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今日心语:为什么我们必须重塑自身的教育认知,首先建构好自身教育大厦的底层逻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梦书生郑立平,2024-9-28</p><p class="ql-block"> 人们都非常熟悉,也高度认同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仔细追问下去,我们还会发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己所欲,亦勿施于人”</span>。因为,我们是我们,别人是别人。我们有我们的认知和喜好,而别人也有别人的理解和期待;无论我们自己多么渴望,多么坚定地认为,我们都不能把我们想要的、想做的、想怎样对待的,凌驾于别人接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不是关爱,不是教育,而是剥夺、强制。</span></p><p class="ql-block"> 朱熹在论述人际关系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推己及人”,强调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要有同理心,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要像观照自己一样对待别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而实际上,根据认知规律,人对他人的认识和行动,的确首先是基于对自身认识和理解的类比与联想。</span></p><p class="ql-block"> 而心理学上讲,学生身上的许多问题,其实是教师心中的投射,是教师内在对自身问题认知的镜像。<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看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内心对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成见。</span></p><p class="ql-block"> 你看,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心理科学,都揭示了这样的认知规律: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以己度人,根据自己的元认知和元体验来理解与评价外在问题和与我们发生关系的他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对自身认识和理解的深度,决定着对外在问题和他人认识与影响的高度。</span></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经常不遗余力地强调,<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必须重塑我们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不忘初心,不断加深对育人价值的理解,以不断增强投身教育事业的内驱力。</span>对为什么当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意义和价值认识越深刻,成长的动力就会越足,接受挑战的愿望就会越强,发展的成就可能就会越大。</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始终放在教师职业素养首位,可以承载和涵养教师职业精神的师德,其本质就是不断地把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升到责任、使命的高度,把平凡工作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每一个孩子人生出彩联系起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人人都可精彩,生命各个出彩”的教育信念浸润骨髓和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教育认知就是学生成长的人文基石,我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就是学生成才成人的高度。譬如,<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如何看待工作,便会教孩子如何看待学习:</span>如果我们把工作仅仅看作谋生的手段,就会告诉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个好工作”,而“你不努力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工作,就挣不到好的工资,无法很好地生活”;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如果我们把工作视为人生历练的机会,就会告诉孩子“学习可以增长你的能力,来应对人生的各种境遇;有了能力就能完成各种任务,而能力越高,机会就越多越好”;</span>如果我们把工作视为自我实现的途径,就会告诉孩子“学习可以帮你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创造和实现更精彩而更有价值的幸福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 看,什么样的眼见和格局,就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而我们的答案又会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学生的认知和判断,直接决定着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情绪和行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由此,没有教育者高维度的教育理解,很难有教育高质量的成果生成。</span></p> <p class="ql-block">原创——郑立平
</p><p class="ql-block">策划——张海方
</p><p class="ql-block">朗读——张佩佩
</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白少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