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知青50周年聚会

阿尔萨斯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7一一29日我们欢聚在温江新港大酒店,共同纪念色达知青下乡50周年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在这个金秋时节,我们回首往昔,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对那段特殊岁月的深深怀念。大家能欢聚一起,是色达知青的共同心愿,特别感谢刘华(大刘华)、马文新、洛让、杨晓刚、杨煜康、陈和平,拉忠,曹智勤、黄英、许高原等热心组委会人员的热心付出,操劳与精心准备,色达知青们如愿以偿相聚了,并取得了圆满的效果。</p><p class="ql-block">遥想五十周年前,这拨年轻人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绝对没有像今天一样无牵无挂、温馨安逸。那会儿我们能吃上那种发黄并带ha味,上面一层厚厚盐的盐腊肉就很不错了,更别说什么蔬菜水果。有些知青点是知青用拖拉机头部那块动力自己发电,我们去山上采摘过野菜,森林围猎,去过荒无人烟的牧场生活一呆就是月把左右。没有电视,什么手机,记忆深处就是有一台收声机就很不错了。唯一最开心的事就是收工后回到知青点围坐钢炉傍谈天论地搞整蛊。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上山下乡并不是乐园,为什么还要纪念呢?唯一的答案——青春蹉跎。并且当那段岁月终结之后,衍生出断舍不离的知青情结。</p> <p class="ql-block">色达知青50周年聚会活动由刘华(大刘华)主持</p> <p class="ql-block">色达县知青五十周年聚会致辞</p><p class="ql-block">杨煜康</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8日</p> <p class="ql-block">一、回忆篇(老照片)</p><p class="ql-block">每当翻开我们陈旧的照片,</p><p class="ql-block">仿佛又回到了那轰轰烈烈的时代,挥之不去,去而复返!</p><p class="ql-block">搅动我们感情的波澜。</p> <p class="ql-block">色达吉日生产队第二批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吉日第二批女知青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色尔坝吉日生产队第二批知青生活住地</p><p class="ql-block">背景是知青点傍边的杂物房,12个知青住地与这石头砌的一字房形成“丁"字形,再简陋不过了,具说还是第一批知青亲手搭建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那年金马草原的知青们</p><p class="ql-block">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全国执行的政策,后来成为年满十七周岁城镇青年或中学应届毕业生的必由之路。内地大城市和州府所在地康定、以及炉定等开展知青上山下乡较早。据说1970年色达县领导也酝酿过组织本县知青上山下乡,并接受康定知青来色达。但当时农村牧区还不具备稳定安全的环境,知青上山下乡工作计划也暂时搁置。从1974年8月才正式开展这项工作的。据色达县委1980年初《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总结》称:从1974年9月至1979年12月,先后共安排集体插队的城镇青年88人,安排外地转队城镇青年12人,共安置知识青年100人。(摘自《色达县志》)。笔者近年收集了色达知青一些资料,并访问部分知青,对集体安置点的知青经反复核逐一统计实应是90人。而零散安置的知青可以核实的大约有13人,由于年代久远,我们无法也不可能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所以色达知青统计数有两个版本;官方版的100人;民间收集汇总的103人。色达集体插队知青实行的是“集中住宿、集中吃饭、集中学习、分散劳动”。</p> <p class="ql-block">从1973年中发【1973】21号文件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待遇有了改善。按照政策规定,色达知识青年下乡第一年由国家发给每人每月15元生活补助,一年后参加当地决算分配,如果生活确有困难的继续减半发给生活补助。知青粮食供应按照中学生粮食定量标准,供应每人每月32斤粮食和4两菜籽油(回族知青稍多几两),其它副食品供应也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一年后参加所在生产队决算分配。农业区的知青分配得到的粮食与当地农民相同,牧区知青继续由国家继续供应。在有建房条件的生产队,还拨给生产队补助款为知青新建了住房。每个知青下乡时还给于一床棉被的二十多尺布票、七斤棉花票票证,知青自费购买棉被用于御寒。路途较远集体来色达的知青,还给报销了车票。集中插队是在翁达、洛若、大则等三个公社的五个生产队里,其中农业区翁达公社的吉日和旭尔沟两个生产队,先后共接受过五批知青,安置人数达49人,占全县集中插队知青的一半多。牧区的洛若、大则两个公社的四个生产队,接受集中安置知青41人。零散安置的转队知青和少数投亲靠友来色达的知青12人(含内地回乡知青),把户口挂在农村牧区公社的某生产队,并借住在农牧民家庭参加生产劳动、或兼职会计、代课老师等挣得工分,并且参加生产队秋后决算分配;有的仅仅是户口在生产队,并没有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或调遣,也就没有参加生产队决赛分配。农牧区地理、气候、出产各异,知青们吃、住、行、劳动内容和方式有很大差异。现把农牧区知青的简况分别介绍如下。</p> <p class="ql-block">牧业区知青安置:城关区洛若公社曲西一队1976年8月接受安置知青12人,是色达牧区第一个接受安置知青的生产队。12名知青有藏、汉、回族的6男6女组成,分别来自康定和色达本县籍。他们是;杨煜康、马文新、曲措、洛桑拉宗、洛绒拉姆、洛桑拉拥、李毅、王黎明、陈和平、李良平、谢琴淑、卓玛央措。知青安置点在扎玛沟口曲西一队保管室,是生产队自建的石木结构平顶土房,经简单改造,把一间多柱头大房间分隔出女知青小宿舍,和男知青宿舍兼厨房,宿舍内搭设木板通铺,当时无电、照明用煤油灯。室内安装铁皮钢炉做饭兼取暖 ,燃料是木材和干牛粪。生活用水从保管室门前几十米的小溪担水。主要生活用具如水桶、炒锅、瓢勺锅铲、搪瓷盆、高压锅都由知青专项安置经费购买分发。该安置点距炉色公路不足300米,距当时的洛若公社革委会所在地约600米,距色达县城20公里。洛若公社甲修一队1976年8月接受安置知青7人,7名知青全部为男性,藏族6人、汉族1人,以康定籍为主。他们是;扎西彭措、刘富贵、杨永林、陈小康、洛松根嘎、关勇、曾小平。最初知青们临时安置在甲修一队冬季草场沙玛沟内,生产队在沟的右岸缓坡地上为知青们撑起一顶牛毛帐篷。帐篷里用木板搭设离地一尺高的简易通铺,上铺丫丫柴。国家为知青点配置了厨房基本用具。知青点距沟口炉色公路有一公里,距县城大约15公里。次年生产队特为知青点新建了两间夯土墙的藏式土房、木质门窗框,本地木匠制作的门窗等,房顶覆土。房屋大约30 多平方米,大间房为知青们卧室兼厨房,小房子储存燃料牛粪。洛若公社曲西二队1977年7月接受安置知青9人,4男5女,藏族5人、汉族4人,康定籍4人,其余为色达籍。他们是;姜文康、徐秋云、扎西、岳双生、易学勤、曲嘎、杨秀珍、李仁贵、王泽等。知青安置点在洛若公社附近,一间藏式土房经改造,中间用木板隔成一大一小两间房,搭设通铺,男知青住处兼厨房。后来知青点借住洛若公社小学房屋。同样有知青安置专项经费购买的厨房用具。知青点距县城二十公里。以上三个生产队知青点的带队干部为高登辉和肖俊青同志。色曲区大则公社翁然四队1977年8月接受安置知青12人,6男6女,藏族8人汉族4人。色达籍5人,其余为康定籍为主。他们是;张强、陆庆宪、谭利平、李晓萍、薛平、黄秀林、张历平、陶明远、魏秀英、马建生、张全跃、龚伍久等。知青点住房借用色尼公路养路道班工房,房子较好,门窗及玻璃完好,有木地板和天花板,生产队为知青专门搭设了木板通铺。县知青安置办购置配送了厨房炊具。照明用煤油灯、燃料为牛粪。知青点距色曲区机关及大则公社约四公里,步行一小时就能轻松到达,据色达县城41公里。带队干部是罗根却、卓玛泽仁同志。</p> <p class="ql-block">农业区知青安置:色尔坝区翁达公社明达大队吉日生产队,于1974年9月接受安置首批知青11名,由藏汉回族的4男7女组成,本县和康定籍。他们是;刘华、杨晓刚、格绒扎西、洛让、夏静萍、谢艳华、韩玲、苏岚、鄢小平、黄英、曹智勤。知青临时安置点位于山顶的吉日寺庙内(当时是生产队的草料堆放仓库),在临时安置点和后来自建瓦房内都有简易木板通铺,因从山顶到沟底取水有六百多米上山坡道,县知青安置办公室委托色尔坝区革委会专门制作了大水缸,配送厨房炊具中除普通水桶外,又特加有抬水大桶(镀锌铁皮制作、牧区驮水驮牛奶专用)。第一年无电,照明用煤油灯;第二年靠翁达森工局支援,生产队和知青们共同努力建起一座小型水电站,夏秋季节可解决照明。生活使用燃料为森林捡拾的干树枝。生产队按照山寨标准,给知青们无偿分了自留牲畜4只奶山羊。还在驻地边划给自留地,供知青种菜和饲养家畜。知青点距炉色公路约800米,沟内遗留有原翁达森林工业局采伐木材时,铺设的铁轨平车路基改成的简易公路,可通行小型拖拉机,距翁达公社及区级机关6公里。1975年县财政拨给新建知青住房补助经费,生产队投工投劳,在吉日沟内划出知青宅基地,修建瓦房四间。带队干部鄢开全同志。1976年8月,吉日生产队安置点接受安置第二批知青12人,7男5女、色达籍8人、外县4人以康定籍为主。他们是;曾玉清、冯如雯、仲晓康、王峰、泽仁、王洪、刘华(小)、何晓春、熊琳、黄新、李文君、邓桂英等。藏族3人其余9人为汉族。安置点为已经建好的石砌青瓦知青住房。通电、通机耕道,离河道仅30米,用水便捷、生活方便。离生产队队部、保管室等只需攀登100多米之字形小路即到。据翁达7公里,据县城72公里。带队干部许广田同志。翁达公社旭尔沟生产队1975年7月,接受安置首批知青15人,由汉、藏、回族的9男6女组成,他们是;许高原、谢冬青、候旭、李进春、吕云康、亚马多吉、杨敏、赵玲、高茂、曾培均、雷进英、郭依芳、冯国英、刘雪萍、张彦。色达籍为主。临时安置点在生产队保管室,次年在紧邻保管室前新建知青宿舍、厨房等房6间。搭设集体住宿的通铺。无电照明用煤油灯,厨房安有钢炉、燃料木材为主。用水到寨子中央的山泉水取水点,生产队给知青们分配有自留奶牛和自留地,知青点与炉色公路隔河相望,距离不足200米,但此段色曲河上无桥,需绕行下游的钢缆吊桥。距翁达公社和区级机关约2公里,距色达县城78公里。1976年7月,旭尔沟生产队安置点接受安置第二批知青6人,3男3女,均为色达籍,由4名汉族2名藏族组成。;他们是彭云、许康原、韩莉、高萍、李俊、欧吴刚。1977年9月,旭尔沟生产队安置点接受安置第三批知青6人,4男2女,外县籍4人、本县2人,汉族4人、藏族2人。他们是;杨晓建、王秀芬、王进、德青、苏成林、杨世伦。知青安置点带队干部先后为许广田、田维友、杨启志等同志。零散安置和转队知青分别是降措(亚龙公社)、易明(克果公社)、董超禄(甲旭公社)、辛洪刚(甲旭公社)、雷加友(克果公社)、王平贵(克果公社)、李兴平(翁达公社)、潘绍清(旭日公社)、王伯超(旭日公社)、徐强(翁达公社)、何彦富(霍西公社)、任启昌(翁达公社)刘侠(色柯公社)等13人</p> <p class="ql-block">农业区劳动:知青劳动与生产队农民同工同酬,春种秋收,每项劳动从零开始学习,如冬天除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外,还要去森工局厕所掏冻大粪运回生产队。春天背畜圈肥料到地里,打土块、翻耕、撒种子、耙地等。女知青都要参加庄稼地三遍人工除草,男知青则参加副业劳动,有时要去牧业组给牛羊打防疫针、剪羊毛牛毛。知青们还到色尔坝区商店装卸货物,挣下车费。给森工局林场打工、上山植树苗。冬季农闲几个月全员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又叫改造土地。当时正是全国轰轰烈烈学习大寨时代。不仅要在本生产队改土,还要参加全公社的大会战,知青们和农民一起吃住都在工地。</p> <p class="ql-block">牧业区劳动:生产队没有安排知青们从事牧业生产劳动,(牧区住户分散,知青们语言不畅。很难适应放牧和从事各种牧活以及游牧生活)。所以牧区生产队给知青安排的活多是修草库伦(蒙语意思是种植牧草的围栏),挖草皮、运石块、修建保管室。有的分期分批打工参加公路养护,到砖瓦厂打工(挖泥、踩泥、运泥、码墙子等)。无一例外农牧区的很多知青都参加了霍西电站的土石方搬运(全县大会战)、住工地简易工棚。少数知青兼任了生产队民办教学点或翁达小学的代课老师。</p> <p class="ql-block">知青生活:所有知青点都实行集体伙食,每天轮流排班留一至二人做饭。集体到地里劳动时,知青们多是自带午饭;糌粑、酥油、茶叶等,生产队安排人员烧茶。糌粑是知青将青稞请农民炒好,知青自己到水磨坊磨的糌粑。农业区知青还种菜、养猪等改善生活。分给的自留奶山羊,奶牛因为不会挤奶,由农民代养,知青们定时取奶。牧区的则由生产队定期送来酥油、酸奶、牛肉等。在农闲季节,农区知青还要上山打柴。牧区知青则捡牛粪。管理上实行生产劳动由生产队统一安排调配,生活由带队干部与生产队长商量协调,安排知青每七天休息一次。让知青们洗衣、洗头、逛商店、自由活动一天。农民实行的十天一休。</p> <p class="ql-block">参加决算分配:农村牧区年底决算分配时,知青们与社员一样根据自己劳动一年所挣工分,农区的得到基本口粮(小麦、青稞、麻豌豆)、以及少量畜产品和现金。旭尔沟少数知青全年劳动十四个月(下乡当年有2个月工分计入次年),挣得工分4000多分,分得粮食外还有现金50多元。部分知青因病或请假误工较多,挣的工分较少,决算分配时成为超支户(又叫倒补户)。牧区的分配的物资主要是酥油、奶渣、牛羊肉、牛羊毛等。</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学习:各知青点都会利用晚上睡觉前,学习实时政治及上级文件。经常还要求写心得体会和大批判文章,等。当时的收音机是获得新闻的最便捷途径。 知青都是生产队民兵组织的成员,每年要参加由县区组织的民兵训练。知青们在农村牧区是文娱活动积极分子,凡有县、区和公社组织的宣传队、文艺调演等活动,都有许多知青的身影。每年基层各种表彰的人员里也有知青们的名字。1975年8月,翁达公社吉日生产队知青刘华(康定来色达)还参加了“四川省首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省里的表彰。</p> <p class="ql-block">上学及参加工作:知青离开农村牧区,主要途径一是去大中专学校读书、二是州、县的招工招干,成为机关单位或企事业的工作人员。1977年年底前,去大中专学校读书实行上级下达指标,社员推荐、领导批准制度。从1977年12月开始实行参加考试,择优录取的政策。许多知青由此考入省内大学、州内的师范、卫生、农牧、工业、财贸等中专学校读书。有不少优秀知青通过考试进入学校,并不断努力,后来成长为行业优秀工作者。如大则公社知青马建生,为甘孜州畜牧业科研工作做出很多贡献,1999年评聘为高级畜牧师,被中国科协授予“第四届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同一知青点的康定知青陶明远同志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专学校,后来通过不断拼搏,获得国内外几个知名大学硕士学位,成为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评聘为正高编辑职称,并在国内大型出版社任总编辑、党总支书记等。很多知青是通过参加招工招干进入工作岗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后来成为省、州、县不同职位的领导干部。到1979年12月,全县知青全部安置完毕,长达五年的色达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全面结束,这场同国家政策同步的大戏终于缓缓拉上了帷幕。让那个年代接受上山下乡的知青们都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作者:知青洛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色达县知青50周年温江聚会篇</p> <p class="ql-block">一代人的不朽精神。与世无争奋斗一生·吃遍天下苦中苦尝过了世间酸甜苦辣咸生活为共和国共成长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知青精神:为国分忧,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执着进取。</p> <p class="ql-block">“知青”灵魂不散,永远飘扬在祖国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从无知到历练,从无私到奉献。这就是知识青年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聚会上,我们共同分享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了友情的珍贵,也体味到了岁月的无情。我们或许已经在各自的领域中奋斗一生,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能够再次相聚,共同纪念我们曾经的知青岁月,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真诚和情谊。这份珍贵的情谊,将会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回首过去,我们想起了那段风雨兼程的插队岁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感慨和笑容。当年的辛劳和艰难,如今成为了我们珍贵的回忆。曾经的田间地头,我们一同劳动,一同励志,共同创造着农村的美丽风景。虽然那时的岁月艰辛,但我们却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着青春的诗篇,给自己留下了一段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这群曾经的知青们聚在一起,共同回顾了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分享了彼此的生活故事,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50年前,我们曾经是一群年轻的知青,远离家乡,到农村插队劳动,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岁月,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珍贵的回忆。今天,我们以老年之姿再次相聚,共同纪念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 知青精神不可磨灭,我们找寻 更上层的建筑物,我们选择 更好的风水宝地,我们弘扬 更伟大的知青精神,</p><p class="ql-block">我们唱响 不朽的知青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一个超燃的时代,上山下乡舞台上轰轰烈烈、意气风发的男知识青年。</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我们响应党的号召,满怀理想与激情,踏上了“第二故乡”的道路。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色达县知青下乡五十周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我们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背上行囊广阔天地金马草原滚一身泥巴,练一身筋骨。今天,五十年过去了,我们又带着美好的回忆相聚在温江新港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共同举起酒杯,为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为我们的友情和情谊,为我们的未来美好祝福。让我们在知青50年聚会的结尾,用一颗坚定的心,迎接未来的挑战,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愿友情长存,青春永驻!愿我们的再次相聚,成为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聚会载歌载舞将整个聚会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聚会欢声笑语、歌舞飞扬!色达县色尔坝吉日第一批和第二批知青临时组队即兴表演《今天我们在一起格桑拉》。相聚的时光虽然短暂,知青们的情谊将通过这首歌远播四方,将用灿烂的笑容,真诚的心灵,唱出热爱伟大祖国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大海无垠,波涛壮阔。下面由色达县知青在本地当过文书的战友们带来铿锵有力的红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感受着大自然的威严和广阔,共同见证着人类的勇气和智慧,感慨:我们需要舵手的指引,才能驾驶出成功!</p> <p class="ql-block">今天知青们欢聚一堂,知青岁月,时隔多年同时下色达县的三姊妹娜雍,降措,洛娜同台高歌助兴,让大家共同欣赏欢快的《敬酒歌》。愿大家在美妙的歌声中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第五篇、‌展望未来‌</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再次相聚,不仅是为了回忆过去,更是为了展望未来。虽然我们已经步入中老年,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我们的热情依然不减。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各位知青朋友能够保持联系,珍惜这份难得的友情,共同度过更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洛诺知青登台演唱《闪亮的酒杯》以此成为连接知青战友们情感的重要纽带,传达了深厚的知青情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p> <p class="ql-block">承担这次色达知青50周年聚会主持人刘华(大刘年)对这次聚会作了深度总结</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次相聚,不仅是为了回忆过去,更是为了展望未来。虽然我们已经步入老年,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我们的热情依然不减。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各位知青朋友能够保持联系,珍惜这份难得的友情,共同度过更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烙印。色达县知青50周年聚会可以从回忆它的绝无仅有以及不可比拟中,看到它起风时一呼百应的热狂,见证它落幕时声泪俱下的悲壮。它像一枚印章,在时代的画卷上从火红辣辣到黯然失色;从豪迈的前言变成式微的后记;华彩的乐章,尘封于历史档案。这次色达县知青50周年聚会在热心参与聚会知青们的支持下圆落结束。历史赋予知青上山下乡的使命,义不容辞,铿锵前行!这个深刻的、不会磨灭的烙印,永久的镌刻在每一位知青们心中,知青们依然青山不老,青春常在,愿一个个晚年幸福,健康并快乐!</p><p class="ql-block">感谢每一位参与这次重聚的老知青们。是你们的到来,让这次聚会充满了温暖和感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回忆。愿我们的知青情谊永存!</p><p class="ql-block">拍照:刘华(大刘华)、王新民</p><p class="ql-block">摄影:王新民</p><p class="ql-block">编辑:邓桂英</p><p class="ql-block">审稿:刘华(大刘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