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春节到九月中旬每天就是接送大宝读书、督促辅导她写作业;带二宝,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好不容易熬到暑假,旅游的欲望蠢蠢欲动。我叫中旅的曹经理发了山西、宁夏、呼伦贝尔线路的旅游资料给我。可是,家里又有实际困难。大宝虽然放假了,要和妈妈一起去新疆,二宝太小,不敢一起出行,虽然先生一再鼓动我们四人一起去新疆,我还是不敢带着不到两周的孩子贸然前往。况且天气太热,旅游价格太贵,退休的人没必要去这个凑热闹,花冤枉钱。大半年了,没有出门旅游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感到这一年白白虚度了。九月初,天气比较凉爽了,旅游也进入淡季,我控制不住和老朋友打电话,问她最近是否有旅游计划。朋友告诉我他们一家要去呼伦贝尔,问我是否同行,我毫不犹豫答应了,我的老朋友和大学同学也一同前往。老母亲和弟妹很给力,同意来厦门帮我带孩子。虽然夏季才是呼伦贝尔的旺季,但是秋天也应该别有一番景致吧?对于北国秋天的热切向往是这么多年来萦绕在我心头一桩心事,但是我是想去看北京的银杏,香山的红叶,压根儿就没有想去看呼伦贝尔的秋景啊!这真是有心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p><p class="ql-block"> 9月21号我们一行九人开启了金秋呼伦贝尔之旅。8点35分我们乘坐福州航空的飞机准时从厦门高崎机场起飞。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到了呼和浩特机场。呼和浩特机场和其他机场大体一样,只是在“呼和浩特”四个字中间加了蒙文,异域风情立马呈现出来。在呼和浩特机场经停20分钟,我们便往呼伦贝尔方向飞去,经过两个小时的飞翔,飞机在海拉尔机场安全着陆。海拉尔机场不大,我们拿到行李后,司机兼导游很快把我们送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安顿好之后,我们便来到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广场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广场(与锡林广场并列)广场总占地面积23公顷,共有7个功能区,即历史文化区、儿童活动区、喷泉广场、“成吉思汗”主题雕塑、火撑子、查干苏鲁定、成吉思汗的战将群雕、成吉思汗箴言碑林、成吉思汗迎亲铜雕、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浮雕、巴彦额尔敦敖包等景观,充分再现了成吉思汗的一生,同时展示了草原之都海拉尔的蒙元文化内涵。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雕塑,雕塑总高度为22米,雕塑的最顶部是成吉思汗策马扬鞭的造型,寓意蒙古族人民像成吉思汗一样具有坚毅的品格。从成吉思汗广场回到酒店,才知道酒店离哈萨尔大桥很近。哈萨尔大桥始建于2009年,是内蒙古第一座大跨度双索面独塔斜拉桥。整座桥横跨在海拉尔母亲河伊敏河上,气势宏伟,马头琴造型很独特。桥墩上刻有马头琴造型和二胡,表明蒙汉人民和谐融合。哈萨尔大桥是桥梁建筑技术和民族文化的高度统一,可见设计者的匠心。那天晚上,我们到酒店附近的“菌香原火锅店”用餐,火锅店热闹非常,我们点了牛肉和羊肉系列的火锅料和菌菇系列,果然名不虚传,美味可口。吃完晚饭,我们到海拉尔古城游玩,海拉尔古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一群人在广场跳舞,有些游客也加入其中,把舞蹈推向高潮。我们漫步在古城街,气温越来越低,大概一度左右,觉得没什么看点,便打道回府了。</p> <p class="ql-block">22号早晨八点半我们一行人准时从海拉尔出发,伊敏河从我们身边掠过,无数次在电视剧、歌曲里听到伊敏河,今天终于见到它,还是很兴奋。不过,因为要赶路,我们只是匆匆一瞥,未能很好亲近它,心存遗憾。司机安慰我们说“还会回来,还会回来的”。汽车很快开出市区,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第一次来到辽阔的草原,觉得五脏六腑都被洗涤过一样。草已经枯黄,没有七八月份的碧绿,但我们还是很开心。眺望远方,“一塔两寺”矗立在草原上,很壮观。汽车开了几十公里,来到莫日格勒河畔。有几十辆车子停在路边,草地上散落着三三两两的游客。大家纷纷往高地走去。登上高地,眺望莫日格勒河。莫日格勒河蜿蜒曲折,四周水草肥美,是放牧的理想之地。站在高地,自然想起蒙古族著名诗人席慕容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歌是一支轻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p><p class="ql-block">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p><p class="ql-block">离开莫日格勒河,我们继续驱车往下一个景点赶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看到一条河流静静地流淌,河流两岸森林密布,我们终于来到亚洲最大的湿地-额尔古纳河湿地。因为是深秋,除了一些松树还是绿色外,其余都变得金黄一片,绿的、红的、黄的,绚丽多彩。我们沿着木栈道经过花海,各种鲜花已经枯萎,心想,要是在七八月份,这里的鲜花争奇斗艳,该是多么迷人的风景。我们一行继续停停走走,对周围的景色充满好奇,终于来到根河边。河边矗立着一块巨石,“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几个鲜红的字异常醒目。</p><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朗气清,阳光明媚。天空湛蓝,白云悠悠。站在桥上,秋风轻拂,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恩河从身旁流过,河水清澈,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环视四周,林木茂密,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我们在河边流连忘返,不停拍照。记得导游说你们能走多少就多少,没必要太辛苦。但总觉得,湿地那么大,应该多走些地方。我们往白桦林深处走去,四周清一色的白桦树整齐有序。在鄂温克民族中,白桦树被誉为是他们民族的神树,树汁可以吃,树皮可以做船。往山上看,似乎深不可测,有些同伴想打退堂鼓了。这时,恰好一对年轻夫妻从山上下来,我们问他们到山顶大概需要几分钟,他们说十分钟。我们气喘吁吁爬上山顶,其实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大家对那对年轻夫妻善意的谎言充满感激,如果不是他们,我们不可能看到令我们震撼的风景。站在罕达盖山西部山顶俯视四周,根河宛如一条玉带在湿地内蜿蜒流去,柔美的根河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森林、灌木、草原共同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大家纷纷感叹,旅游应该不畏辛苦,因为最美的风景在险与远之处。</p> <p class="ql-block">24号早晨八点半,我们从酒店出发,前往恩河。在一大片白桦林下,有个不大的驯鹿园。因为前一段时间重温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对驯鹿走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理解鄂温克人对于驯鹿的感情。驯鹿可以当交通工具,鹿角可以换取生活用品,驯鹿还可以当祭祀用品。驯鹿园门口有卖苔藓,苔藓是驯鹿的食品,门边挂着一张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当我们拿出手机对着二维码的时候,没想到好几只驯鹿蜂拥围过来。它们好聪明啊,以为人手机对着二维码就会买苔藓,它们就有食物了。饲养员告诉我们可以大胆给驯鹿喂食物,因为它们被圈养以后牙齿已经退化,不会伤害人的。看来动物和人一样,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惯,一旦改变了,动物和人都会退化。也理解当初政府在根河建鄂温克人定居点的时候,老一辈鄂温克人为什么不喜欢下山,还是喜欢住在森林里的希楞柱,以狩猎为生,以驯鹿为伴,呼吸山上的新鲜空气,走高低不平的山路。看了驯鹿园,心中有些别扭,这种为了给游客观赏人为把驯鹿关起来,致使她它们的生存能力下降,确实有点残忍。</p><p class="ql-block"> 从驯鹿园出来,我们一路往呼伦贝尔最北方向室韦奔去。室韦口岸和俄罗斯交界,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河的右岸是中国,河的左岸是俄罗斯。我们站在室韦眺望河对岸,俄罗斯奥洛契清晰可见。回程途中,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草堆,草堆后面是一大片金色的森林,大家在草地上打滚、拍照,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到内蒙旅游,最开心的莫过于深度体验牧民的生活。我们到一个营地体验射箭、喂羊,听到羊的可爱清脆的“咩咩”叫声,很动听;坐着简易的草原小火车,大家开心至极;穿上民族服装,感觉自己就是蒙古族大妈。以前从来没有骑过马,这次在草原上骑了一个小时的马,确实是本次旅行中最开心的事。虽然马倌用怀疑的目光问了我两次:你行吗?你行吗?我胸有成竹地回答:没问题!其实是我有几次骑行的体验,给我壮胆。在敦煌骑骆驼,在尼罗河边骑骆驼。在尼罗河边骑骆驼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骆驼很瘦,河边的土路很小,高低不平,而且骆驼一直往陡峭的地方走,好几次感觉自己要掉到尼罗河里了。不过有了那次经历,胆子变大了。黑山头上看到的落日,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美。</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满洲里地界,鳞次栉比的俄罗斯建筑扑面而来。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套娃酒店,进入酒店,满眼金碧辉煌,满墙都是世界名画,犹如走进艺术殿堂。我们来到41号界碑,参观了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看到一辆满载货物的列车往俄罗斯方向驶去。还看到建筑迥异的几代国门。虽然蚊虫较多,整座城市视线极差,据说是俄罗斯飘过的烟雾导致的。但是满洲里之行还是收获满满的。</p> <p class="ql-block">阿尔山之美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任何语言文字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草原明珠”的呼伦湖面积很大,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留待以后慢慢品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