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集”政工总队相关图片汇总(四):文字资料 2024.10.

廖晓玲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集团军徽章</p> <p class="ql-block">  中共广东省委应余汉谋要求,动员800多名青年,其中有120名中共党员、400多名抗先队员到十二集团军开展政治工作,有效地增强了部队的抗日战斗力。在粤北的抗日会战之后,余汉谋在国民党内部受到打击,省委又发出要精诚团结、要奖励有功部队等呼声,并继续派干部并动员青年加入余部。</p><p class="ql-block"> 图为刊物登载的《良口战役中的军队政治工作》一文。</p> <p class="ql-block">  中共广东省委通过八路军韶关办事处开展各方面的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与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广州失守后,余汉谋通过云广英要求中共派干部,帮助他整顿部队训练干部。</p><p class="ql-block"> 图为《新军》介绍十二集团军开展政治工作的实情。</p> <p class="ql-block">  中共广东省委向中央书记处报告广东情况说:在抗战中“政工人员作用很大,信仰提高,余汉谋部上下均愿更进步,决定再招政工队400名左右,要求抗先动员到十二集团去,余曾说:要把政工人员当连排长,实际带员。”</p><p class="ql-block"> (原件存中央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1939年4月,在中共广东省委推动下,以国共合作形式创刊的《新华南》在粤北韶关出版、发行,刊物以“团结抗战,打败日寇,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为宗旨,由第四战区政治部主办,战区政治部第三组上校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尚仲衣任主编,编委包括石辟澜、何家槐、任毕明等人。其中,何家槐为中共秘密党员,时任战区司令张发奎秘书;任毕明为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秘书。以国共合作创办的《新华南》成为了粤北抗战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p><p class="ql-block"> 华南抗战文化号角——《新华南》杂志。</p> <p class="ql-block">  在《新华南》等进步报刊影响下,粤北的抗战文化运动在广大爱国民主人士、进步文化人士,以及著名社会贤达、开明人士挂帅的文化报刊,亦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陆续出版、发行,以国共合作形式创办、联办的各类报刊,成为粤北抗战文化宣传的主流媒体。  </p><p class="ql-block"> 《建国日报》由第七战区长官部、政治部主办,社长李育培,总编辑赵慕鸿,主笔何汝津,编辑主任刘火子、李子涌</p> <p class="ql-block">  《阵中日报》由第十二集团军政治部主办,总编辑钟晨辉、副总编辑许子由。</p> <p class="ql-block">  《新建设》由第七战区编纂委员会主办,委员有许崇清、张铁生等,主编为民盟韶关小组胡一声,系社会科学理论刊物。</p> <p class="ql-block">  抗战进步刊物《新建设》刊登张发奎、余汉谋、李汉魂等人在祝捷大会上的抗战言论。</p> <p class="ql-block">  《民族月刊》由第七战区长官部主办,社长由高级参议黄范一担任,总编张良修。为综合性学术月刊。</p> <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针对汪精卫在广州发表广播宣传“劝降”,粤北的《救亡日报》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名义,发表第四战区政治部“为日寇进攻华南告民众书”,号召全省民众动员起来,反对投降,坚持抗战。</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2月20日,《新华日报》首次刊载粤北华南抗战新闻,报道第一次粤北战役战况。此后,在华南第一、二次粤北战役中,《新华日报》均对战况作连续报道。</p> <p class="ql-block">  《大光报》载第二次粤北会战良口激战消息。</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集团军第六十三军印行本。</p> <p class="ql-block">  1940年6月,第二次粤北会战结束后,作曲家、中共党员何芷为纪念第一、二粤北会战的胜利,创作了著名的《良口烽烟曲》。</p><p class="ql-block"> 何芷创作的《良口硝烟曲》。</p> <p class="ql-block">  《良口硝烟曲》第五乐章:石榴花顶上的石榴花。</p> <p class="ql-block">  《第七战区十二集团军政治部政治工作总队人员表》</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集团军协助国民军训专刊(1939年)》</p> <p class="ql-block">  《协助国民军训专刊》</p><p class="ql-block">军官补训团协助国民军训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  政工总队第八中队各组指导员名册</p> <p class="ql-block">  《1939年第四战区党政军干部训练团训练集(上册)》</p> <p class="ql-block">  吴奇伟:第四战区党政军干部训练团纪念刊题词</p> <p class="ql-block">  張发奎题词</p> <p class="ql-block">  每期于举行毕业典礼后全体官佐学员聚餐。</p> <p class="ql-block">  副团长于聚餐后训话,以“离团如在团”为各学员训。</p> <p class="ql-block">  下课后学员生活。</p> <p class="ql-block">  学员在绿荫下开小讨论会。</p> <p class="ql-block">  学员列队上课。</p> <p class="ql-block">  副团长召集各学员作个别谈话。</p> <p class="ql-block">  第四战区党政军干部训练团正门之风景。</p> <p class="ql-block">  政工总队队歌</p> <p class="ql-block"> 政工总队的宣传画: 同舟共济</p> <p class="ql-block">  政工总队部办的队报</p> <p class="ql-block">  杜襟南珍藏的“十二集”政工队部分人员名单。</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香泉水)政工训练班 1939.2~10</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集团军政工人员联系名单。</p><p class="ql-block"> (杜襟南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集团军政工队 1939.10派出。</p><p class="ql-block"> (杜襟南提供)</p> <p class="ql-block">  政工队员逝世名单(党员)(含负伤)(含非党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部分党员名单</p><p class="ql-block"> (杜襟南提供)</p> <p class="ql-block">  陈平入党志愿书草稿(1939.9)</p> <p class="ql-block">  陈長源写给陈嘉(杜襟南)的信。</p> <p class="ql-block">  何芸为“十二集”出书写序。(原稿)</p> <p class="ql-block">  何筱静牺牲82年后下发的《烈士证明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