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和她的女儿们

涵诚妈妈

<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婆叫宣杏珍。她有五个女儿——水英、岳英、娇英、仕英、淑英。零零碎碎,我将她们那段静默岁月写成篇章,让往事不随风。</p><p class="ql-block"> 西路坑,在这个穷山沟里,外婆住了大半辈子。年轻时的外婆心直口快,嘴下可不留情。在村里,吵架就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可她不在乎,因为她有她的骄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外婆应该是很漂亮的。因为我妈说,等她们这帮小女孩长大后,她们家里一到晚上就热闹闹的。好多邻村的后生人都到我外婆家。扫地的扫地,擦热水壶的擦热水壶,陪外公聊天的聊天……哈哈,一个个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外婆的这帮女儿们在当时的村子里的确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所以,虽然没有见过外婆年轻时的照片,但我确信年轻时的外婆一定是漂亮的,因为她生了这么一帮漂亮的姑娘们。</span></p> <p class="ql-block">  外婆是漂亮的,她把女儿们也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农村里闲言碎语就很多,叫她的女儿们“现鸡毛"。这些话不能传入外婆耳中。外婆可不允许自家的孩子被别人给欺负了。外婆对女儿是帮衬的。有一次,在桑园地,一群小孩捡东西玩,10岁的妈妈和邻家小孩吵了起来,结果妈妈的鼻子被打了一拳头,顿时鲜血直流,外婆气冲冲带着她的女儿跑到对方家里训斥那个孩子;大孩子们跳绳,十来岁的二姨围着围巾在旁边看着,同龄孩子凤把弄着二姨的围巾,一下子把围巾又狠狠抽紧,勒得我二姨差点喘不过气,外婆知道后立马找到已经在自家后门玩的凤,狠狠揍了她一顿;上了初中的小姨,长得亭亭玉立,上学途中,村里那些要事情的人经常用石头打她,踩泥水故意去溅她,外婆气不打一处来,又跑过去骂……外婆和她的孩子们是别人惹不起的。</p> <p class="ql-block">  外婆还心灵手巧。晚上外婆做鞋子,先把一岁的女儿哄睡着,然后放双腿上,用双臂圈住保护住熟睡的女儿,两只手再一针一针纳鞋子,一个晚上一双鞋就做好了。这样的晚上,外婆不知道做了多少双鞋子。外婆做的鞋子,大家都说好。外婆还会包粽子,她包的粽子大小均匀,别人最难做的匀称的四个角,她轻而易举就能做好。外婆真的是聪慧的,所以她骄傲。</p><p class="ql-block"> 不过,漂亮聪慧的外婆生了五个女儿。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第一胎女儿,第二胎还是女儿,第三胎儿子,可刚出生他就夭折了,第四胎依然是女儿,第五胎还是女儿。在那个偏僻的小村子西路坑,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我们能想象出一连生了四个女儿的外婆承受着的无形压力。幸亏第六胎终于生出了儿子。可第七胎依然是女儿。虽然如此,她依然傲娇,我妈清晰记得她的娘曾经对着本村人嚷到:再过几年,我的女儿们就会喷喷香。后来真的应验了。在邻村人挤满外婆家的时候,本村的后生人一个都没有,因为外婆都不待见他们,她瞧不上那些曾经看不起她和她的女儿们的本村人。</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们分明能感受到生了五个女儿的外婆的内心却是憋屈的。因为后来外婆总会把儿子难生挂在嘴边,也因此她对儿子特别宠爱。对儿子的执念还似乎影响了她一辈子的为人处事。她对女儿很“凶”。这个虎妈教育孩子有三板斧:狠狠骂,用力扭,拿扇柄打。外婆怕烦,听不得孩子们弄出来的聒噪声。情难自禁时,她就会使用她那三板斧。这段往事,我的姨们都历历在目,每每说起就依然会胆战心惊。可过了那么多年以后,挨打最多的三姨说,是不是父母教育就得凶一点,你看我们都多孝顺呀!外婆对她的女儿们终究还是有爱的。</p> <p class="ql-block">  当家家户户派出自家劳动力去插秧种地挣工分时,我外婆却瞧不上挣工分。她可不让自己的女儿们去挣工分。外婆说,女孩子去大队里干活不仅挣得少,而且还要挨骂,还不如去弄点柴火。不过,这样的话,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大家庭就成了缺粮户。可外婆是能干的。在那段艰难的岁月,外婆撑起了孩子们的一片天空。外公有文化,从小队长到村支书,他给村里做了很多实事,但他对家里的事很佛系。一贫如洗的大家庭,外婆做起了豆腐皮生意。</p><p class="ql-block"> 外婆的豆腐皮生意是偷偷摸摸见不得光的。因为在那个时代,做生意叫投机倒把。一不小心,豆腐皮、秤等都会被一群不知道干什么的人给没收。当时,我的妈妈是外婆豆腐皮生意不可或缺的帮手。每次做生意差不多都是妈妈步行到20里开外的义乌,去买来豆腐皮,买了豆腐皮后回来的一路都是胆战心惊的,得特别小心翼翼,不然,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回家后,因为秤是不能带出去的,是要被“抢走"的,妈妈就得先把豆腐皮一捆捆称好绑好。为了保证豆腐皮的安全,我妈还得连夜把豆腐皮送到安华,然后熬夜管牢,直到天亮,才可以把豆腐皮放到她们信任的亲戚朋友家里。我妈这时候也就可以下班了。然后外婆接班,她再偷偷摸摸跑到安华街上去招揽生意。有些是老客户,就会相约到弄堂进行买卖。每次赚了钱,外婆也总不忘买点便宜的零头布,叫来裁缝给她的女儿们做一身新衣服……外婆的豆腐皮生意让她的女儿们过得不比别人差。</p> <p class="ql-block">  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不再,外婆也已过世。可外婆影响了她的女儿们,她的</span>女儿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她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若有轮回,愿我的外婆归来依然傲娇如初!</p>