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游记(二):盛宴之旅 - 巴黎及周边地区的地铁加徒步游

之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b style="font-size:18px;"><i> </i></b><b style="font-size:20px;"><i>法国游第二部分:巴黎及周边的徒步及地铁游。</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从马赛到凡尔赛首选的交通工具是火车,它方便,经济,快捷,轻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马赛查尔斯火车站(Marseille- Saint- Charles station)在市中,1848年建成,高高的阶梯两侧有一些精美的艺术雕塑,古香古色。进入侯车大厅,虽然老旧却也高大敞亮。人头攒动,来来往往,是个繁忙的交通枢纽站。3个半小时的路程在车窗外不断切换的景色中很快度过。</i></b></p> <p class="ql-block">车站大厅屋梁上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咖啡厅里等候</p> <p class="ql-block">  车窗外秀美的田园景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入住 Waldorf Astoria,这家豪华酒店紧靠凡尔赛花园的边上,从房间的窗户可以看到凡尔赛花园景色,步行可到凡尔赛宫的“女王”大门以及凡尔赛城 RER车站,非常方便。由于check in的时间还早,寄存好行李直奔凡尔赛宫。</i></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终于来到期待已久的凡尔赛宫。当初法王路易十三只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楼作为他的狩猎行宫。1661年路易十四授命建造豪华行宫,历时二十八(又说四十)年建成。宫殿的宏大布局,其豪华奢侈之度是非亲眼所见,亲身所感而不能知的。</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据说当年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宫的灵感与参加了一场庆典有关。Nicolas Fouquet作为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邀请了年轻的路易十四作为嘉宾参加了他在自己的豪华城堡沃勒维康特举行的一场奢华庆典。路易十四对他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及花园印象深刻,瓦蓝的圆形屋顶,镶金的屋脊和门窗,高大的圆形支柱,精美的装饰都是他自己的宫殿所不及的。妒恨之下,使他愤怒地下令以“不尽职守”,“贪污”,组建私人军队等罪名将 Fouquet 投入巴士底监狱囚禁。而路易十四在灵感的启发下,聘请了原班建筑师,花园设计师和装饰设计师等,将其父路易十三当年的狩猎行宫历经多年扩建而成为现在的凡尔赛宫。</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十七世纪中叶是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盛行的顶峰时期。凡尔赛宫是标志性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以豪华的奢侈美,过度堆砌的装饰,色彩华丽的搭配,镶金镀银镶嵌宝石,穹顶透视画与圆柱廊以及夸张繁琐的雕塑的结合等,从而充分彰显国王的威严,权势与财富, 强化君主集权。法国大革命期间废除君主制,国王被赶走,民众破坏洗劫物品。也曾一度为仓库,存放从贵族那里没收的物品。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步修复至现在的规模。</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凡尔赛宫作为法国王宫长达107年,宫殿共有2300房间,总面积63154平方米,收藏了大约6万件艺术品。于1979年10月26日,凡尔赛宫及其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i></b></p> <p class="ql-block"> 以希腊众神命名的厅,穹顶画如诗如梦,圆顶中心悬吊下来的华美吊灯像是画的一部分,与画融为一体,又从画中流下来,感染,冲击着人们的视觉。</p> <p class="ql-block">皇家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  金碧辉煌的镜厅是凡尔赛宫中最著名,最奢华的重要的大厅。一些历史性协议在此签订</p> <p class="ql-block">  不像现代镜子那样清晰反映影像,但在当时已是非常先进的技术工艺。路易十四为了独占此工艺,禁止威尼斯镜子制作工匠离开威尼斯,否则关禁甚至处死。(威尼斯有当时最好的镜子制作工艺和工匠)</p> <p class="ql-block">战争厅,是镜厅的两倍大,巨幅以历史上各种战争为主题的画卷展示在此。</p> <p class="ql-block">  设计精美的凡尔赛花园是典型的法式花园,几何,对称,水池和喷泉,古希腊式雕塑。唯美浪漫。据说还曾是植物学家的研究地,史上最初始的“动物园”的概念也由此处形成。</p> <p class="ql-block">  阿波罗喷泉。当时没有电泵,园中这么多的喷水池的水压是怎么解决的呢?</p> <p class="ql-block">  WA的晚餐,每道菜都是大厨的手艺,很好吃,香嫩的牛排,软滑的烤鱼,Q弹的“琥珀”虾,精致的甜点,让舌头好好享受了一番,只是吃完了还不饱。哈 ,“凡尔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次日早上,离开凡尔赛再次坐上RER到达巴黎,在车站里买好一周的地铁通票,欣然上路。</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法国首都巴黎也许是大家并不陌生的城市,这里还是列了几条标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是“全球都市”之一。(纽约,伦敦,巴黎,东京)</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是“历史文化之都”。有3800个法国历史遗迹和 4个世界遗产。</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对世界发展影响重大。</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是被认为最适合各种研发创新的城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是引领世界时尚、艺术潮流的浪漫之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是世界最多观光客造访的城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是欧洲绿化率最高,最适宜居住的城市……</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还是先到酒店寄存好行李,然后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圣礼拜堂(Saint Chapelle),它也是巴黎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巴黎圣母院教堂因2019年火灾在维修不得不关闭。 </i></b></p> <p class="ql-block">  巴黎地铁一瞥,它是巴黎市内交通的主要生力军。1900年始动,经历百年历程,有老旧黯淡,噪音较大,相对空间窄小的列车,也有宽敞明亮,双层车相,无人驾驶的现代机车。</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在巴黎的这三、四天里每天都要来回跨过塞纳河不止一次。</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塞纳河(La Seine)是巴黎这座文化名城的母亲河,许多重要文物建筑都围绕着塞纳河两岸。1991年,塞纳河沿岸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塞纳河在巴黎这一段,由东向西把巴黎一分为二,总长13公里,共有37座桥梁。</i></b></p> <p class="ql-block">最宏伟的亚历山大三世桥</p> <p class="ql-block">最古老的“新桥”</p> <p class="ql-block">夕阳里,桥下唯美浪漫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当年法王路易九世是虔诚的基督徒,下令在西岱岛上兴建圣礼拜堂以保存他用重金买下的耶稣受难时的圣物,包括荆棘冠和十字架碎片。1248年落成,为中世纪哥德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宏伟的建筑,高耸的尖顶,似乎要直至天宫,特别是它是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十三世纪彩色玻璃收藏之一的教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圣礼拜堂共有两层。下层的金色和蓝色的肋状拱顶,由成排的柱子支撑着,供宫廷朝臣及仆人用,现在为游客设有礼品店。上层是存放圣物,供皇室御用。如果说下层给人感觉的是沉闷,压抑和不安,那上层的炫丽迷人,高大宽敞,图案精美的彩色玻璃窗给人的是震惊、神秘、神圣的感觉。1113面彩色玻璃组成了十五个高大的玻璃窗户,色彩斑斓,描绘了圣经中的场景,从最左面的创世纪,到正面的耶稣遇难,再到对面的启示录,真是令人叹为观止。</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现在圣礼拜堂还是欣赏古典音乐的场所,每年都举办上百场音乐会。包围在圣堂的氛围中,温习着圣经故事,耳听着饱经岁月的古典音乐回响旋绕在高高的教堂大厅里,好像把人带进另一个时空里。</i></b></p> <p class="ql-block">圣礼拜堂(La Sainte-Chapelle)</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层</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层</p> <p class="ql-block">  在他们身后静静地听着讨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i> </i></b><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圣礼拜堂旁边的法国最高法院。刻在大楼正面的 “自由”、“平等”、“博爱” 三大民主理念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和倡导。</span></p> <p class="ql-block">  向巴黎圣母院打了一个招呼,离开西岱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转辗来到橘园美术馆(Orangery Museum)。位于巴黎杜乐丽花园一角,是一座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展厅。由于著名的印象派画风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的克劳德 莫奈从对美术馆的设计参与及捐赠画卷,使它别具特色。椭圆形展厅的天窗设计,使早晚射入的光线不同,可以看到不同效果的《睡莲》。除了莫奈的八幅巨大睡莲壁画,还收藏了保罗 塞尚、亨利 马蒂斯、巴勃罗 毕加索、皮耶 奥古斯特 雷诺阿、亨利 卢梭等等19世纪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喜欢莫奈又对印象派绘画感兴趣的朋友,这里是必访之地</i></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莫奈的巨幅壁画《睡莲》,没有地平线,却让人感觉到层次和延伸。没有花型,叶型,却让人感到荷花、荷叶的存在。很美,美在情趣,美在印象。</p> <p class="ql-block">《战争 或骑马的不和谐》亨利 卢梭,好奇怪的画名</p> <p class="ql-block">《穿红裤子的宫女》亨利 马蒂斯</p> <p class="ql-block">给当代艺术,极简美学留了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b style="font-size:18px;"><i> 下午到访奥赛(Musée d'Orsay),如果在凡尔赛宫、卢浮宫欣赏绘画、雕塑作品使你感到震惊、敬畏、高大,庄严,让人有点透不过气来,那么在奥赛博物馆欣赏绘画,雕塑等作品将是轻松、愉悦、朴实、生动、浪漫的享受。我个人的最爱。</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1898年这里最初建造的是新古典主义建筑式的“豪华”火车站,所以比普通火车站更多了舒适、豪华的设计。运营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不符合新型列车的标准不得不停运,弃用。1970年获准拆除后,当时的文化部长雅克 杜哈明提出改建为博物馆,从而成就了奥赛博物馆。又是一个令人赞叹,挽救了名胜古迹的案例。其中大多展现的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绘画、雕塑、家具和摄影作品。</i></b></p> <p class="ql-block">依然可见火车站轮廓</p> <p class="ql-block">与美国纽约港口相同的自由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车站时钟的剪影,曼妙有趣</p> <p class="ql-block">《印象 日出》克劳德 莫奈</p> <p class="ql-block">《拾穗者》让 佛朗索瓦 米勒</p> <p class="ql-block">  爱德华 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与克劳德 莫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面对面的挂在展厅里,相互对视、比较,揣摩和探讨着。</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的母亲和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雕塑《地狱之门》奥古斯特 罗丹</p> <p class="ql-block">背对着“地狱之门”,你在思考着什么?《沉思者》,终于看到实物了。</p> <p class="ql-block">  晚餐钟点到了,这是一家巴黎网红餐馆,地道实惠,味美正宗,食客很多,热闹拥挤却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傍晚来到巴黎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建造这么一个庞大的钢筋铁架?网上查看一下,大背景是十九世纪末期法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发展进步很快。具体事件是 1889年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行,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而决定建造一个临时高塔,以彰显法国工业的领先、欧洲明灯的形象。后因它参与气象、天文、战略、通信等领域的研究被保留下来。</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站在塔下向上看,它如同巨人一般高大挺拔,威风凛凛,气势非凡,钢筋铁骨的结构给人一种强大有力的自信感,弯曲的线条在纵横交错的骨架中由现坚贞浪漫,让人震撼。法国人真是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机会表现它引领者的傲然霸气。</i></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它背后还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回头,我就一直都在你身后”。</p> <p class="ql-block">  巴黎第一天,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第二天</i></b><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凯旋门是世界最大的凯旋门,1806年纪念拿破仑抗击俄奥战役的胜利而建。门最上正反两面的一排浮雕描述了法国战役,四个大型浮雕分别是:出征、胜利、战役和和平。想想站在它顶上检阅千军万马,宣布胜利凯旋该是怎样一种豪迈奔放之情!</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为纪念战争中牺牲的法国士兵和将领,在凯旋门前有一个“无名战士墓”,埋葬了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无名战士。墓前的火焰🔥长燃不熄,向过往致敬。</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i></b></p> <p class="ql-block">  284阶旋梯,好不容易爬到顶,一定要留照。</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无名战士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b style="font-size:18px;"><i> 荣军院(L'hôtel des Invalides)</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它也是巴黎重要古迹之一,1670年,是当时的法王路易十四提出建造一个为治疗退伍军人和战争中受伤的士兵的医院和教堂,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这其实有两个教堂组成,一个是“圆顶教堂”为皇家所用,一个为“圣路易教堂,为士兵所用。这样,国王和士兵即可同时出席弥撒,又不相互干扰。</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1861年 拿破仑 波拿巴的陵墓建于此处,灵柩迁入。之后又有法国军事博物馆组建,所以这是一组建筑群。</i></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荣军庭院</p> <p class="ql-block">圆顶教堂及拿破仑棺椁</p> <p class="ql-block">  圣路易教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b style="font-size:18px;"><i>罗丹美术馆(Musée Rodin)</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奥古斯特 罗丹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著名自由主义雕塑家,以人体结构,肌肉张力表现个性,传递作品的情感,用肢体形态表达内心深处的活动。他的朋友评价他的雕塑说,他不是用材料雕塑,是在用人雕塑,就像把人的灵魂注入进塑像中,给雕塑赋予生命。看他的《地狱之门》等作品,让人不寒而栗。</i></b></p> <p class="ql-block">  其实现在共有46个“沉思者”雕像在世界各地,有些是罗丹基金会翻制的。在巴黎罗丹艺术馆前院摆放的应该一定是他亲自监治的吧。</p> <p class="ql-block">三个影子,也是雕塑“地狱之门”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 去“先贤祠”的路上路过卢森堡公园,喷水池边坐下休息,巴黎多阴雨,难得的风和日丽,放松身心,小憩片刻</i></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先贤祠。(Pantheon)</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城有一个它自己的主保圣人 - 圣女吉纳维芙(Sainte Genevieve),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修行者。有许多有关她圣迹的传说,治疗疾病对抗恶魔。她曾用自己的方式阻止外族入侵巴黎,护佑着巴黎。并影响了法兰西王国奠基人 - 克洛维一世皈依基督教,这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发展都是一个转点。</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话说回来,这座“圣贤祠”就是当初法王路易十五为圣女吉纳维芙建造的神殿。1789年竣工时恰逢“法国大革命”,圣女遗骨烧毁,改为安葬有特殊贡献的“伟大的法国人”。</i></b></p> <p class="ql-block">  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墓</p> <p class="ql-block"> 在“先贤祠”穹顶上垂下的“傅科摆球”。 </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也在自传,而法国物理学家莱昂 傅科用一个简单摆动的吊球,直观的证明了这一点。他最豪气的摆球实验是把球悬挂在“先贤祠”的穹顶上展示的。</p> <p class="ql-block">  巴黎第二天同样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i>   </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巴黎第三天。</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最精彩的,最重要的放在最后,卢浮宫(</i></b><b><i>Louvre Museum)</i></b><b style="font-size:18px;"><i>做为压轴大戏终于登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卢浮宫是法王菲力二世做为防御性城堡建于12世纪末,从城堡到王宫,再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大博物馆,历经了八百多年历史演变,也曾被闲置、破坏、焚烧,甚至被拆除的命运。有人总结了它变迁过程的五个关键点,觉得很有帮助了解它的发展过程,用极其缩减的几句话试着描述一下。</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第一次,从防御城堡到王宫是已经到了十六世纪的弗朗索瓦一世完成的,他下令推倒堡垒,建造自己的寝宫,完成了从城堡到王宫的跨越。他喜欢艺术绘画,在他订制,购买的大量艺术品中就有《蒙娜丽莎》。</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第二次,在路易十四(太阳王)统治时期法国达到最辉煌、富有、强盛的顶峰时期。他把王宫搬入凡尔赛宫后,卢浮宫就成为在他侵略扩张版图中购买加掠夺的大量艺术作品的展示场所,特别是油画作品,并且迁入艺术学院,科学院,定期举办艺术沙龙,展览艺术品,但还是局限于王宫收藏。</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第三次,是</i></b><b><i>拿破仑·波拿巴</i></b><b style="font-size:18px;"><i>在取得对抗反法联盟中大获全胜的同时,也搜罗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精品,他下令再次扩建,把卢浮宫改建成了博物馆,以收藏这些文物珍品,并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第四次,十九世纪初,波旁王朝复辟,改回原名卢浮宫博物馆。拿破仑三世最强力扩建,在他的几年里扩建的比所有前人在 700多年建筑的还有多,卢浮宫的宏伟建筑群直到这时才基本形成。</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第五次,卢浮宫购买,接受赠送和考古发掘,收藏品越来越多,至今大约有三万多件。在1981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行政机构搬出卢浮宫,大规模的修整了卢浮宫,还其展示绘画、雕塑、铸造,考古等等艺术品的全貌,并请华裔建筑设计大师贝律铭,设计玻璃金字塔进出口及地下通道的建造,历时十年。</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从此,卢浮宫完成了历史转变。它海量的收藏品,成为人民大众欣赏,学习和研究历史,艺术史的知识宝库</i></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p> <p class="ql-block">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p> <p class="ql-block">阿波罗展厅</p> <p class="ql-block">  拿破仑三世套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直到卢浮宫关门才意犹未尽地走出来。大门口的吹萨克斯管🎷人的孤单身影;塞纳河畔艺术桥上传来一曲悠扬动听的钢琴曲;街边的小广场上一群人们伴着音乐跳着欢快的舞步;拐角处的咖啡馆,餐饮店里坐满了食客,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描述着巴黎,随性又不失格调,时尚又不失古风。</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 夕阳下,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金光闪闪,美轮美奂,为古老的历史建筑赋予新的生命,从过往,向未来。</i></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i> 今天要乘坐下午四点多的飞机返航,利用上午去参观了蒙马特圣心圣堂(Sacred Heart of Montmartre),是巴黎地标之一。</i></b></p><p class="ql-block"><b><i> 提议建造圣心教堂原由是认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以及随后发生的激进的巴黎公社的冲击和破坏,国家道德沦丧,伦理败坏。建造教堂,为救赎世俗人们,“补偿战争和革命带给的损失”。</i></b></p><p class="ql-block"><b><i> 于是圣心圣殿于1875年开始在蒙马特高地上建造。由于巴黎公社在此打响了第一抢,公社社员战死于此,视为革命烈士。而巴黎主教圣丹尼斯也在蒙马特被处死,他被视为基督圣徒和殉教者。另外天主教教会历史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基督会也诞生于此。因此,在蒙马特高对于左翼政客和教会都有特殊意义</i></b></p><p class="ql-block"><b><i> 圣心圣殿是新古典主义建筑,光线晦暗,氛围肃静,天顶上巨大的马赛克耶稣基督圣心画是世界上最大的马赛克之一,灿烂辉煌。除中间有圣心堂,两侧有小教堂,有不同天主教圣人供教徒参拜祷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徒到此祈祷。</i></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 在著名美国作家海明威以巴黎为背景写的小说《巴黎的盛宴》的扉页上的有个题献写到——“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i></b></p><p class="ql-block"><b><i> 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在这餐大宴上有各种各样的,来自天上地下,来自山南海北,来自古今中外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口味的珍馐佳肴,或精致考究,或粗糙寡淡,但,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i></b></p><p class="ql-block"><b><i> 盛宴之旅结束,回味无穷</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