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太湖游其腹

中国龙

说起太湖,这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到底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div> 作者通过AI帮助,查找了四万多篇相关资料并总结:<b>太湖属于江苏省分属苏州市!</b></div> 太湖横跨了江浙两省,太湖流经江苏省的无锡市、苏州市、常州市,浙江省的湖州市、嘉兴市。湖州就是因太湖而得名,西北面是常州,环太湖有五大城市,也被称环太湖经济带。太湖面积很大,位于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交界处,在行政区划上完全属于江苏省,太湖南岸是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分界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太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太湖岛屿众多,有50多个,其中18个岛屿有人居住。 关于太湖的演变及其形成原因,目前有十来种说法,当然,所有的说法,都有其理论支撑依据。作者在阅读并分析了所有说法与成因之后,选择其中两个说法供有兴趣的驴友们参考并体会。 <b>火山喷爆说</b><br> 通过对太湖三山岛数年采样鉴定、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并确证火山的存在:在三山岛存在喷爆角砾岩、原生二次喷发的凝灰角砾岩与弱熔结玻屑凝灰岩等。三山岛的北部和西部遍布火山角砾岩,火山喷爆的火山弹,并且都已硅化成燧石、玉髓、玛瑙等在东泊小山发现一条火山喷爆的地质剖面,喷发时代为5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火山活动是其深部岩浆活动的结果。岩浆火山活动降低了太湖及其周边的地下热压与容重,产生负压,其结果带来该地区新生代缓慢的沉降,太湖及其周边大小诸湖都为同源同因的火山喷爆而成的地面沉降湖。 <b>陨击说</b><br> 这一学说又分"陨石撞击成因说"和"彗星爆炸成因说"两种。<br> 陨石撞击说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北东方向撞击地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即现在的太湖。<br> 彗星爆炸成因说认为:在4800年前,一颗直径50公里的相当于一个超级大雪球的彗星,从东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区并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许多颗后,撞到地面,大的一颗撞击形成太湖,其余则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并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铁疙瘩一类的陨击物质。<br>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最新研究成果:确定石湖石棍为陨石,太湖为陨石冲击坑。冲击溅射物是指冲击成坑作用中被抛射到空中再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边地区的受冲击而变质的陆源物质。太湖冲击溅射物主要分布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较硬的黄土层之上的淤泥层中,说明太湖冲击坑建设物形成于全新世一万年之后。 <div><b>今日太湖</b></div>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沪宁杭处于三个重要支点,形成了一个大三角,支撑起了以上海为龙头、宁杭为两翼,其余城市为腹地的城市网络体系。随着长三角竞争与发展,一个新的概念诞生——“环太湖经济圈”,它是以环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嘉兴这五个城市构成的一个小三角,由于地缘优势,接受上海辐射,其经济发展日显突出,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核心腹地”。 <b>《话说太湖游其腹》</b><div> 太湖以及太湖周边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9月24——26日,在宁波有一帮花甲之余、古稀不老的朋友们自驾出游选择了游太湖,下榻苏州西山岛景区”来仪园“饭店,感受新时代太湖经济圈的繁荣与美景。</div> 首日,朋友们游览了西山岛的林屋洞和明月湾。 林屋洞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东北部,以溶洞奇观和梅海胜景著称。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古洞曾为唐宋以来,太湖流域道教圣地,称”天下第九洞天“。 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中有洞,曲折幽探,鬼斧神工,景观奇幻。尤其是在现代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神奇梦幻。 洞内灯光映衬场景(二) 洞内灯光映衬场景(三) 洞内灯光映衬场景(四) 山巅”驾浮阁“昂然雄踞,登阁远眺太湖山水美景一览无余,出洞登山,暮眺山鸟归巢,渔帆疏影,袅袅炊烟冉冉升起,为西山著名古十景之一——”林屋晚烟“。每年早春时节,西山万亩梅花盛开,雪浪翻滚,景色壮观,为中国最大赏梅胜地。 明月湾名字的由来:相传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曾经在此共赏明月,古村由此得名。 明月湾,有一个诗一般的名字,是一处画一样的村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她源于绝代佳人西子的传说。她披着神秘的面纱,酷似一位隐士,深藏在湖山深处,一隐就是千百年岁月。<br><div> 轻轻揭开封尘,慢慢撩去面纱,推荐给有缘前来的朋友和她相识:她既没有古老集镇上繁华的街巷,也没有城市里文人雅士的亭台楼阁;她土生土长,娴静、淳朴,依然是江南水乡古老的村墟篱落;她能滔滔诉说千年奇遇,也能把寻常百姓自己的故事娓娓细说!</div> 次日,朋友们游览木渎古镇。这是乾隆皇帝曾经六次到过的地方。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作为沟通苏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枢纽,木渎是名副其实的太湖门户,因而在明清时期,木渎即是苏州城西最繁华的商埠。清代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来到木渎,其中有乾隆亲题的御码头,乾隆与他的老师沈德潜吟诗唱和,与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娱,留下了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说。 木渎的严家花园,很精致的院子。上网一搜,严家花园美誉不断,1935年,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两赴此园,流连忘返,对严家花园的布局与局部处理极为推崇,认为是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呢!<br> 严家花园原称“端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此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努力,前后历时一百七十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底蕴,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名园风范。<div> 亭台碧水,就连藤蔓亦如美女的蓬蓬裙;假山乱石亦添几分江南韵味;江南典型的粉墙黛瓦,苏州园林小处见大美的神韵;有山有径,亦水亦桥,方寸之间见几重风景,弯弯的亭角,如温婉的江南女子......</div> 石画屏《暮色苍茫》 石画屏《乱云飞渡》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最能体现"<b>皱、漏、瘦、透</b>"之美,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点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太湖石"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太湖石"。 此乃木渎王家桥也!<div> 据说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乾隆皇帝奉皇太后第二次下江南,来到木渎,登岸往羡园拜见沈德潜老人(乾隆皇帝老师),途见一座由花岗岩垒砌的单孔石拱古桥,巍巍地架在香溪河上,桥身高耸,葛萝垂挂,倒影如环,更显其古朴高雅。太后问此桥何名?乾隆刚想说出”王家桥“,这时和对面右一孩童背诵刘禹锡的诗”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乾隆闻后暗喜,遂讨好母后曰:”此桥名叫永安!祝福母后永远安康!“从此木渎香溪河畔的”王家桥“又多了一个新名字叫”永安桥“。</div> 游罢木渎,一帮来自于江南千年古县城慈城的朋友们对木渎的历史沉淀乃至文化底蕴还是感慨万千。 次日下午朋友们驱车来到苏州著名园林景点——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 这是一帮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队的退休服役老同志,今天也来游览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园名来源于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 园林以水景取胜,保持了明代园林疏朗典雅的古朴风格。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另有住宅部分作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中部以水为主,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等;西部台馆分峙,回廊起伏,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等。 拙政园1961年,拙政园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天的自驾游,选择太湖经济圈苏州点,朋友们留下了许多靓丽动人的影像,几百年后,今天也将成为历史,今天的《美篇》将成为历史的见证物,证明你到过此地。 在林屋洞景区的影像 在明月湾景区的影像 在明月湾的你,真的神奇了。 我在木渎很想你啊! 朋友们在拙政园景区留影。 谨以此篇献给同游太湖以及向往太湖的朋友们!<div>感谢朋友们的阅读与欣赏。<br><div>场景摄影、文字编辑、美篇制作:中国龙</div></div><div> 2024.09.28.</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