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账号:61148269</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幸福楼</p><p class="ql-block">图片:实地自拍</p> <p class="ql-block"> 乡村的风景,只要你愿意探寻,总能发现美丽的角落。 </p><p class="ql-block"> 听说南安市官桥镇社庄村有几座年代久远的出砖入石古厝,基于对闽南出砖入石历史文化的爱好和探索,前几天我约上几个好友自驾来到了南安市官桥镇社庄村。</p><p class="ql-block"> 旭日初升,光芒四溢,为官桥镇社庄古村落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带来无尽的活力与生机。寂静的村庄没有小城镇的喧嚣和车水马龙,平坦的水泥路和蜿蜒曲折的田埂小路交汇织网,葱绿的田野,溪水潺潺,远处几座小山丘环拥陪衬,尽显山明水秀。这是一个具有闽南特色的古村落。处处散发着淳朴的乡村气息。社庄古村落有很多浸润着岁月痕迹的古厝和残墙断垣,这些古老建筑有的孤零零地顽强屹立在巷子深处,任凭风雨洗礼,有的与现代化建筑相邻为伍,衬托着乡村的旧貌与新颜。</p><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残石碎瓦的阡陌小道,踏着潮湿的青苔,探访了几幢衰落的古大厝,遥想当年,这些房屋主人何等辉宏腾达,不是达官贵人即是万贯商贾,曾经的大厝建筑何等富丽堂皇,宏伟壮观。如今古厝坍塌,墙体斑驳,红砖风化,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辉煌的风光,每一块砖石,每一段残墙镌刻着乡村历史的印迹,几段零落断垣,如同历史长河烙印在人间的文化符号,让人不禁遐想连篇。</p><p class="ql-block"> 红艳的砖与冷峻的石搭配,衍生出闽南出砖入石的古典美。 </p><p class="ql-block"> 这些沧桑古厝及残墙断垣都保留着闽南建筑的特色元素——出砖入石。有的出砖入石墙壁风化剥离,有的布满不知名的蔓藤,好像披上神秘的历史色彩,令人迷茫的是这些古建筑始于什么朝代?也许是明末清初,也许是更远古,这有待我们去探研,或许能考证闽南地区出砖入石技艺的起源年代。要了解这些历史遗留的出砖入石,唯有拜访当地老前辈或者参阅村史记载,可惜当天找不到村里的知情者,只能在村口大榕树下聆听几位村民纷纷议论,各叙己见。(关于闽南出砖入石的简述和部分考证另有美篇图文介绍,详见上篇拙作《出砖入石》)。尽管传说纷坛,闽南地区出砖入石建筑技艺不仅是能工巧手创造艺术,更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墙面装饰纹理上具有自然的质朴和简约美观,出砖入石技艺承载着闽南地区的建筑历史文化,见证了闽南地区的地理变迁及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这些古厝虽然破落不堪,残墙沟壑纵横,但是它们依然伫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记载了这个古村落的历史更替与延续,也见证了闽南地区建筑文化的发展。社庄古村落,被秋日照耀熠熠生辉,虽然不复当年的繁华,但是那份沉淀下来的独特气息,仍然散发着古朴的韵味,它如同一本厚重的村史村志,绽放着光芒,等待有心人来翻阅与解读。</p><p class="ql-block"> 古厝是乡愁的根源,是家族的根脉。未来古厝的荒废湮灭,将失去一段历史的延续,失去一段曾经的记忆。社庄古村落是祖辈留下的历史文化宝库,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希望有一天,这些古厝和断垣残壁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让他们重新焕发光彩,成为这个村庄的一道靓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走访探寻社庄古村落,不仅让我们欣赏到独特的田野风光和古厝古民居,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人文风情与古建筑技艺发展,古村落往往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古建筑风格和布局各具特色,它们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利用价值。遗憾的是社庄村的出砖入石技艺起源于什么年代仍是一个谜,有待更多的志趣同仁来挖掘探研。欢迎评论区参与讨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文 幸福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09-26</span></p> <p class="ql-block">这座房子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屋顶,屋檐翘起,形同燕尾,它的外墙是由大小不同的砖石拼成,(出砖入石)给人一种质朴而温暖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具有年代感的出砖入石。墙面斑驳陆离,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几簇青苔点缀,显示出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残垣断壁的画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沧桑。门窗依旧,墙体被杂草丛生所覆盖,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整体出砖入石墙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沧桑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时间流逝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屋顶已经塌陷,露出下面参差不齐的石头,这座古老的砖石建筑遗迹在阳光下坚强屹立而格外沧桑。</p> <p class="ql-block">一幢古老的房屋残骸,它曾经可能是一座精美的建筑物。现在只剩下一面斑驳陆离的墙壁,上面布满了岁月留下的裂痕和剥蚀。尽管如此,仍能感受到其昔日辉煌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很有年代感的残墙断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罕见的断垣下面是出砖入石,上面是夯土模墙。砖石已经风化,土墙斑驳累累,经历岁月的洗礼,残墙依然坚强伫立在这片土地上。</span></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建筑群,它曾经可能是一座座精美绝伦,典型的闽南古大厝,虽然坍塌衰落,仍然感受到其昔日辉煌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砖石风化,沧桑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镌刻着村史的更替与延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典型的出砖入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堵残墙也许是最早的出砖入石雏形。(有待考证)</span></p> <p class="ql-block">社庄村的古厝,是散落闽南大地的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