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上游考察纪行</b></h1><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诗词 桂维民</span></div></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 黄会强</h3><h3><br> 【编者按】黄河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九曲十八弯注入渤海,不仅滋养了土地,更孕育了无数文化瑰宝,从远古洪荒到现代繁盛,黄河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发展。近期,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和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组织的《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考察团,对黄河上游沿岸人文历史进行了考察。近6年来,巜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编撰委员会,分别对黄河中下游沿岸历史人文进行了5次考察,相继出版了《出入龙门》《徙彼河山》《河洛中原》等系列丛书。<br></h3><h3> 此次为第6次对黄河沿岸历史人文考察。本次考察团的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历史学院原院长、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教授孙家洲;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著名学者、教授、诗人,《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桂维民;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编审,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黄河岸边的中国丛书》策划人马来;宗教与神学研究专家,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从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易华;省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高彦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党社;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会强;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摄影师石春兰;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员,丝路影像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祁旭东等历史、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h3><h3><br></h3><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考察团在丝路国际自驾起点合影留念</h3> <h1></h1><h3> 本次考察历时16天,共考察了甘肃、宁夏、内蒙3个省(区)的11个地市50多个点。一路上,各位专家学者考察认真细致,讨论热烈。诗人桂维民一路考察一路吟诗作词,写了48首诗词。受各位专家学者和桂维民诗人的感染,我对这一路留下的影像进行了整理,并写了些影纪。现在,让我们跟随桂维民的诗词和影像,一起来领略黄河文明的源远流长……</h3><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南歌子·再出发</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逐日犹追火,沿黄又出师。</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征帜入云飞。</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探奇寻古迹,续芳词。</font></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五章</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塞上明珠——宁夏吴忠</b></h1> 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是吴忠。吴忠市地处宁夏中部、黄河之滨,是引黄灌区的菁华之地。黄河由中宁县白马乡新田村流入青铜峡市峡口镇碉堡湾,开始了它的吴忠之旅。从空中俯瞰黄河蜿蜒如龙,在牛首山下静静流淌,山、河、湿地相逢,景观独特。黄河流经吴忠69公里,有30多公里在吴忠城区流淌,母亲河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共生共荣,彼此包容和谐,造就了这个城市的安澜祥和,人和水的故事每一天都在这里上演。 吴忠环境优美宜居,风光独特,景色秀美。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吴忠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吴忠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素以“天下大集·水旱码头”闻名遐迩。距银川河东机场40公里,银西高铁等5条铁路、京藏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纵贯市域。 吴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吴忠自公元前 214 年秦朝始设富平县,已有 2200 多年建城史,是唐代灵州城所在地,唐太宗李世民在此举行“灵州会盟”。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古长城、秦汉古渠、108 塔等遗迹众多。 吴忠市是这次考察团之行的第五站。考察团在吴忠市文旅部门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宁夏水利博物馆、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青铜峡108塔,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汉渠灌溉渠渠首和吴忠董府等文物遗址。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节</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宁夏水利博</b>物馆:一幅长河惠民的历史长卷 </div></b></h1> 宁夏水利博物馆坐落于青铜峡水利枢纽附近,走进宁夏水利博览馆,你可以了解宁夏引黄灌溉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可以与一度散落在乡野的老物件近距离接触。古老的水车、架子车、测量仪器,乃至扁担、箩筐、竹篓,都在向你讲述它们的故事。<br> 在这里,时光在纵横交错的引黄古渠道里缓缓流淌,密如网织。从司马迁“水之为利害”到郭守敬“因旧谋新”,从乾隆皇帝“兴水利以尽地利”到宁夏知府张金城“河渠为宁夏生民命脉”,无不秉承前人对治水深刻的感悟,展现了宁夏引黄灌区两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水利史和博大精深的水文化。 这里自秦汉时期,就已有了屯垦开渠、引河溉田的记载,很有“历史”。讲解员告诉我们,引黄灌溉在宁夏历经沧桑、从未中断,创造了河套平原的灌区农业和生态环境,是灌溉农业文明的杰出典范。<br> 黄河纵贯宁夏397千米,引黄古灌区南接萧关与关中平原,北接乌兰布和沙漠,东临鄂厄多斯台地,西靠贺兰山天然屏障,灌区以青铜峡为界,以上为卫宁平原,以下为银川平原。得益于黄河泥沙冲淤,灌区土地肥沃、地饶五谷,“天下黄河富宁夏”,名不虚传。<br> 馆中一个大大的秸秆制成的实物“埽 ”,很是瞩目。何为埽?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提到“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在百度的词条解释中,将其定义为:旧时治河,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其实不光在“旧时治河”,在现代的黄河堵口护岸中,“埽”依旧被广泛应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宁夏水利博览馆中关于“卷埽”的场景展示和介绍</h3> 博物馆里展示,在《宋史·河渠志》中已有关于“卷埽”制作方法的描述,而在《元史·河渠三》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卷埽”在黄河抢险中的应用。“卷埽”在宁夏地区利用秸秆等物进行捆扎,而在黄河下游更多的是利用柳树枝条捆扎石料的方式,虽地区不同、所用材质不同,应为一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史·河渠志》中关于“卷埽”的制作(上图)《元史·河渠三》中关于“卷埽”在黄河抢险中的应用记载(下图)</h3> 在博物馆中展示了宁夏历代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用水、管水经验。“卷埽”技术与汉代“激河浚渠”,北魏灌溉制度,元代木闸、滚水坝控水,明代石闸布设、刻字“水则”,清代飞马报汛、埋设准底石、闸坝砌筑、植柳固堤、“封”“表”轮灌、渠道岁修、插杠挡闸等技术及经验都是领先于其时代,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物馆中展示的元代治水专家郭守敬的塑像</h3> 参观结束时,讲解员给我提供了许多资料,让我对宁夏的治水历史及取得的成效有了更详尽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夕,宁夏全灌区直接从黄河引水的大小干渠共39条,总长1350千米,灌地12.8万公顷。新中国成立后,改造旧渠,开发新渠,灌区规模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灌区重点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灌排系统日益完善,供水保证率大幅提高。历代开凿的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东干渠、西干渠、惠农渠、大清渠、泰民渠、七星渠、美利渠、跃进渠、羚羊寿渠和羚羊角渠14条引黄灌溉古渠,流润千秋、惠泽至今,灌溉面积36.2万公顷。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节</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千年古渠:一部流淌千年的水文</b>化史</div></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回波乐·古秦渠</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秦渠至今畅流。</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河东灌溉田畴。</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引水筑堤围堰,滋腴塞上千秋。</font></b></div></h1> 宁夏自秦代就拉开屯垦开发的序幕,200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开发建设史,且历经沧桑从未中断。在具有两千多年灌溉历史的宁夏引黄古灌区,至今还存在着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大清渠等14条古渠,每一条古渠都流淌着无数的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治理黄河的见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宁夏历史上的第一条古渠是秦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收复河南之地后,驻扎在北方地区,充分利用黄河便利的灌溉,兴修水利,开凿了古秦渠,拉开了宁夏引黄灌溉的序幕。 北魏名将刁雍任职期间到宁夏,不仅新开修了艾山渠,还将原有的渠道进行了整修,宁夏一改过去旧貌,成了北魏政府输出军粮的重镇,因此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称誉。而在向外地运送军粮时,刁雍又倡导黄河水运,开创了黄河上游大规模水运的先河。 “一渠萧瑟黄绿间”,唐徕渠从青铜峡一路向北流,从银川市穿城而过,它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最长的一条渠道。有人说,唐徕渠承包了银川多半的美,水利人亲切地称之为“唐老大”。光听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著名的唐徕渠是唐代开凿的,其实,唐徕渠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古渠的雏形,在唐代多次开展过疏浚整修工作。唐徕渠将黄河水由南向北调动300多公里,依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专家曾表示,唐徕渠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 到了清代,宁夏开凿的灌溉渠就更多了,比如说大清渠、惠农渠、昌润渠、滂渠、良田渠等等,形成了“百渠流润”的盛况。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这一年,作为宁夏一号工程的青铜峡水利枢纽正式开工建设,结束了宁夏平原2000多年来无坝引水的灌溉历史。随后宁夏又建成了沙坡头水利枢纽和四大扬水工程,如今,宁夏引黄灌区受益范围1.3万平方公里,引黄干渠达25条,总灌溉面积达到1046万亩。 2017年10月1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00多年来,中国人对黄河的治理利用从未停止过。黄河水在宁夏浇灌出一片“塞上江南”,而写在大地上的水利博物馆更是成了宁夏人民心中的一个文化印记。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第三节</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引黄古灌区的精华之地:</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青铜峡黄河大峡谷</b></span></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水仙子·青铜峡</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游龙十里浪惊魂。</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驭日追风逐月奔。</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青铜山色云成阵。</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长河任吐吞。</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芦荻绕岸缤纷。</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花不尽。</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带水痕。</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涛唤晨昏。</font></b></div></h1>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总面积126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地处贺兰山下,黄河岸边,是宁夏黄河金岸旅游带的核心区域,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引黄古灌区的精华之地。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是黄河中上游最后一道峡谷,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更是秀美奇绝。游客可领略黄河峡谷之美,寻梦千年古渠之源,探寻水利枢纽之伟,触摸西夏古塔之魂,追寻大禹治水之绩。景区具有国家和世界级的景观风貌以及国内罕见的地质构造,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组合度强、生态保护完整,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家园的代表性景区。景区具有国家和世界级的景观风貌以及国内罕见的地质构造,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组合度强、生态保护完整,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精神家园的代表性景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式的看了几个点,听当地陪同人员讲了一些关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的历史故事。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禹开青铜”的传说</b></div> 在青铜峡,民间一直流传着大禹凿开青铜峡的动人传说。相传上古时候,黄河流入中卫境内,山阻水道,洪水四溢,到了峡口山,由于大山拦住水路,处处是一片汪洋大海,百姓叫苦连天。大禹治水时,来到这一带,看到山石阻拦河水,于是率领民众数百人,住在峡北岸的古石洞里,每天挖石不止,想把大山凿—个水洞,放水过去。可是,山高石头硬,破它不动,大禹命令造窑烧炼青铜斧。那时,峡口山一带没有铜铁,只好从远方运来铁石,在窑中烧炼。经过七天七夜的烧炼,终于炼成—把青铜斧。那斧真快,削石如泥,不几天,就砍去了大半个山头。快劈到山腰时,突然冒了一股青烟,铜斧不翼而飞,但见那空中闪出一员天将,手持青铜斧,听得“咔嚓”一声,像是打雷,“轰隆”的一声炸响,山崩地裂,裂出一道缝来,洪水顺着裂开的口子奔流而下。从此,平息了水患,大片的土地露了出来,形成了平原。大禹看到滚滚而流的黄河水笑了,接着到下游察看水情,发现水患未止,又命令民夫开挖渠道,引横奔乱闯的洪水入渠道灌溉农田,发展农牧业。后来人们在大禹开挖旧渠的基础上,又修建了艾山渠。由此,大禹治水修渠的功绩,世世代代广为传颂。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第四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中国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实心塔群:一百零八塔</span></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梧叶儿·一百零八塔</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依山势,登塔林。</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金谷峡湾深。</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秋声远,云散金。</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印禅心。</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西夏风情细品。</font></b></div></h1> 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青铜峡市,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是中国现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齐的喇嘛塔群之一,总面积6980平方米。 一百零八塔,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分十二阶梯式平台,由下而上逐层增高,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总计一百零八座,因塔数而得名。是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阵,以其独特的建筑格局、神秘的西夏历史和深远的佛教文化闻名遐迩。 108塔寓意,108这个数字在佛教中是最吉祥的数字、它取自36天罡星、72地煞星,两数相加为108,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年十二个月,24节,72侯。三数相加也为108,佛教就有人认为,人的一生中有108种烦恼,观108塔,可解除人们的108种烦恼,为了去除众多烦恼,善男信女还会戴108颗贯珠,诵经108便,敲钟108响。据说,只要上了塔,围绕塔转三圈,便可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古往今来,建塔立庙皆有一定来由,那么108塔为何而建。传说古代这一段黄河有凶龙出现,兴风作浪,破坏庄家,淹没房屋,殃及百姓,于是人们不惜一切代价,集资建立了108塔,以镇龙为凶,建塔是想化凶为吉,变害为利,但愿风调雨顺。 1963年2月,一百零八塔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一百零八塔的传说轶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关于一百零八塔的建造有很多种传说,有传说称是北宋百姓为了纪念当年穆桂英点将所建;有传说称是明初当地百姓为纪念在此战死的108名将士所立;有传说称这里只是108座和尚的骨灰塔,也有说法认为这只是尊仰《金刚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建造的。 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贯珠108颗,念佛诵经108遍,晓钟108响。建筑108塔意为消除烦恼。108塔也是这种思想的产物,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和好运。数一个塔即除一种烦恼,如能一口气数清所有的塔,则可尽除人生烦恼。不少游人至此都要数塔。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b>第五节</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b>宁夏第一府:董府</b></font></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三台·百年董府</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br></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名邸秋斋树绿,院前院后花红。</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南北兼融技艺,满怀明月清风。</font></b></div></h1> 在宁夏吴忠有一座府邸——董府,俗有“宁夏第一府”之美誉。这座在黄土地上经历了风雨沧桑的百年老宅,建于清朝末年,是清朝陕甘总督董福祥的私家宅院。 这座百年豪宅的主人——董福祥,在宁夏近代史上,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清代固原人,曾地位显赫,历任阿克苏总兵等职,加封尚书衔和太子少保衔。1900年,董福祥奉命入京充任武卫后军统领,成为清朝的正一品武将,走上了他权力的巅峰。后来,董福祥率军奋力抵抗八国联军的入侵而得罪洋人,《辛丑条约》订立时,列强强烈要求处死董福祥,在列强的威逼下,清政府不得不将其革职返乡。 退居故里的董福祥,选择了他走上仕途的发家之地金积堡、圈地盖房,大兴土木,按照尚书衔提督府的规格修建府邸。1902年,他耗资三十万两银子,历时三年建成了这座府邸——董府。整个府邸由内寨和外寨两部分组成,外寨现今已荡然无存,内寨保存完好。内寨占地面积34650平方米,分为3个大院,6个小院,呈三院六庭式布局。整个院落坐西朝东,四周黄土夯筑高墙,立地仰视,俨然一座城堡,凌空俯瞰,董府整体布局俨然如一个汉字的“喜”字,匠心独运,令人惊叹。追随董福祥多年的部将兵丁也纷纷迁居金积,以董府为中心,周围建起许多小府,如众星捧月,形成了占地三千多亩的官府民宅居住群落,后人称之为“董营村”。一时间,董府这座豪宅大院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民间素有“北京有紫禁城,宁灵数董营村”之说。 中国达官府邸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而董府整个院落是坐西朝东,大门开在东北角。每个小四合院里的正房都是坐西朝东,门窗面朝东开,宁夏民间素有“有钱不住东西房,冬不暖来夏不凉”的谚语。 坐西朝东这种坐向与董府封建大家族的居住格调和非凡气派的官宦住宅文化极不相称,究其原因,据说这是董福祥忠于朝廷的表现,东北方向正面对着朝廷——北京,他在表明自己的忠心,即使革职还乡,也永远心向朝廷。 一百多年过去了,董府这座历经沧桑的深宅老屋,其装饰内容与风格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书香气息仍然吸引着国内文博界专家、作家、画家到此游览采风,众多影视名人还到此选景拍片,《黄河风月》《征服者》《飞天》《驼道》《新孟丽君》等影视剧相继在此取景,内地及港台著名影星陈红、刘若英、陶慧敏、董勇等在此留下了影视创作的足迹。 凝视这座百年老宅,不由使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历史遗留下不仅是一座空寂的院落,人们在它身上发现了古代工匠创造的艰辛、传统文化的积淀。这座百年老宅既承载着历史,又创新着未来。 目前董府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古老的董府将重新焕发光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