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授课老师简介:</p><p class="ql-block"> 张彩琴,网名:蕙芷兰心。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秦风诗词学会副会长、长安诗词研究社副社长。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西安市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西安诗词学会编辑部副主任。 </p><p class="ql-block"> 兰心与数字有不解之缘,以数学为业,喜文字,退休后学习楹联诗词。2018年元月被西安市文联授予“先进文艺工作者”,多次被西安市楹联学会授予“先进个人”;2022年5月被陕西省诗词学会授予 “三秦优秀女诗人”, 2023年2月被陕西省诗词学会授予 “2022年度获奖诗人”。2023年3月被陕西省秦风诗词学会授予“陕西省秦风优秀工作者”。曾连续多年担任西安城墙征春联评委、《长安联苑》、《皇城诗联》编辑、是《秦风选粹》、《西安诗词》微刊出题点评人之一。其个人作品散见于《陕西诗词》、《长安联苑》、《三秦楹联》、《中华散曲》、《诗咏仓颉》、《时光的暗语》等诗集、散文集、杂志及中华诗词学会女工委《女子诗词》、《三秦诗苑》、《三秦女子诗笺》、《秦风选粹》、《西安诗词》等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各位诗友:</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依照咱们雅集领导的安排,9月份由我们诗部进行线上活动。我们请张彩琴老师讲《浅谈格律诗中的景物描写》。请大家注意收看。</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是我省的著名诗人,她的诗词创作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获得了很多奖项,得到诗评家和诗友们的一致好评,在我省诗词圈影响较大。</p><p class="ql-block"> 现在请张老师开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浅谈格律诗中的景物描写</p><p class="ql-block">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和大自然中的物体的表象的描写,是景和情的一种有机融合。诗词创作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而意象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客观的景和物。我们创作过程中要倾注思想感情,把“情”融合于叙事状物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格律诗篇幅小,对写景抒情要求更高,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但这物和景,因为我们每个人观察认知能力、综合提炼的能力差异,所以在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客观事物的表象、美感并不完全相同,而景物的选取它是经过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筛选,经过诗人思维认知的创作加工、升华确定的。</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诗人创作的作品尤其是写景时,实虚结合、情景交融,姿态纷呈、意蕴生动,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人们的共鸣。关于律、绝中怎样描写景物,让作品打动读者的心灵,我谈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动与静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客观事物的动静之态,给了诗人们许多创作的灵感,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就成为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动中见静,动静相生。</p><p class="ql-block">(1)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动静结合</p><p class="ql-block"> 化静为动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化动为静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动静结合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和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 例1.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湖阴先生,即杨德逢,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隐士,居住在金陵。此诗前两句写院里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护”“送”用得好。“两山排闼送青来”,意思是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大山原本是静止的,一个“送”字,(静止的事物通过一个动词让他动起来)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赋予了动感,让山动了起来。它不只青翠欲滴,竟扑向庭院而来,兴奋热烈地送上礼物。</p><p class="ql-block"> 这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例2.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对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二十个字把“人”和“桂花”、春天山间小溪、细细的流水声、鸟儿飞飞声,泉水流动声却将这座寂静的山林整体展现在读者眼前,写出了静的效果。“月亮”与“山鸟”,鸟的一惊一鸣、月亮从云层中钻了出来,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这就出现了一种变化,“月出”惊“山鸟”——飞、鸣(动态)通过动态变化,动的景物取得静的效果。鸟鸣山更幽,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以动写静,花落、月出、鸟鸣的动,写出了春涧的幽静。</p><p class="ql-block"> 例3. 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联对仗),在绝句体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即“一句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喜欢运用这种体格。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写夜泊江边之景,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之情。第一句写月夜,抓住“江月”这一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环境的幽静;第四句写船尾鱼儿跳动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p><p class="ql-block"> 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鹭,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鹭、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p> <p class="ql-block"> (2)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动衬动</p><p class="ql-block">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以静衬动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以动衬动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p><p class="ql-block">例1.【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给人美妙的遐想。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诗人由上到下,由静到动、明暗互衬、井然有序,这般描写幻化出美丽的浪漫和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三、四句的动更衬托了静月夜江面的静幽。</p><p class="ql-block"> 例2.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p><p class="ql-block">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p><p class="ql-block"> 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立脚点:舟上)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p><p class="ql-block">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日边来”的“一片孤帆”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p><p class="ql-block">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天门中断”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说明江是动的,山水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两岸青山相对出”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态山和水都是动的,以动衬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既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p><p class="ql-block"> 例3.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告诉了他站的位置,站在松树林的泉水旁。这两句突出了“照”和“流”两个字,“照”,突显了天空的明月,只有它为大地洒下明亮的银晖,才让作者看清了清澈的泉水。</p><p class="ql-block"> “流”,它蕴涵着声音,“清泉石上流”言简意赅的五个字,让人浮想联翩,想象那夜色朦胧下清泉跳跃在山石间的模样,清流穿梭于茂密的松树间,欢快地拍打着色彩斑斓的卵石,月光穿过松林枝叶间的空隙,倾泻在流动的泉水上,浸着月光的泉水,变成了波光粼粼流动的银链。大山里泉与石、月与松一动一静、诗人对于动静描写的运用非常成功,以动衬静,把整个诗的境界反衬得更为幽静。</p> <p class="ql-block">二、虚与实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实写就是直接描述事实,正面表现人物,它可以给诗词增添现实感和逼真感;虚写则是通过感受,想象,对比,映衬等手法间接渲染,侧面暗示,它的作用是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使作品更具含蓄之美。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p><p class="ql-block">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实)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虚)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联想虚拟的虚实</p><p class="ql-block"> 例1.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叙事写景,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朴实无华,却令人回味无穷。原首句起笔以以“君”直呼对方,借对方来信之实,想象“君”对“我”询问“归期”。</p><p class="ql-block"> “问归期”三个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妻子对丈夫的牵挂与期盼,其实也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接下来是“我”的回答:未有期。可以说这句诗诗人以换位思考写相思之情,“君”未必真有来信,可能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这种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手法在古诗词中被大量运用,以委婉形式传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君”问为虚,“我”答为实,对方思“我”为虚,“我”思对方为实。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承前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既写景寓情,又承“未有期”作出解释。“巴山”(位置),“秋”(时令),“夜”(时间)。“雨”与“涨”(“雨”的程度),一个“涨”字足令诗人苦闷。此句通过实景,使人仿佛感受到了“我”的无助与压抑、孤独与凄凉。</p><p class="ql-block"> 这“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饱含了诗人漫漫长夜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此为虚,(实中有虚)巴山夜雨则为实。</p><p class="ql-block"> 第三句以“何当”一转,直点以下为“虚”境。接下来,两句分别写了两个“虚”景:一个是“共剪西窗烛”,另一个是“话巴山夜雨时”。而这两个景都是未来之情形。这两个“虚”景,一个“共”字,把夫妻的团聚与幸福全都写了出来。而一个“剪”字,细腻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的温暖图画。</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个“何当”挡在前面,点明这两个画面只不过是诗人的一种幻想罢了。本诗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前一次实写,是看信的时刻,后一次虚写,只是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各自的“巴山夜雨”的情景。全诗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之景,即“何当”发问的时间点是实,但“共剪”与“却话”的画面则为虚。</p><p class="ql-block">如果再回到全诗,两个“巴山夜雨”,就其实指,内容没有很大区别,但由于所处时空背景一个在当前,一个是在未来,因而在传达情感上是有差异的,诗最终还是回归到了诗人写诗时的现实时空里来,从而产生那种荡气回肠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例2.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p><p class="ql-block"> 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这联想虚拟的虚景与实景相结合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议论抒情的虚实</p><p class="ql-block">写诗强调形象思维,但也不排斥抽象思维,即诗中描写景时的议论。这议论不是泛泛而谈,它要求有哲理性,形象性,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运用虚笔。</p><p class="ql-block"> 例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以后。</p><p class="ql-block"> 王昌龄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写这首诗时为江宁丞,因事被贬谪岭南。次年,由岭南北返长安,并在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p><p class="ql-block"> 前两句是诗的第一层,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它如同用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作背景,衬以高高的芙蓉楼,奔腾的大江,如织的冷雨,接天连江,友人、高楼、整个吴地都笼罩在潇潇冷雨中,为即将的离别平添几分悲凉气氛。“山孤”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一向豪迈的王昌龄,一场送别,一阵冷雨,怎会如此落寞?</p><p class="ql-block"> 原来诗人被贬岭南,自负甚高的王昌龄在官场上很不得意。后两句是诗的第二层,转入议论,表白自己崇高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辛渐归去的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名人荟萃,诗人又素负诗坛盛名,亲友故交一定会问起他的近况。诗人借用六朝时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的诗句,推陈出新以“一片冰心在玉壶”作了回答,自喻高洁、清白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这两句议论是虚的看不见的但能感受到的,而这看不见的但能感受到的虚,溶进了深深的情。他让辛渐代言:虽然自己多次遭到打击,被排挤陷害,但绝不会同流合污,向恶势力低头;要一尘不染,如玉壶冰心,晶莹洁白!画龙点睛之笔是末句。</p><p class="ql-block"> 假如实事求是地说,即使千言万语都比不上末句的虚拟议论!诗词有实景与虚景,有虚实相间之景。写实景要注意“实中透虚”,能触发联想,写实才不枯燥、不呆板。写虚景要能落到实处,有凭藉依托,有云蒸霞蔚的气象境界。</p><p class="ql-block"> 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怎样置虚实之景,化景物为情思呢?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而入深。</p> <p class="ql-block">三、选好方位层次、布局诗中画面</p><p class="ql-block"> 王维的诗绘影绘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千年传颂。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诗与画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性,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的特点。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是用语言描述的。所谓诗的画面感就是通过一定的取景角度、取景方式。合理布局,营造出一个画面,使读者眼前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如临其境、入闻其声,从而达到诗境界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人们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p><p class="ql-block">(1)远与近、高与低调整角度</p><p class="ql-block">例1.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二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寒山”“石径”“白云”“白云中若隐若现的人家”,这是从远处去望。</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枫林”“霜叶”为近景。停车近看其观察距离由远到近,全诗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更是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 例2. 李白《望庐山瀑布》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形状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p><p class="ql-block">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香炉峰生紫烟,显然是仰望,看山峰和山上的瀑布。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p><p class="ql-block"> “挂”字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挂”字又移动了视角,这个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可循环往复,美妙无穷。诗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p><p class="ql-block"> 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p><p class="ql-block"> 例3. 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的第一句从仰视角度写,第二句从俯视角度写,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步入仙境。诗人巧妙的取景审视、观察视角变化多端。由远及近。由仰及俯。诗中的画面,不再是横竖交叉的平面而是上升为一个三维立体空间。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p><p class="ql-block">(2)点与面、声与色结合,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声、色俱佳有声有色。</p><p class="ql-block"> 例1.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p><p class="ql-block"> 而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描述,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图画,这幅画面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显得优美而凄冷欲绝,意境开阔而幽僻。整个画面天地茫然,这些是背景,是面。</p><p class="ql-block"> 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再到“寒江雪”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然而诗中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p><p class="ql-block"> 那个老渔翁不怕天寒地冷,不怕雪大,忘掉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p><p class="ql-block"> 例2.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在绘画中,画家的笔墨色调有浓有淡,浓淡主要指色彩的深浅、明暗。大家的笔下诗情画意,语言的色彩积极丰富。浓者,重笔浓彩,绚丽;淡者,素笔淡写,不尚雕饰。这首诗20个字,可诗人用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充分运用“色”,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例3.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仿佛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p><p class="ql-block">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好一片具有喜庆气味的生机!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p><p class="ql-block"> 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此清新的天际中飞翔,此两句,黄与翠,白与青,四种色彩,更托出早春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象就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色与声两个角度由下而上、由近而远的表现,形成有声有色的画面感。</p> <p class="ql-block">四、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抒发情怀</p><p class="ql-block"> “赋比兴”的手法最早产生于《诗经》,运用这些方法,能够让作品变得生动耐品,更有助于情感的深层表达,所以被人们视为精华传承了下来用于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用好了“赋比兴”,格律诗就会上一个档次,从景物、意境、韵味、情感等方面都能体现出不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例1.菊花(元稹)</p><p class="ql-block">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p><p class="ql-block">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p><p class="ql-block"> 在前两句中,作者通过铺陈先对菊花盛开的状态做出描写,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诗人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p><p class="ql-block"> 遍绕篱边的秋丛说明其量之多、其花之艳,这相当于是“外在”的呈现。这是两句是赋,赋中又包含着比,“秋丛绕舍似陶家”是类比。将诗家、陶家相比,在赋、比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引出感慨。后两句中,作者则顺畅地转向对菊花的偏爱,赞美菊花高洁品质的这一主旨,从而清晰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例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p><p class="ql-block">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p><p class="ql-block">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p><p class="ql-block">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p><p class="ql-block">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p><p class="ql-block"> 漳汀封连四州:是指漳汀封连四州的四位刺史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当年与柳宗元一同参与永贞革新运动的他们也分别被贬为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也就是这首诗题目中提到的“漳汀封连四州”,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p><p class="ql-block"> 元和十年,诗人初到柳州,夏日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柳宗元的这首诗就是写给他们的。</p><p class="ql-block"> 这首抒情诗,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给好友倾诉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尾联写五人的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p><p class="ql-block">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比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首联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无边荒原,由景入手,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这两句赋中有比。</p><p class="ql-block"> 颔联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这是赋。颈联:岭上树重重,江流曲折,其中大江的水弯弯曲曲象诗人百结九转的愁肠、这是比。尾联起兴的融情入景。叹诗人与挚友相望之勤,相思之苦。</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自己通过学习诗词刊物等资料和不少诗词精英的优秀理论文章的一点体会,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写景手法与诗友们交流探讨,错误在所难免,望广大诗友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格律诗篇幅短小,写景抒情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其表现方式要根据题材,通过听觉、视觉、嗅觉从空间、色彩、声音等方面扩大意境,深化升华主题。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前人优秀作品,不断积累总结,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次交流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