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竹同春,德艺双馨 (郑蔚青写兰鉴赏5)

晴天

先父陈明谋与先慈郑蔚青,作为国画大师吴茀之教授的得意弟子,有幸在福建师专艺术科1941年创办时成为首届学生。在谢投八、吴茀之、宋秉恒等教授的悉心教导下,融贯中西美术,悉心研究各派名家艺术,师造化刻意求新,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个人风格,尤擅中国写意花鸟。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书画室副主任、福州市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享誉八闽大地,两人皆荣获八闽之子书画家称号! 《清气满乾坤》2000年(合作)刊于《百年辉煌中国名家书画》<div><br></div><div><br></div> 《流香致远》1986年合作,《花鸟画名家陈明谋郑蔚青》2008年出版,作为封面图。<div><br></div> 《淡泊明志》2000年合作,《中国书画百杰-陈明谋国画作品选》2001年出版,作为封面图。<div><br></div> 1941年,正逢抗战的艰难时局,福建师范学校从福州搬迁到永安。父母当时皆师范学校二年级(父艺术科,母普通科)在读,获悉谢投八教授奉省教育厅委派,到永安开办福建师专艺术科,他们出于对美术的特殊志趣,不约而同地决定跳级破格参加考试。这是有一定风险的,(因如落第未考上,原校不予回读),所幸他们皆被录取了!遂成为福建师专艺术专科的同班同学。这大概就是所谓“天赐良缘”吧!3年的同窗生涯,使他们的两颗心紧连在一起了!<div> 由于日寇经常派飞机轰炸当时省府所在的永安,第二年师专艺术科等又搬迁到南平,直到1944年毕业。有幸的是,吴茀之先生恰只在1941-1944年这段里任教,临毕业前,分别为我父母赠送冠头联: <b>明察秋毫超以象外,谋参造化得其寰中。蔚成于艺游于艺,青出乎蓝胜乎蓝。</b>体现了极高的期望与祝福!</div><div><br><div> 1944年毕业时父母皆获高分,分配时却被一亲戚在省教育厅工作的同学顶替了在福州的选优名额。于是他们便受聘到福建连江县一所由他们原来的同学任教务主任的新办中学,暑期没回家,到那里去协助招生等筹备工作,搞了一个多月,上课不久,连江便沦陷了。他们迅即相携离开连江,抄山路走了3天才回到福州江边。而这时,鬼子兵也到达福州,福州第二次沦陷! 他们来不及喘气停留,马上渡过乌龙江,沿大樟溪溯流而上,又走了3天3夜,翻越数不清的高山峻岭,还遭遇土匪抢劫,抢光了所带衣裳,终于到达了我爸的老家——德化国宝南斗溪口。稍事歇脚后,又赶了一天到达德化县城,找到了当时的德化师范校长郑文荣。郑校长慧眼识才,聘我爸为该校美术教师。我妈同时受聘于德化县中,教美术兼授化学课程;半年后亦受聘到德化师范,仍授美术课兼化学。</div><div> 我爸和我妈,就这样由主观的志趣爱好才华和客观的国难环境,从相慕、相识、相知、相爱而走到一起。1945年元旦,在郑文荣校长的真挚关怀主持下,他俩在县中山堂举行了隆重的新式婚礼,结为伉俪而双飞于画坛,全校师生皆来参加。那时,在德化县城里还很难得见到有俩个高等学历的青年能够结合为伴侣,所以引起很大轰动与广泛倾慕!但人们不知道,新娘在典礼上所穿的新娘装、皮鞋,竟是别人借给的。为婚礼专门订制的一套写有"同心同德"的茶具一直伴随着我们一家走过无数春秋!直到两老逝世!</div><div>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春,他们随学校迁南安诗山,共同执教于南师。是秋我妈已怀孕数月,要回福州老家准备分娩,同时受聘于林森县中(今闽侯一中)。七月初一清晨,医院旁有个尼姑庵,伴随着超脱凡尘的尼姑动人的唱诗声,我在福州妇产医院出生了!作为长子,我的出生给父母带来极大喜悦,但颇费思量的是,要取个什么有意义的名字好呢?由于我是在抗战胜利后怀上的,正逢上全国人民喜笑颜开,准备过好日子的时刻,而且我们又高兴地如愿回到了省城,今后还要进一步发展。所以我父母便一致同意将<b>笑</b>取为我名,并且将父亲的<b>明</b>字与母亲的<b>青</b>字两字巧妙结合,组成<b>晴</b>字。这样,我的不俗的喜庆名字: <b>笑晴</b>就定下来了!<br><div><br></div></div></div> 1946年父母抱着不到百日的我留影! 前面陆续推介了四集我妈写兰的鉴赏美篇,这第五集为主推介父母合作的兰竹作品。<div><b>1、这样写兰少见</b>(郑蔚青写兰鉴赏1)</div><div><b>2、这样写兰独特</b>(郑蔚青写兰鉴赏2)</div><div><b>3、随意张扬,独树一帜</b>(郑蔚青写兰鉴赏3)</div><div><b>4、婀娜多姿,临风飘逸</b>(郑蔚青写兰鉴赏4)</div><div><b>5、兰竹同春,德艺双馨</b> (郑蔚青写兰鉴赏5)</div><div><br><div> 福建美术出版社美编廖国民先生,在美术界见多识广,以其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工作的审视眼光作出十分准确深刻而独到的甚高评价,真可谓少有的专业知音:“刚才打开微信才见到伯母的大作,觉得画得很有特色,第一是<b>她的兰花多是动态的,这种画面很少见,</b>而且枝繁叶茂并展现出疾风知劲草的意境,<b>让人融入其境,刻骨铭心,耳目一新!</b>我可以这么说,她画的兰花比起千千万万画兰人更高一筹,更多的画家都是停留画面上,多在枝叶的姿态上做着千姿百态的运作,或是了了几笔以示高雅。而蔚青的兰花却是<b>画得飘逸</b>、<b>刚挺</b>、<b>高雅,神形兼备,刻画得入木三分,真乃罕见的稀世之品!</b>”</div></div> 夫妻合作兰竹照 《高标逸韵水云间》1998年合作 《高标逸韵水云间》1998年局部1 《高标逸韵水云间》1998年局部2<div><br></div> 《兰贞竹劲石坚》(八十自寿)2000年 100cmx220cm <b>兰贞竹劲石坚 白头相守 益寿延年 芬芳久久</b> 庚辰三春 予人蔚青 年方八十 写以自寿 时在古闽都仓山之翠屏楼所东廊 《临风开盛世》2004年<div><br></div> 《香祖》1982年<div><br></div> 《婚喜》1978年2月1日<div><br></div> 《兰竹同春》1990年为庆祝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成立三十周年合作<div><br></div> 《兰竹四时不改色》1998年 <b>横拖竖抹作画图,贞石长宜万岁呼。兰竹四时不改色,青山未老自相娱。</b><div><br></div> 《兰竹同馨》1987年赠康城贤仲<div><br></div> 《香祖》1990年<div><br></div> 《双清》赠施维平同学1996年<div><br></div> 《君子之风》1992年合作恭贺宜凯叔公晋百<div><br></div> 《坚贞拔俗之质》1998年<div><br></div> 《坚贞之质》2000年于鲤城赠文侨方家<div><br></div> 《坚贞之质》1998年赠德化郑新佑学弟<div><br></div> 《香不为王》2006年《海峡摄影时报》杂志发表专辑<div><br></div> 《和煦春风》2003年<div><br></div> 《福建人大书画选粹》《兰竹同馨》52cm×94cm 1999年合作<div><br></div> 《兰贞竹劲》1997年 <b>兰贞竹劲石坚水长流</b>,一九九七年七月初十为老伴七十晋七良辰合作一图以自寿。 闲章两枚: <b>善与人同,欲吐胸中气亦教白发青</b>。<div><br></div> 《高洁》1992年小阳春月 可可贤甥南来探访 特作是图以为念 蔚青写兰戴云叟予人添竹并题于仓山<div><br></div> 《兰竹》1993年合作吴忠南存<div><br></div> 《兰竹》1993年合作局部1 《兰竹》1993年合作局部2<div><br></div> 《兰竹同馨》培龙隐玉伉俪雅属 1991年新春 蔚青予人合作于花圃新村有竹楼所<div><br></div> 有华人昭金婚志喜 136x68 为徐君藩高时良师合作赠画<div><br></div> 《王者香郁郁》1998年 <b>王者香郁郁君子赏之</b> 一九九八年春月蔚青写于松屏楼所 <b>此作随意点染 浓淡得宜 颇有韵味 留以自赏 </b> 父母合作父亲陈明谋题<div><br></div> 《兰竹石》1995年 陈明谋郑蔚青合作 <b>德馨堪自近 道味许谁深 一笑歌璚树 春风雪满襟 </b> 戴云叟蔚青合作于仓山花圃新村有竹楼<div><br></div> 赠陈金光《兰竹同馨》2002年<div><br></div> 《兰竹长春》1984年合作 <b>此挂历中包含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陈少梅.郑乃珖.杨启舆.陈明谋 (含郑蔚青).陈德宏.翁开恩.黄迪杞等名家共13幅</b><div><br></div> 《净土芳馨》2009年合作<div><br></div> 《一片青山一片兰》1980年陈明谋陈德宏郑蔚青合作<div><br></div> 《九畹贞风慰独醒》2004年<div><br></div> 《君子之交》赠季生春 1992年<div><br></div> 《兰竹》1973年合作<div><br></div> 《闽山芳草》2005年合作 <div><br></div> 《馨香四时》(德化网)赠国忠1999合作<div><br></div> 《一片清馨水石间》1989年蔚青写兰明谋题<div><br></div> 《兰幽竹劲》1994年赠中卫学长<div><br></div> 《喜晴天》1987年 《喜晴天》1987年局部<div><br></div> 《清气满乾坤》1996年合作 138X48<div><br></div> 《兰竹竞秀》福州二中八十周年庆1991年<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