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天使”——白琵鹭

老牛拉破车

白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为鹈形目鹮科琵鹭属鸟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虽然名字里有鹭,但白琵鹭却是鹮科鸟类。只因其整体羽色洁白、姿态优雅,形似白色鹭鸟,故而称它们为“鹭”。白琵鹭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上下扁平状似琵琶、呈匙状,黑色,前端黄色;夏羽全身白色,头后枕部具长的发丝状羽冠、橙黄色,前额下部具橙黄色颈环,颏和上喉裸露无羽、橙黄色。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白色,头后枕部无羽冠,前颈下部亦无橙黄色颈环。虹膜暗黄色,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 幼鸟全身白色。第一至第四枚初级飞羽具黑褐色端斑,内侧飞羽基部缀有灰褐色,多数翅羽具黑色羽轴。<div>  白琵鹭长像与黑脸琵鹭极为相似,而且常常在一起“厮混”,在野外就算是观鸟者,没有望远镜的帮助,也常会把它们弄混。<b><font color="#167efb">黑脸琵鹭</font></b>的<b><font color="#167efb">体形</font></b>比白琵鹭<font color="#167efb"><b>略小</b></font>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主要区别是<b><font color="#167efb">嘴全部都是黑色</font></b>,不象<b><font color="#ff8a00">白琵鹭嘴</font></b><b style=""><font color="#ff8a00">的前端为黄色</font></b>。与黑色部分仅限于嘴的基部的白琵鹭明显不同,它的<b><font color="#167efb">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font></b>,并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故名“黑脸琵鹭”。</div> <p class="ql-block">  白琵鹭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岸边及其浅水处,也见于水淹平原、芦苇沼泽湿地、沿海沼泽、海岸、河谷冲积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类生境,很少出现在河底多石头的水域和植物茂密的湿地。性机警畏人,很难接近。常排成稀疏的单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飞行,飞行时两脚伸向后,头颈向前伸直,休息时常在水边成‘一’字形散开,长时间站立不动。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觅食主要在早晨、黄昏和晚上。通常成小群,偶尔也见单独觅食。多在不深于30厘米的水边浅水处觅食。繁殖季节有时飞到离营巢地10-20千米的地方觅食,甚至有报告离营巢地35-40千米远的地方觅食。作为鹮科鸟类,白琵鹭也是通过触觉去搜寻食物,而不是通过眼睛直接捕食可见食物,而是漫无目的地在浅浅的水面上,边走边将嘴张开,伸入水中,摇头晃脑,像探雷器一样,来来回回地“扫荡”,像扫雷一样,通过鸟喙“探索”水中的美食。当它们成群觅食时,拉网式的“抓捕”场面十分壮观。</p> 在中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南迁。迁徙时常呈40-50只的小群,排成一纵列或呈波浪式的斜行队列飞行。通常鼓翼飞翔,偶尔也滑翔。多在白天迁飞,傍晚停落觅食。在中国南方繁殖的种群主要为留鸟,不迁徙。常成群活动,偶尔见单只。 国内主要繁殖于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甘肃、西藏等北部地区;越冬于长江下游、江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岛屿。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白琵鹭<br> 2.懂鸟•全球鸟类识别——白琵鹭<br> 3.《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刘阳、陈水华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