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开好老年大学的艺术课

肖孝代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老年大学艺术教育不以功利目的为诉求,摒弃功利性,回归美育初心。马云曾说:“艺术是关乎生命审美的教育,但是在中国,艺术更多是谋求生存的教育。孩子们学习艺术,主要还是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反而是在老年大学,艺术教育回归了本质。”美育可以培养和提高老年学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当前,全国各地老年大学普遍开设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艺术课程,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但如何开足上好艺术课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老年学员审美和人文素养,需要持续探索、不断改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推动“老年特色+艺术教育”。朱光潜先生提出:“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有助于塑造人的健全人格,提升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和胸襟,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年大学艺术课应充分尊重老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针对学员需求,提升艺术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让艺术课程打动人心,让老年人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滋养。比如,不少老年人有艺术方面的特长,这就要求老年大学艺术课除了设置普及性、基础性的课程,还要开设有一定深度、专业性的课程。除了介绍相关知识、历史,还要增加一些鉴赏、体验、实践方面的内容,确保不同兴趣、不同基础的学员都能在老年大学艺术课堂上有所收获。</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推动“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断,从中华传统美育的角度,阐明了诗歌、礼仪、乐舞之间的关系。对老年大学美育课而言,既开设好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曲、剪纸、摄影等各类美育艺术课程,又注重充分挖掘不同课程所蕴涵的美育价值,才能更广泛、更深层实现美育的教化作用,引导学员学会欣赏、感悟、理解与品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风范与精神内涵。老年大学艺术课要用好本土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宝藏,比如开设非遗体验课程,指导学员了解当地舞蹈、服饰、美食等,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将其巧妙融入美育过程,既能丰富老年艺术课程的内容,还能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助力老年人树立文化自信。</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推动“数字技术+艺术教育”。数字时代的真正创新来自于那些能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的人。对于文化的感悟力、美的欣赏力和想象力、创造力都是开创未来的基础。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艺术教育要结合数字时代发展的形式,敏锐的抓住时尚触角,探索艺术教育的新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更趣味化、互动性的方式,推动艺术教育融入逼真情景场景,让艺术教育搭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列车,以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语言展示给学员。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通过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得以重新激活,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年大学要以提高学员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艺术课堂,扎实做好美育工作,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推动艺术教育在老年教育中的有机融入,让更多的老年人吸纳艺术、享受艺术、创造艺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陶冶生活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