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伯利兹是加勒比海海边上的一个小国,面积约为一个半北京大小(见地图中的箭头指向处),人口只有四十万左右。该国除了是中美洲大陆上唯一讲英语的英联邦的国家外,其最为中国人所知的一个标签,就是双方目前尚无外交关系了……但若从旅游的角度看,该国的知名度还是不低的,几年前它还曾被《孤独星球》评选为世界十大旅游目的国之一……</p> <p class="ql-block">该国之所以在欧美人的眼中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主要因为它拥有两大重要旅游资源。一个是与洪都拉斯共享的海中溶岩洞“大蓝洞”,那里在世界潜水爱好者们心中,是一个圣殿般的存在……另一个就是玛雅古文明中最大的城市遗址“卡拉科尔”金字塔群和神秘的玛雅水晶头骨发现地之一“苏南图尼奇”金字塔群了。由于本人就连初级潜水证都没有,所以此行只计划了访问上述两处玛雅古迹,以及该国的首都贝尔莫潘和第一大城市伯利兹城(此四处的位置可参见本图)……</p> <p class="ql-block">玛雅人的历史文化,是一个要放在较大范围内观察的文明现象。由于在近代的中美洲地区,人们已分灶吃饭很多年了,所以一说到某某玛雅遗址,人们首先会想它是属于哪个国家的……但是只有忽略了现在的国界线、仅从自然地理上来观察玛雅文明,才是最为合适的一个视野……本图中的黄色与橙黄色,即为玛雅文明的存在范围,它涉及到现在的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的四、五个国家。</p> <p class="ql-block">卡拉科尔遗址位于伯利兹与危地马拉的边界处,过去这里还有过外国的驻军,当时是为了防止尼加拉瓜国内武装冲突时有人员跑过来。现在和平了,而且两国的经济水平也差不多,所以虽然仍有很多小道可以穿越边界,但非法往来对个人而言,已经没有多大经济上的意义了……上图为在前往卡拉科尔途中所见到的中美洲最古老的一座铁路桥。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有着丰富的珍贵树种,该国的国徽(国旗)图案上有一棵大树和伐木工扛着斧子,正是这一国情的自豪写照(可参见下图中在当地一间小餐馆里挂着的国旗)。英国人当年修了这座桥,也只是为了运送原木……本图为进入景区时看到的导游图。</p> <p class="ql-block">这处卡拉科尔玛雅文化遗址,是1937年在伐木过程中被发现的。遗址中主要的金字塔“卡纳”金字塔的高度(43米)位居世界上玛雅金字塔的前“三高”之列。但只是由于这座金字塔的底座特别大,所以在整体上也并不是显得十分险峻……</p> <p class="ql-block">这座金字塔有着一个明显的分成四大层(台)的外观。上图为第一大层(平台)的近现,本图是在第一层平台上回望下面的广场……下图是上到了第二层平台上再往下看,下面广场上的人就显得更小了……</p> <p class="ql-block">在每一层的平台上,都还有一些房屋遗址……这种有点梯田、台地状的金字塔,是历代国王扩建后的结果。金字塔不是一上来就修成这个样子的,它最初只是一座神庙,周围还有国王的住所和坟墓等。由于每当一位新国王上位后,一般都要把前任国王的宫殿和神庙掩埋起来,然后再在其之上建新的宫殿和神庙。由于这种工程是要加大占地面积、拓宽地基后,才能把原来建筑物用石块完全封埋,故而在一代代、一层层地摞上去后,就形成了这种金字塔般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在第三层平台之上观察最高的第四层。在往上的台阶两侧,还各有一间墓屋。下图为墓室内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站在第三层平台上看到的金字塔的第四层,原来上面还有一座神庙,但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整个卡拉科尔是已发掘出来的玛雅遗址中最大的一处古城市遗址,涉及到的面积在七十平方公里左右。由它领衔的伯利兹的玛雅遗址,在中美洲也是最多的,目前已发现的遗址有近千处、大小金字塔有好几十座……据研究,在卡拉科尔的鼎盛期(公元七、八世纪),当地的人口可能有十五万人左右(而一般的、以一个金字塔群为标志的部落,人口也就是在五千人到万人左右)。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一直是刀耕火种,玉米的产量也低,一旦遇到了连年灾害,身为巫师的国王又没有显示出呼风唤雨的能力,下面的众人也就四散而去、各奔生路了……这可能也就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之一吧……</p> <p class="ql-block">这几座金字塔之间的广场,现已被命名为了“天空广场”……在这座广场前后,还有由若干座金字塔围起来的其他广场……但这些广场也只是现在的场景,当年在这些广场上,可全都是一些茅草房子……当时的国王和贵族们是住在高台上的,普通人则是住在高台、包括今天的金字塔脚下的,当这些由木材和茅草搭建的房子消失后,才形成了今天这般的广场模样……</p> <p class="ql-block">下面若干图是在不同金字塔间瞎转悠时拍下的……</p> <p class="ql-block">这些宏伟的金字塔之所以没有留下更多的故事,也是因为就没有什么具体的历史记载……过去不知道是谁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是西班牙人来了后,把玛雅人的文化典籍都给烧了……这种说法也是有点问题的,因为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除了只剩下的几个核心部落联盟外,玛雅人其实早就都消失的差不多了(也不能把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的大量消失,等同于是玛雅人的消失)……近一百多年前才指认出来的所谓的玛雅人的文字,由于其图案性太突出,也不能算是常规的人类文字……况且它确实也不是文字,而只是对音节的标注,如不具体所指,这些音节也不能明确地表达什么……至于说玛雅的大量典籍都被烧了,这也是没有什么实证的。若真有所谓典籍,它们在没被烧毁之前是用什么做为载体的呢?玛雅人没有发明过纸、也没有用过羊皮书、更没有用过竹简、至于使用芭蕉叶或棕榈叶的痕迹,就更是无从谈起了🤔……</p> <p class="ql-block">……估计其中的很多说法都是来自于早期西班牙殖民者中的那些亡命徒,他们为了冒功领赏,胡编了太多的故事……英国是在西班牙人之后的后来者, 他们把很多烂事都添油加醋地安到了西班牙人身上的动机,也是会有的🤭……</p> <p class="ql-block">在卡拉科尔遗址现场还有两座小型博物馆,馆内虽然没有大牌的精美文物原件,但若干饱经历史风雨的石刻,也还是很有现场感的……</p> <p class="ql-block">伯利兹境内的第二大玛雅金字塔遗址是“苏南图尼奇”。去那里要从蜂鸟公路下来后,再经过的一处渡囗,用手动驳船将车(本图中)摆渡到莫潘河的对岸去……对这种摆渡方法,本人年轻时在中国民族地区多次经历过,故技痒难耐,遂不顾老腰有疾、而自己动手摇起了绞盘 辘辘😎(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伯利兹河谷中也是有鳄鱼的,但那应该是在雨林里的支流中吧,因为在这条河中还能看到不少小朋友在戏水……</p> <p class="ql-block">关于苏南图尼奇遗址,传说就更多了……人类这个物种有个特点,就是凡自己说不清楚或找不到证据的事,多愿意放在“造物主”或外星人的逻辑中论述;而对能说出个一二或有一点点根据的事,则喜欢归因到已有的信仰体系以及难以证伪或证实的史前文明传说中去……玛雅文明恰恰就处在了人类的这后一种认知习惯的范围内🤭……在这处遗址的入口处和园区里,各有一座小展览馆,本图为入囗处的展馆中关于玛雅历法的一个图解说明,用树来图解时间,是太高明的了(如刀郎的《花妖》里的,“我在时间之树下等了你太久”,亦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关于玛雅人当年的一种球类活动(玛雅蹴球),也被描述为是当今类似的某种体育运动的前身,但这也只是揣测性地往人们易于理解的形式上靠罢了……当时(前古典期)的玛雅人,“人相食”的阶段都没有完全过去,也不大可能有什么搞体育运动的闲情,这种活动很可能也就是一种祭祀仪式,是在用人头祭过天之后、再传来传去地跳个大神😱……上图为所谓的“球环”,即将人头(后来改为用实心橡胶球)用胯部或膝部传递、并以穿过石环的次数来定胜负(诠释某种天意)……</p> <p class="ql-block">……已挖掘出来的古代玛雅人的图腾性面具、用具等图案都很复杂(见下图),这也导致了在今天的一些仿古民俗活动中,人们也都穿得花里胡哨地(见本图中照片)、有着萨满巫师的一种范儿……但真实生活中的萨满巫师,一个部落就一个,是不可能人人都有身份穿这种行头的……如同中国的龙袍款行头,如果跳广场舞的人都穿上,那会很搞笑的😎……</p> <p class="ql-block">在遗址园区内的另一间展览馆,其级别要高一些,文物原件也多一些,所以这里还有专人在值守……</p> <p class="ql-block">苏南图尼奇金字塔群中最主要的一座是名为“石头少女”的金字塔(本图中)。据说是一个当地人看见一位漂亮女子后,便尾随而来,但这位女子闪进了金字塔群后就不见了……除了来自传说,还有一些金字塔的名字,则更多地是现代人根据对玛雅文字的一知半解而论证出来的,如卡拉科尔的那座金字塔,它的名字“卡纳”(“蜗牛”的意思)就是以并无传承关系的某个当地部落现在的语言中指认的,至于在一、两千年前的古人时代,它也未必就会是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对这处玛雅遗址的挖掘,从1890年就开始了,但挖出来的东西,已查不到记录了……估计很可能是被挖掘者私分收藏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研究出结果后就公布文物,研究不出来就藏着秘不示人)……由于这里在古代是这一地区诸多玛雅部落的中心祭祀地,有很多玛雅部落的首领、贵族死后也都葬在了这里,所以这里在理论上也是应该能挖出一些东西来的……这也是后来这里成为了玛雅水晶头骨的出土地之一的一个原因……</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水晶头骨,有很多传说……据传古印地安人共有53个水晶头骨,其中13个在玛雅人手里,如果全部找到凑齐,便可以从中知晓人类的前生并预测人类的未来……由水晶头骨演绎出来的故事很多,拍过的电影也有好几部……本图为一些馆藏的水晶头骨,个头都不大,直径基本上在十一二公分左右,这与中美洲的一些神秘民间宗教,至今仍用婴儿的头骨制做法器的传统,也是有某种联系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有考古学家介入,很多牟利者更是热衷于危言耸听,以趁机把水搅浑,好制作一些假的水晶头骨来获利……这一点同中国的民间古玩收藏一样,鱼龙混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区别只是高仿还是低仿、是明仿宋还今仿明的问题……据说有位做局者(美国人),将先前在地摊上收购的一个水晶头骨埋在了这里,然后装模作样地在旅游考古中又挖了出来……本图中的这个人,花了不少钱买下了那个水晶头骨,他名叫博班,是位生活在墨西哥的法国考古爱好者兼富商……</p> <p class="ql-block">……这种事也可以分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以文物造假来看待,认定造假者或是为了获利、或是为了给一些神秘故事制造证据后而获得名声……另一个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南美洲的古代民族,确实也是有着崇拜、收藏、制造人类头骨的传统,如下图中的现今市场上的人类头骨工艺品,也是很常见的。而在用各种材料制做的骷髅中,唯有水晶制品是最有魅力的……这一点从世界各地的算命、占卜、治病、催眠等活动中普遍使用水晶物体(如水晶球等)的传统中,也可以看出人类对这种材质的神奇是有共识的……现代科技研究也表明,水晶能够储存人类的多种信息长达上万亿年而不消失……而且为了防止人类的信息消失,科学家已经采用水晶为载体,尝试着将人类的信息储存了起来……总之,无论真假,关于玛雅水晶头骨的传说,已成为了一个通俗神秘文化的裁体,与中国的《西游记》一样,它会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p> <p class="ql-block">苏南图尼奇的金字塔,还以它独有的、在石刻上再抹上灰泥的工艺著称于世。鉴于这种工艺在玛雅历史遗迹中的独特性,伯利兹政府和跨国机构组织,在近四五年间也重点挖掘研究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个研究挖掘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发现了一座玛雅国王的陵墓和被称为“蛇朝”的一个历史时期。“蛇朝”是存在于公元八世纪左右的一个玛雅王朝……</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金字塔上的石刻中,以太阳神面具的造型最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在蛇朝期间,这里作为区域的祭祀中心,应该是有过一些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的……据研究说,这里竟然也曾用过国王来做为人祭。这在玛雅文化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国王就是大祭司,所有的祭天活动都是由他主持、主导和设计的……一般来说,用战俘祭天是常规动作,或者是由本族的女性在神庙中割破乳头、男性割破龟头,用流出来的生命之血来祭奉……</p> <p class="ql-block">整个苏南图尼奇遗址由六座广场和二十五座以上的金字塔构成,是一处堪称壮丽的金字塔群……</p> <p class="ql-block">这两处玛雅遗址相距不远,都在该国的第三大城市圣格纳西奥旁边。在这座小城,也可以看到当地普通人的一些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在玛雅朋友(见上图,他自称是比较纯正的玛雅人,但感觉他还是有一定比例的黑人血统的)的带领下,在当地人气最高的小饭馆里品尝到了普通玛雅人的日常菜品,并选购了在中国国内没有的一款朗姆酒(即最底层右侧的“大嘴鸟”椰香白朗姆)……下图是入住的圣伊格纳西奥宾馆门前的一尊玛雅国王的头像。</p> <p class="ql-block">一般访问一个国家,首都总是要到一下的。伯利兹的首都贝尔莫潘是世界上最“迷你”的首都,全城居民也不过才两万人左右……本图中远方的建筑物是该国的政府办公大楼(总理府)。</p> <p class="ql-block">当天是星期日,政府大楼里没有人加班,也只能看看几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室大门了。小国小政府,还是挺有特点的……上图是经济事务部办公区,本图是内政部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该国的国防部是独立办公的(本图)……其他各国的大使馆建的也都还挺漂亮,如这下图中的这座委内瑞拉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在首都的街心环岛上还有一座墨西哥政府赠送的卡尔梅克武士头像。卡尔梅克是在玛雅人之前、更为古老的一个古代民族,它现在已被墨西哥完全认定为了自己祖先……</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绿地中还看到了几尊做为点缀的古炮……而在另一处绿地的露天舞台上,还看到一幅涂鸦画上的几句不俗文字(下图):有的人是在感受下雨,而有的人则只是被雨打湿了👍……</p> <p class="ql-block">伯利兹的首都原来是伯利兹城,由于六十多年前的一场飓风,把伯利兹城搞得很惨……为防止今后再遭此劫难,也为了抑制伯利兹城的人囗增多、房价飚升,(于1972年)就把首都迁到了内陆的贝尔莫潘……本图是贝尔莫潘市的市政服务大厅。</p> <p class="ql-block">由于是前英国的殖民地,该国的宗教主要也就是新教了。新教教堂普遍没有天主教的那种华丽艺术感,建筑物的线条都是非常简练的……上图为当地的圣公会教堂,本图及下图为瓜达卢佩圣母教堂。</p> <p class="ql-block">贝尔莫潘是非常地清静,感觉比较适合公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在这里生活……下图是一家普通的居民小餐馆,仅有几张桌子。</p> <p class="ql-block">随便走进一家普通的咖啡馆,品种也是够选的……中美洲是个不缺咖啡的地方,无论在大小城镇还是乡村,喝到的都是上称的咖啡。墙上的价格,标的是当地货币,两元等于一美元。下图是来此喝过咖啡的一些普通人留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一家也提供简餐的酒吧,只不过当时没有客人,也就没有什么气氛感了……即使是在当地人流最大的长途汽车站(下图),人也是不多的。</p> <p class="ql-block">老首都伯利兹城是该国最大的城市。伯利兹在古代从来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国家……在西班牙的殖民化告一段落后,这里是洪都拉斯的一部分……当后来者英国人心急火燎地来到新大陆后,在北美洲还算得手,但到了中美洲,英国就不占上风了……费了好多年的劲,英国才从洪都拉斯身上咬下来一小块地,命名为了“英属洪都拉斯”……英属洪都拉斯是在1981年独立后才改命为了伯利兹的……本图为在伯利兹城入住的房间里,窗外的加勒比海近在咫尺。下图为在市区看到的与英国伦敦同款的老邮筒,它们现都已经成为了文物。</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教堂是一座伯利兹城、也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新教教堂,它始建于1812年,是属于英国圣公会系统的。它的建材过去是往返于欧洲、非洲、美洲的商船从欧洲过来时运来的。当年英国(欧洲)人,运工业品去非洲、从非洲贩黑奴来美洲、然后再装上美洲的土特产和贵金属返回欧洲……在这条贼不走空的环形航线中,由于非洲和美洲对欧洲产品的需求不是那么大,所以很多建材也就做为船的压舱石,给运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在圣约翰教堂的背后是老总督府……这些殖民时期来到海外的英国佬,是很会享受的一批人,如今虽然太阳有升有落了,但他们的架子也还是在的😎……</p> <p class="ql-block">伯利兹城在一个三面环海的小半岛上,从海上过来,最先看到的就是该地的一处海岬,乔治堡角。在这处海岬上还有一座著名的灯塔,布里斯男爵灯塔。布里斯是位(英籍)葡萄牙旅行家,1926年他乘船来到这里时并没有上岸(这里属于浅水海岸,大船要停在外海,人们需换乘小船才能登岸,现在也是这样……),但他很向往这里,他在生前设立了一个百万美元的基金会,用于伯利兹的公益,同时他还留下遗言,要建一座灯塔并把他安葬在灯塔旁边……本图就是这座灯塔,下图为灯塔之下的布里斯爵士的墓地。上图就是从停在外海的游轮上下来、换乘小船来到的一队欧美游客,他们正在通过栈桥登岸……</p> <p class="ql-block">伯利兹城中有一条大修溪(霍洛弗河)将该城分为了两部分。在这条水流之上,有中美洲最古老的一座旋转铁桥,秋千桥(斯文桥)。本图为铁桥的整体外观,下图为桥体旋转处的缝隙。</p> <p class="ql-block">大修溪沟通着半岛两侧的海域,平时也可以做为船舶的停靠处。桥在90度转向后,一些较大的船只,也可以从这里通过,抄点近路……</p> <p class="ql-block">在斯文桥的旁边,有一座“战地公园”(现已改名为了“人民公园”),这里也是该城的中心。在公园广场的东侧是过去的最高法院(下图),这是一座有点摩尔风格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离高法不远,还有一座印度教小庙,它与高等法院的建筑物还有那么一点互相致敬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附近还有圣安德鲁斯长老会教堂(上图)、卫斯理公会教堂(本图)等几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伯利兹的国家博物馆是一处必访的重要文化设施,伯利兹的前世今生在这里被浓缩地给予了展示。同时博物馆作为一座由英式监狱改造而来的建筑物,本身也是很有看头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有关于伯利兹历史的展览在一楼,二楼是艺术作品展……从里面的房屋结构中,仍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座建筑当年的监狱格局。</p> <p class="ql-block">英国人占领这里后,伯利兹城也就成了当时黑奴贸易中的一个中间站。如今这里有着比例很高(约有50%)的黑人人囗,就是那段历史留下来的一个遗产……本图为展览中对这一段黑奴历史,作了筒要的回顾……</p> <p class="ql-block">伯利兹的国家中央银行与博物馆在一个大院里。这些建筑物当年修的都很牢固,半个多世纪前大飓风来的时候,把一些简陋的民居都给吹跑了,而这些老建筑,还算是风不可摧的……</p> <p class="ql-block">与博物馆为邻的还有一座天主教会办的圣凯瑟琳女子学校,眼看(因星期天放假)大门上了锁,也就没有下车,只在车上拍了这张照片……下图也是在车里拍的一处街景。</p> <p class="ql-block">匆匆几天的访问,对伯利兹这个小而美丽的宁静国度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这个用法语“灯塔”一词命名的地方(在殖民地扩张时期,法国的势力曾在这里角逐了一把,但只留下了这个名字),虽然它的原始主人已消失在茫茫雨林之中,但今天这里的主人(包括约人口总数3%的华裔),对从海上而来的远方来客,是非常地友好、也是很欢迎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