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昵称/朱勇平</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3987521</p><p class="ql-block">图片源于/自拍+网络(诚谢原创)</p> 谨以此篇献给国庆75周年 <p class="ql-block">我国幅员辽阔,广袤无垠,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小村庄犹如浩瀚夜空中的小星星,星罗棋布,点缀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它们或依山傍水,或隐匿于山谷之中,或坐落在平原之上,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韵味。</p><p class="ql-block">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小村庄始终是中国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祖国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温馨美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前段时间应邀成为村志编攥小组中的一员,有幸接触到上海郊区农村的许多珍贵史料。睹物思情,把我的记忆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曾经那个轰轰烈烈,战天斗地的火红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小村庄里发生了大变化,村里的那些事仿佛播放PPT,一幕幕展示在我的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我所在的村叫莘(xin)光村,是上海郊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组织,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发展到如今的股份有限公司,历届村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甩开膀子大干实干,一步一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华夏泱泱,战鼓擂擂,红旗飘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浴血奋战,砥砺前行,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一张白纸绘出了色彩斑斓的画卷,而我们村走过的发展之路,是这张画卷中一个小小的浓缩耀点。触景生情,乡愁难忘,今天就聊聊小村庄里的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们村位于上海西南郊区,闵行区莘庄镇东首沪闵路两侧,淀浦河南岸,沪杭铁路以北,总面积约2.76平方公里,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约15公里。在上海郊区属于规模较小的村级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前,莘庄一直属江苏省上海县管辖,1945年划归上海市,本村隶属于上海市龙华区第十七保。解放初,隶属于上海市龙华区莘庄乡,1951年7月,撤一改三,本村隶属于莘北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56年2月,在初级社的基础上成立高级合作社,全称为:上海市龙华区莘北乡新光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新光后改称莘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58年9月21日上海郊区第一个人民公社“七一人民公社”成立,村改为生产大队,全称为:上海市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第三大队莘光生产大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61年9月,莘庄从“大七一”划出单独建制,全称变成:上海市上海县莘庄人民公社莘光大队。莘光从此“莘”光灿烂,真正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我们莘光大队的领导干部,也从此开始带领10个生产队的社员,挑灯夜战,艰苦奋斗,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改革开放以来,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纯农副业拓展到了工业、商业、加工业、仓储业、租赁业和涉及参股投资行业。村级总资产从无到有,从有到2004年撤村,总资产达到了1.34亿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撤村以后,村民委员会改制为上海莘光实业公司,将农龄转换成股份,失地村民成为实业公司的股民,每年享受红利分配。</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村是上海农村典型的粮棉油种植地区。七十五年,莘光村历经沧桑,迈过无数个坎坷,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莘光人不畏艰险,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p><p class="ql-block">七十五年,莘光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到富强,除了有一轮又一轮敢想、敢干的好领导和一群又一群善良、勤劳的贫民百姓外,关键还是把握住了方向,行驶在通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们村不大,方圆约2.76平方公里,解放初期的1951年,户数265户,人口只有1288人。1958年人民公社初期,户数320户,总人口1400余人。2004年撤村时,户数为596户,总人口为2031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人民公社初期,以种植业为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农业学大寨”年代,农业以种植双季水稻、大麦、小麦、油菜、棉花为主,兼种少量的经济作物,如:西甜瓜、青蚕豆、小豌豆、草药和当作猪饲料或肥料的红花草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副业方面,主要有:生猪、禽类以及磨菇等。另有小规模的加工厂2家。改革开放初期,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上优势,与市区的企业搞联营,利用空闲仓库、猪棚发展仓储业,村级经济突飞猛进,不断壮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拓思路,决策果断敢担当,投入大量资金买商铺、酒店,建市场、仓库,跨村界买地、租地,村级固定资产大幅增长,为村级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2023年,实现总收入3014万元,净利润1231万元,在疫情肆虐、经济发展受阻之年,各项经济指标仍保持着历史较高水平。</span></p> <p class="ql-block">然而,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天天讲的年代,农民将自食剩余的农产品、家禽等出售,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那个年代,我们村里还出了个远近闻名的"葱家塘”,作为典型受到批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镜头拉回到</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村里有个叫马家塘的生产队,一些社员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家自留地里种植“香葱”拿到市区买,赚点钱改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市区的一些商贩嗅到了有利可图的“葱味”,纷纷到下乡田头来收购,商贩们沿着“沪闵公路”一路寻问,“葱家塘”在哪里?怎么走?时间一长,马家塘成了远近闻名的“葱家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马家塘变成了“葱家塘,事情传到了乡里,为此,多次受到点名批判,并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除掉,但市场供需依旧,“葱”味无法散去。后来事实证明马家塘人自产自销农产品,跑在了市场经济开放的前列,走的是快车道,没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宽</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畅的跑道,助力飞机腾飞。便捷的交通,为村级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因为便利的交通,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兴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解放初期,我们村虽说阡陌纵横,但</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没有一条像模像样的路,宅</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与寨之间只有泥泞小路,交通闭塞,阻碍了对外交流,贫穷落后无法改变。村民们翘首以盼,试问幸福之路在何方?</span></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新建的沪闵公路(320国道)投入使用,该路是市属高级公路,东西走向,在村中穿越而过,新修的公路给闭塞的甚至有点苍凉的村庄,搭起了通向外面世界的桥梁,为我们村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乡政府(当时称为公社)投资修建乡级道路虹莘路,南北走向,也穿村而过,两条正规大马路形成“十”字状布局。</p><p class="ql-block">之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村级机耕路围绕这两条公路进行网格化布局,形成大型农业机械队队通,机耕路总长度达到了2700米。</p><p class="ql-block">依托主道辐射而出的机耕路,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村民们每天兴高采烈地游走在亘古未有的乡间机耕路上,迈步在希望的田野上,畅想着丰收的喜悦,梦想着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辛勤的汗水,换得梦想成真,城市的拓展,带来新的机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高速公路、立交桥、地铁、房地产等开发建设,我们村的土地很快被全部征用。1993年原上海县与闵行区合并成立新闵行区,区政府机关大院也建在了我村原来的土地上。二OO三年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闵府(2003)6号文批准,撤销莘光村民委员会建制。</p><p class="ql-block">农民没有了土地,乡村不复存在。撤销了莘光村建制后,在原有经济基础上改制成立莘光实业公司,当年社会生产总值达6.8亿元,全年总收入4000余万元,净利润1000多万元。走上了一条经济实力提升,村民生活富裕,业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汽笛声声,谱成丰收之曲;车轮滚滚,绘就奋发之章。阡陌纵横,通村头巷尾,享改革之福;公路宽畅,往四面八方,奔康庄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千百年的沃土良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实现了黎民百姓耕有其田,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有了大变样,过上了吃穿无忧,住行无虑的休闲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处于大都市近郊的莘光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沪闵公路又一次为其脱胎换骨加油助力。那些年,推土机、打桩机,机声隆隆。庆竣工、迁新居,炮竹声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原来的沃土上矗立起了一幢幢高楼,成为闵行区人民政府和其他政府机构办公所在地和居民宜居集中区域。四通八达的路网,成为上海西南角重要枢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勤奋铺就幸福路。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七十五年,我们村从互助组时期的泥泞小路,走上家门口的宽畅公路,与外面世界相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七十五年,我们村的几代领路人,守正创新,薪火相传,紧跟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奔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村级经济壮大,农民生活巨变,集体经济的发展惠及到了每个平民百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今天的莘光用勤奋铺就出了一条富裕路,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而且正满怀信心向着新的目标奋勇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如今,旭日东升,站在阳台眺望远方,高楼林立,道道通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夕阳西下,迈步在健康步道,两侧灯光璀璨,高架立交桥犹如龙飞凤舞,耀眼四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昔日的农田、民宅,如今早已被高架立交、高楼大厦所替代。原来莘光村的西半部分,如今是闵行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大都市西南角的重要交通枢纽。</span></p><p class="ql-block">(原莘光村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昔日的农民,今天都成了“非农”户口,上班族工作在各行各业,养老族领着退休金休闲居家,每年还享受着村实业公司经济发展的红利。真是路与线的相连,助力集体经济腾飞;道与德的相融,促进乡村文明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部村史,记载着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发展史,也见证了中国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由此可见,</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不可阻挡、指日可待。</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故土辟新地,插翅再启航。加油吧!不忘初心,永远奋进,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奔向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旧貌变新颜,前景更美好。奋斗吧!善良、勤劳、勇敢的莘光人!明天“莘”光更加灿烂。</b></p> 谢谢你的浏览,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