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伦敦住了四五天,也就不像一般旅游那样行色匆忙,很是满足了我到一个地方就想走街串巷的兴趣。 说实话,泰晤士河两岸那些著名建筑,比如伦敦塔桥、大本钟、西敏寺教堂和白金汉宫之类,因为在网上或者画册里看的太多,虽然身临其境,但也没觉得有什么新鲜。况且那些庞大而古老的建筑,总给人一种历史压迫感。你如果不知道英伦三岛上凯尔特人、罗马人、萨克森人的来历,不知道诺曼底、金雀花、都铎、温莎之类的王朝更替,不知道征服者威廉一世、其后的亨利、爱德华、查理等等国王,特别是著名的女王血腥玛丽和伊丽莎白,也就根本理解不了那些打卡景点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这些是历史学家的事儿,老百姓要想弄懂可就要费大劲了。所以那些普普通通的街区,反倒是让我流连忘返,因为亲切自然不用伤神。 走在热闹的街上,身边不时有行人和你擦肩而过,互相扫一眼,知道彼此都是外国人;遇到商品摆在外面的店铺,停下来看看标签上的价格,换算一下人民币,心里一阵或便宜或太贵的思量;或者看着站在街边摆摊卖货的“洋人”,心想老百姓都一样,都是要出来讨生活的;要去个什么地方,看地图知道有相当的距离,便打一辆出租车,下车时的找零不要了,司机脸上满是感谢的笑容;或在饭口的时候,钻进一家街边的餐厅,假装看看不认识菜名的菜单,点一份三明治加一杯咖啡便应付了过去。每有问路或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遇到热情的笑脸和认真的对待,会让你真切体会到人的善良。 我们在伦敦下塌的地方是一个小巧而又精致的酒店,它的门开在居民区一条寂静的街上。刚入住的时候,我询问酒店前台一位操着意大利口音的中年女士,哪里可以买到打火机,她热情的告诉我,穿过居民区就是一条非常热闹的街道,卖什么的都有。果然,穿过居民区里的几条小街道,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条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大街。汽车川流不息,但听不到鸣笛,间或有红色的双层公交车驶过,过路口的人们安静地等候着信号灯,没有警察没有城管,一切都秩序井然,但又热热闹闹。杂货店,服装店,银行网点,纪念品店,药店,沿着长街两侧伸延开去,几乎看不到街边建筑上的巨幅广告。有外面座椅坐满人的酒吧,有典型的英国餐厅,也有麦当劳,我甚至还看到一个红色招牌的中餐厅,名字叫“大三元”。最让我感觉诧异的是,各种名牌奢侈品店就夹杂在这些商店和餐厅之间,招牌并不抢眼,你根本看不到像国内这些品牌的那种高傲嘴脸。 城市”这个概念是合二而一的。“城”指的是建筑群,而“市”指的是人们的交易。《淮南子·原道训》中说:“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居人,此城廓之始也。”卫君是城市所应具有的政治和军事功能,英国也不例外。比如温莎堡,爱丁堡,纽卡斯尔的那个“卡斯尔”翻译过来就是城堡的意思。但卫君就需要人,只要“居人”就必然产生相应的经济行为。人在城市里居住要有住宅,就要有人来建造那个“廓”。人们要吃饭穿衣,就必须有商人配套货栈商店,也要有“贩夫走卒”和“引车卖浆者流”,外来人等则需要旅馆酒店餐厅之类,这就是那个“市”。一旦那个“市”热闹起来,随之会有休闲的场所,比如歌厅舞厅夜总会之类。这就是所谓的“市井生活”,或说“人间烟火”。<br>城无市则殆,市无城则消。想到国内很多城市的盲目扩张,美其名为“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但没有“市”的烘托,或者说经济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烂尾工程。同时,当代网络经济的畸形渗透和发展,虽然便捷了人们的购物需求,但也造成了实体店的大量倒闭。“市”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正如农村传统的集市,有人的“集”才有交易的“市”。互联网疏离和冷淡了人际交往,也就剥夺了那种“市井”乐趣,也就看不到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了。而眼前看到的伦敦街景,城和市相辅相成,有机结合,不能不说红红火火,让人羡慕不已。 当然,伦敦并没有简单地只去保留“人间烟火”,人们还可以看到散落在街区中那些纪念性的雕塑。有女王贵族,有古代将军,有历史名人,也有近代的抽象造型。和法国满大街的裸体雕塑迥然不同,法国人太浪漫,总是忘不了对美的追求,而英国人很现实,处处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特别是历史的教训,从而去体验现实的来之不易,那座著名的二战女战士纪念碑便是最典型的代表。石碑是黑色的,上面雕塑着同样是黑色的女战士,有的带钢盔,有的着军服,有的挂着军用挎包,有的露出西服套装,整体造型像是一面墙上挂着的一排衣服。看着这幅雕塑,你完全感觉不到需要仰望的英雄气概,心中只会涌起对普通柔弱女性的怜惜和哀叹,对残酷战争的恐惧和愤恨,当然也会产生对当下和平生活的满足和珍惜。相比国内那些被美化了的英雄形象,他们固然可以让人崇敬,但很难让人感动。 最有意思的是,街上同样随处可见那些老式的红色邮筒和红色电话亭。现代通讯的条件下,电子邮箱和手机已经可以完全取代这种古老的邮筒和电话亭,可伦敦仍然把它们完好的保留着,而且都漆上了十分醒目的红颜色,问题是这些邮筒和电话亭竟然仍可使用。我亲眼看到过一个还算是比较年轻的女士,把一个过去常见的那种信封塞进了邮筒。当她扭头看到我诧异的眼神时,朝我微微一笑,意思很明显,有什么可奇怪的啊!就在西敏寺大教堂前面的街上,我还看到一电话亭里挂着一部电话,墙上的小横板上有个显示屏,下面还摆着一个打字键盘。这种情况恐怕就不是为了旅游需要而应景那么简单了,其中一定有其重要含义。 我们知道,英国是一个秉承保守主义观念的国家,但这里所说的“保守”并不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保守主义首先指的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社会生活所积累的经验,或说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习惯,本身就具备着合理性,否则它就不会存续下去。正如同黑格尔说的那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br>英国人认为,人类社会不仅是由合理的契约联系在一起,同样也是和血统、遗传、传统和历史有机地关联着的,他们不承认人生而平等,恰恰认为人们在现实上存在着等级和差别,因此对权威一直保持着尊重,这就是英国国王依然存在而且极受所有人尊敬的原因。尽管尊重权威,保守主义却强烈地反对一切权威性质的独断专行,正是这一点使保守主义与民主政治相吻合,并成为民主制度的合法意识形态,而这也是英国保守党能够长期执政的关键原因。但是在尊重个人权利和财产前提下,又认为人是平等的,他们反对个人主义和平均主义,却又非常注重个人权利而且尊重个人自由,所以才有了英国人那句“风可进雨可进,但是国王不能进”那句话。<br>保守主义并不一般地反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变革,不过是反对那些过于激进,和偏离传统原则太远的变革。社会变革不要只看它在原则上是否正确,而是要关注其中具体的细节。任何一个内容很好的变革计划,如果在细节上没有扎扎实实地推敲,草率推翻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有效经验,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他们认为传统与习俗的形成,渗透着大量宗教与道德的内容,宗教信仰中的道德规范是融合和稳定社会的重要因素,任何的社会举措都不能破坏这些。 随之而来可见的就是,依据习惯和传统而形成的英美法系和司法实践上的“判例法”;英国王室持续千年的荣耀和守卫王宫的卫士那种威仪;充满烟火气的热闹街市和其中散落着的红色邮筒和电话亭,特别是人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相互尊重以及接人待物的礼貌和热情。举目伦敦街头,有繁有简,杂而不乱,透着一种内在的活力,透着一种稳定的秩序。<br><br> 一天晚上,老伴儿胃口不舒服不想出去,我自己到外面餐厅吃了一顿英国著名的炸鱼薯条后出来,发现一家装潢精致考究的蛋糕店,便走进去打算给老伴儿买块蛋糕。蛋糕店的经理是个矮个子秃头男人,他热情的介绍了各种款式的蛋糕,等我选好后又带着歉意的表情说,因为顾客太多要我排队稍等一会儿。最后轮到我的时候,那位经理把我点的也就三四两重的蛋糕装在一个精致的纸盒里,又放在一个漂亮的大纸袋里,提在手里跟买了什么贵重商品似的。走到门口我回头看了一下,见那位经理朝我点头弯腰,满脸是致谢的笑容。<br>与此对比,在伦敦最后的那个晚上,感觉却不太好。当时实在是馋了,我和老伴儿跑到了那家“大三元”。餐厅的服务员都是中国的小伙子,我们在空位上坐下来等了半天不见有人过来,他们都热情的招呼着英国人、印巴人甚至黑人,却对我们视而不见。此时我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怒火,朝着一个小子瞪着眼大喊一声“菜单”。点菜的时候,那个服务员仍然是一张毫无表情的脸,我赌气似的点了好几个菜,虽然明知道吃不了。结账的时候过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我把信用卡甩到桌子上,她才点头哈腰一脸谄媚的笑,拿起来去银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