上心头,那种滋味无法言表,甚至眼眶都有点湿润了。我想,这就是曾经在此服役过的一位老战士,对老部队和老战友发自内心深处的浓厚情感的自然反应和流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团部招待所还保存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团部院内的指挥连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警卫排小楼的模样还依稀可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卫生队有点认不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车班驻地和楼下的车库(俗称:小红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随军家属楼前杂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干部宿舍楼模样未变,只是石墙上爬满了绿色植物</span></p> <p class="ql-block">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座军营,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军旅历史。参军报国赤子丹心,满腔热血青春无悔!向曾经在这座军营里战斗过的老首长、老战友致敬!向所有在福建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敬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坐落在福州市北峰山脚下的原2营6连营区,被整体拆除,开发为“古城花苑”小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2营6连训练场(炮场)已改为道路和绿化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八一水库”依然山清水秀,成为休闲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 <b>时任647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的宋沿,是尹和平战友担任团新闻报道组报道员时的直接领导,他在战友微信群里看到尹和平战友重回老营房后发表的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后回应道:</b>@江西吉安尹和平  1972年11月我们 647团从老挝回国归建后,临时住在福州连江的山边。1973年初调防到福州,在福州北郊新店猫头山下和马鞍山大夫岭、八一水库等处自建营房安营扎寨,担负福州军区机关和福建省领导机关的防空安全重任,直到1985年10月撤编,1986年最后一批转业干部和退伍兵离队,647团的光荣历史就此划上了句号。办公楼、小红楼(小车库)、干部宿舍、家属宿舍这些熟悉的地方,我都曾经住过,在那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回忆和对老部队和战友们的思念!曾经红红火火、歌声嘹亮、充满青春激情的军营现在已经废弃荒凉,看着非常伤感无语。不过,这是时代前进、国家发展留下的一段难以忘记的过程,也是我们这些老兵们走向新征程的开始。从1985年整编至今快四十年了,我们也都老了,衷心地祝福各位老战友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和平战友!</p><p class="ql-block"> <b>时任炮兵第72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黄原则,是当年我们72师及各团宣传口的最高首长,自然也是尹和平战友当时的上级领导,他在看到尹和平战友《寻访昔日军营故地》的文章后,也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b>和平战友,欣赏了你的“寻访故地(四)”和拍摄的10张照片,心情有点沉重。曾经无限风光的军营,如今已是百孔千疮,此情此景不免令人伤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年的部队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部队这座大熔炉,却铸造了我们的精神,培养了我们刻苦耐劳、勤奋向上的军人意识,这些在我们的记忆中将永不磨灭!这也是今天我们热衷回忆那段经历的力量源泉!</p><p class="ql-block"> <b>【编者的话】</b>的确如此。一日当兵,终身受益。如今,我们这些当过兵的人,大都已进入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回忆我们曾经走过的军旅岁月。希望我们的老战友们也能像尹和平战友这样,有机会就回到第二故乡,看看老部队的营地,哪怕是在旧址上抚摸着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发发呆,也是一种情怀。如果再能像尹和平战友这样,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记录下来,分享给战友们,那对于战友们来说更是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期待老战友们的大作纷至沓来,多多益善!</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师旅7213》公众号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22日</p><p class="ql-block"> <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尹和平,1981年10月入伍,1984年1月退役。曾任炮兵第72师647团66分队战士、647团政治处宣传股新闻报道员。退役后先后任江西省永新县广播站(电视台)编辑(记者)、永新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永新县房地产管理局局长。现已退休。</p><p class="ql-block"> 曾被《井冈山报》聘为特约记者;《江西日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在军内外新闻媒体发表各类作品60余万字,先后出版发行6部报告文学专集(合著)。获得中华"大地之光″报告文学征文二等奖;江西省″′好新闻"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